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系列選題已更新至第5篇了。我們之前的選題是按車型進行了分類,而今天由于遇到一群工作狀態稍微有點特殊的同事們,這次不得不打破之前的“傳統”,以“分站群組”的形式來寫這篇選題。說到分站編輯,對大家來說也許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說熟悉是因為無論在導購、用車、試駕、文化以及新聞等頻道中都能看到我們的文章;說陌生是因為我們日常工作的地點分散在全國4地(上海、廣州、成都、石家莊)。好了,說了這么多,該言歸正傳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們,平時到底在開哪些車吧。
先來看看4地分站主編李店斌和他愛車307之間的故事。話說作為他的老部下,雖然我們在一起已共同工作5年了,但對他為何買307、為什么選法系車我還是一頭霧水。下面,大家就聽聽“李老師”是怎么說的吧。
● 李店斌和標致307的故事
只忠于原廠風格,自己升級配置
由于工作需要,2008年5月份打算買車,但受預算限制,以及考慮新車的保值問題和未來一年半內有購新車計劃,我就去二手車市場“淘寶”了。最后,看中一臺06款旗云,順手收了,那是我的第一輛車。話說,當年的旗云做工比后面推出的旗云2高出不少。因為2009年9月份結婚,當時我和媳婦手里也還有些積蓄,兩人覺著是不是可以考慮換輛新車了?于是商量后決定,入手一款經濟實惠且適合家用的緊湊型車,候選對象騏達、明銳、307。最后,放棄騏達的原因是家里的長輩們都不喜歡日系車,沒辦法,根深蒂固的老思想;明銳呢?和媳婦去店里看了看,做工滿意,掀背式后備廂也實用,就是老氣的外觀擊垮了她……那么,綜合考慮,只有307可選了。
如果要給307打分的話,我給75分。另外的25分缺在哪里?油耗扣掉15分,變速箱不順手扣10分。回過頭看307的產品優勢,也就是我至今還很喜歡它的那些地方吧,1、做工用料很到位;2、外觀運動不老氣;3、車內駕乘空間大;4、坐姿高視野好。未來兩年之內還沒有換車的沖動,但非常希望東風標致能引入原汁原味的308兩廂車型。
看完了李店斌與愛車的故事,再分享一下其他兩位上海分站編輯開的車。上海分站成立于2007年6月,目前除了李店斌之外還有3位同事,分別是黃正橋(外號”阿黃“)、盛元珺(外號“小胖”)、以及2013年8月28日正式入職的朱力神(外號“朱編”)。比如關注度挺高的《上海非傳統景點游記》和《赴日實拍豐田世紀》等都是出自前兩位老同事的筆下。我們先看看阿黃同學的“四眼波羅”吧。
● 黃正橋和他的四眼POLO
每次修車都要拍照的“糾結人”
大家好,我是黃正橋,這部分內容會由我和各位分享。我的愛車是一臺04款的四眼POLO 1.4AT三廂豪華版,至今已經陪我走過了差不多有三個年頭。2010年10月是我入職汽車之家2年之際,當時的我迫切的意識到應該買一臺車來增加自己對開車、用車、養車方面的經驗,畢竟只有親身體會過,才能撰寫出更接地氣,更符合大家實際用車需求的文章。就這樣,買車的計劃才提上了日程。
剛開始選車的時候,因為工作時間并不久,所以自己也沒什么積蓄,純粹只能靠著父母支持。作為獨生子,我還是希望給家里少添些負擔,選車的預算被定在5-8萬元之間,而我對新車還是二手車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忌諱,父母也覺得第一臺車,買個二手車其實更實惠。其實當年我喜歡的車是飛度和酷熊,無奈當我準備買車的時候,上海的4S店里沒有我最中意的白色,再后來,長城就莫名其妙的把酷熊停產了,我對這款車超大的車內空間印象特別的深刻,而后長城推出了M2就沒有那種特別的簡潔感了;至于飛度,對于當年的我來說純粹YY,二手的成色好點都要8萬,嚴重超預算了。
