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表現
受軸距限制,Q3后排車門做的很小,門板看起來像是被強行切掉了一塊......比預想要好的是,Q3乘坐空間并不局促,具體情況大家從圖片中可以看到。
座椅上方的車頂以及前排座椅背面都有明顯的凹陷設計,為頭部、膝部讓出空間,另外發動機由Q5的縱置改為Q3的橫置,相信也為駕駛艙騰出了一定的空間。座椅調節讓人頭疼,除了腰部支撐是電動的,其余全是手動,不知道是不是配置的原因(目前還沒有配置表出來,無法判斷)。
日常儲物空間,只能說是剛剛合格的水平,可以擺放隨身小物件的地方不多,扳扳手指就能數清楚,比如前后排車門板、駕駛員左手邊中控臺下方的小盒子、中控臺最下方的儲物槽、手套箱、中央扶手箱、前排杯架,基本就這么多,這里面還有好幾個項目肚量很小,放不了什么東西。
● 駕駛感受
Q3搭載的動力總成我們已經非常熟悉,高功版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55kW,峰值扭矩300N·m,匹配7速Stronic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由于發動機從Q5的縱置變為橫置,它的quattro四驅系統也發生了變化,中央為Haldex多片離合式差速器,與大眾4MOTION系統雷同。
正如你所想,這些核心裝備中沒有任何全新內容,你完全可以在Q5的基礎上對它的駕駛感受加以判斷,結果也不會跟現實情況有太大出入。由于更緊湊的車身結構以及更小的整備質量,Q3在鋪裝路面上有著很強的靈活性,行駛表現與一臺緊湊型轎車非常接近,接近到什么程度?假如你上車前被人蒙著眼睛,現在摘下眼罩連續開上幾個小時恐怕也不會意識到這是一款SUV。
駕駛模式選擇是很能取悅年輕消費者的配置,你可以通過中控臺上的這個按鍵在節能、舒適、自動、動態四種狀態之間切換,“節能”是指巡航系統和空調系統會在最經濟的狀態下工作,跑長途時不妨用用它。其他三種狀態都很容易理解,與Q5不同的是,這里“自動”取代了之前的“自定義(Individual)”模式,你不再擁有自己選擇各項參數的權力,全靠電腦自主控制,對懶人來說倒是個好消息。
面對多彎山路,Dynamic(動態)模式是最佳選擇。轉向助力和懸掛阻尼會發生明顯變化:方向盤變沉、懸掛變硬,變速箱換擋邏輯也有調整。很熟悉的套路,這在每款能“變來變去”的車上都能感受到,不過我仍然樂此不彼的享受著這個小按鍵帶來的樂趣。對絕大部分車主來說,自動(Auto)模式已經能解決所有問題,大不了把排擋桿一拉到底,大眾集團的S擋很少有讓你失望的時候。
作為主戰場在鋪裝道路上的城市SUV,Q3的quattro四驅系統更重要的工作是保證駕駛安全、提升操控極限,一個有趣的發現,它的轉向響應要明顯好于Q5,尤其Dynamic(動態)下車頭指向迅速靈敏,執行力非常到位,穿梭在狹窄的道路上省心不少。如果你難以適應純運動車型那種做到極致的方式,奧迪的解決方案應該更能調和大多數人的口味。
Q3裝備有自動啟停系統,在剎停等待一段時間后發動機將自動熄火節省燃油,抬起剎車踏板會自動點火啟動,也許是我境界太低,總覺得這樣煩人的很,這要是遇到環路堵車不得折騰死?還是把它關了吧......
● 總結
回到開頭那個玩笑,我并不想板著臉一本正經的告訴你,“奧迪Q3不是Q5的縮印版本,它在以下方面有著自己的特點,比如......”,這樣未免太嚴肅了,進口Q3在它的細分市場里暫時找不到直接競爭對手,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寶馬X1那樣超級小眾車型的客戶群不會跟未來Q3的潛在買主形成大范圍交叉,同級別里想找個既有品牌又全面的車型,還真就只有Q3自己。
要關心的是,國產版Q3會是什么樣子(你看我都迫不及待的跳過進口Q3的售價問題了......),有哪些配置會保留,哪些配置要取消。低功率版2.0T發動機應該引入;自動啟停可以取消,不適合國情;低配版本可以省略駕駛模式選擇,ECU里留個Auto的程序,再加S擋,足夠用;儲物空間可以做一些優化,如果舍得改模具的話;quattro、ESP、電子手剎、一鍵啟動得留住,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了。
進口Tiguan、國產途觀、國產Q5都在銷售,留給Q3的價格間隙并不多,難免要遇到重疊的情況,今天試駕的進口Q3只能算是預熱,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它的實力,如何給即將到來的國產Q3定價?不知道一汽奧迪的領導們是否正在加班加點討論眼前這個最棘手的問題。(文/圖/攝影 汽車之家 胡正暘)
◆ 相關閱讀點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