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大家好我是光頭祥,又到了我的時間了。在當今社會中,精打細算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于是在這次海選中,我們找來四款個性、級別都不相同的車輛,唯一相同的,就是這四款車都是混動車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選?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告知。
在閱讀文章之前,想請問大家幾個問題,為什么會對混動車型產生興趣呢?如果你要買混動車,你會怎么選?可以在下方投下您神圣的一票。
我們分別找了一款MPV車型以及三款SUV車型,級別為緊湊型和中型。這四車各有各的特色,而且都是市場上關注度較高的車型。首先是四款車之中唯一的MPV車型:廣汽本田-奧德賽。
● 奧德賽2.0L e:HEV 銳外觀回顧
在我們的產品庫中,本車有兩種不同的油耗數據,這是依配置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新款奧德賽外觀的表現。新款車型在外觀部分的變化還是挺大的。多邊形的前進氣格柵給人感覺頗為敦實,再加上前大燈以及前包圍造型上的變化,整個前臉視覺效果要比現款車型更厚重、更具氣勢。
新款車型換裝了尺寸更大的18英寸輪圈,更飽滿的視覺效果無疑很對胃口。只是更低的扁平比會不會影響乘坐舒適性,暫時賣一個關子,待動態部分再為大家揭曉。
車尾方面,尾燈少了一些銳利的棱角,修長的燈帶在點亮之后也帶來了不錯的視覺效果以及辨識度。其次,新車僅保留了牌照框上方的飾條,現款車型下方的鍍鉻條沒有出現在新款車型上,局部設計更簡潔。另外,新車后包圍造型也是朝著簡潔的設計風格靠攏。
● 奧德賽2.0L e:HEV 銳內飾回顧
中控觸摸屏從現款的嵌入式設計變成了獨立放置,中控臺細節設計也隨之進行了調整,類似貫穿式造型的出風口也是時下流行的設計手法。再加上換裝的電子按鍵式換擋機構、三輻式方向盤,都很好的迎合了消費者的喜好。
除了設計上的變化之外,新款車型車內另一亮點便是配置方面的提升。現款車型全系都缺失的手機無線充電、電動后備廂等配置都出現在了新款奧德賽上。此外,新車多媒體系統還采用了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上手輕松、功能也夠豐富。
新車的乘坐空間表現和改款前車型差不多,不過座椅稍微有點差別。第三排座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非常適合出門郊游時使用。
當然,奧德賽頗為搶眼的車內儲物空間以及座椅的舒適性/靈活性等優勢依舊很好的延續了下來,無論是第二排兩張獨立座椅,還是可以反折成為釣魚凳的第三排座椅都很討消費者喜歡,隨處可見的儲物空間也便于日常使用。此外,其第二排地臺離地間隙也不高,上下車不會有太大的不便。
● 奧德賽2.0L e:HEV 銳動力表現回顧
動力部分,新款奧德賽并沒有對動力系統進行調整,也無需變化,依舊是搭載的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熱效率最高可達40.6%)+電動機可迸發出215馬力的系統綜合最大功率。傳動系統方面,與之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
對于這套動力系統,編輯個人認為非常符合奧德賽家用MPV的定位,平順好開又有著不錯的燃油經濟性。首先,有了電機之后,新車的低扭表現出色,特別是城市駕駛時,不管是起步還是提速都足夠的輕快。然后在電驅為主的前提下,日常駕駛的油耗就得到了保證。
