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團有著多家合資伙伴,整合資源對它來說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奔騰B50就是這樣“攢”出來的一款車型。相對奔騰B70來說,盡管它的定位更低一些偏重家用,但兩者的底盤是相同的,但B50請意大利意大利喬治亞羅團隊設計的外形顯然更加年輕化,因此也更容易討好家庭用戶。
奔騰B50于2009年上市,目前月銷量可以維持在8000-9000臺左右,應該說市場的接受度還是挺好的。雖說奔騰B50不像B70那樣莊重而偏時尚,但整體來看還是偏重保守,這種大氣的外觀也正符合國人的喜好。
說到采用的合資背景,那么奔騰B50可以說是比較正統的“雜交車”,都是借鑒了國外成熟車型的技術,首先底盤結構來源于上一代的馬自達6,馬自達6的操控能力和行駛穩定性已經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儼然是一副運動派頭,即使奔騰B50將懸掛調軟使運動性能弱化,但先天的懸掛優勢讓舒適性和行駛穩定性在同級車中也位列前茅。
再來說說它的發動機,很簡單,它將捷達上那臺2氣門機型原版的搬了過來,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別為103馬力和145N·m,技術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顯然比較落后,但這也意味著機型成熟和保養成本低,捷達發動機的皮實耐用可是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偏重于低速扭矩發揮的特性也非常有利于城市駕駛,對于普通家庭用戶而言還是很合適的。
『奔騰B50可搭載來自大眾的5MT或者愛信6AT變速箱』
奔騰B50不僅引用了捷達的發動機,也將MQ200手動變速箱一起拿了過來,順暢的換擋手感也是好于多數的純自主車型;它的自動擋車型其實也有可以褒獎的資本,來自愛信的6AT又要領先于其它自主車,對動力銜接和燃油經濟性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奔騰B50的后排空間比較局促是弱點』
奔騰B50采用上深下淺這個比較傳統的內飾設計方案,給人感覺比較沉穩踏實,相對中性的基調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做工和用料方面也是算不錯的。乘坐空間方面,身高為178cm的乘客調整到合適的駕駛位置,后排已經顯得比較局促了,應該與多連桿的后獨立懸掛占用地方較多有關。
『奔騰B50標配帶定速巡航、行車電腦和座椅高度調節』
不過,奔騰B50除了應用了成熟的技術平臺外,賣點還贏在配置上,即使9.38萬的最低配,也標配了多功能方向盤、定速巡航、行車電腦和座椅高度調節,在同級別車型中很有優勢。如果再添置6000元的話,就能得到電動真皮座椅和側氣囊了,性價比非常不錯。還有個好消息是,目前奔騰B50正在換標進行中,掛老標志的車型會清倉處理,部分城市的最低配車型已經降到8萬以下,如果您喜歡這款車,現在是“搶購”的好機會!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