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3代皇冠(參數|詢價)晚于日本本土一年國產,競爭對手被鎖定到奧迪A6L、寶馬5系、奔馳E級的德系三強上。為了保持在車內空間方面的競爭優勢,這一代沒有引進原版的日規皇冠車型,而是直接投產了皇冠的衍生版車型Majesta。該車型發跡于第9代皇冠,定位介于標準版皇冠和雷克薩斯LS之間,其特點是更大、更舒適,當然還有更強的動力。
『售價區間為32.68-89.95萬的第13代國產皇冠』
相比上一代皇冠,這代皇冠的售價區間跨度很大,從32萬一直到89萬,對,你沒看錯,是89萬,花這些錢你能妥妥地得到285馬力、420N·m的4.3L自吸大V8(3UZ-FE)。一百萬買它就像今天可能面臨除名、降級、罰款以及失去阿里潛在接班人的風險,也要和大奕在一起的真命天子,絕對是真愛。
『這臺大V8在日本供Majesta i-Four四驅車型所用,現在有錢也買不到了』
除了這個頂級動力,第13代皇冠依然沿用了上一代車型的2.5L及3.0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直噴的美夢還是不要想了,誰讓國內油品不好,讓人家找著口實反復說。為了取得競爭優勢,這代皇冠還引入了許多全新配置,比如頂配車型搭載的空氣懸架、22個揚聲器的高保真音響系統,部分車型配備了AVS(自適應可變懸架系統)和VGRS(可變齒輪比轉向系統),3.0L頂配和4.3L全系車型還配有車載冰箱,2.5L、3.0L頂配以及4.3L全系配備G-Book智能副駕系統,部分高配車型配有導航及8英寸觸屏多媒體系統。
『第13代皇冠在配置上完全不輸德系三強 但這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嗎?』
此外,諸如PCS預碰撞安全系統、10氣囊(頂配車型配備11個氣囊)、DRCC自適應巡航系統、IPA智能泊車輔助等智能安全配置也一應俱全。這些硬件所構成的競爭力并不輸同時期的德系三強。雖然算盤打得不錯,無奈綜合實力不允許,你以為二戰時德國的機械化部隊是花拳繡腿?那是扎扎實實的真功夫。
『失去靈魂的中期改款車型』
更致命的是在2012年的中期改款車型上,本土化的設計讓它徹底丟掉了皇冠的靈魂,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戰略上出現失誤,戰術執行再精準也白折騰,相比上代車型,銷量折戟自不必說,前輩打下的江山和口碑,也被逐步蠶食,一切的一切皆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本山大叔說的好,不在飛多高多遠,關鍵是平穩著陸。
『英雄遲暮的國產第14代皇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國內加長蔚然成風之時,2015年的第14代國產皇冠繼續引進更大、更舒適的Majesta車型,這個決定無可厚非,怎奈這次又吃虧在國產化的前臉上。第14代皇冠本來有一個更具視覺沖擊力的Athlete版車型(軸距相比Majesta更短),很契合年輕化的時代潮流,這時一汽豐田卻抖起了機靈,既想讓皇冠保持更大的車內空間來爭取以往年長的用戶群體,又希望通過年輕化的前臉來吸引低年齡的新用戶,而具體的做法是在Majesta版車型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中國版的前臉,這種結合產生的“雜交”物種可謂不倫不類,兩頭不靠。
『閃電前臉的第14代皇冠Athlete版』
這一代皇冠在動力上也依然沿用從12代皇冠就開始用的2.5L V6發動機,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也是傳統老搭檔。不過,沒多久,這套動力系統就被代號為8AR-FTS的2.0T四缸發動機所取代,這比日本本土還早了兩個月,不過大局已定,這些操作也無力回天。不能領略原版電影的魅力,刪減版又太過和諧,同時這代皇冠也自降身價,將對手鎖定在奧迪A4L之輩,失去了往昔的光環,在終端價格上又拼不過對手,頂著皇冠的皇冠自然顯露頹勢。
『接棒皇冠 扛起豐田在中型車市場的重擔』
面對如此局面,一汽豐田及背后那些真正有決策權的日方大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戰略放棄、以退為進不失為一劑良藥。隨后亞洲龍的出現和遲遲未引進的第15代皇冠也預示了它的宿命,第14代皇冠最終懷抱著每月幾百臺的銷量數據,走完了在國內的最后一程。
小結:回頭望,皇冠伴隨改革的春風漂洋過海播撒下希望的種子,國產后的第12代車型沐浴在時代的大好形勢下,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怎奈是自信心爆棚,抑或溺愛嬌寵,隨后導入的兩代車型在產品及營銷策略上接連失誤,使得皇冠在國內一步步陷入被動。好在豐田帝國的基業足夠堅實,運籌帷幄下,通過任命新大臣,繼續確保江山的一方太平。(文/汽車之家 馮景毅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