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攬勝家族的演變:
參觀完路虎紀念館之后,相信您對攬勝家族的起源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從工程師Gordon Bashford的一個念想,到隨后造型和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終于將第一代攬勝正式推向市場,開創了長達47年的發展歷程。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攬勝家族的整個發展過程。
□ 第一代攬勝(1970-1996):持續生產27年,配置日趨豐富。
第一代攬勝從1970年起一直生產到1996年才結束,在1981年之前,攬勝只提供兩門版車型,到1981年后才開始生產四門版車型。起初的攬勝在設計和配置上并不顯得特別高檔,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路虎為這款車逐漸增加了舒適性配置,諸如轉向助力、地毯、空調、皮革座椅等。
第一代攬勝為非承載式車身,并配備有全時四驅系統和四輪盤式剎車,動力選擇非常豐富,最早搭載的是一臺改進自別克的V8汽油發動機,到了1984年變為一款帶有高壓噴油系統的V8發動機,最大功率從原先的97千瓦提升到116千瓦,1990年又新增了一臺3.5升V8汽油機。1988年起,攬勝開始搭載一臺有意大利VM公司提供的2.4升柴油發動機。
攬勝車系雖然很受歡迎,不過其東家羅孚在這些年里的日子過得并不如意。上世紀80年代,羅孚、利蘭等幾個英國汽車品牌合并組成奧斯丁·羅孚集團(ARG),1986年更名為羅孚集團(Rover Group),其中的利蘭汽車被拆分為卡車和客車部,分別被荷蘭達夫和沃爾沃收購了。2000年,集團又更名為MG羅孚集團,集團維持到2005年破產了,可謂是多災多難。當然其中不斷的變更也為路虎車型的改進升級帶來了機會。
□ 第二代攬勝(1995-2002):融入寶馬基因,設計現代且豪華。
1994年,英國羅孚汽車被當時的東家英國宇航公司(BAE)以8億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寶馬,旗下的路虎品牌自然也將帶上寶馬的基因。1995年,第二代攬勝正式推向市場,該車提供三款發動機,分別是羅孚自己的4.0升、4.8升V8汽油發動機以及來自寶馬的2.5升六缸柴油發動機。與第一代攬勝相比,第二代配置更豐富,裝潢也更現代、豪華。
雖然寶馬獲得了路虎這個響當當的牌子,但是整個羅孚品牌算是坑了寶馬了,到1998年底,羅孚為寶馬帶來的虧損高達30億美元,寶馬一看這不行啊,燒不起了,于是在2000年3月,寶馬將羅孚和路虎兩個品牌拆分,將路虎以30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福特,而羅孚品牌則已10英鎊的價格象征性地被英國私人投資商鳳凰集團收購回英國,最后又千回百轉最終演變成了現在上汽集團旗下的MG和榮威品牌。
● 第三代攬勝(2002-2012):進入福特時代,歷經兩次改款。
● 第四代攬勝(2012-至今):再次推出加長版。
第四代攬勝上市前,路虎與捷豹又被納入印度塔塔集團的麾下。這一代攬勝最早亮相于2012年的巴黎國際車展,當年即在中國上市。第四代車型在國內有3.0T和5.0T兩款動力系統,目前除3.0T入門款為標準軸距,其余國內發售的3.0T和5.0T車型均為加長版。歐洲市場上發售的攬勝還有柴油版和柴油混動版可供選擇。
開發攬勝的初衷是為了在豪華越野車市場打開一片天地,但隨著路虎家族成員的不斷壯大,加上競爭對手的不斷涌現,攬勝的定位越來越高,成為旗艦車型、提高品牌形象自然是它的主要任務。當然在中端乃至入門SUV市場,路虎則通過攬勝家族的另外三位成員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它們分別是攬勝運動版、攬勝極光以及攬勝星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