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型PK] 熟悉《跨級選車》內容的網友應該還記得,我們的第一期選題選用的兩款車分別是奧迪A3和大眾高爾夫,這兩款來自MQB平臺的選手在當時因為價格重疊,導致不少網友在選購時犯起了糾結癥,究竟是選擇配置更豐富的高爾夫還是品牌做工更突出的奧迪。而這一期,我們在再次找來了這兩款換代后的車型,它們都采用了新的MQB Evo平臺,而就在熟悉的絕對即將再次上演時,又有一位選手來到了現場。
大家好,我是上海分站編輯周翱,本期《跨級選車》本來依然會由我(大周)和周楚然(小周)進行一次PK,對比的車型分別是大眾高爾夫和奧迪A3,但周尤得知這次對比后,找來了另一輛車加入了對比,所以本期跨級選車變成了一期特別節目,將會有三輛車同時進行對比。
目前在售的高爾夫共有5款車型,售價區間從12.98-16.58萬元,車輛提供1.2T及1.4T兩種動力,我們選取的則是全系頂配的R-Line版本(以下簡稱高爾夫)。另一位主角是奧迪A3,它全系采用1.4T發動機,并提供兩廂標準軸距版——A3 Sportback和長軸三廂版——A3L Limousine可選。售價區間從20.31-24.32萬元,此次參與對比的車型為2021款 Sportback 35 TFSI 進取運動型(以下簡稱A3),它的官方指導價比高爾夫頂配版本貴了4萬左右。而另一位不速之客則是同樣來自MQB Evo平臺的明銳PRO,作為這一平臺最新推出的一款產品,明銳PRO至今尚未公布其最終售價,這也讓我們此次的三車對比又多了一份懸念。(圖中展示車型配置可能略有不同,但我會在文中進行說明,并不會影響此次對比)
我們全新的節目“跨級選車”就是為了幫助你解決這些難題而誕生的,讓你選車買車不再糾結。不同于傳統車型同級別、同價格間的對比,這里的所跨的“級”不光是品牌上下間的跨越,甚至不同的車型級別,甚至新車老車之間,只要你覺對你的購車有幫助,我們都會盡力滿足大家。
■ 外觀各具特色 喜好完全看個人
首先來看奧迪A3,主打時尚及年輕市場的它今年1月正式上市,全新的外觀內飾設計在同級別中依然非常驚艷,吸引了不少追求時尚的年輕消費者。高爾夫的外觀是此次跨級選車中我個人認為最為運動的,尤其是采用了R-LINE套件,外觀非常有攻擊性,裝飾性的四出排氣也讓不少讓人以為這臺是高爾夫家族中最為戰斗的高爾夫R。相比之下,明銳PRO的外觀則是保持了斯柯達一貫的設計風格,尤其是細節之處都大量使用了水晶切割紋理;赩ISION iV概念車而來的明銳PRO外部造型同樣十分凌厲。同時采用了能量橙的外觀顏色也是其余兩款車型所不具備的,提升了對于喜歡追求獨特個性的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
三車雖然定位同屬一級,但體型還是有著一定的差別,其中高爾夫和A3因為都是兩廂車,尺寸基本處在一個水平線上,而明銳PRO則要比前兩者都要大出一號,這對后期的空間表現,尤其是儲物能力表現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
最后在再聊聊三車的配置表現,首先看價格最高的奧迪,指導價20.31萬的2021款 Sportback 35 TFSI 進取運動型配有后駐車雷達,定速巡航,LED大燈等配置,不過沒有無鑰匙進入,好在它目前的優惠幅度也挺大。高爾夫相比之下多了前雷達、倒車影像、自適應巡航、無鑰匙進入等配置,同時還有倒車側預警系統。明銳PRO暫未上市,但從目前的試駕車配置來看,相比高爾夫它還多了360°全景影像、18英寸輪圈等一些配置。
■ 內飾做工及配置對比
比完了外觀再來看內飾,明銳PRO與上一代明銳在內飾風格上也有了極大改變,采用了以橫向貫穿式設計為主導的風格,用料方面,中控臺上部和中部區域分為采用了搪塑材質和皮革+縫線的表面包覆工藝,相比上一代同樣有了明顯的進步。方向盤也有了些許變化,左右兩側的滾輪采用了鍍鉻處理,整體看上去也更時尚了。
配置方面,車輛配有HUD抬頭顯示、10.3英寸液晶屏以及12.1英寸的中控屏、系統采用了斯柯達智慧車聯系統,界面十分簡潔,功能也較為全面。
高爾夫的內飾設計同樣采用了橫貫式的風格,乍一看和明銳PRO還有幾分相似,尤其是中控擋把區域,剛從明銳PRO上下來進到高爾夫車里,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車里的做工和用料與明銳PRO相比起來也基本相同。方向盤采用了平底造型,兩側配有打孔設計,還帶有換擋撥片,手感非常棒,多功能按鍵則采用了觸摸處理。
配置方面,高爾夫配有自適應巡航系統、多媒體方面則采用了一塊10.25英寸的大屏幕,同時從視覺效果來看,它還和10英寸的儀表盤連為一體,凸顯科技感,系統方面,車里的表現和明銳PRO也基本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車輛的多媒體系統基本沒有實體按鍵,同時一些功能位于二級頁面,開車時操作并不是特別方便,需要時間適應。
奧迪A3作為豪華品牌,內飾設計相比前兩者要明顯更具科技感,尤其是位于儀表兩側的空調出風口,第一眼更是有種蘭博基尼的錯覺,用料上自然也遠比前兩者要下本。唯一能讓你覺得與前兩臺車相似的就是都采用了短小的擋把。不同于高爾夫的是,車輛依然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鍵,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配置方面,車輛采用了10.25寸的液晶儀表,中控屏尺寸10.1英寸,采用的是奧迪MMI系統,顯示效果和易用性相比高爾夫和明銳PRO更優秀。尤其是多媒體控制采用了和當年iPod一樣的圓盤操作,除了四個方向可按壓外,順時針或逆時針滑動還能調節音量。