混動系統另一個好處就是平順,畢竟配備的是E-CVT變速箱,發動機介入時沒有任何突兀的感受,這就是一臺MPV基本的“內功”。平順且線性的動力輸出,行云流水的行駛讓車內乘客都能輕松愉悅。不過不要以為平順就代表著無味,新款奧德賽的動力也有足夠的底氣,開啟SPORT運動模式后,在平順的基礎上,并不缺乏瞬間的爆發力。
另外,新款奧德賽的方向盤還配備了撥片,當然對于混動車型,功能可不是換擋,其作用是能量回收的調節功能。只是不同擋位回收的強度區別并不是特別大,所以對于日常駕駛而言,這個撥片的作用并不算大。
對于奧德賽而言,有個備受喜歡的點就是它足夠靈活好開,相比很多“慵懶”的MPV,本田的基因還是很明顯,奧德賽不會讓你覺得“開大車”。比如較沉的轉向,就有著更直接的手感,車頭的響應也算得上快,這對于年輕奶爸而言,就能滿足你對駕駛樂趣的小心思了。
靈活好開另一個原因則是底盤懸架,雖然作為MPV車型,懸架還是以舒適性為主,但奧德賽很明顯是初段較柔,阻尼器的中后段則還是較硬的感覺。所以車身動態表現均衡,沒有一般MPV“開船”的感覺。不過這一點是有爭議的,從這代車型開始有很朋友會覺得后排偏硬,遇到較大幅度的顛簸路面時,有一些多余的跳動,新款奧德賽也依舊如此,底盤質感沒有變化,扁平率更低的輪胎也不會帶來什么影響。當然,好開還是舒服,這就完全因人而異了。
此外,新款奧德賽是有優化提升,第二排、第三排車窗都升級為夾層靜音玻璃,對外界噪音的隔絕更好了。而另一個噪音來源,胎噪、路噪方面還是欠缺一點點,雖然已經有著靜音輪圈的幫助,但配備的優科豪馬輪胎確實稍顯一般。
● 奧德賽2.0L e:HEV 銳小結
新款奧德賽在外觀、內飾新鮮感方面給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配置部分的提升也讓我們看到了廠家對于消費者給出建議的重視程度?偟膩砜,靜態方面無疑是讓人很滿意的。而來到此次的重點——動態,雖然在多層隔音玻璃以及靜音輪圈的幫助下,新款奧德賽的靜謐性有所提升,但它其實還能做得更好。
● RAV4榮放雙擎 2.5L CVT外觀回顧
本車只公布了NEDC油耗數據,和WLTC數據相比,NEDC規范下測試出的數值會比較“漂亮”,和真實數據差異較大,另外,根據驅動形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油耗表現。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它的外觀,RAV4榮放(后簡稱RAV4)的外觀看起來和上一代車型相比,可說是年輕許多,至少不再那么城市風滿滿,而是增添了一絲“硬派”的感覺,很符合近年來豐田的設計取向。
車側的設計也延續了車頭那種“充滿野性”的樣子,看起來有很多銳利的線條在側面線條,雖然我相信沒有人會開RAV4去從事越野,但是輪眉使用黑色塑料的設計讓它看起來變得比較硬派一點點。
硬朗風格的設計延續到車尾,而這樣的元素也是構成車身絕大部分設計的主要元素。另外,全新RAV4榮放也相較于老款車型車身寬度、軸距都有所增長,高度則降低了。整車的設計十分硬朗,這就是現在豐田的家族風格,肌肉感和年輕化是它的新主題,雙邊共兩出排氣、黑色輪圈等等元素的加入也更加討喜。
● RAV4榮放雙擎 2.5L CVT內飾回顧
重新設計過后的內飾維持著粗獷張揚的風格,硬朗的線條在車內得以延續,中控臺層次感很強,分區清晰,主色為黑色的內飾配色稍顯單調,不是特別“顯好”,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黑色+銀色的配色方案。
多媒體系統還是大家熟悉的豐田樣式,只可惜沒有CarPlay功能。采用了旋鈕+按鍵設計的空調控制區域看上去簡單明了,駕駛時操作會比屏幕來得更方便,空調溫度旋鈕的阻尼感適中,按鍵也具有較強的高級感。
RAV4的儲物空間表現還不錯,很多零碎空間能擺放小東西,中控臺上的淺槽設計在漢蘭達上也能看到。不知道這個設計好不好用?有漢蘭達或是RAV4的朋友們可以分享一下心得嗎?