選中現在這臺四眼POLO純粹是個偶然,記得有一次外出拍完車,和同事盛元珺路過某二手車市場時我提議順路進去逛逛(@領導s,我木有偷懶,干完活兒才去的。Y果在一樓發現了這臺保養的特棒的小車,漆面和內飾簡直就是新車,連擋把的膜都沒撕,當時眼睛都綠了!都說買二手車別挑剔,靠的就是緣分,保養那么好的四眼POLO哪兒找?趕緊砍價。“黃牛”當然也是識貨人,開價6.5萬,鬼都知道那是個坑爹價,就是殺到最終成交的5.9萬帶一切過戶費用,對于一臺03年8月出廠的老車來說依然是天價。但是誰讓這就一眼看上了呢,買吧!再然后,就是找了某熟悉的4S店驗車,老師傅一看,說除了小磕碰沒啥毛病,OK,交錢,車就開回來了。
■ 愛車的外觀分享
很多見過我車的朋友都說漆面好,實際上我的車也補過不少次漆了,特別是車門和前包圍兩側,其他地方則依舊保持原廠漆。洗車周期也是兩周一次甚至更久,打蠟更是大半年才會想起一次,因此只能說這原廠漆的品質確實夠好,當然也少不了前任車主的細心保養。
■ 內飾部分的分享
如果你之前看了產品庫里那套圖的話,就會發現現在我的內飾已經有些顯臟了。從設計上來說我喜歡這套內飾勝過現在新POLO上的那套,視覺效果寬敞,并且因為用料厚道,所以整體質感上也強太多了。只是在一些細節的用料上,當年的大眾有些走火入魔,為了新車的質感而忽視了后期老化帶來的負面效果,比如會起皮的中控臺淺色區域和音響面板。
原車的方向盤可不是真皮的,而是發泡材質,我也是閑的沒事干,去淘了“某記”品牌專車專用的真皮方向盤,然后和媽媽兩人花了整整一下午縫好的。具體來說,就是我扯著皮子,老媽縫,所以也算是“愛心牌”真皮方向盤吧!有一年時間為了上下班方便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一摸到方向盤就會想起父母,所以年初的時候又搬回家感受一天80公里的上下班路程了。
音響面板大概是去年換了的,原廠的早就起皮的不像話了,所以只好換上后期POLO勁取上的那種磨砂質感的,一下就干凈了!另外一定會有人問我為何不裝個一體機,MP3啥的接個U盤就搞定了,no!我不能接受中控臺面板上有不和諧的因素,所以花300多元買了個帕薩特領馭上的RCD200機頭裝上,這就很和諧了,而且支持CD光盤上的MP3直接播放,還能按文件夾讀取,一次性刻個100-200首歌,夠聽很久了。
當年的8喇叭已經讓身邊的好些朋友羨慕了,我說你們羨慕個啥,不就一二手車么?而且喇叭數真不代表音質好,紙膜的飛利浦喇叭解析度也不咋滴,只能說在同級別車里面效果還算可以。不過我也不是那種成天愛聽“咚次大咚次”的人,所以么……目前這狀態我挺滿意的!
■ 座椅/動力系統分享
然后來說說車內的部分吧,我絕對屬于比較啰嗦的,請大家見諒。車內的頂棚去年的時候我就換了一次,連工帶料花了400元。早先是車門內襯的織物開始脫落,而后就蔓延到頂棚織物了,仔細觀察后發現是因為年份到了,織物和內襯海綿之間的膠水硬化嚴重,導致了織物脫落,查了各大汽車論壇之后也發現是通病,換完之后再用個5-6年應該沒什么問題了。
簡單的說下動力、油耗和變速箱表現吧!這臺發動機其實很多人都熟悉——德國原裝進口、全鋁缸體、每缸四氣門、壓縮比10.5等等,倒背如流,但實際動力感受呢?就一個字——爛!你要想在低速狀態下急加速超個車啥的,那動力能把你嚇死。不過另一方面,這款發動機跑高速卻很猛,車速在80km/h-120km/h區間時提速相當給力,再往上踩,動力能直直的給踩到150-160km/h毫不含糊,車身也相當穩健扎實,典型的德系車本土調校風格,偏重高速,但不那么適應中國路況。
另一方面,雖然只是個毫無技術含量的老發動機,加93#和97#汽油的動力表現卻截然不同,后者明顯要更好一些,且發動機的震動和噪音表現也更好,還能多跑個20-30公里路。也因此,基本上我只加97#汽油,一箱油比93#貴個20元左右,我不抽煙不喝酒,省個20元還不容易?
