[汽車之家 輪胎解讀] 輪胎又被釘子扎了!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二次了。這是每個開車人永遠躲不開的必修課,也是個讓人頭疼不已的老大難問題,除非你不出門不上路,否則早晚都會迎來你的“第一次”,幾年下來,老司機沒當成,“釘子戶”倒是誕生了一大堆……
難道對于這個老大難問題,就沒有更加完善的原廠解決方案么?隨著2018大陸集團技術體驗日的舉辦,我們終于看到了那個嚷嚷了很久誓言要消滅“釘子戶”的黑科技。
輪胎被扎:對部分司機來講幾乎成了月“經”痛
對于開車扎胎這事兒,相信很多朋友每每提起都是一臉苦笑,開得好好的,突然就胎壓報警,隨之而來的除了心中咯噔一聲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反應了。一問身邊的小伙伴,有的人甚至是每隔幾個月就會扎一次胎,先不說換胎的成本了,就這個運氣也真是夠了。擱他自己的話說,都快成了“每月的那幾天了……”然而,面對于輪胎被扎這事兒,技術只是一方面,很多人都覺得運氣很重要。想“根治”是沒戲了。
而在大家的傳統認知中。 似乎一聊到輪胎被扎這個話題。缺氣保用輪胎都會成為大家口中的常客。雖然它可以在輪胎被扎后依然可以用勻速堅持一段時間,幫你扛到你維修點。但是,缺氣保用輪胎高額的更換成本,和它被扎后只能以ECO模式行駛一段距離的特性相比,投入產出總是有些太低了。不過如今缺氣保用輪胎早已不被消費者買賬,更多的時候還是廠商不給配備胎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缺氣保用,從它自身特點講,幾乎沒人愿意主動選擇它了。
自修補?馬牌并非先例
而就在近日,隨著大陸集團技術體驗日的舉辦,一種全新的自修補輪胎終于來到了我們面前,雖然這個技術本身早于2016年就應用于海外市場,但卻一直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而隨著本次技術體驗日的開展,也象征著搭載這款技術的輪胎正式登陸國內市場銷售。
其實說到自修補技術,馬牌并不是先例。早在很多年前,國內的坊間就已經有人開發出了類似的技術。只不過后來并沒有被大規模的普及而已。而作為輪胎廠商,在技術迭代上,自然不能和坊間相比,這點就像車廠的多媒體系統迭代速度永遠也比不上智能手機一樣。而直到馬牌近年將這項技術率先在海外發布并且應用于部分進口車的OEM配套之后。這項技術才算真正得以被推到前臺來。
馬牌自修補輪胎:“專治各種釘子戶”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輪胎最易被扎的胎面部分內側鋪了一層特殊的涂層,這種涂層可以在釘子刺穿進入后迅速將其根部包裹住,換一個大家更容易接受的例子就是:它會像杜蕾斯一樣這項技術。當釘子穿入輪胎后這層涂層就會將釘子緊緊的包裹住。使其無法真正意義上的穿透輪胎。也就無法造成漏氣了。而據廠商介紹,這個技術可以對應直徑不大于5mm的釘子,常見的釘子都沒問題,但如果是異形的爆胎器或者異物的穿刺,它就無能為力了。
除此之外,它和缺氣保用輪胎本質上的不同還有一點。就是當釘子扎入輪胎后。你完全可以無視這個過程,你只需像之前一樣正常駕駛即可,也不用馬上拔下來釘子,這也是為什么我在一開始就提到的一個觀點,自修補輪胎真的有可能會讓缺氣保用輪胎成為過去式。因為缺氣保用輪胎的意義更多的是應急的,而自修補輪胎則是實現了完全不影響繼續駕駛,且可以多次重復的使用,這在本質上就和缺氣保用輪胎形成了質的區別。
最后咱們來說說這款輪胎的售價以及規格問題。從目前來看,自修補輪胎的價格會高于缺氣保用輪胎,但具體價格區間和輪胎涉及的型號和規格目前還無從得知。略有些尷尬對不對?據了解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這款輪胎目前才剛剛進入國內的零售市場很多東西還有待于日后的完善。而具體的國產化計劃大約會在2020年實現。
不過你也不用太鬧心,我還是帶來了另一個好消息,按照工作人員的解釋。馬牌兒在給這套輪胎做適配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原廠配套。也就是說只要你的車原車配備的是馬牌的輪胎。那么如果你想更換為帶自修復功能的同規格輪胎,基本是沒有問題的。而如果是其他品牌的原廠配套輪胎的話。如果想更換同規格或者升級規格的自修復輪胎的話,則有可能會找不到相應型號,起碼短時間內會是這樣。
編輯小結:它是釘子戶終結者?
輪胎被釘子刺穿后絲毫不影響駕駛,在釘子被拔出后(不拔也可以)還可以繼續保持自修補的特性。僅從這兩點來講。他就已經和傳統的缺氣保用輪胎以及相關補胎產品完全劃清了界限。就像工作人員在現場說的那樣,這款輪胎在未來確實有可能將缺氣保用輪胎徹底替代掉。只是目前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說成本、國產化、車廠的配套需求等,基本上都是市場領域的事兒。產品本身是沒有問題和疑問的。
而通過本次體驗后。我也確實幫大家再次驗證了它的實用性。先從目前階段來看,它的價格還是要高于缺氣保用輪胎。但從不影響駕駛+可持續使用的產品特性來講,他又具備了很高的競爭力,要我說,現在唯一需要關心的就是等它大面積鋪貨后的價格了。而我們也會在稍晚時候對這款自修補輪胎產品進行深度的體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文/圖 汽車之家 任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