前后排座椅的舒適度尚可,填充物比較柔軟,坐起來不累,但欠缺一些包裹性。空間方面,RAV4完全可以滿足三至四口之家的使用需求,符合這個級別緊湊型SUV的正常水平。另外有一處細節的調整,兒童安全座椅卡扣不再像過去一樣藏匿在座椅深處,輕輕翻開座椅座墊即可找到,比過去更好安裝。
全新RAV4空間的表現算得上中規中矩,后備廂變得更加平整,實用性有所提高。前排配有USB接口和12V電源,后排配備了空調出風口以及USB電源接口,很實用的配置。
● RAV4榮放雙擎 2.5L CVT動力表現回顧
混動版車型為前2/后1的電動機配比,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78馬力/5700rpm,最大扭矩221!っ/3600-5200rpm,加上電機之后系統綜合功率可達222馬力,匹配E-CVT變速箱。
2.5L混動版在全力加速時動力表現注重初段部分,出力依舊是比較順暢的感覺,發動機與電動機之間轉換時動力幾乎沒有出現斷擋,相比豐田之前的混動系統要更流暢。除了動力表現的不同,其他方面的感受幾乎是一樣的,轉向以及懸架的情況咱們就可以一起說了。
在進行繞樁以及高速過彎動作時車輛的極限較高,車身側傾不明顯,雖然它是一臺SUV,但是實際在完成項目時樂趣也不少,某些時刻甚至能讓你忘掉這是一臺SUV;在場地內試駕時,感覺發動機噪音和胎噪都要比現款車型處理的更好,車內擁有一定的隔絕感。
在爛路上,混動車型的E-Four優勢在于相比燃油版車型在后橋上多出一個電機,在脫困時將具備更強的動力;旌宪囆椭惶峁┝艘环N越野模式:TRAIL(可用于從坑洼中脫困)。
● RAV4榮放雙擎 2.5L CVT小結:
總的來說,豐田當家的混動技術的確是一塊金字招牌,在這個領域上,或許還有一些優勢存在。RAV4確實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外觀和內飾的靜態表現也令人滿意,但是和競品相比,除了外形,RAV4總是給人一種沒有特別出彩的感覺,這也不是說它不好,均衡的產品力,正是豐田的品牌特色,至少你在這輛車上挑不出什么硬傷。
● 傳祺GS8雙擎系列外觀回顧
對于之前接觸過傳祺GS8或者看過圖片視頻的朋友來說,這臺全新一代車型并不會讓你感到陌生,它的整體設計還是延續了硬朗陽剛的美系風格,但是又多了一份東方的細膩,在現今追求流線形體的市場中還是比較個性和另類的,可以說是非常爺們兒的一款車。
雙擎系列有個特點,就是車門握把使用隱藏式設計,這是燃油版車型沒有的。輪胎采用的是米其林的PILOT SPORT 4 SUV,這款輪胎定位比較高,從名字也能看出來它是專門為SUV車型開發的輪胎,主打操控性,有著不錯的干濕地剎車性能,輪胎尺寸為255/50 R20。
本車的尾部線條和前臉一樣,非常硬派,沒有任何圓潤的元素。“豎狀排列紅鉆”尾燈傳承了第一代車型的風格,內部結構設計精致,點亮時還有流動的效果。在細節方面,“星鉆菱影”的六邊形元素無處不在,尾燈、排氣口等都能夠體現。
● 傳祺GS8雙擎系列內飾回顧
內飾設計其實沒什么可說的,一塊大屏解決所有問題,現在各家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比誰的屏幕大、誰內置系統支持的功能多。相比之下AR-HUD可以聊聊,這是目前中國品牌首款使用DLP技術的車型,這是來自美國德州儀器開發的可視數字信息顯示技術,色彩還原度高、強光直射下也能清晰顯示,并且還不受偏光太陽鏡的影響。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導航時會非常直觀的告訴你哪里該拐彎了、從哪個出口出去,跟玩游戲一樣順著指示箭頭走就行了。
全新傳祺GS8的空間表現最驚艷的地方,就是第二排腿部空間,哪怕是身高較高的朋友坐進去依然有著充裕的空間。第二排座椅前后滑動的幅度也很大,不管是給第三排留空間還是5座狀態下拓展后備廂的儲物能力,都不是問題。
另外,采用豐田這套混動系統還有個好處,它可以很靈活地布局,首先電池組做得很小很輕,可以塞在后排座椅下方,所以混動車型的行李廂容量和燃油版相比不會有縮水。另外這樣的設計也能改善車身前后重量分配,降低了整車重心,使其能夠實現更高水準的操控穩定性與駕乘舒適性。
第三排的表現就和市面上絕大多數的7座SUV一樣了,只適合短途或者應急使用?臻g的話其實還說得過去,主要問題是坐姿,地板高坐墊低,坐下去之后大腿需要向上翹得比較高,時間長了確實不舒服。
后備廂很規整,沒有凸出的輪拱侵占空間,座椅放倒之后也是個純平的平面。后備廂開口和地板齊平,搬大件物品時不費力。7座狀態下進深不大,放點小件物品不成問題,這也是目前主流車型的平均水平,夠用。
● 傳祺GS8雙擎系列動力表現回顧
傳祺GS8混動版采用自家2.0T發動機+豐田第四代THS混合動力系統。廠家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6.9秒,油耗5.3升/100公里。2.0T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0.23%,最大功率190馬力(4500-5000rpm),最大扭矩320!っ祝1500-5000rpm),電動機的最大功率182馬力,最大扭矩270!っ。
一腳油門下去起步出發,還是熟悉的感覺,動力輸出響應很敏捷輕快。這臺GS8還有換擋撥片,它的功能和豐田混動車型也是一樣的。首先,手動模式初始擋位為S4,可通過變速箱擋桿來進行擋位選擇。一方面,它可以進行擋位模擬,從而實現類似傳統S擋的特性,為駕駛者提供一定的操控樂趣。另一方面,它直接決定了發動機的加速力和制動力,擋位越低加速力和制動力越強,主觀感受很明顯。而制動力的設定一方面可進行動能回收,在S1和S2狀態時,發動機的制動力明顯強了不少,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山路等工況下的實際需求而設定的。
節能、運動和舒適,三種駕駛模式的動力輸出響應差別明顯,油門深踩,基本上馬上就能知道是哪個模式在出手。例如運動模式,雖然這時候的力道還是有條不紊地順暢走出來,但能夠感受到它來得更加痛快。