■ 高爾夫和A3表現相近,明銳PRO加長顯優勢
高爾夫和A3兩款車型在軸距參數上只差了1mm,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際體驗下來前后排的乘坐空間表現也非常的接近,舒適度上也幾乎都差不多。而明銳PRO得益于加長了軸距,所以后排空間表現要好很多。
再來看一些細節配置表現,首先高爾夫前排帶有座椅加熱,主駕駛還帶有座椅記憶功能,相比之下明銳PRO雖然少了主駕駛記憶功能,但前排副駕駛帶有電動調節,同時還帶有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功能。
除了乘坐空間外,在后備廂儲物方面,明銳PRO的表現則是超出了我們先前的預期,不僅我們三個體驗用的箱子很輕松就擺了進去,甚至還能塞進一堆其它物品,表現可以說是超過了高爾夫和A3之和,同時細節上還配有掛鉤,增加實用性,整體表現最佳。
■ 動力表現不相伯仲/駕駛感受略有差異
這三臺車型在動力方面基本沒有區別,采用的都是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通過我們的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高爾夫8.6秒,明銳PRO成績為8.21秒,而A3則為8.72秒,三車基本處在同一水平,互相之間的差距不到1秒。底盤方面,三車都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組合。雖然硬件相同,但調校還是會存在一些區別。而當我們打開機艙蓋則發現三車的細節中,A3表現最好,明銳PRO雖然采用了氣壓挺桿但沒有配備隔音棉,而高爾夫則雖然有隔音棉,但作為頂配采用的則是手動撐桿。
要從這三臺動力及底盤結構完全一樣,并且出自同一平臺的車中找出區別確實很難,我們三人反復的坐上另外兩臺車,體驗著和自己車子的區別,但輪到自己開對方的車時,卻又發現和自己選擇的車子表現十分接近,通過一輪輪的試駕。我們總算找出了一點點區別,首先是明銳PRO,它相比老款采用了后輪獨立懸架,底盤的表現相比老款有了明顯的提升,變得更為緊致有運動性,高爾夫的優勢在于其兩廂的結構更為緊湊,使得車尾更加靈活,同時前硬后軟的懸架在保證路感的同時也兼顧了舒適性,整體的韌性要優于明銳PRO。最后再來說A3,它是三臺車中最偏向舒適的一臺,雖然有著小鋼炮的外表,但整體的表現依然是以舒適為先,或許這樣更能吸引女性車主的青睞。
在油耗測試中,明銳PRO的表現最好,整個測試開啟了空調,通過了環路和城市擁堵道路等路況,平均時速為30km/h左右,它的油耗表現為5.8L/100km,高爾夫位居其次,A3排第三,三車都加注95#汽油。車內噪音控制方面,A3的整體表現最好,高爾夫和明銳PRO在高速階段成績略微超過了我們的推薦值。
■ 編輯點評: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此次特別篇的三款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它們都屬于緊湊型轎車,更是出自同一個平臺。那這三款車型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它們分別更適合怎樣的消費者呢?
首先,從外觀來看,三臺車很難說出個一二三來,主要是它們都采用了各自品牌的家族式風格,各有特點,切都是主打年輕運動風格,先說高爾夫,它采用了R-line套件和高爾夫R專屬的藍色涂裝,讓其有著很不錯的運動感。A3則依然保持了奧迪的時尚運動設計,大尺寸的六邊形格柵讓給人留下了較深的第一印象。而明銳PRO則采用了海外明銳RS的設計風格,同樣采用了大嘴設計,并且采用了十分顯眼的橙色涂裝,更符合年期消費者對于潮流個性的體現。來到內飾,高爾夫和明銳PRO做工以及用料都符合它們這一級別的正常表現,相比之下,A3雖然是奧迪的入門產品,但無論是設計還是用料相比前兩者確實要高了一個檔次,尤其是其內飾布局讓人有種坐在蘭博基尼里的錯覺。從配置上來看,明銳和高爾夫采用的多媒體系統基本出自一脈,而A3則依然采用了奧迪的MMI多媒體系統?臻g方面,高爾夫和A3基本一樣,明銳PRO雖然同屬于緊湊型車,但尺寸相比前兩者進行了加長,無論是乘坐還是儲物都有著一定的優勢。而在駕駛感受方面,明銳PRO動力和底盤都表現的十分活潑運動,不過相比高爾夫在底盤的韌性上還有提升的空間,相比之下,A3則表現的更為運動且靈活。
最后,如何在三者之間進行選擇呢?如果你是一個對于品牌有要求,同時預算足夠豐富的話,A3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如果預算并不充足則分兩步來看:首選,如果你對空間和配置的需求更強烈,那毫不猶豫的選擇明銳PRO,雖然還未上市,但按照斯柯達一貫的定價,應該不會高于同級別的高爾夫,這樣的話,同樣價位可以獲得更大的空間和更為豐富的配置。但缺點就是品牌認知度不如高爾夫。如果你希望車子在各個方面表現的都十分均衡,在爸媽和長輩面前有一定的面子,自己用起來也足夠順手,則可以考慮高爾夫,它的表現也絕不會讓你失望。(文/圖/ 汽車之家 周翱 攝/祁子鑫 協助:祁子鑫 周楚然 周尤)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