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3年:更加沉穩、高貴的寶馬標志
隨著1932年奧斯汀公司汽車生產授權的到期,寶馬公司決定從此自行研發設計汽車, 而第一款成品便是在一年之后寶馬推出的303車型。這款新車首次在車頭造型上用上了寶馬的招牌雙腎形進氣格柵設計,從那時候起,寶馬車前臉的雙腎形進氣格柵就成了寶馬車上除了logo之外的第二個“標志”。不僅如此,303車型也是寶馬公司旗下第一次搭載了寶馬“招牌”的直列6缸發動機的車款。自從303車型推出之后,寶馬公司開始使用三位數字的編號來對車型進行區分,以上這些特征全部都可以在現在的寶馬車上找到。最重要的是,它是寶馬公司官方承認的第一款寶馬汽車!也是第一輛名正言順的貼上寶馬標志的寶馬車。
比較起在1933年發布的那款重量級寶馬303車型,寶馬公司在同年修改了其標志的這件事情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這次標志的小幅修改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相關記載的資料也非常少。寶馬公司之所以在此時決定修改其標志,原因只不過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已。修改后的這枚寶馬標志比較起1917年版的寶馬標志變化雖然很小,但加粗后的雙圓金色邊框與字體,確實使其看起來確實更加沉穩、高貴。 當年寶馬公司在一開始決定自行研發設計汽車時,就看中了當時的中高端汽車市場,這樣看來,更加沉穩、高貴的標志設計樣式確實更加符合這一新的形象。
● 1953(或1954年):年輕化的寶馬標志
寶馬公司在1953年(或1954年)又一次對其標志進行了修改(寶馬公司官方資料中,具有上述兩種不同的標志修改時間記錄)。新的寶馬標志改用了白色的雙圓邊框、白色的“BMW”字母以及將中間的圖案也變成淺藍色,看起來更加年輕化。
(注:關于1953年寶馬公司修改其標志的原因,目前尚無法查找到官方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希望知道原因的網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會完善這部分的內容。)
據相關資料記載,寶馬公司在這枚新標志啟用前,對之前的舊版本標志在樣式上沒有做非常嚴格的規范,雖然“藍天白云”的內圓圖案從未改變過,但是在“BMW”字體顏色和樣式、雙圓邊框粗細還有顏色都沒有做出統一。產品設計人員可以在寶馬公司的標志“模板”上再做細節調整,使得那時候的寶馬標志種類非常繁雜。不過經過了50年代的這次改標后,寶馬公司在其標志的設計上完全棄用了金色的雙圓邊框與字母的金色配色,而是規定統一采用白色的雙圓邊框與字母配色作為寶馬公司印刷品上的標志配色,在摩托車和汽車上的寶馬標志則是采用銀色雙圓加上白色“BMW”字母的配色方案。
賦予寶馬標志新含義的寶馬車
既然講到了50年代的寶馬標志,自然就不得不提到Isetta這款寶馬微型小車,因為在這款車上的寶馬標志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那就是優異的經濟性。由于50年代初的寶馬公司推出的豪華車售價都極為高昂,大大超過了那時候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消費能力(二戰結束后,經濟仍處在復蘇階段),所以市場上的豪華寶馬車銷售情況只能用慘淡來形容。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寶馬公司從意大利一家汽車公司處購買了Isetta這款車的生產許可(包括了一切的設計圖紙等等),在經過一些修改之后開始生產并于1955年推向市場,打算借由此車讓寶馬公司打入低端市場并通過高銷量來緩解寶馬當時的巨大經濟壓力。
Isetta果然沒有讓寶馬公司失望,新車一上市,就因其俏皮可愛的車身造型受到了市場的追捧,相當低廉的售價加上非常好的燃油經濟性這兩大賣點更是讓這輛沒有寶馬血統的寶馬車累積銷量超過16萬輛,它不僅僅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寶馬公司當時的巨大經濟壓力,也打破了那時候大家一看到寶馬標志就只會聯想到豪華車的這一局面。
● 1979年:更有科技感的寶馬標志
70年代的寶馬公司,在寶馬歷史上最杰出的CEO艾伯哈德•馮•金海姆的帶領下,從一個相對小眾的品牌成為一個能與奔馳平起平坐的高檔汽車品牌,不同的是,寶馬走的并不是一味追求豪華的路線。寶馬1975年的推出的第一代寶馬3系列(E21)雙門轎跑車就奠定了之后寶馬公司強調車輛優異操控性能的造車理念,寶馬3系推出后受到市場歡迎,銷售成績非常漂亮,后來成為了寶馬公司旗下銷量最大的車系。
除了豪華與運動方面,寶馬公司還非常積極的開發新技術并將它們第一時間運用到自家的產品中。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在1978年就率先用上了DME(Digital Motor Electronics,用于控制發動機的微電腦,同現在我們所說的ECU一個道理,只不過當時的DME功能比較簡單),使得發動機運行比以往更加高效。從那時侯起,寶馬標志也被賦予了“終極駕乘機器”以及代表先進科技的含義,而寶馬公司也在1979年再次修改了其標志。
寶馬歷史上的第三次標志修改,改動幅度依舊非常小,包括了將老標志中的淡藍色扇形部分重新改回天藍色以及把略顯過時的字體替換掉。修改后的新標志更加動感,而且在保持了上一版標志年輕化的特點的基礎上又多了些許科技感,同時也比標志修改前更加能夠傳達出那個時代產品所強調的運動與高科技的特點。
● 2007年:現代化的寶馬標志
寶馬公司的最后一次標志修改發生在2007年,這次修改幅度同樣不大,那就是在舊版標志的基礎上加入了立體的效果,使得修改之后的標志,不僅保留了之前老標志的所有特點,而且更加醒目、動感,更加現代化。寶馬公司在強調了多年的“動力與操控”性能后,選擇在這時更換其標志,目的就是讓新的圖標更加符合現代寶馬汽車的特點。
視頻:歷史回顧!寶馬汽車的標志起源與歷史
總結
在過去的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寶馬公司的標志一共只經歷過了4次較明顯的修改,每次修改的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順應那個時代公司的發展,而且每一次修改都為其賦予了更多的涵義。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枚標志代表的也許真的就只是“終極駕乘機器”而已,但是對寶馬公司來說,這枚標志意味著太多,因為是它陪著寶馬公司一起成長,一起見證了歷史長河中寶馬公司發展所經歷的各種風風雨雨。(圖/文 汽車之家 池翔龍)
點擊進入北京車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