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3000GT(1990年至2001年)
四驅跑車,美式韻味
三菱的HSX概念車在1989年的東京車展上首次亮相,其量產版三菱GTO于1990年10月正式發布。除日本本土市場外,在大部分出口市場中,三菱GTO則被冠以三菱3000GT的名稱進行銷售。3000GT分為基本款,SL和VR-4三個版本可供選擇(GTO和3000GT僅是命名方式不同,以下僅稱作3000GT)。
3000GT的造型明顯偏向北美市場的喜好而設計,鳥瞰這部車時,你會發現車身前后向兩側外擴,中間車門則向內緊縮,線條如同可樂瓶一般。3000GT同樣采用了當年跑車流行的跳燈設計,但和其他品牌跑車不同的是,3000GT的跳燈和示寬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整車線條流暢有力。
3000GT車尾橫貫式尾燈設計頗為搶眼,車系名稱被巧妙的嵌入其中。對于一款高性能跑車來說,3000GT的后擾流板本可以設計的再夸張些,高位剎車燈被集成在后擾流板上,雙邊四出的排氣則證明了其不凡的實力。
3000GT的內飾風格似乎也透露出一絲美式跑車的韻味,但裝配工藝有著日系車型一貫的細膩。中控臺上的三個小儀表競技味很濃,但仔細觀察不難看出有時鐘被嵌入其中,這是3000GT為日常駕駛做出的相應妥協。車內功能區域劃分相當清晰,略顯中庸的四輻方向盤絲毫體現不出其跑車的特性。
3000GT配備了雙安全氣囊、帶液晶顯示器的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定速巡航系統,6碟CD立體聲音響等配置,后期車型更是融入了無鑰匙進入等當時先進的配置。3000GT不僅外觀設計驚艷,三菱還為3000GT融入了許多新穎的技術,如全時四驅系統、4WS后輪轉向、電子控制懸架等。3000GT還搭載了主動式前后擾流板,及可控排氣聲浪調節系統等多項電子配置。
3000GT采用前麥弗遜/后雙叉臂的懸架結構,其車身尺寸為長4575mm、寬1840mm、高1285mm,車重為1680kg,作為一款配置相當豐富的跑車,3000GT的“體重”比起同時期同類跑車可謂相當的吃虧。
3000GT采用前置四驅的驅動形式(低配車型為前置前驅),搭載代號為6G72的3.0升DOHC自然吸氣及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225馬力(165kW)/6000rpm,最大扭矩275N·m/4500rpm。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206kW)/6000rpm,最大扭矩426N·m/25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5速手動(后期升級為6速手動變速箱)及4速自動變速箱。
1995年,三菱推出了一款名為3000GT VR-4 Spyder的硬頂敞篷跑車,該車搭載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00馬力(221kW)/6000rpm,最大扭矩415N·m/2500 rpm,但兩年間該車型僅銷售了1618臺,三菱迫于其糟糕的銷量最終將其停產。
有趣的是,1991年至1996年間,道奇曾以三菱3000GT為基礎,推出過一款名為Stealth的跑車。Stealth的外觀由道奇設計,除外觀以外,Stealth和3000GT在動力和結構上并無明顯區別。
雖然三菱3000GT擁有許多當時領先的設計,但可惜卻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加之平價跑車三菱Eclipse(日蝕)的大賣對3000GT的銷量帶來巨大沖擊,使得3000GT最終于2001年8月停產。
小結:3000GT作為當時三菱旗下旗艦跑車,前置四驅的布局、強勁的發動機性能和豐富的配置無疑是其最大亮點,但3000GT向豪華跑車靠攏的同時必然會失去一些追求純粹駕駛樂趣的用戶。隨著日系同級別跑車的激烈競爭,加之三菱自家跑車所帶來的銷售壓力,3000GT就此畫上了句號。
總結:憑借對極致性能的不懈追求,日本各大汽車廠商在九十年代不計成本的瘋狂研發,成就了如今車迷們心中殿堂級的經典跑車。雖然有馬力上限的“君子協議”,但每部機器“解封”后都能迸發出狂暴的動力,廠商們這種“留一手”的做法使得這些年邁的跑車至今仍能活躍在個別賽場上。九十年代,這“四大天王”也曾在國內留下它們曼妙的身姿,但如今更多的記憶則停留在我們的硬盤中和腦海里。對它們輝煌的過去我們念念不忘,對它們無限的未來我們充滿期待。(文/圖 汽車之家 李昊鵬)
●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