再來就是變速箱了,我的這臺老車搭載的是一臺型號為GF150的4速自動變速箱,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保時捷設計的還是愛信的,總之這款變速箱從與發動機的匹配度、換擋平順性和對駕車者意圖的理解能力來看,要干掉某些品牌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就跟玩兒一樣,真不吹牛!當然了,油耗也是個絕對軟肋,市區堵車不開空調8-9L/100km,要像最近幾個月上海這種“烤房模式”的生存環境,我的油耗基本在9.5-10L/100km甚至更高,這也忒夸張了……
■ 簡單的保養和維護分享(按時間順序排列)
如果你看完我的保養部分,一定會驚呆的,因為我對愛車的保養幾乎是不計成本的,而保養周期大概是7500-8000公里或3個月一次。因為有了各大靠譜的電商,讓我們自己網購配件的風險降低了不少,開銷最大的依舊是機油。
有種觀點是這么說的,“對普通自然吸氣的家用車來說,如果5000公里保養一次,那么用什么機油都一樣”,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認同這種觀點的,但考慮到我的保養周期更長,并且始終希望發動機能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上運行,因此目前全合成機油還是我的首選,其中以嘉實多極護0W-40和托酷SR-1民用版5W-40兩種為主。
在這三年的時間里,我給這臺四眼POLO用上了全新的正時系統和火花塞、更換了壓縮機油和冷媒、更換了剎車油、還清洗了積碳、更換了全車剎車盤片、更換了新的點火線圈等等,其中的一些我曾寫成了文章作為記錄和分享,而更多的,則依舊以相片的形式保存在我的電腦文件夾中。
■ 結束語
在最后,其他同事可能都會和大家聊聊未來會換購什么車,不過在我這兒,至少目前對這臺二手POLO還是十分滿意的,至少5年內我不會去考慮添置新車。作為人生的第一臺車,這臺POLO在這三年里從未發生過任何燒機油、懸架漏油或是其他的故障,唯一的一次還是因為我忽視了它的電瓶早已超過了使用年限,結果大清早發現沒電了,更換了電瓶之后也就解決了問題。
除此之外,它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油耗偏高、行駛時右側C柱下始終會有“叮叮當當”卻怎么也查不透的異響、ABS保險絲易斷裂等等,只是這些都不會影響這第一臺車對我所經歷的人生和工作的影響,當然還有那個母親親手為我縫制的方向盤。所有這些因素都讓我不會輕易的考慮去再將它易主,就這么一直好好的開下去或許就是這臺老車最好的歸宿了。
● 盛元珺和他的寶馬320i
喜好桃木內飾(不是怪癖吧?)
