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后,汽車開始大量進入普通人的家庭,汪淼的父親老汪先生就是在這時候買了第一臺車,順便說一下,我們都管汪淼叫水哥,所以就叫老汪先生水叔吧!
水哥:爸,2008年咱家就有車了,說說那臺車吧!
水叔:家里第一次買車其實是在2008年之前幾年,是一輛Polo 1.4L自動擋豪華款。如果不是工作需要,買車也許還會推遲些,因為對靠工資收入生活的家庭來說,這畢竟屬于當時一生中花的最大一筆銀子了。
至于為什么是Polo,也是有故事的。那個時期,百姓街車已經從夏利、奧拓進化到寶來、伊蘭特、凱越、花冠等,要價大都十五六萬起步。Polo是比較新潮可人的小型車,關鍵十二三萬的價格是咱家咬牙的極限,而且買車主要為你媽業務用,偏小的空間和女性化的外觀也還適合。另一個隱秘的因素是:那時我乃德系車擁躉一枚,且喜歡兩廂車。
那時候北京的車市是比較混亂和不透明的,正規咨詢機構不多……
水哥:那時候還沒有汽車之家。
水叔(笑):對,當時我去了最大的亞運村車市,結果發現遍地是拼縫賣車的,看著都讓人害怕,轉了兩次不敢下手。最后居然是在《北京晚報》里一則火柴盒大的廣告上看到一家大眾汽車專營店,覺得相對靠譜就直接打了電話,但是:沒貨!那年月如果你做一名車商,經常可以坐沙發上輕吐一口香煙緩緩地對來人說:沒法子,再等等吧!
你媽也是搞銷售的,直接找到經理一通聊,最后經理答應從上海直接多提一輛過來給我們,不過只有豪華款,價格從我們原定的12萬一下變成小14萬,2萬的差價也是很讓人糾結的數字,加上購置稅和手續費……當時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現場辦貸款補足至15萬拿下!
那時候距拿到駕照已逾8年,卻沒摸過車,因為當年紛紛考本只是作為一種技能儲備以應付市場經濟大潮,開私家車的夢都不敢經常做。不曾想世界變化快,車到眼前才想起起步停車、掛擋離合的事來。就這樣在提車現場猶豫了良久,才試著慢慢悠悠把Polo蹭回了家,好在是自動擋,且當年路況宜人。
當時的環境,咱家Polo這個不便宜的“大物件”的新鮮感保持的挺久,我和同樣是車迷的你從此有了更多話題,也有了事做:常常上街擺拍,隔三差五就上新建尚未完全開放的五環路或者高速路花錢去“拉車”(注:北京五環剛建成時是收費公路),見天兒地圍著Polo研究細節,經常花大半天時間洗車帶打蠟連機器都擦得锃光瓦亮!想想現在這臺車,我突然發現只是加玻璃水的時候才會打開發動機蓋。
水哥:有車之后生活有什么變化么?
水叔:有車之后,生活開銷里不光增加了汽油費,還增加了寬帶流量費,很多流量都“浪費”在關于車的內容上,我一個50多歲的人也學會上網了。那時候經常泡在汽車論壇里瞎逛,跟小年輕一起“蓋樓”,而且喜歡看干貨,不喜歡灌水,灌水這詞兒是不是現在聽著都有點陌生了?
雖然隨之生活日益豐富,嬌小的車身被填充的越來越滿,我一直以來都盡量在安慰自己它還適合我,直到有一天它從行為上也表示出“老了”之后,排放標準也即將被劃入被限制的范圍內,我們分別了,這距離提新車的時候已經過了10多年。但這人生中第一輛小車的感情不言而喻,至今看到小Polo仍會感到非常親切,但它的可見率少多了,和它身材類似的小車也少多了,現在馬路上都是大車了,越來越大。
水哥:順便說說換車吧!為什么選的后來那臺車。
水叔:那不是你給出的主意么?還用我說?
水哥:說說自己的心路歷程吧!
水叔:2016年準備換掉Polo又再次開始研究新車,圖片啊,參數這些,而這次選擇時的感覺,和10年前買第一輛車時有類似也有不同,相同的依然會因為汽車新產品而興奮,不同的是考慮的事兒會更理智一些。在這次換車的時候(2016年),我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電動車,有很多我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品牌,但一直沒考慮電動車主要是因為續航、立樁、充電這些還不是很理想的狀態。在我正在研究新車的那個階段,豐田正好推出了卡羅拉和雷凌的混動版車型,挺合適嘿!后來綜合考慮下,再加上你的建議,就選了雷凌的混動版,單位的老哥們兒看過我買了混動車還說我太潮。
換車的時候我已經是六張的人了,所以對于動力、配置方面的要求已經淡化,在堵車的時候平靜的走走停停,這感覺對于老年人來說,挺好。開混動車最讓人稀罕的就是怎么開都不會上5L/100km的油耗,而且我覺得如果再讓我自己選擇一輛純燃油車的話我會有油耗焦慮癥的……
水哥:現在的車跟對第一輛車有什么心態上的變化么?
水叔:確實有微妙的變化,在擁有第一輛車的時候會非常把它當回事,擦車、研究車、聊車,甚至修車都是每次跟著進到車間里面跟師傅聊或者搭把手,而現在開的這輛車,完全沒有這種狀態,你也經常說這車的存在感正在降低,車本身就是為人服務的,我心想,是這么回事兒,工具嘛,本該如此。
隨著高科技突變式的發展態勢愈演愈烈,汽車也正在向著動畫片里“汽車人”的方向演進,未來可以想象的以及難以想象的智能化、平臺化、共享化,將全面顛覆人們的汽車生活,畫風也會從我們努力想弄懂一輛汽車,變為一輛汽車努力想弄懂我們。
水哥:嚯,說的還挺有深度。還是說說2008年吧,那時候汽車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水叔:提車那天,第一眼看到漂亮的糖果白Polo,心中就被注入了一種情感,其分量遠高于對車的技術參數之類的關注,真心將它當作了家庭的一個成員,直到它離開咱們家,都是這種感情。對于從小就習慣車來車往的年輕一代來說,家用車就是個代步工具而已。而對我這樣一個50后來說,則多了一份生活變遷的記憶。
水哥:最后談談那時候的夢想之車吧!
水叔:輝騰,到現在也是輝騰?赡芪疫@么大歲數的人很多都喜歡德國車,大概是因為當年正是在桑塔納、捷達身上看到了國產車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吧!另外,我歲數大了,也沒必要用一臺車來襯托自己混得如何如何了,看得淡了,就喜歡這種低調的車。
● 總結:
從以上四位父輩的講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改革開放這40年里,汽車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沒人敢奢望,到后來漸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此外,流行的品牌也有所變化,改革開放之前路上是一水兒的中國品牌,后來隨著進口車的大潮,已經與時代脫節的中國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以致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汽車市場都是合資品牌的天下。
本文并沒有講述2018年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正在我們身邊發生。作為2018年汽車故事的見證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巨變——新能源車已闊步而來,智能駕駛正孕育成長,而中國品牌更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著。未來又將為人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文 汽車之家 王勐 朱旭冉 李昊鵬 郭松 汪淼/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