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車系歷史 正文

大眾家族中堅力量 七代高爾夫歷史回顧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第六代高爾夫Mk6(Typ 5K)——2008年至2013年
基于第五代車型打造、敞篷版首現GTI與R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第六代

  時間跳轉至2008年,大眾公司在10月的巴黎車展上發布了第六代高爾夫。車迷們在歡呼雀躍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第六代高爾夫的前臉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GTI W12-650!原來第六代高爾夫的部分設計語言早在2007年那輛近乎于“神經病”的概念車上就曾出現過。第六代高爾夫的熏黑大燈造型稍有變化,大燈內側由上一代車型的曲線改為近乎直角的設計。第六代高爾夫的進氣格柵又回歸到了第三代車型所采用的黑色樣式,但標志性的黑色鋼琴漆進氣格柵令其增添了一絲優雅感,前杠設計靈感源自GTI W12-650的黑色“大嘴”設計。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第六代

  很多人認為第六代高爾夫造型趨于簡約風格,但當你觀察第六代高爾夫車尾時,不妨將第五代高爾夫拿來與其對比,此時人們口中簡約的第六代高爾夫瞬間不復存在。后備廂蓋下方的折線使單調的車尾多了一絲層次感,尾燈造型與大燈如出一轍。高爾夫不斷“膨脹”的體型發展到第六代車型似乎有所放緩,其整車尺寸分別為長4199mm,寬1786mm,高1479mm,軸距2578mm。沒錯,第六代高爾夫與上一代車型軸距完全相同,第六代高爾夫更像是一輛大改款的五代車型,對于高爾夫車迷來說,這是一個不幸的消息。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第六代

  環視車內,第六代高爾夫采用了與上一代車型相同的對稱式中控臺設計,相似的內飾布局似乎沒有新意,但炮筒式儀表盤和頗有手感的三輻方向盤讓第六代高爾夫車內視覺效果更為運動化,車門上傾斜放置的功能鍵似乎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不要難過,雖然大眾巧妙地將第五代高爾夫重新“包裝”后推出了第六代車型,但在“精品轎車之路”摸爬滾打多年的高爾夫,在內飾用料和裝配工藝仍然堅持自己一貫的優良傳統。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第六代

  同樣出自大眾PQ35平臺的第六代高爾夫仍然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式懸架結構,其操控性和舒適性與第五代高爾夫并無明顯差異。然而在配置方面,第六代高爾夫更加趨于完善,其中包括遙控鑰匙、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大燈、大燈高度可調感應雨刷、帶加熱功能的電動調節后視鏡、電動天窗自動駐車、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雙區恒溫自動空調、CD音響系統、倒車雷達、定速巡航、衛星導航等諸多設備。安全配置包括前排安全氣囊、前后側氣囊、ABS防抱死制動系統、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等。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第六代

  大眾不得不承認,他們為第五代高爾夫注入了太多先進技術,以至于第五代高爾夫有些“營養過!,結果導致第六代高爾夫根本不需要在動力和傳動系統上再做創新。好吧,繼續沿用第五代高爾夫TSI+DSG的“黃金組合”。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依然為1.4升和1.6升兩種,北美市場仍提供172馬力的2.5升直列五缸發動機。而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則成為第六代高爾夫的主流動力選擇,其中包括105馬力的1.2TSI、122馬力和160馬力的1.4TSI、新加入的1.8TSI發動機最大功率160馬力(120kW)/4500-6200rpm,最大扭矩250N·m/1500-4500rpm。柴油動力為1.6TDI和2.0TDI兩種,與眾多發動機匹配的仍為5速、6速手動變速箱、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08款 旅行版

  2009年,大眾推出了第六代高爾夫旅行版,全景天窗算是第六代高爾夫旅行版最大的配置亮點。盡管其擁有一副第六代高爾夫的前臉及內飾設計,但從相同的軸距、懸架及動力系統不難看出,其本質仍為第五代高爾夫旅行版,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第六代高爾夫側面及車尾造型竟然與上一代旅行版幾乎完全一致。第六代高爾夫旅行版全部由墨西哥大眾負責生產,美國市場將其以捷達旅行版的身份進行銷售,而南美則以Vento旅行版(南美版捷達)進行銷售。2011年,大眾還推出了一款高爾夫Variant Van的低配車型,該車基于六代高爾夫旅行版打造,該車僅有前排兩個座椅,加高的車頂和車內巨大的空間使其成為第六代高爾夫家族中當之無愧的“回本利器”。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0款 GTI

  同樣在2009年,大眾推出了車迷們期盼已久的第六代高爾夫GTI。好吧,其外觀貌似已毫無懸念,正是沿用了2007年那臺GTI W12-650的部分設計元素,尤其是那“兩道杠”的紅邊蜂窩狀進氣格柵。前杠黑色“大嘴”里的“內容”更加豐富,霧燈被豎置在前杠邊緣,而帶有鍍鉻裝飾的透鏡氙氣大燈取代了原來的鹵素大燈。經典的戰斧輪轂、運動套件、雙邊雙出排氣和手感極佳的平底方向盤令第六代GTI殺氣十足。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1款 GTI Edition 35

  第六代GTI搭載仍然搭載代號EA888的2.0升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但最大功率提升至210馬力,最大扭矩仍為280N·m。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代高爾夫家族中出現了一款柴油動力的運動版車型——GTD。其采用與GTI相同的外觀、內飾設計,唯一不同的是戰斧輪轂和雙邊雙出排氣沒有出現在GTD身上,GTD搭載的2.0升渦輪增壓直噴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130kW),最大扭矩350N·m,0-100km/h加速時間7.8秒。此外,為了紀念GTI誕生35周年,大眾賽事運動部研發了一款“Golf 24”賽車用以參加2011年紐伯格林24小時耐力賽。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2款 R

