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今天是正月初六,在這里先給大家拜個晚年,很多朋友明天應該開始正式上班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剛剛過去的2022年同樣是中國汽車品牌蓬勃發展的一年,涌現出了不少讓我們驕傲的國貨之光,今天就來一起盤點一下過去一年的中國品牌之最。
◆ 排量即正義 缸數即底氣——最親民的大排量玩具
環保法規越來越嚴,我們能買到的,搭載大排量多缸數發動機的車型也越來越少,并且幾乎都是富豪的專屬,普通人想要享受大排量的樂趣和多缸數的魅力,似乎成為了一種奢望,這個時候,我們的中國品牌又一次站了出來。
坦克500,指導價33.50-39.50萬元,全系標配3.0T V6發動機,如果你不考慮二手車,又因為限行問題不考慮皮卡的話,這是你現在能買到的,最便宜的搭載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
但坦克500的魅力并不僅限于此,因為如果你只是普通家用的話,現代帕里斯帝,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大更便宜,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平順性也更好。
我們當時試駕的坦克500還未經過OTA升級,在調校上還能感受到一些生澀,比如發動機運轉品質很好,出力也很均勻,但油門輕踩不走,深一點猛躥,沒一點大排量的穩重感;比如低速行駛時,變速箱換擋有點手忙腳亂,會出現闖動感;再比如剎車測試時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熱衰減現象。
想要體驗坦克500的優秀,需要你離開城市,離開這片束縛你的鋼筋水泥,越野性能才是我稱它為國貨之光的理由;喗M測試在它面前像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那些城市SUV望而卻步的實地越野項目,坦克500雙手插兜,全部選擇了困難模式。
意外也是有的,優秀的四驅系統和蠕行模式,讓它輕松登頂最難的連續炮彈坑爬坡,但26.5°的離去角卻讓他陰溝里翻船,折戟蝴蝶谷。
坦克500想給大家的確實太多了,從內飾氛圍、底盤質感到隔音表現,幾項能體現豪華感的項目都十分出色。優秀的四驅基礎讓它能輕松應對短途穿越和輕中度越野,即便是重度越野玩家,選裝前鎖再經過簡單升級也就足夠了。30多萬的價格,買一輛3.0T V6豪華越野大玩具,目前來看是僅此一家。
◆ 量大、管飽——續航里程最長的純電車型
新能源的浪潮勢不可擋,曾經誓死捍衛汽油車尊嚴的人,現如今也開始關注起純電動車型,但究竟誰才能真正治好我們的里程焦慮癥呢?
2023年1月1日,新款極氪001推出了140kWh電池的千里續航套裝,限量1000臺,雖說是選裝,但僅一臺車型可選,讓售價30.00萬元的WE版 100kWh搖身一變成為售價最高,達到40.30萬元的WE版 140kWh 千里續航套裝。CLTC綜合續航里程達到1032km,超越AION LX Plus千里版的1008km,成為CLTC綜合續航最長的車型。
【2021款 極氪001 超長續航雙電機 YOU版 單車測試】
【《30萬電動私車橫評》2021款 超車續航單電機 WE版】
過去一年,我們進行了數次關于極氪001的測試和對比,憑借100kWh的超大電池容量,它在續航跑干測試中一直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82.2%的實測續航達成率也很出色,不過它在幾次測試中的電耗表現都有些令人擔憂。
極氪001也參與了年底的超級測試之冬季實驗室,參與測試的車型為2022款 超長續航雙電機 YOU版,它在北京8到10°C低溫區的續航達成率為74.5%,在冬測所有車型中排在第12名;到了內蒙古-20°C到-30°C極寒溫區,它的續航達成率僅為43.9%,排在第23名。更多冬季測試相關內容請關注詳情頁。
去年的冬季測試也有極氪001,參與測試的車型是2021款 超長續航雙電機 YOU版,也就是上文的單車測試車型,續航達成率56.6%, 綜合電耗29.5kWh/100km。不過幾次測試的環境、車輛設置和測試標準均有所不同,各位僅供參考。
【紅車為超長續航單電機 WE版】
【頂配超長續航雙電機 YOU版】
說起來我和極氪001真是有緣,2021年廣州車展前,我開著極氪001從廣西到廣州完成直播,年底的冬測又親腳把它開到趴窩。獵裝版獨特的外觀設計,精準的駕控體驗,頂配空氣懸架優秀的行駛質感,雖然車身有些寬,極限狀態下略顯沉重,但整體表現真是讓人難忘。趕在虎年的尾巴,極氪001又推出了千里續航套裝車型,看完這篇文章,大家也應該對它的實際續航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各位會把它放在兔年買買買清單里嗎?
