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提到豪華品牌緊湊型車市場,大家腦海中率先浮現出來的或許就是寶馬1系、奔馳A級和雷克薩斯CT等車型,作為這一細分市場的開拓者,老款奧迪A3由于產品過于老邁,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氣不高,似乎一直扮演著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與它同門師兄A4L和A6L如日中天的市場表現,不可同日而語。奧迪應該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似乎有借助全新A3上市(3月21日上市)強勢回歸的意味,并且將同時提供進口、國產以及Sportback(兩廂)和Limousine(三廂)等非常豐富的車型選擇。
3月21日將上市的全新奧迪A3會推出1.4T和1.8T兩種排量以及Sportback(兩廂)和Limousine(三廂)車身結構,但具體車型數量尚未公布。不過與會的奧迪方面相關人員表示,先期上市的1.4T車型均來自于奧迪佛山工廠,而1.8T車型都產自奧迪匈牙利工廠。在這次試駕會上,廠商帶來的全是進口版的1.8T車型(40TFSI),我拿到手的正是一臺A3 Limousine 40 TFSI(1.8T三廂)版車型,兩天開下來,它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舒適但又不失駕駛樂趣,而且開起來的愉悅性明顯優于A4L。本文的介紹內容,也主要針對這款車型。至于1.4T和Sportback車型,我們會在后期做更詳細的報道。
● 提供Sportback(兩廂)和Limousine(三廂)車身結構
大家眼前的這款全新奧迪A3,是A3家族的第三代車型,該車于2012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并在2013年上海車展上發布了Limousine(三廂)版車型,這也是奧迪A3自1996年問世以來首款三廂版車型,據奧迪廠方工作人員介紹,該車有望成為日后A3家族在國內的銷售主力。
在外觀上,無論是兩廂還是三廂,造型都非常的年輕、帥氣。就前臉樣式而言,兩廂和三廂版車型間的區別不大,六邊形的“大嘴”是奧迪經典的家族式設計,中間的橫向格柵采用了黑色高亮處理,顯得比較緊致。由于提供我們試駕的都是S line版本車型,因此在保險杠下緣多了一些空氣的動力學套件,這也為整車的外觀起到了加分作用,顯得比較有運動氣息。(至于國內非S line版本的A3長什么樣,我們還沒見過。)
車身尺寸對比表 | |||||
車型 | 全新奧迪A3 (三廂) | 全新奧迪A3 (兩廂) | 老款奧迪A3 (兩廂) | 寶馬1系 (兩廂) | 奔馳A級 (兩廂) |
長(mm) | 4466 | 4324 | 4292 | 4324 | 4292 |
寬(mm) | 1796 | 1785 | 1765 | 1765 | 1780 |
高(mm) | 1404 | 1423 | 1423 | 1458 | 1433 |
軸距(mm) | 2618 | 2626 | 2578 | 2690 | 2699 |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國內銷售的全新奧迪A3兩款車型的軸距數據與海外版的不太一樣,其中Limousine(三廂)國內公布的數據為2618mm,海外為2637mm;Sportback(兩廂)國內公布的數據局為2626mm,海外為2636mm。為何會有此差距,在和奧迪官方的工作人員溝通后得出結論:車是一樣,國內外檢測機構不同,所以結論不同。至于國外多少,我們不用過多的操心,國內車型以國內公布的數據為準即可。
側面與車尾造型,是全新奧迪A3兩廂與三廂版車型差距最大的地方,其中兩廂版車型的整體比例依舊延續上代的設計理念,比傳統的其它品牌兩廂轎車多了D柱和“小窗”,除了可以增加一定的內部空間外,還營造出了比較獨特的設計風格,上海大眾的朗行,也可謂師出于此。
