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方面,750沒有讓我們失望、也沒有給我們驚喜,屬于“平常成績”。盡管41米的剎車在整體成績中已經非常出色了,但是當750同級對手成績飄忽在37米左右的時候,750的41米成績也就不那么突出了,不過剎車全程的腳感和ABS頻率還是可以讓我們接受,同時懸掛也沒有把重心過份的壓向于前輪,這得益于750出色的可調懸掛系統。
● 車頭沉重,關閉穩定系統依然比較穩定
750的車頭的確分擔了大部分的車身重量,所以在空場上,關閉穩定系統后,就算是原地打輪同時全油門,750依然沉穩的像一個老黃牛,沉重的車頭還是依然會造成推頭現象,并不像大馬力后驅車一樣,尾部靈活的要命。
在穿樁測試中,我們把懸掛調到運動模式,雖然沉重車頭帶來并不直接的轉向感覺,但是堅韌的運動模式懸掛還是給尾部起到了不錯的支撐作用,開啟和關閉穩定系統,基本上尾部的活躍程度是一樣的,就算是穩定系統開啟了之后它依然對極限駕駛干預不多,基本屬于深藏不露型。
不管是舒適模式還是運動模式,寶馬750都含有主動防側傾系統(740Li沒有)。主動防側傾系統最大好處是可以讓750的車身姿態隨時處于讓人可以接受的傾斜范圍內,最大限度的保證車內乘員的乘坐舒適感。
原理其實很簡單,主要原理是一套可變阻力系數的鋼制防傾桿,通過液力驅動器可對750的防傾桿進行調節,從而達到主動抑制車身傾斜的功能。(和電子調節阻尼系數懸掛配合是最佳選擇)
實際駕駛體驗中,沒有能明顯體會到這套系統明顯的工作與非工作狀態切換,也就是防側傾工作是隨時隨刻的在維護這車身姿態,從下面的穿樁測試中就可以看出,車身影響操控的主要是車頭滯后,但是車身姿態保持相對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了,主動防側傾系統也不是萬能的,極限的操控狀態下,可以明顯感覺到再好的懸掛技術對于應付2噸車身也是比較吃力,懸掛還是略微有些軟(如果不含主動防側傾系統,不知道750的側傾有多大?),防側傾系統對于日常行駛中的操控是有效的,極限駕控還是盡量避免吧,不是750特長。
如此龐大的車身,在穿樁中給人感覺還是非常穩健的,這個穩健的感覺不僅僅來自于良好的懸掛技術(例如防側傾系統在工作),同時車內的20項可調座椅也很重要!它讓我找到最適合我身材的坐姿,緊緊包裹住身體自然會感覺到“人車合一”的感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