阿黃,你太啰嗦了,洋洋灑灑寫4頁!大家好,我就是盛元珺,汽車之家上海分站編輯。如果您經?雌囍椅恼碌脑,應該對我不是很陌生,不少導購和試駕文章中都能見到我體驗空間胖胖地身影(*^__^*) 嘻嘻……。我的座駕是一臺2008年購買的寶馬3系(E90)。這車的標準名字比較長“320i時尚型木內飾”。至于為什么車型名字后面會有“木內飾”這三個字,是由于當年寶馬320i時尚型,分銀內飾和木內飾兩款,木內飾的比前者貴3000元,對于喜歡桃木的我來看,肯定選后者。
其實在2008年買車的時候,我當時的第一目標是雅閣,當時第八代雅閣剛推出沒多久,那車大氣的外觀、寬敞的空間以及豐富的配置,加上雅閣多年來的良好口碑讓我愛不釋手,但無奈那會兒正趕上雅閣加價最兇的時候,到4S店銷售員開價就3萬現金,讓我非常不爽,果斷放棄。另一備選就是寶馬1系(E87,也就是上一代),沒有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等車時間太長,大約3個月左右,而且配置較低。至于320i,其實我一開始選車目標中并沒有它,只能說寶馬4S店銷售的“忽悠能力太強”,發現我對1系的幾點不滿后,直接把我往320i上引,說什么價格差不多、配置高很多、空間還大、后備廂實用……,最后一句“現在買車送2年或十萬公里免費保養”正好打消了我對當時對寶馬維修貴的顧慮,順利上鉤了。雖然我一直覺得,我買這車是被銷售忽悠上鉤的,但回想起來倒也一點都不恨他,至今為止我還和當時賣車給我的銷售員保持著不錯的關系。
使用感受分享:
『佳明導航哪里買?請點擊這里』
最后來說說寶馬320i這車開了6年小9萬公里的總結吧,動力基本夠用、由于這車我平時后排很少坐人空間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問題,就是它的油耗令人郁悶,怎么能這么高,而且我的駕駛習慣絕對不算激進的。至于換車計劃,由于資金原因短期內的可操作性不強,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Dream Car,那就是雷克薩斯ES,原裝進口的身份、良好的質量口碑、舒適的駕乘感受以及4年或十萬公里(混合動力為6年或十五萬公里)的免費保養都是我愛上它的理由。
廣州分站編輯部于2009年7月13日設立,起初何家榮負責廣州地區,另有一位同事負責深圳地區。目前,廣州分站共有4名同事,何家榮、陳海傭、阮志輝和孔慶禧,主要工作除挖掘本地資源外,還涉及部分華南大區的內容報道。
● 何家榮和他的橙色嘉年華
執著于各種改裝的同事
2010年6月,我購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臺車——09款嘉年華1.5L手動時尚型。與身邊很多的朋友不太一樣,我購車的原因并不只是為了工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其實在上大一的時候,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在我大學畢業后一年以內,要全憑自己的努力賺錢去購買一臺屬于自己的車,不管車的價格是多少,也不管用何種購車方式!敝园奄徿囎鳛樽约旱哪繕,原因是我從小開始就喜歡汽車,也喜歡去旅行。事實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當時看到房價在不停地上漲,認為一個剛從大學畢業出來工作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難以購買到屬于自己的房子。換句話說,當時這個目標對我而言相對容易實現。比較慶幸的是,我定下的這個人生目標在經過了幾年大學兼職生涯后終于實現。
起初我想購買的車就是福特嘉年華,只不過是車型的配置不同而已,當時考慮的是09款嘉年華1.5L手動運動型。其實當時我對福特嘉年華這款車并不了解,而我喜歡它的原因就有一個——外形動感漂亮,車身線條的勾勒富有力量感。不過,當時它的價格并不便宜,經銷商的優惠十分低,車子落地價已經超過11.5萬元了,嚴重超出了我的預算,而且當時廣州的經銷商也缺少我想要的藍色,最終不得不放棄。
在緊接著的一個月里面,我每個周末都流連在各個品牌的經銷商店里面,而第二、三個進入我考慮范圍的分別是08款本田鋒范1.5L手動舒適版和08款飛度1.3L手動舒適版,前者的價格對我來說仍然有點高,跟家人商量后最終定下來的是08款飛度1.3L手動舒適版。說實話,當時這個決定也并非我個人的意愿,我的父親是一個本田迷,而且他們覺得飛度的車內空間真的很不錯。不過,在我正想要交訂金的時候,銷售卻跟我們說提車時間要長達3個月,最終在“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其實當時我也只是想找個理由說服父親而已。