2.0T發動機讓大家充滿期望,不過在大部分時間它的存在感都不會太強,安分地做好混動系統的默契搭檔。到了急加速就能凸顯它的價值了,發動機的表現要比豐田混動系統上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淡定不少,爆發力在兩三千轉的時候就已經完全發威,力道還挺充足,發動機噪音也沒那么讓人著急。對了,和我試駕過的很多豐田混動車型不一樣,這臺GS8的儀表上還能看到發動機的轉速,在高速上跑到120km/h,發動機轉速在1600rpm左右。
GS8的懸架調校比較軟,這是這臺車給人的第一印象,很直白,也很符合它的人設。它加分的地方在于懸架質感表現,調校其實有點歐系味道,甚至還有點豪華感,濾振很棒,面對路面比較大的坑洼帶來的沖擊都能化解得恰到好處,同時也有韌性,而非一味追求“松軟”,高速的穩定性也屬于表現優秀的陣營。
霸氣的大輪圈有時候也會讓這臺車的舒適性表現打了折扣,感覺它在面對細碎顛簸時沒轍,沒錯,它是在很努力地在過濾,但懸架和顛簸的對抗有點生硬,所以傳遞回車內的彈跳也有點多,如果能化解得柔一點的話就更棒了。
● 傳祺GS8雙擎系列小結
第一代GS8上市的時候,很快地虜獲所有人的目光。第二代GS8亮相之后,雖然延續了之前的風格,但是絕對是同級別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從豐田得到的混動系統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脈一樣,帶來更強大的戰斗力。從已知的外觀設計以及動力系統來看,全新傳祺GS8可謂集結了廣汽傳祺最新、最尖端的技術與研發實力。
●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外觀回顧
如果看官方的油耗數據表現,這輛車是四車之中表現最好的一輛。我們先來回顧外觀,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將的外觀和燃油版車型雖然基礎的設計語言差不多,但是中網、包圍的造型都不太相同。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前衛科幻。顏值方面的提升有目共睹,和燃油版車型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
前臉是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主要的亮點,會發亮的格柵很吸引眼球。晨露白作為新增車身顏色出現,這個顏色確實不錯,視覺效果比較特別,尤其配合發光的格柵和LOGO,彰顯科幻氣息。
和燃油版相比,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的車身側面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采用了全新樣式的輪圈。另外,它的車身尺寸也基本保持一致。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的尾部將依然使用貫穿式尾燈,保險杠處的造型與車頭相呼應,全新的樣式更體現出新能源車的身份。
●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內飾回顧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的三款大屏將會是整個新車的亮點所在。副駕駛娛樂系統,可以針對導航、音樂、空調等系統進行操作。它同樣采用許多軟質材料,乘客經常接觸到的區域都是軟的,讓人覺得整車的質感做得足夠出色。
多媒體系統則是IMAX三聯屏,3個12.3英寸的液晶屏組合起來長度接近1米。它采用吉利的銀河OS系統,芯片則是高通8155,支持FOTA升級,常用的語音控制、車聯網等功能都有搭載。
內飾用料從皮革材質、縫線效果、色彩搭配等方面都進行了提升,所以車內的駕乘感受具備出色的視覺以及觸感體驗,在豪華感方面做的足夠出色。舒適性評價,整體得分沒有明顯缺失的地方,基本都保持了正常水平。在儲物空間表現上,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的表現和燃油車型沒有顯著區別,都有不錯的實用性。(儲物空間展示為燃油版車型)
前排座椅支持電動調節,而且填充物的厚重感也比較到位,所以乘坐舒適度有明顯提升?臻g方面,與燃油版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我們的體驗者身高184cm,無論在前排還是在后排,都能獲得充裕的空間。
●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動力表現回顧
動力方面,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搭載1.5T三缸發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50馬力,峰值扭矩225牛·米。系統綜合功率244馬力、綜合扭矩達到545!っ。另外,本車最大的亮點在于使用了3擋電驅變速箱(DHT Pro),在車壇中可說是一個大膽創新的設計。
關于這輛車的試駕感受,我們還是直接來看視頻,能有更加直觀的體驗。
據官方表示,新車熱效率高達43.32%、節油率40%、滿油情況下最大續航為1300km,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7.9秒。本車的動力調性屬于比較柔和的那種類型,不像有些混動車型可能在初段加速的時候會讓你有種“猛”的錯覺。另外,行駛時的“絲滑感受”還是挺強烈的。
懸架的調校也不是那種軟趴趴的類型,而是讓人感覺比較沉穩。而本車的雙層隔音玻璃也對風噪做出了不錯的隔絕效果,不過發動機啟動的瞬間還是有些噪音傳入車內,這是大多數混動車的特性。另外,動能回收系統工作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的聲響傳入車內。老實說,作為這四輛車中最便宜的車型,這個表現已經是無可挑剔了。
●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小結
作為CMA架構下的旗艦SUV車型,本車豪華感、配置、行駛質感方面的表現有目共睹。內飾皮革用料以及組裝工藝都有不錯的體驗。星越L燃油版已經展現出超強的競爭力,所以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無疑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它也透過節能表現,來展現自己的技術實力。
