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汽車生活 正文

車企遭遇黑天鵝 那些改變汽車業的事件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 石油危機

時間范圍: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影響:改變行業格局,經濟型汽車成新寵

  由于世界石油資源分布不平衡,尤其大部分都在中東地區,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一旦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很容易就造成沖突,進而引發石油危機。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這三次危機均對汽車行業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

汽車之家

  這次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沖擊最大,加上持續時間長,因此觸發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經濟體美國和日本工業生產分布下降14%和20%,其他工業大國同樣紛紛放緩經濟增長。那么,在眾多行業里,影響最大的當屬對石油依賴程度最高的汽車。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可以說石油危機的到來,直接讓美國傳統肌肉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大排量車型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歡迎,美國人不得不妥協,在購車時開始關注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而為了生存,美國各車廠紛紛轉變策略,到了1973年后,就連備受追捧的野馬車型也放棄搭載超大馬力的發動機。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早在60年代末,日本超過德國成為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僅次于美國。當時日本人就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生產的汽車能夠占領美國市場。而他們一直朝著目標邁進,日產、豐田等廠商早早進軍美國和歐洲。石油危機爆發后,豐田的經濟性小轎車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優惠的價格贏得了美國市場,隨后其他日本廠商紛紛跟進。其中,本田70年代初在美國的銷量僅有1000多輛,通過這次轉為危機,利用Civic(思域)成功將銷量提升至10萬輛。這時,美國人才發現真正的“狼來了”。

汽車之家

  危機爆發后,歐洲整體的增長下降了2.5%,遠低于美國日本。不過市場需求發生明顯變化,尤其對小車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人們更加精打細算,原本想買旅行車或者中大型車的消費者均轉買小型車。另外,歐洲人開始舍棄三廂車,燃油經濟性更好的兩廂車成為新寵,大家非常熟悉的大眾高爾夫就是那個年代(1974年)開始推出市場。如果大家去歐洲,可以留意一下路上的車,就會發現滿地都是小車。

汽車之家

  當然,瑪莎拉蒂最終還是活了下來。在雪鐵龍宣布拋棄瑪莎拉蒂后,行業協會、地方以及省理事會聯合施壓,成功說服政府介入,由GEPI(為保留工作職位向境況不佳的公司提供資金的政府機構)接管瑪莎拉蒂,后者才逃過了倒閉厄運。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可以看到在短短不到20年時間里,就發生了三次石油危機。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資源太過于集中在某些地區,而人類對石油的依賴又太大,所以一旦掌握石油資源的國家發生沖突,那么對世界經濟帶來無疑是巨大的。而在危機發生后,也倒逼世界各國加大對節能技術的開發,并且尋找替代能源,否則石油危機永遠是一顆“不定時炸彈”。

文章標簽: 精彩汽車生活
文章導航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