當然,我并非不喜歡飛度,它的車內空間和人性化確實做得相當不錯,1.3L發動機的動力水平也讓人滿意,而我放棄選擇它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它的外形不太符合我的審美觀,二是它的駕駛感受比較平淡,三是它的1.3L車型的價格已經可以購買到其它合資品牌的1.5L車型了。
自己喜歡的品牌都看過了,但始終沒有決定下來。后來,我還考慮過高一個級別的福克斯兩廂,手上的資金不夠就貸款購車。然而,當我去到福克斯的實車以后,我的想法打住了。說實話,它的外形我很喜歡,不過內飾設計實在有點老氣。當時,我也請教過郭驍(上一代?怂管囍鳎,他說這車的操控性很不錯,不過油耗不低,像我這樣身上的錢勉強可以買到車的人,建議我還得要考慮日后的用車成本。于是,我把目光再一次投到了嘉年華身上,然后認真對比了嘉年華各款車型之間的差異,也在汽車之家論壇關注這款車的信息,并經常到4S店進行過更深入的體驗和試駕,最終購買了09款嘉年華1.5L手動時尚型。當時,這款車在廣州市場相當受歡迎,購車的時候我不僅沒拿到多少優惠,而且顏色也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聽著有點可惜,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我當時已經糾結了好幾個月,也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耗在選車上了,而且我認為只要車子是真心喜歡,車身顏色并不算什么大事(當時還想過購車后更換車身顏色)。
由于資金不足,我并沒有購買到一直心儀的嘉年華運動版,因此在購車后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時尚版改成和運動版接近的樣子。自此以后,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自己動手去裝飾它,于是運動版前格柵、尾翼和后包圍一樣不缺地都給它裝上了;蛟S是在拆裝這些小配件的時候得到了一些成就感吧,反正從那時開始,我對它的折騰就沒有停止過。
其實從那時開始,我已經不滿足于外觀上的這些簡單變化了,我想自己的車更加個性一些,與眾不同。于是,后期我還為它改裝了避震器,先是用短彈簧降低車身,使了幾個月的時間后覺得操控性也需要提高就直接換了運動型減震器。那個時候,弟弟不知道從那里換來了一套17英寸的輪轂,但礙于沒錢買輪胎就一直把它扔在家里了。既然手上有免費配件可用,而且我也想看看嘉年華裝上17英寸輪轂以后是什么樣子,于是我就直接扒來裝在自己的車上了。
試過后才知道,這套輪轂的重量實在太大,之前裝的運動型減震器拉不住。迫于無奈之下,我為它裝上了鉸牙避震。最終得到的外觀視覺效果我認為不錯,操控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高速行駛時穩定性也更高。然而,這樣的改動也帶來了更大的麻煩,車子變得毫無舒適性可言,任何大小的顛簸都直接反饋到車子里面去了!白愕能,跟坐在拖拉機上沒有區別!”這是很多朋友給我的反饋。
實際上,在改裝外觀的同時,我一直在醞釀著改動內飾的顏色搭配,因為我十分討厭原廠上黑下米“的雙色搭配,只是當時沒有找到穩妥的辦法而已。直到前幾個月,通過朋友介紹的廠家幫忙改裝后,我心目中的嘉年華才最終確定下來。
在購車后的幾年里面,我對它的改動沒有停止過,改裝件或者零部件使用幾個月后,不合心意就換下來然后賣掉,再去尋覓新的,不停地嘗試讓車子貼合自己的心意。至于你問我是否有必要這樣折騰,坦白地說,當中的樂趣和麻煩事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我是一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任何的改變對于我而言都會有其樂趣所在。未來,我還會對它進行改動嗎?恐怕不會了,實在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而且在國內市場針對它的改裝件實在是太少了。
前文跟大家聊了我在購車前和購車后對車子改裝的一些事情,這些對我而言更重要,因此我把它放在前面了。后面的內容將會是在日常用車里面,我對嘉年華的一些看法。
坦白地說,其實在日常用車過程中用得不爽的地方,我都在把它逐步完善起來。比如前大燈亮度不夠,我給它加裝了透鏡和氙氣大燈;原車沒有倒車雷達,就讓4S店贈送或自己加裝。至于車內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我知道它的表現很一般,不過這并非我當時的主要購車訴求,而且現在也沒有給我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我只能說按需求來分析了,當然這并不代表嘉年華只有上述的缺點。