這次參加海選的四輛車,在同樣是混動車型的大前提下,各有各的特色以及優勢,奧德賽是四車中唯一的MPV車型,空間是它的強項,但或許是本田自帶的屬性,它似乎犧牲掉一些舒適性。RAV4則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雖然它無法給你什么特別的體驗,油耗表現也不是最好的,但是豐田的思維還是體現在這輛車上:沒有特色就是它的特色,夠用就好,不整那些虛頭八腦的配置,如果你對車沒有什么太強的的功能性要求,或許它是一個好選擇。傳祺GS8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則是令人印象深刻,采用了來自豐田的混動系統更讓它在機械素質上有一定的保證。而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則是四車中最具有價格競爭力的車型,不到二十萬的官方指導價,比起RAV4榮放具有絕對優勢的內飾用料,讓它看起來誠意滿滿。
四輛車的個性十分鮮明,如果你能清楚自己的需求那一樣是擺在最高順位的,那么你很容易在這四輛車中找出你的“最佳選擇”。(文/汽車之家 張立祥)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廠商指導價 | 27.58萬 | 26.08萬 | 24.68萬 | 18.37萬 |
廠商 | 廣汽本田 | 一汽豐田 | 廣汽傳祺 | 吉利汽車 |
級別 | 中型MPV | 緊湊型SUV | 中型SUV | 緊湊型SUV |
能源類型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上市時間 | 2021.12 | 2022.05 | 2021.12 | 2022.03 |
最大功率(kW) | 158 | 163 | - | 180 |
最大扭矩(N·m) | - | - | - | 545 |
發動機 | 2.0L 146馬力 L4 | 2.5L 178馬力 L4 | 2.0T 190馬力 L4 | 1.5T 150馬力 L3 |
電動機(Ps) | 184 | 174 | 237 | 136 |
變速箱 | E-CVT無級變速 | E-CVT無級變速 | E-CVT無級變速 | 3擋DHT |
長*寬*高(mm) | 4861*1820*1712 | 4600*1855*1680 | 5015*1950*1780 | 4770*1895*1689 |
車身結構 | 5門7座MPV | 5門5座SUV | 5門7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160 | 180 | 190 | 19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 | 6.9 | 7.9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 | 5 | 5.8 | 4.3 |
WLTC綜合油耗(L/100km) | 5.88 | - | 6.33 | 4.79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五年或15萬公里 | 五年或15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 |
車身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長度(mm) | 4861 | 4600 | 5015 | 4770 |
寬度(mm) | 1820 | 1855 | 1950 | 1895 |
高度(mm) | 1712 | 1680 | 1780 | 1689 |
軸距(mm) | 2900 | 2690 | 2920 | 2845 |
前輪距(mm) | 1559 | 1607 | 1664 | 1610 |
后輪距(mm) | 1560 | 1621 | 1676 | 1610 |
滿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 | - | 150 | - |
空載最小離地間隙(mm) | - | - | 190 | - |
接近角(°) | 15 | 18.1 | 18 | 20 |
離去角(°) | 17 | 20.3 | 23 | 22 |
最小轉彎半徑(m) | 5.4 | 5.5 | - | - |
車身結構 | MPV | SUV | SUV | SUV |
車門開啟方式 | 平開門+側滑門 | 平開門 | 平開門 | 平開門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7 | 5 | 7 | 5 |
油箱容積(L) | 50 | 55 | 58 | 55 |
后備廂容積(L) | - | - | - | - |
整備質量(kg) | 1862 | 1760 | 2120 | 1785 |
最大滿載質量(kg) | 2514 | 2230 | 2650 | 2230 |
發動機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發動機型號 | LFB11 | A25B-FXS | 4B20J2 | DHE15-ESZ |
排量(mL) | 1993 | 2487 | 1991 | 1480 |
排量(L) | 2.0 | 2.5 | 2.0 | 1.5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橫置 | 橫置 | 橫置 | 橫置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3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壓縮比 | 13.5 | 14 | - | 13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徑(mm) | - | 87.5 | - | - |