三廂版車型的側面造型則很好的集成了奧迪家族式的“圓潤”,整體線條一氣呵成。短尾造型,加上后備廂蓋末端上翹式設計,突顯了整車的運動氣質,同時對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據廠商介紹該車的風阻系數為0.29。
尾燈的造型鋒利,而且面積很大,內部包括示寬燈、轉向燈和剎車燈都采用了LED光源,只有倒車燈和后霧燈仍為普通鹵素燈泡。其示寬燈在夜間點亮后的效果宛如一把尖刀,辨識度極高。至于排氣管,此次試駕會上我見到的全部車型都是單邊雙出。
相比于整體年輕、動感的造型,就我們拿到的這臺A3 Limousine 40 TFSI(1.8T三廂)車型來看,它的“經典的”5輻式輪圈造型顯得過于保守了,更何況這還是臺帶有S line運動套件的車型。搭配的是鄧祿普SP SPORT MAXX系列,規格為225/45 R17的輪胎,尺寸倒是不算小,市場售價約為1200元/條。
此外,全新奧迪A3還采用了ultra輕量化科技,Limousine(三廂)白車身的26%由硬化成型鋼材組成,其中包括前臉向車艙過渡區域、A柱、車頂拱、中央通道、側門檻以及B柱上部等。發動機艙蓋、前副車架、前保險杠后部的吸能橫梁以及后窗下面的臺板都為鋁質,這些鋁合金部件的采用為整車減輕了12公斤的重量(相比于鋼材),從而進一步優化了整車的配重。
中控臺:兩廂與三廂版造型、功能完全一樣
全新奧迪A3的內飾采用了“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中控臺整體給人的感覺簡潔、明了。中控臺以一根晶瑩剔透的飾條進行上下功能區的分割,上部有一個7英寸的彩色電動升降顯示屏和4個圓形出風口。至于中控臺造型,兩廂和三廂完全一樣。
『上圖為GIF動畫,加載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請等待』
7英寸的彩色電動升降屏厚度僅有11mm,比iPhone 5s手機厚不了多少,雖然800x600的分辨率不算特別高,但實際顯示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畫面清晰,更重要的是該屏幕對反光的抑制處理得很好,就算是在強光下使用,依舊能看得清清楚楚!
奧迪的MMI系統,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在A3上,旋鈕周邊的按鍵做了進一步的整合,與A4L/A6L上的系統相比,它取消了原本獨立的收音機、電話、導航以及多媒體功能按鍵,將其變為了兩個金屬的小撥桿,同時圓形旋鈕的面積加以放大,中間為手寫輸入板。不過就實際體驗效果來說,中文手寫的識別度還有待提高,諸如“上中西路”、“中山北路”這類筆畫比較少的字,它識別起來沒什么問題,但復雜一些的如“西藏南路”、“漕溪北路”、“肇嘉浜路”這些筆畫較多的字,就有點難為它了。此外,該車上我們還見到了奧迪connet互聯科技功能,但很可惜它并未開通,等到日后有機會我們在為大家做詳細體驗。(什么是奧迪connect互聯科技,請點擊看這里)
圓形出風口是車內設計的一大亮點,首先是在整體風格上與老款奧迪A3進行了統一,突出年輕、運動化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每個圓形出風口由31個零件組成,做工極為精致,手感出色。外圈可轉動90°的金屬圓環是用于調節風量,轉到限位處時還能聽到清脆的“嘀咯”聲。中間的拉桿除了可以用于調節出風角度外,還能前后拉動,讓出風口的氣流在“直吹”和“散射”間切換,該功能猶如家中淋雨花灑,讓空調風吹得更柔和,提高舒適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避免吹感冒。
在空調出風口的下方是諸如駕駛模式選項、雙跳等、車身穩定系統開關以及屏幕升降等功能的按鍵,再下方為雙區恒溫空調的控制面板。對于奧迪車,它的空調旋鈕和按鍵的手感一直讓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無論是按鍵還是旋鈕操作時都能聽到清脆的“嘀咯”聲,給人感覺很有檔次感,同時也易于駕駛者在開車時的盲操作。