◆ 消費者會用錢包投票——銷量最高車型
消費降級相信會是2022年的關鍵詞之一,受疫情影響,車企們的銷量大多有所下滑,但比亞迪卻像開了掛一樣,全年汽車銷售1868543臺,并且成為2022年車企零售銷量冠軍,這是以前不曾有的。而比亞迪家的銷量王便是宋PLUS新能源,打開汽車之家銷量排行榜,能看到宋PLUS新能源單月最高銷量超過6萬臺,最低銷量也有2萬多臺。
宋PLUS新能源包含EV和DM-i兩個版本,從比亞迪整個品牌來看,全年1862428臺銷量中,有946239臺是DM車型貢獻,911140臺是EV車型貢獻,幾乎是平起平坐,但從宋PLUS新能源單車來講,DM-i車型的關注度遠高于EV車型。DM-i車型既可以保證續航,無需擔心高速、遠游問題,城市里短途行駛又可以當做純電動車使用,省心又省油,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方案。
來看看它的充電速度,車輛默認電量低于25%時自動切換到HEV模式,所以充電測試咱們就以25%作為起點,充至滿電實測需要1小時55分鐘,還是比較長的,但咱們是DM-i車型啊,完全不需要等待涓流充電,從30%充至80%大概需要34分鐘。
實測續航里程方面更給力,行駛至25%電量后,車輛自動切換至HEV模式,但可以長按EV模式按鈕2秒強制切換,最終電量剩余10%以后,才再次自動切換到HEV模式。官方公布的NEDC純電續航里程為110km,那它的續航達成率可以達到119.1%,如果按照WLTC的85km純電續航計算,這個數字會達到夸張的154.2%,官方還是謙虛了。
考慮到一般用戶很少強制切換到EV模式,所以虧電油耗我們還是從25%電量開始測試,最終的結果是4.7L/100km。
宋PLUS新能源同樣參與到了本次冬測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冬測續航里程達成率統一使用WLTC純電續航里程進行計算。計算方式雖有不同,但同場競技的排名不會騙人,雖然宋PLUS新能源的續航里程較短,但卻非常實在,方便消費者提前規劃行程。而從保電油耗的成績來看,宋PLUS新能源更傾向于用電行駛。更多冬測內容可以在汽車之家APP里搜索《冬季測試》前往專題頁。
外觀方面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駕駛感部分沒有人會對一輛家用車提出非分之想,但充電和加油的真金白銀是每一個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過日子講究的就是柴米油鹽精打細算,宋PLUS新能源也正是靠著省心又省油的特點讓更多人選擇它。
◆ 我們的目標還是星辰大!钇诖囆
總結完過去一年我心中的國貨之光,在這個馬上就要開始工作的日子,咱們也展望一下未來,聊聊最期待的車型。中國品牌從未停止過走向高端的腳步,但是真正觸碰到百萬級,這個超豪華領域的品牌和車型卻少之又少。年底比亞迪發布了高端子品牌仰望,首款車型仰望U8預計售價在80-150萬元之間。
我很喜歡仰望品牌的發布會,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講技術,外觀沒有太多廢話,也沒提屏幕多大、用料多好、語音多方便,當然這可能跟內飾還沒發布有關系,但我非常認可“超級技術造就高端品牌”這句話,那么就一起復習下仰望U8有哪些讓人期待的技術吧。
