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品/服務] 隨著網聯時代的悄然到來,除了車輛功能得以豐富,我們能否借著這股東風對目前擁堵的交通環境做出些改變呢?事實上,隨著ET城市大腦入駐杭州,智能化、網聯化對于出行的優勢逐漸凸顯。然而對于交通來說,這些時間效率上的優化還遠遠不夠,如何利用網聯功能來進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既是高舉智能化、網聯化大旗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是當下待攻克的難題,不過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圖商——高德地圖,帶給了一種新思路。
為什么說是新思路呢?因為高德的這款產品說來各位可能會不屑——智能三角警告牌。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路上出了事故后會支起來的紅色三角牌。那么它跟智能化,降低交通事故有什么關系呢?這要從“二次事故”說起。
二次交通事故
每年全球交通事故致傷致死率都是極高的,而出現交通事故的誘因也是多種多樣,在眾多因素中,“二次事故”造成的傷亡往往是重大的,所謂二次事故是指當追尾、剮蹭等事故發生后,因處理不當,造成其它社會車輛與事故車再次發生碰撞。往往此類事故發生時,車上人員正在車旁拍照取證或處理相關事宜,此時發生碰撞,不僅事故車受到二次傷害,車外人員同樣存在被波及的風險。
上面這段視頻發生在2018年黃金周出行高峰時期,原本是一起普通的追尾事故,但車內人員全部下車查看,并未快速撤離現場,導致后方社會車輛追尾事故車后剮蹭乘客,造成人傷。而這起事故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到底在事故現場多遠豎立三角警告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五十二條明確指出,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需要停車排除故障時,駕駛人應當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難以移動的,應當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設置警告標志等措施擴大示警距離,必要時迅速報警。而針對高速路發生的事故,道交法也有明確說明: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時,應當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辦理;但是,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并且迅速報警。
三角警示牌放置距離 | ||
白天 | 黑天 | |
城市環路 | 50米 | 150米 |
快速路;高速 | 150米 | 250米 |
很多網友提出疑問,在高速路上發生事故,如何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150米甚至是黑天時的250米之外樹立三角警告牌。無論車流量多少,在上述距離外放置三角警告牌確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結合快速路、高速的行車速度來看,以勻速100km/h為例,150米的距離僅需約5.5秒即可到達,根據汽車之家AH100測試來看,剎車距離表現一般的車型,從100km/h-0剎停的時間大致約為3秒。拋開疲勞及時、走神等不利因素,留給駕駛員的時間已經很少很少了,那么倘若三角警示牌放得更近,無論通過時間還是剎停時間都會隨之減小。
智能三角警告牌帶來了什么
高德的智能三角警告牌的特點之一就是突破了上述距離的限制!不過它就像只有一把埃辛諾斯戰刃的伊利丹一樣,是個不完整的男人。當你支開三角警告牌,三角牌內置GSM(2G)網絡與云端服務器建立鏈接,通過GNSS將定位發送至云端服務器,服務器對數據進行核查后首先將事故顯示在高德地圖上顯示,所有用戶都可以查閱。此外,對于導航途經事故地點的用戶,車輛行駛至事故一定范圍內(不同車速提醒距離不同),會通過語音“前方XXX米發生交通事故,請您小心駕駛”進行提示。
目前高德智能三角警告牌并未開啟銷售,多見于繳納保險、購車等增值附贈,所以在使用上,用戶需要通過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完成注冊。
網聯化的發展應該服務于社會
書接上回,為什么說它是不完整的男人呢,理由就在于它所上報的事故信息只出現在高德地圖應用上,而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其它圖商卻無從得知交通信息。那么還原到實際使用中,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當駕駛員打開智能三角警告牌,后面高德用戶收到了信息,但其他導航用戶卻依舊無法獲悉一手交通信息。我們不否認在當今,高德用戶占據了很大比重。但從復雜的交通環境來看,只有高德出手做這件事,想要借助互聯網的勢頭改變交通現狀可謂非常之難,要么放開、要么全員普及,但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不從上層推動的話,智能三角警告牌只能是“時代產物”。
從三角警告牌本身來看,它不乏又給現如今的互聯網企業、車聯供應商提供了全新的產品思路。當我們還在將車內控制家電作為宣傳重點的時候,各位不乏想一想,你作為駕駛員真的需要嗎?停好車,家里空調提前打開;洗衣機定時轉動;客廳的燈提前亮起,這一部手機不就能也解決的事,為何要嫁接于車這個載體呢?
事實上,在如今我們依托于車聊IOT,絕不是簡單的在車里通過語音說打開家里的燈,而是依托于車,讓駕駛更智能,交通更安全。今天高德出了智能三角警告牌能夠提醒后車司機,也許明天記錄儀廠商就出了可以自動上傳碰撞數據接通報案的記錄儀,甚至是將鳴笛、燈語轉化成語音告知駕駛員應該注意的情況,那才是真正的智慧行車。(圖/文 汽車之家 李響)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