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距離一汽奧迪-奧迪A4L
● 剎車測試
三臺車剎車測試的最終成績都十分接近,但是感受可以說是各有優缺。首先,奔馳C級的剎車感受是最差的,剎車踏板的行程很短、腳感偏硬、初段有些虛位,并且制動力釋放的也不充足,最終測試成績為38.38米。寶馬3系的腳感相比奔馳C級而言更加堅實線性,剎車踏板初段要比其他兩臺車更靈敏,成績38.13米,全場最佳。奧迪A4L依舊是三臺車中最中性的那一個,在測試時剎車腳感要稍好于奔馳C級,制動力釋放的比較線性,初段沒有那么靈敏但也沒有很大的虛位,但最終測試成績一般,39.26米。
剎車表現
奧迪A4L的極限制動力表現令人滿意,雖然測試車采用的是偏舒適取向的倍耐力P7輪胎,但還是取得了不錯的剎車成績。根據批次不同,同一車型還將會采用米其林PS4輪胎,相信會對剎車性能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日常駕駛時剎車踏板腳感偏硬,初段制動力釋放不那么充分,需要稍微適應下。
● 剎車測試
既然擁有TT RS規格的高性能夏季胎,那交出小于38米的剎車成績也是理所應當的。全力制動過程中給人的信心還是挺足的,尤其是剎車后段的制動力。剎車踏板的腳感也適合,力度反饋始終穩定。
◆ 100-0km/h制動測試:
全力制動過程中給人的信心還是挺足的,剎車踏板的腳感也適合,力度反饋始終穩定,最終成績也足夠漂亮了,和對手相比還能有明顯的優勢。
◆ 100-0km/h制動測試——相差無幾
三車的制動表現很接近,最好C 200 L的和最差的320Li相差0.6m,A4L基本處于兩者正中間,綜合來看,三車的制動能力基本屬于同一水平。
● 100-0km/h制動測試
在100-0km/h制動測試中,三款車型的減速g值均維持在-1上下,制動力分配得比較均勻。車身姿態方面,三車的前懸架壓縮都比較明顯,而在后懸架的拉伸程度上,A4L則要比C200L與320Li更大一下,考慮到A4L側重舒適性的風格,這樣的姿態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無論C200L、320Li還是A4L,它們的剎車成績都要優于我們給出的優秀值。其中C200L與320Li延續了加速測試中的情形,成績依舊是相差無幾,而位居第三的A4L與前兩名則有1米的差距。
整備質量更大的A4L配備了更寬的米其林PP2輪胎(245mm),不過由于前軸負荷更大,A4L的制動姿態顯得不夠優雅,不過奧迪車型似乎一貫如此,即使RS 5也不能幸免。好在寬胎充足的抓地力彌補了這個不足,最終37.27m的平均成績比335Li更出色,不過勝負依舊在毫厘之間。
制動:38.32米
剎車則是奧迪一貫的強項,A4L 50TFSI的表現也依舊出色。制動38米出頭的成績對于它強大的動力來說是恰到好處,合理的重量分配和四條245mm的寬胎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另外,幾次測試成績浮動范圍也很小,始終維持在38-39米之間。即使以性能車的標準來要求,A4L的表現也完全能夠讓人滿意。
這次剎車成績的進步令人吃驚,36.81米讓真正的性能車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曲線圖顯示G值曾下探至-1.2g,制動系統力度無疑相當到位,穩定性也值得肯定,多次測試都維持在很高水平。如果說加速成績讓你不那么過癮的話,那么剎車表現真是給力的不行了。
奧迪的剎車系統一向給人足夠的信心,這次40.5米的剎車成績相比去年的測試結果有所下降,不過也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剎車測試中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最后幾米的進程中,車頭是在一上一下的波動著前行的,這套動作的難度系數雖說不大,但是要保持這種優哉游哉的頻率還真不容易,前懸偏軟的特征屬性是主要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這跟俗稱的“點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成績依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