在3年多的相處時間里面,這臺嘉年華并沒有出現過大問題,而且我的個人需求它都基本上可以滿足。如果100分是滿分的話,我會給它75分,第一個扣掉的10分在于前大燈和倒車雷達上;第二個10分扣在車內拉手和后排儲物空間上;最后的5分扣在車內空間上,我沒有訴求但并不代表我給予充分的肯定。
從之前我單獨一人用車,到現在剛建立小家庭,嘉年華的車內空間都可以滿足到基本的需求。雖說短期內我沒有換車的計劃,但兩年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那時已經超過30歲的我,不得不對車內空間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比較心儀的車型只有杰德6座版,不錯的車內空間,靈活的座椅組合,尚算合理的起步售價...這些是它吸引我的地方。
● 陳海傭和他的英朗GT
只開了5個月的新車
在去年的時候,由于工作需要有了買車的想法,碰巧我叔也正有此打算,于是一拍即合。我們一開始把目光瞄準了二手車,想著先隨便買一輛日常使用,可無奈廣州開始限牌,沒有資格獲得購買指標的我們只好重新計劃買新車。
既然是購買新車,我們決定就干脆買一輛過得去的緊湊型車。因為我叔不太懂汽車,于是接下來選購環節基本由我操作,他只需做最關鍵的事情——把首付給了。一開始英朗并不在計劃的前列,我把目標重點瞄準了福克斯和東風雪鐵龍C4L。C4L外形挺好看,內飾設計也比較個性,配置中上水準?捎捎谏鲜胁痪脹]優惠,1.6L車型感覺沒有勁,1.6T又實在太貴,所以放棄。這樣就只剩下英朗和?怂,福克斯在配置以及口碑要好于英朗,可我們實在喜歡英朗的外形,最終拍板英朗,在隨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因此認為自己是個膚淺的人。由于車買不到5個月,下面就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用車感受。
由于相處的時間并不算長,所以還沒發現英朗有什么太不滿意的地方。外觀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至于配置和動力都能滿足日常所需。這個價位的車型,沒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讓我有些不太滿意。路遙知馬力,相信以后會有更多關于英朗的用車心得,對英朗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到我的博客進行交流。(點擊進入博客)
石家莊是汽車之家兩位創始人創業的地方,所以這里一直都有工作人員。柳偉于2003年03月入職,出于對汽車的熱愛,在2004年底他加入初創的汽車之家團隊,主要負責產品庫的工作。由于人手短缺,這個部門直到2007年中旬也只有一人維護。此外他還要兼顧新車拍照工作,截止目前產品庫的150多萬張圖片,約有10%是出于他手(這個數據驚呆了所有分站編輯同事⊙﹏⊙汗……) 。隨著網站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在2009年6月正式建立了有編輯的石家莊分站,起初只有柳偉一位老同事,主要負責是采集本地區行情信息、以及為本地車友和經銷商服務。在2012年5月份,石家莊分站開始主攻商用車內容。大家看到的絕大多數有關微面和皮卡的實拍、以及體驗、試駕、新聞類文章都是由柳偉和王亮撰寫。
● 柳偉和他祖籍捷克的明銳
喜好德系品質
由于工作需要,我在2006年9月份就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臺車——捷達(都市春天),當時我只有3萬多的積蓄,剩下部分就靠老爸老媽資助了。在此后的5年多時間里,它陪伴我走過了11萬公里。而我這個“負心漢”在捷達“年老色衰”的時候,又動起了換車的念頭。其實這個念頭在2年前就蠢蠢欲動了,誰不想開好車呢?況且我在石家莊的房子也得到了拆遷的喜訊,這換車的資金不就有了么。可是只聞喜訊,未見真招兒,你說著急不著急。我連候選車型都準備好了,如速騰、明銳和起亞K5。雖然捷達是最便宜的德系車,但它仍舊秉承了德系皮實耐用、扎實可靠的品質,所以我很看重這些。速騰絕對是這個級別的精品,但它價格堅挺,并且略顯嬰兒肥的外觀,讓我有些猶豫;而起亞K5時尚動感的外形讓我一見傾心,還有那18英寸的大輪轂和黑色的全景天窗讓我神往。不過我并沒有一時沖動,主要是當時資金沒有到位。呵呵!