音響方面,全新奧迪A3這次也非常舍得下本,我們拿到的這臺A3 Limousine 40TFSI(1.8T三廂)裝備了B&O高級音響系統,它擁有705瓦的功放、5.1環繞立體聲系統和14個揚聲器,并且其前后門喇叭罩邊緣還帶有LED氛圍燈,可謂是耳朵與視覺的雙重享受。當然,B&O音響日后肯定不會是標配,至于選裝多少錢,等到3月21日才能知曉。
乘坐空間:兩廂與三廂前排空間一致,后排頭部空間三廂不如兩廂
在說空間之前,先來說說座椅,盡管全新奧迪A3的座椅看著造型普普通通,而乘坐舒適性卻不錯,不管是偏胖的我(身高176cm,體重90公斤)還是瘦高的同車媒體人(身高186cm,體重55公斤)在前排都能找到合適的坐姿,而且座墊軟硬適中,坐久了也不累。至于主副駕駛席的8向電動調節、電動腰靠以及前排座椅加熱等功能一應俱全。后排座椅,單說舒適性同樣毋庸置疑,但三廂車頭部空間不足是一個硬傷。
空間方面,我坐在前排并將座椅高度調節到最低位置后,頭部空間約有2指左右的余量,表現尚可。此時進入后排,無論兩廂還是三廂的腿部空間表現一樣,都在1拳+2指上下,對于這級別車型來說,我覺得表現也不錯了。不過頭部,兩廂和三廂的差別很大,我坐入兩廂車后,頭部空間約有3指,還算自在,但三廂車,頭就完全頂住了,不舒服。這點大家在購車前務必考慮清楚。
此外,無論是兩廂還是三廂車,后排地板中間的隆起很高且前后距離又短,完全沒法放腳。至于后排空調出風口、12V電源以及后排中央扶手、后備廂通道等,兩廂和三廂車都有。
后備廂方面,兩廂車官方公布的容積為380L-1220L,三廂車為425L-880L,兩車的后備廂內部造型規整,橫向寬度均為1000mm,縱向深度表現三廂車更出色,兩廂車主要勝在高度上。同時,兩廂車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后備廂地板可以10cm的上下調節,將高度優勢進一步發揮。更值得一提的是,日后在國內銷售的全新奧迪A3不管是進口版還是國產版車型,都將擁有備胎,這是海外版車型上所沒有的(海外版為補胎液)。
大天窗,也是國內銷售的全新奧迪A3的標準配置,雖然尺寸來說還達不到全景天窗的標準,但其玻璃面積已經超過了B柱,采光效果不錯。更重要的是它與大眾CC上那種只能上掀不能后開的大天窗不同,全新奧迪A3上的這個可以向后開啟320mm,實用性更高。
全新奧迪A3的車內儲物格兩廂和三廂也都完全一樣,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其中四扇車門以及前后杯架用著都很方便,但手套箱和扶手箱的空間較小。
試駕感受:1500rpm以下油門反應略慵懶/中段加速給力/懸架表現出色
目前我們得到的明確消息是,3月21日將上市的全新奧迪A3共有兩種動力搭配,1.4T配備的是7速S 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1.8T搭配的是6速S 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其中1.4T發動機的具體參數目前廠商還沒給到我們。而我們本次試駕的A3 Limousine 40TFSI車型搭載的是第三代的EA888 1.8TFSI,它具有進氣歧管噴射和缸內直噴的雙重燃油噴射系統,最大功率為180馬力/5100-6200rpm,最大扭矩為250牛·米/1250-5000rpm。