易四方技術平臺,其核心就是四輪電機獨立驅動,發布會上展現的諸多亮點功能都是以此為基礎。其實這項技術對比亞迪而言由來已久,他們早在2004年北京車展上就發布了ET純電動概念車,四個輪邊電機可以獨立控制,現如今這項技術終于要量產發布了。
發布會上的第一項黑科技就是橫向移動,此前其他品牌的蟹行機動只是依靠后輪轉向,讓車輛斜著走,而仰望U8的登場則是完全平移,驚艷眾人。不過這里要給大家破盆冷水,未來量產車幾乎不可能有這項功能,因為它的秘密是麥克納姆輪,被廣泛應用在工程車上,大疆的教育機器人也使用這種輪胎,當然麥克納姆輪實現橫移的基礎還是四輪獨立驅動。
第二項黑科技就是原地掉頭,雖然發布會現場依然使用了麥克納姆輪,但我們知道普通輪胎也是可以做到的。汽油車型的坦克掉頭,甚至真正坦克的掉頭都需要鎖止內測車輪,然后以一個很小的半徑進行掉頭。但四輪獨立驅動,外側前輪向前轉動,內測車輪向后轉動,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原地掉頭,但在高附著力路面建議不要這么做,從樣片也能看出,對輪胎的磨損真的很大。
第三大亮點就是爆胎后可持續行駛。左前輪爆胎,車輛會快速向左傾斜,仰望U8則會提高左后輪的扭矩輸出,降低右側前后輪扭矩輸出,保證車輛行駛平穩。這除了四輪獨立控制外,更多的則是對反應速度提出要求。相比普通的輪速傳感器,新能源車型靠電機旋變確實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的收集信號。但各位最好不要像發布會里說的一樣繼續行駛,咱們還是盡快停車更換備胎。
第四點也是我個人充滿疑慮的一點,應急浮水。優秀的密封設計應該可以讓車輛浮起來,IP68防水能讓各部件正常工作,但仰望U8是怎么游起來的呢?四輪獨立控制形成速差,慢慢轉向可以,但圖中后輪似乎是有驅動力的。宣傳視頻里仰望U8獨自駛入湖中,似乎是到了湖中間,又掉頭獨自開了出來。宣傳文案描述是應急,但視頻里展示的似乎又可以開進水里。浮水模式是自動開啟嗎?能漂浮多久?靠什么驅動車輛前進?這些問題目前都不得而知,只能說各位消費者請不要盲目跟風、不要輕易模仿。
其實除了官方這些夸張的項目外,我個人對一個點印象深刻,冗余制動。大家都知道ABS的作用是防止緊急制動時輪胎抱死,因為在車輪處于滾動狀態下的制動力要遠大于車輪抱死后的打滑狀態,但ABS是間歇性工作的,制動力是波動的。而易四方平臺可以通過輪胎的瞬態加速度變化,推算出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最大摩擦力,并通過電機的快速響應來提供制動力,就好像車里有四個賽車手在幫你找到每個輪胎滑與不滑的臨界點。但這一切到底是吹牛營銷搞噱頭,還是真材實料有本事,現在都是未知,如此龐大的數據都需要中央控制器進行運算和處理,實車標定如何還要等明年拿到測試車才能見分曉。
總結:
文中的四款車型都是在過去的一年中讓人印象深刻,并且有突出表現的車型,我認為它們擔得起“國貨之光”的名號,當然,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喜歡的車型,它們可能因為不夠特別而沒有出現在這篇文章中,但你們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歡迎各位在評論區里留言,分享你心目中的年度之最。(文/圖 汽車之家 曹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