  好吧,又是2009年,大眾在這一年集中發布了多款第六代高爾夫車型,其中就包括“最強高爾夫”——高爾夫R。按照大眾以往的命名方式,這款車應該被稱作高爾夫R20,但標志性的藍色和令人熱血沸騰的“R”已然能夠代表其與眾不同的身份。黑色鋼琴漆進氣格柵內嵌有代表性能的“R”標識,前杠上配以大尺寸進氣口,LED日間行車燈鑲嵌在兩側進氣口頂端。中置雙出排氣使其與GTI形成鮮明對比,兇神惡煞的LED尾燈仿佛在警告后車:“別惹我!”。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2款 R

  高爾夫R摒棄了此前R32使用的3.2升VR6發動機,而是采用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但并不是GTI上使用的那臺EA888,而是我們熟悉的EA113。沒錯,就是國產老寶來速騰搭載的1.8T同系列產品。雖然技術并不先進,但其最大特點就是極為耐用。集鍛造活塞、強化連桿和活塞環、大尺寸中冷器、鑄鐵缸體、K04渦輪增壓器和第四代4MOTION四驅系統于一身,使高爾夫R最大功率達到256馬力(188kW)/6000rpm,最大扭矩330N·m/2400-5200rpm,0-100km/h加速時間5.7秒。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0款 電動版

  藍驅車型在第五代高爾夫中便已出現,這款帶有啟停技術的車型同樣出現在第六代高爾夫陣營中。與此同時,大眾早在2008年就開始研發的雙驅動插電式高爾夫,在第六代車型中得以實現。2010年,大眾生產了20輛Blue-e-motion高爾夫電動版試驗車,其搭載一臺最大功率為85kW,最大扭矩為270N·m的電動發動機,配備一套26.5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可以滿足車輛連續行駛大約150公里,大眾決定在德國市場先行投放高爾夫Blue-e-motion車型。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1款 GTI 敞篷版

  高爾夫敞篷版可謂是家族中最不安分的車型,第二代缺席、第四代“混搭”、第五代干脆自立門戶,然而在2011年日內瓦車展中,第六代高爾夫敞篷版再次回歸。大眾并沒有采用Eos的電動硬頂敞蓬,而是為其配備了可在9.5秒實現開合的軟頂電動敞蓬,并可在低于30km/h的時速下進行操作。2011年Wörthersee嘉年華上,大眾為車迷帶來了高爾夫GTI和高爾夫R的敞篷版概念車,大眾于2012年率先投產了高爾夫GTI敞篷版,而高爾夫R敞篷版則在2013年投入生產。時隔多年的敞篷版得以回歸的同時,GTI和R的加入令這款浪漫的車型別有一番滋味。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1款 Plus

  隨著第六代高爾夫的推出,其衍生車型高爾夫Plus也于2009年進行了改款,與第六代高爾夫相同風格的黑色鋼琴漆進氣格柵最為醒目,大燈樣式也有所改變,車尾造型仍然保持此前的風格。至于內飾嘛,請參照大眾途觀的內飾設計。而其“越野版”CrossGolf也于2010年推向市場,車頂行李架和風格粗狂的前后保險杠使其有別于高爾夫Plus。2008年誕生至今,第六代高爾夫全球銷量共計310萬臺,如此成績對于如今競爭殘酷的家用車市場來說無疑是值得慶賀的。


第六代高爾夫在中國

大眾一汽-大眾高爾夫2010款 1.4TSI 手動舒適型

  雖然第五代高爾夫并未國產,但國內日趨成熟的兩廂車消費理念,加快了第六代高爾夫引入國產的步伐。2009年8月14日,一汽-大眾生產的第300萬輛轎車駛下了生產線,第一輛國產高爾夫6正式亮相。同年9月,一汽-大眾高爾夫6上市,先期上市的車型共有兩個排量共8款車型,其中1.6升車型售價12.58萬至14.88萬,1.4TSI車型售價14.58萬至17.98萬。一時間,國產高爾夫6迅速成為國內緊湊級家用車市場的絕對主力。2012年3月,帶有啟停系統和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國產高爾夫6藍驅版正式上市,15.98萬的售價比當時的1.4TSI自動舒適型貴9000元左右。

大眾一汽-大眾高爾夫2010款 2.0TSI GTI

  讓人們始料未及的是,高爾夫家族中的精神領袖GTI首次走出“狼堡”在中國“定居”。2010年3月,國產高爾夫GTI正式上市,售價為23.58萬。高爾夫GTI的國產為當時逐漸細化的國內汽車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國產GTI與海外車型基本保持一致,但動力有所弱化,采用與邁騰相同的200馬力2.0TSI發動機。2011年,高爾夫R正式進口到國內銷售,這也是高爾夫性能版首次正式被引入中國,39.48萬的售價注定其只能被少數高爾夫“偏執狂”所擁有。

大眾大眾(進口)高爾夫(進口)2012款 R

  2011年9月,高爾夫旅行版與Cross Golf以進口的方式一同進入中國。進口到國內的高爾夫旅行版僅有一款1.4TSI發動機,舒適型售價23.98萬,豪華型售價28.98萬。Cross Golf同樣僅有一款1.4TSI車型,售價28.33萬。與此同時,高爾夫敞篷版也在不久之后進入國內,但34.98萬和37.98萬的售價讓其處境頗顯尷尬,上有高爾夫R、下有GTI的局面讓高爾夫敞篷版在國內街頭銷量很是低迷。2013年,大眾象征性的引進66臺敞篷版GTI,此舉更證明了高爾夫敞篷版在中國并不被看好。

向編輯李昊鵬提問
文章標簽: 車系歷史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