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評測] 從“普通硬漢”變成了“文藝硬漢”,我這樣看北京奔馳GLK300的改款,不過以上描述僅適用于外觀內飾。當發現它依舊搭載那臺看似年長的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時,你是興奮還是失望?先別急著評論,好好享受一下這最后的自然吸氣時代吧,沒準兒從下一代GLK開始,咱們就要和它說再見了。
這次中期改款的北京奔馳GLK300于2012年10月10日上市,依舊有3款車型,價格較老款相比都略有提高,我們測試的是中配的“時尚型”,指導價48.5萬元。新車的動力系統與老款并沒有太大差別,因此,我曾武斷地以為這將是一次乏味的試駕,但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新GLK卻用實際行動想向我證明,它的改變并沒有流于表面。
是的,GLK變了。印象中的它,充滿個性,當你手握方向盤,踩下油門踏板的時候,它會從各個方面展現著自己的與眾不同。而現在,它變得更容易駕馭了,變得普通了,變得更舒適了。
打開機器蓋,里面躺著的依舊是那臺代號“272”的3.0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參數上較老款幾乎沒有變化,245馬力的最大功率出現在6200轉,較老款延后200轉,對動力的影響甚微;300!っ椎淖畲扭矩可以在2500-5000轉的寬泛區間釋放,相比傳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更有優勢。
7G-Tronic Plus是原來那款變速箱的升級版,官方稱它的響應速度和換擋平順性都有提升。不過說實話,我并沒有體會到什么明顯的變化,相比之下懷擋式的換擋桿更值得一提:這是一個電子換擋桿,位置非常順手,全系標配的換擋撥片相比老款擋把上的“左加右減”實用多了。
變速箱與發動機配合十分默契,日常駕駛時,它們更多照顧舒適性和經濟性,在E(經濟)模式下,油門的前1/3都很溫柔,動力來得非常平緩。變速箱升擋積極,轉速一直被控制在2000轉以下,你會忘了車頭有臺V6發動機,一切都軟綿綿的。
平順駕駛時,這臺7AT變速箱的優勢得以凸顯,它能很快理解你的意圖并做出反應,一旦你抬起右腳收油,它就會很快升擋,照顧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熟悉了變速箱的這種“性格”后,人車配合可以更加默契。
需要更強動力時,V6發動機強勁的中高轉速輸出能力沒有讓人失望,動力銜接緊湊,一點也不突兀,這就是自然吸氣的魅力。不過變速箱的反應速度有點慢,不能隨著深踩油門的動作立刻降擋。切換至S(運動)模式,這種情況會有改觀,響應速度要快上一倍,但依舊稱不上迅速,多多少少限制了發動機的發揮。
發動機與變速箱的表現與老款沒什么差別,但操控感卻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就從轉向說起吧,新GLK的方向盤比老款粗,且手握的地方有打孔皮革包裹,握感出色;它的轉向力度明顯變輕,回正力度略微增大,同時減弱了老款的粘手感。
方向盤后方的轉向燈撥桿與巡航/限速控制桿調換了位置,拋棄了沿用多年的個性,讓用戶更容易上手,這是好事,但卻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駕駛員不易看到巡航/限速撥桿上的指示燈。開車的時候我不記得撥桿處于巡航還是限速控制狀態,出現了幾次誤操作,如果伸頭去看的話又不安全,一向注重細節的奔馳真不該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
新款GLK的剎車踏板腳感很不錯,只需要很輕的踩踏力度即可完成剎車,并且剎車力度很線性,很容易上手。而老款GLK的剎車踏板虛位很大,剛接觸時會有“剎不住車”的錯覺,上手有一點難度。
老款GLK緊湊的懸掛會盡量縮短震動時間,在舒適與運動之間尋求著平衡,而新GLK采用一種更常規的方式實現舒適:將懸掛變軟。遇到顛簸時,它用多一些的忽悠感減輕車廂的震感,這種方法很奏效,乘坐舒適度確實增加了,但懸掛抑制側傾的能力有所降低。
在舒適性與運動性的天平上,奔馳拿掉運動的砝碼,放在了舒適的盤子里,打破了GLK的平衡狀態,讓它向舒適性傾斜。應該說,這樣的思路是正確的,畢竟購買SUV的消費者更看重舒適,而不是操控什么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