經過再三對比后,我認為前面兩種車都不太適合我。我理想的車型是那種外形中規中矩,但還要略帶一絲時尚;內飾做工細致;動力方面,要在性能和燃油經濟性方面兼顧才好。當然,價格要控制在15萬元左右。我認為車能展現每位主人的性格特征,而此時的我,明銳剛好可以詮釋。2012年初,拆遷協議搞定了。得,提車去吧。
在與明銳相伴的這15個月中,除了曾經動力輸出不平順,后來又油耗增加的動力系統外,其余部分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如果需要我給它打個分,我想這個分數應該在85分左右,因為它滿足了我本階段的用車需求。要說我未來的購車計劃,那可能是在5年后,或者是我40歲之前的時候。到那時,我可能會更換一臺寶馬5系,這是為了圓我畢業時候的BMW夢;亦或許我會購買一臺普拉多,而這也是為了圓我一個自駕西藏的dream。同時也祝您夢想照進現實。本人的部分結束了,請看下一頁,我的同事王亮為您講述他與愛車的故事。
● 王亮和他的銀色科魯茲
工作/生活需求把小科帶回家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再加上這幾年來有了一些小積蓄,因此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選擇并購買了一輛二手的科魯茲(2009款 1.6L SE MT)。在二手車中,科魯茲是我的首選,因為我對它也是“覬覦”很久了,大概可以追溯到2009年吧。之所以選擇二手車,是因為不到十萬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一輛緊湊型合資車,并且還能省下購置稅。最終我以8.8萬的價格購得了,然后徑直開到汽配市場進行了一下小的整理和檢查,400元更換了機油、機濾和火花塞。
整體來講,我對“小科”還是比較滿意的。外觀和內飾動感帥氣;空間、配置及動力表現能夠讓人接受;操控性不錯,但是油耗有些偏高;其它一些小的不滿意也不傷大雅。目前我還沒有換車的計劃,不過未來我可能會考慮一款級別再高一些、風格更為穩重的中型車,抑或SUV車型。
成都分站現有編輯兩名(沈誠和田陽)。如果從入職時間算起,有編輯的成都分站成立于2012年7月1日(*^__^*) 嘻嘻……。與其他3地分站一樣,成都編輯的主要工作精力在挖掘本地資源,幫助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汽車。
● 田陽和他的高爾夫
被偷過輪子的“小白”
去年買車時,想法很簡單,就是買個車代步。因為我家離公司實在太遠每天來回差不多60公里,光乘公交就得花超過4個小時,實在不堪重負。所以買車時,除了預算這一項硬指標外,有現車也是一項必須滿足的條件。當時本來也考慮過一些中型車,但看得上的基本價格都超過25萬,無奈超預算太多,只能放棄,而小型車比如POLO、晶銳等我是很喜歡,可家里長輩覺得內部空間太小無法接受。
● 最滿意的地方
● 最不滿意的地方
● 自己動手改過的地方
● 維修保養
高爾夫的保養費用在同級別、同價位、同排量的車型里絕對算得上高昂。280元的工時費簡直就是在向豪華品牌看齊,最離譜的是,洗車這項其它品牌免費提供的服務,居然也收費20元。
至于未來的換車計劃,因為之前購車出手得太慢,導致錯過寶馬1系,加之這輛高爾夫在購買初期的一段時間實在太不讓我省心,這讓我愈發想念錯過的寶馬,所以我打算未來兩年時間換一輛稍好一些的中型車。目前最青睞的是寶馬320Li時尚型,當然如果未來預算更高,奧迪A4L 40TFSI quattro運動型是最理想的選擇。
全文總結:
看到這兒,《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之分站特輯篇,到此就圓滿結束了。第六篇將是中型車大匯聚,看看那些開奧迪A4L、昊銳和天籟等車型的的同事們會有什么用車感受和獨到見解與各位網友共同分享,我們一起期待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4地分站編輯 內容整理/盛元珺)
《編輯開什么車》系列文章 |
小型車篇 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1) |
自主品牌篇 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2) |
以運動之名 汽車之家編輯開什么車(3) |
兩種選擇/一種態度 編輯開什么車(4) |
未完、待續……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