行程(mm) | - | 103.4 | - | - |
最大馬力(Ps) | 146 | 178 | 190 | 150 |
最大功率(kW) | 107 | 131 | 140 | 11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200 | 5700 | 4500-50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175 | 221 | 320 | 22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3500 | 3600-5200 | 1500-5000 | - |
最大凈功率(kW) | 107 | 131 | 140 | 108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i-VTEC | - | - | - |
燃料形式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油電混合 |
燃油標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電動機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電機類型 | - | 永磁/同步 | 永磁/同步 | 永磁/同步 |
電動機總功率(kW) | 135 | 128 | 174 | 100 |
電動機總功率(Ps) | - | - | - | -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15 | 323 | 391 | 320 |
前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135 | 88 | 134 | 100 |
前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315 | 202 | 270 | 320 |
后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 | 40 | 40 | - |
后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 | 121 | 121 | - |
系統綜合功率(kW) | 158 | 163 | - | 180 |
系統綜合功率(Ps) | - | 222 | - | 245 |
系統綜合扭矩(N·m) | - | - | - | 545 |
驅動電機數 | 單電機 | 雙電機 | 雙電機 | 單電機 |
電機布局 | 前置 | 前置+后置 | 前置+后置 | 前置 |
電池類型 | 鋰離子電池 | 三元鋰電池 | 鎳氫電池 | 三元鋰電池 |
電芯品牌 | - | 新中源豐田 | - | 威睿電動 |
電池冷卻方式 | - | 風冷 | - | - |
換電 | - | 不支持 | - | - |
NEDC綜合續航(km) | - | - | - | 1279 |
電池能量(kWh) | - | - | - | - |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 - | - | - | - |
電池組質保 | 十年或20萬公里 | 待查 | 八年或20萬公里 | 首任車主不限年限/里程(責任免除條款以官方為準) |
快充功能 | - | - | - | - |
快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慢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快充電量(%) | - | - | - | - |
變速箱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擋位個數 | 無級變速 | 無級變速 | 無級變速 | 3 |
變速箱類型 | 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 | 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 | 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 | 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DHT) |
簡稱 | E-CVT無級變速 | E-CVT無級變速 | E-CVT無級變速 | 3擋DHT |
底盤轉向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前驅 |
四驅形式 | - | 電動四驅 | 電動四驅 | -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 | - | -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E型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奧德賽 2022款 2.0L e:HEV 銳·智享版 | RAV4榮放 2022款 雙擎 2.5L E-CVT四驅旗艦版 | 傳祺GS8 2022款 雙擎系列 2.0TM 四驅尊貴版 (七座) | 星越L 2022款 1.5T 雷神Hi·F油電混動版 Super睿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通風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225/60 R18 | 255/50 R20 | 235/50 R19 |
后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225/60 R18 | 255/50 R20 | 235/50 R19 |
備胎規格 | 無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