全新奧迪A3與高爾夫7一樣,都是出自MQB平臺的產品(什么是MQB平臺?),但大家放心,“減配懸架”這種事情在奧迪上不會發生,該車的懸架類型為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后四連桿獨立懸架,前副車架為鋁質。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低轉速情況下(1500rpm以下)發動機對油門的響應有些慵懶,這一感覺在車速低于20km/h特別明顯,油門踏板前1/3行程的響應很慢,導致在市區行駛,特別是堵車時會感覺車的動力來得不夠積極。有關這一問題,不少同行的媒體也有反映,只是他們的用詞不同,說“拖沓”和“木訥”的都有,但所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需要您習慣性的把油門踩得再深一些,大概踩過2/5以后,發動機轉速接近2000rpm后,情況會有明顯好轉,不過這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當然,這也與每個人的駕駛習慣有關,油門初段反應速度相對較慢,能讓車輛有更高的包容性,讓那些習慣起步大腳給油的駕駛者開著不會有一沖一沖的感覺。不過在我看來,奧迪完全有實力把它調校的更為線性一些,畢竟在老款A3、A4L以及A6L上都沒有這樣的問題。
發動機在2000rpm之后整車的表現似乎就進入了狀態,此時該車開著感覺相當輕快,在20-120km/h的整個速度段中的再加速能力很優秀,完全可以用隨踩隨有來形容。
與此同時,該車的6速S 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的表現也值得贊許,基本不存在部分DSG車型上那種低速蠕車抖動的情況,同時換擋時機把握精準、速度快,動作輕柔。如果不看轉速表,駕駛者幾乎察覺不到它的動靜。在日常駕駛時,可能是出于省油的考慮,變速箱升擋很激進,力所能及的壓低發動機轉速,這樣的好處除了省油外,噪音也較輕。
全新奧迪A3的底盤調校給我感覺算是中等偏舒適的類型,它有著極佳的爛路舒適性,當車輛駛過較大的坑洼路段時,懸架對震動的吸收出色,駕駛者在車內感覺不到明顯的彈跳,舒適性非常棒。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車達到這樣效果的方法并非一味求軟,大家也完全不用擔心開起來會有忽忽悠悠的感覺,在一般城市道路行駛時,它的懸架能提供相當不錯的路感回饋,而且那種細膩程度要明顯優于它的兄長——A4L,給人的感覺可謂是既舒適又不失駕駛樂趣。
在車輛以相對較高速度過彎時,懸架能提供足夠的支撐性,從外面看車身姿態比較優雅,同時駕駛者在車內也比較輕松自在,不會有太多的心理壓力。
全新奧迪A3車內的噪音控制水平也相當不錯,就算以120km/h速度巡航,發動機噪音、風噪以及胎噪都不足以影響駕駛者和車內乘員的心情。雖然沒有實際測試,但就我的主觀感受來說,此時它的表現比寶馬1系好。
最后再來說說轉向,首先我要承認大部分奧迪車的方向盤握著都相對舒服,粗細、尺寸適中,皮革的手感更是遠勝于寶馬絕大部分車型,但真正開起來總覺得轉向力度有點輕得過頭了,而且與路面也幾乎沒什么交流,不太真實。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問題在全新奧迪A3上得到了改進,不但方向盤的轉向力度比A4L和A6L的都要稍微重一點(就算駕駛模式選項在舒適模式下也是如此),而且指向精準,雖然路感的回饋與寶馬1系比尚有一定差距,但與家族內車型相比,它的方向算是很有存在感了。這也為整車的駕駛樂趣,進一步加分。
性能測試:0-100km/h加速7.16秒;100-0km/h剎車距離35.99米
試駕會一共兩天時間,第二天正好是個多云的天氣,利用拍攝時間之余,我們對全新奧迪A3 Limousine 40 TFSI(1.8T三廂)的加速和剎車性能做了測試,其成績表現令人滿意。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
先來說加速,關閉車身穩定系統、將擋位切換到S擋(運動擋),駕駛模式選項調到動態,同時踩下油門和剎車踏板,發動機轉速大概能被屏到3000rpm左右,此時松開剎車踏板,在起步的瞬間雙離合器變速箱有自我保護,動力來得并不是很利索,但0.5秒后動力排山倒海而來,伴隨著胎叫,車輛沖了出去。
最終,我們實測的該車0-100km/h加速成績為7.16秒,比官方公布的7.3秒略好。同時也贏了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寶馬118i運動版(7.3秒)和奔馳A200都市型(8.68秒)。
