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品牌歷史 正文

80載英倫優雅與激情 捷豹品牌歷史回顧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二、勒芒賽場再創輝煌,創始人被封爵

汽車之家

  作為C-Type的繼任者,捷豹在1954-1957年間推出了D-Type,新車與C-Type共享了部分機械部件,如動力系統仍然是以C-Type上那臺XK系列3.4L直列6缸發動機為基礎打造,但捷豹總工程師William Haynes和前賓利工程師Walter Hassan為其設計了干式油底殼,使發動機重心隨之降低,有利于操控性的提升。

汽車之家

  捷豹D-Type還采用了創新的源自航空技術的全鋁單體式車身結構,車身造型仍然由Malcolm Sayer負責打造,設計上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特性,如為了減小車頭迎風面積,降低空氣阻力,發動機采用了傾斜布置,而垂直后擾流板的獨特設計,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捷豹D-Type總共制造了87輛,其中包括18輛廠隊賽車、53輛客戶賽車和16輛XKSS版本。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D-Type首次登場是隨官方車隊征戰1954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當時參賽的3輛D-Type中只有1輛完成了比賽,屈居法拉利375 Plus之后獲得亞軍。而在接下來一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捷豹雖然贏回了冠軍,但卻在比賽中間接引發了極為重大的事故,造成一名奔馳車隊車手和83位觀眾喪命,約120位觀眾受傷的慘劇。事故發生后,賽事組委會并沒有中止比賽,獲勝的捷豹車隊車手還在頒獎時開香檳慶祝,這一做法受到了外界的普遍批評。

汽車之家

  捷豹車隊并沒有理會外界質疑,繼續出現在了195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但官方車隊的三輛D-Type賽車表現都不理想,只有一輛完賽且僅獲得了第6名。而戰勝阿斯頓·馬丁DB3S和法拉利625LM Touring贏得比賽冠軍的則是一輛私人車隊的D-Type賽車。1956賽季結束后,捷豹車隊宣布退出賽車運動,但仍然繼續為私人車隊參賽提供支持。

汽車之家

  1957年,共有5輛捷豹D-Type賽車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其中3輛繼續搭載3.4L發動機,另外2輛升級為3.8L發動機。這5輛賽車一舉拿下了第1-第4名以及第6名,可謂大獲全勝,而這也是捷豹D-Type賽車輝煌的頂點。此后,勒芒賽事規則將發動機排量限制在3.0L,為此捷豹開發了3.0L版本的D-Type,但可靠性并不理想,1958年-1960年連續3年參賽都無功而返,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汽車之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捷豹在1956賽季結束后退出了賽車運動,但還有一批未使用的D-Type底盤,捷豹不想浪費資源,于是決定將這些底盤打造成超級跑車推向美國市場,新車定名為XKSS。然而,在1957年2月12日傍晚,捷豹工廠的維修區突發大火并席卷了整個生產線,大火造成300萬英鎊的損失,其中9輛XKSS被毀,不過在工人們的努力下,僅兩周后工廠就恢復了1/3的產能,最終共有16輛XKSS被賣到了美國市場。

汽車之家

  1955年9月,捷豹推出了全新車系Mark 1,在當時算是捷豹的入門級車型,其車身尺寸長寬高為4597mm×1695mm×1454mm,軸距為2730mm。Mark 1的動力系統最初搭載了捷豹XK系列2.4L直列6缸發動機,1957年2月又增加了XK系列3.4L直列6缸發動機,Mark 1的3.4L版本曾被用來參與過多項汽車賽事。捷豹Mark 1一直生產到1959年,其中2.4L版本總共生產了19992輛,而3.4L版本總共生產了17405輛。

汽車之家

  Mark VIII作為Mark VII的繼任者于1956年倫敦車展發布,新車在整體造型和車身尺寸上均沒有變化,只是細節設計有所調整,最明顯的區別是采用了雙色車身。Mark VIII的動力系統搭載了與XK140車型相同的3.4L發動機,標準版的最大功率為193馬力,而高性能版的最大功率為213馬力。這一年,威廉·里昂斯因其對英國汽車工業的貢獻,尤其是捷豹在海外市場所獲的成功而被封爵。Mark VIII一直生產到1958年,總共制造了6227輛。

文章標簽: 品牌歷史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捷豹D-TYPE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跑車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