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博,大名許博,新能源團隊編輯一枚,也是《新車開箱》和《車行四九城》兩檔節目的車評人。俗話說“沒出正月都是年”,沒在大年初一給朋友們大年,這里先補拜個晚年,祝各位朋友們新春快樂、大吉大利、身體健康、“晚年”幸福!您別生氣哈,跟您開個小玩笑。咱們言歸正傳,接著聊車。
雖然已經作為一名電動車主有2年多的時間了,但說實話即使對自己的“寶駒”能耗變化再了解,充滿電之后不到300km的續航,仍然時不時的會勾起我心底的里程焦慮癥,不過好在不太出遠門,所以還不算該癥狀的“重度患者”。不過,2018年有幾家車企前后推出了工信部綜合續航里程能夠達到400km的車型,吉利帝豪EV450就是其中之一。開誠布公的講,其實我自己開的是帝豪EV的老款253km版車型,所以對它的換代車型也非常關注。
從帝豪EV450的名字上我們就能大概知道它續航里程的水平了,沒錯,450公里,不過這是在60km/h等速工況下的續航成績,其工信部續航里程為400公里。我們今年也對它的續航能力進行了實測,在城市工況下(平均時速30km/h,剩余電量約15%時停止測試)該車行駛了308.6km,剩余續航58km,平均能耗為12.7kWh/100km;在高速工況下(平均時速91km/h,剩余電量約15%時停止測試)車行駛了256.3km,剩余續航43km,平均能耗為16.6kWh/100km,成績還是挺不錯的,與老款車型相比確實有了一些進步。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測試的時間是在5月份,算是北京春夏交替的時候,氣溫不冷不熱,所以空調的設定并不是高能耗狀態。
那么作為帝豪EV的換代車型,除了續航方面的提升之外,變化最大的就是它外觀、內飾方面的設計了,畢竟“洗心革面”之后才能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當然在設計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純電動車型一味的用封閉式格柵來彰顯其“特殊身份”的做法,雖然不是很反感,但還算是可以接受,大多車型都給人一種“口罩君”的即視感,多看兩眼也就習慣了。
在車身尺寸上,雖然該車的尺寸方面并不是緊湊型純電動車里比較占優的,但是車身線條和造型的設計還是比較符合我的口味,比較喜歡這種相對扁平的視覺效果。而且同樣尺寸的車型已經開了兩年了,所以感覺日常使用還是足夠的。
帝豪EV450的內飾與帝豪EV300相比不僅變換了設計風格,比如儀表臺的整體造型、擋桿的造型等方面,而且還在配置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增加了座椅加熱、支持CarPlay、CarLife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該車加入了定速巡航功能,并將控制按鍵布置在了方向盤左側。續航提升了,可以跑遠道了,有了這個功能,在長途駕駛的過程中能輕松一些。不過,這個配置的出現已經在純電動車中越來越常見,畢竟以現在純電動車比較簡單的動力和傳動系統,這一功能并不難實現。
導航畫面可以從中控屏移至儀表中央的功能我很喜歡,雙屏互動的功能比較實用,可以使駕駛員在看導航時盡量減少視線離開正前方的時間,不論是人性化還是安全性,這種設計挺值得點贊的,F在不僅是帝豪EV450,一些其它車型也開始搭載了這一功能。
相比之前的帝豪EV300,EV450在電機、電池以及電池溫控系統方面都有所提升。除了最直觀的續航里程增加了,電機也更有勁了。它的最大功率達到了120kW(163馬力),最大扭矩250!っ,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9.3秒,我們實測的加速成績是8.63秒,主觀感受還是很快的。
該車的動能回收共有強、中、弱三個擋位可以設定,就算設置為“強”,該功能啟動時,拖拽感的表現還是比較線性的,來的并不突兀,不過施加在車輪上的制動力還是很大的,減速效果非常明顯,初次使用該功能的朋友還是需要時間適應一下。不過,目前絕大多數的純電動車型,動能回收在工作時,雖有制動效果,但剎車燈并不點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后車追尾的風險,目前這臺車也是如此,所以還是希望各廠家在后續推出的車型中,可以注意一下這個問題。
編輯點評:雖然帝豪EV450在外觀、內飾的設計上不是同級別車型中最出彩的,配置上也不是最強的,但是個人感覺這款車既沒有出現那種“堆配置”的操作,又在續航能力和一些人性化方面下了一些工夫,而且駕駛方面表現也還不錯,算是一臺比較合格的家用車了。要不是因為自己的車剛開了沒兩年,非常有可能考慮出手這款車作為日常代步工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