全新奧迪A3的剎車成績也同樣優秀,我們實測100-0km/h剎車距離為35.99米,也同樣明顯優于寶馬118i運動版(37.5米)和奔馳A200都市型(37.98米)。整個剎車過程中,車輛的姿態相當穩健,剎車力度均勻,剎車成績也很穩定。
高科技安全配置介紹:
從廠商公布的資料來看,全新奧迪A3在高科技安全配置方面也可謂武裝到了牙齒,除了擁有目前已經逐步普及的變道輔助、自動泊車等高科技配置外,它還裝備了包括ACC自適應巡航、主動車道保持輔助系統、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等更高級的主動安全配置。不過很可惜,我們這臺試駕車并無這些功能,據奧迪廠方人員介紹,這些配置應該會出現在日后的頂配A3上,同時其中的部分功能也將作為選裝件,提供給買中低配車型的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空間。下面我就用官方資料給大家做一個大致的介紹。至于詳細的功能體驗,待日后我們拿到試駕車后再為各位細細解讀。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可在車速150公里/小時以內,確保該車與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與其他輔助系統配合使用時甚至可在車速200公里/小時范圍內工作。此外,ACC系統還可在低車速情況下提供停走功能。
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前部版(pre sense front)與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集成在一起,當車輛即將發生追尾碰撞時,系統會分階段警告駕駛者,必要情況下甚至啟動全力制動。當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下發生緊急狀況時,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前部版能夠以近乎全制動力進行剎車介入。當發生碰撞后,制動輔助系統還將確保汽車不會失控前行,從而避免二次碰撞。
編輯點評:
作為換代車型,大家眼前的全新奧迪A3與老款比可謂是有了一個全面的提升,外觀造型更漂亮、內飾科技感更強、配置也更為豐富,此外車型的選擇也變得多樣化。除了繼續提供經典的Sportback(兩廂)車型外,新增的Limousine(三廂)車型是全新A3的一大亮點,奧迪也成為了德系三大豪華品牌中首個在國內推出緊湊型三廂轎車的廠商,奔馳雖然有CLA能與其競爭,但它尚未登陸國內市場,而寶馬暫無同類產品,因此從戰略布局來說,奧迪算是拔得了頭籌。
全新奧迪A3的駕乘品質也值得肯定,它不但很好的集成了奧迪車型舒適、好開的傳統優勢,而且在懸架的路感回饋、轉向力度、指向性方面都比它的大哥奧迪A4L的表現更好,開著也更富有樂趣,似乎找到了點早年間老A4(B6)的感覺,但整車的精致感、細膩度都更強、更好。至于缺點,最大的問題就是空間,特別是Limousine(三廂)車型的后排頭部空間實在太過壓抑,我個人覺得這對于奧迪A3來說是軟肋,但不是致命傷,因為會看中這車的人就不是沖著空間來的,如果您要“寬敞”,去買奧迪A4L吧,價格應該也差不了太多。
最后再來說說該車的定位,毫無疑問,全新奧迪A3上市后所要面對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寶馬1系和奔馳A級。與之相比,全新奧迪A3的自身實力并不差,而且還提供了競品所沒有的三廂版車型,消費者的選擇余地更豐富。目前市場上,寶馬1系和奔馳A級優惠后的最低售價基本都在21萬元左右,其大哥奧迪A4L入門級車型的市場售價也僅有25萬元上下,全新奧迪A3要想獲得成功,如何定價非常關鍵,這一懸念在本周五(3月21日)就將正式揭曉。(文/圖 汽車之家 盛元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