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一直以來,如果有朋友們問我,10萬以內品牌不錯,耐用可靠而且適合家用的兩廂小車該買哪款,我都會毫不猶豫的給他推薦飛度。原因很簡單,飛度擁有同級最寬敞靈活的空間表現、數一數二的高燃油效率、精良的做工、可靠的品質以及不錯的駕控感,在這個級別車型中,我真想不出比飛度更適合家用的車型。
前兩代飛度在全球范圍內出色的銷售業績也證明了本田這款暢銷小車的實力,在誕生了12年之后,去年飛度已經在日本本土完成了全新第三代車型的更迭,上市之后銷量成績依然喜人,國內車迷們更是對其充滿了期待。由于近幾年本田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新一代飛度的國產化進程也是快馬加鞭。閑話少說,下面我們就為大家提前揭開新一代飛度的神秘面紗,看看它究竟實力如何。
在測試文章開始之前,我先帶大家瀏覽一下關于新飛度的幾個關鍵點,可以幫助你快速的了解它究竟“新”在哪里。
1.全新平臺:輕量化的全新車架結構
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換代車型,其實最根本的變化在于車架,而第三代飛度在車架上采用了全新的結構設計,不再將車體分為上下兩部分進行安裝,而將車體分為內部的“骨架構造車體”(內骨架)和外部的“外板構造車體”(外板)。常規方法將上下車體進行連接時,因為結構設計的關系,很難簡單的通過增加焊點的方式來增強車身剛性,新方法,內骨架和外板可以在更多的部分通過點焊的方式進行連接,因此可以很輕松的通過增加焊點的方法提升車身剛性,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鉚釘的使用量,降低車重的同時還提升了車架整體的剛性。
除了內骨架結構,車架上的創新還包括新的中置油箱設計,提升了車內乘坐空間,輕量化的一體式車門構造以及更多高強度鋼的使用也進一步達到了輕量化的目標。此外,其懸架系統和轉向機也進行全新的設計。
2.新設計:更man的外形、更豪華的內飾
單廂車的設計理念沒有發生變化,整體線條也沿襲了前兩代飛度的造型,外形風格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兩代飛度造型都偏女性化,在男性消費者中并不是那么受歡迎,如今則完全可以算男女通吃。至于好不好看這樣主觀的問題我無法下結論,我個人覺得除了尾燈的設計有些不太協調之外,別的地方都還不錯,你們覺得呢?
內飾的革新相信更能讓絕大部分消費者滿意,大尺寸的觸摸屏和電容式觸摸板設計,大幅提升檔次感的同時,人性化和易用性方面依然是同級中的最高水準。
3.新動力:性能減排兩不誤
海外新飛度上市以來,本田推出的三套全新動力總成一直是我們最關心的部分。在日本國內擁有三款不同的動力可供選擇,分別是常規的1.3L和1.5L自然吸氣,搭配CVT變速箱或者5速手動變速箱,1.5L發動機+iDCD混合動力系統則更讓人期待。從目前得到的消息看,此次引入國內暫時只有一款1.5L發動機,這臺代號為L15B的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采用DOHC雙頂置凸輪軸配氣機構,搭配i-VTEC和缸內直噴技術,性能提升的同時燃油經濟性也更出色,至于實際性能表現,這里先賣個關子,我們下文見分曉。
至于1.3L發動機和混合動力車型,暫時還不會在國內生產銷售。混合動力系統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實現國產,而以省油節能為導向的1.3L發動機目前看進入國內的可能性不高,廠家對此的解釋是,1.5L和1.3L發動機的生產成本基本相同,而且油耗方面也相差無幾,所以在引入時干脆就放棄引入這個不太合算的1.3L發動機了。
4.新空間:有增有減,依舊同級最強
空間依舊是飛度最大的賣點,前兩代車型在這方面的表現已經趨于完美,這一代車型依舊將MM理念這個優良的家族基因堅持不懈的貫徹下去。從官方資料上看,這一代飛度在車內乘坐空間上有了小幅提升,后備廂也比老款更大了。不過細節部分,新飛度是否還能有老款那么人性化的設計還是個不小的疑問。
外觀:全新家族臉譜
前兩代飛度,整體的外觀特征非常相似,兩個碩大的三角形大燈搭配線條銳利的前格柵,顯得俏皮可愛。不過,第三代飛度全新的家族前臉完全顛覆了飛度給人的傳統印象,富有科技感且酷勁十足,整體的視覺效果相信會得到更多男性消費者的喜愛。
新飛度的前大燈仍舊是傳統鹵素光源,海外版高配車型上的LED大燈并沒有如約而至。雖然有些遺憾,但出于對成本和價格的考慮,不引入這項配置其實無可厚非,對這種經濟型小車而言LED大燈存在的必要性不大。
如果前臉設計還只是因為風格大改而有些看不習慣的話,網友們對于車尾的設計就是頗有微詞了。大面積的豎狀組合式尾燈主要是為了營造高大上的質感,但是整體的線條顯得過于繁雜,個人感覺有點破壞了整體的美感,沒有了原本干練緊湊的感覺。
至于車身尺寸,前兩代車型單廂式車身的經典設計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軸距相比老款增加了30mm,達到了2530mm,在同級車中算是中等偏上。長寬高分別為4065*1695*1525mm,車身長度相比老款有了增幅顯著,寬度和高度則沒有發生變化。
輪圈尺寸和樣式都是中規中矩,輪胎則是鄧祿普ENASAVE EC300,經濟耐磨的節能型輪胎,規格185/60 R15,胎寬符合同級標準,至于抓地性能如何,下文性能測試中會有詳細說明。
中控:設計簡潔,集成度高
中控的樣式變得簡潔許多,沒有采用現款那么個性的設計。中控臺采用了偏向于駕駛員一側的非對稱設計,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由于中控設計得相對比較簡潔而且全部采用黑色的材質在視覺上顯得不夠活潑,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使用了不少啞光銀色塑料裝飾條進行點綴,既解決了配色單調的問題,也使整體看起來更高檔。
新飛度的方向盤尺寸要比現款略大,也更粗壯,同時也配備了多功能按鍵,在觸感和握感上都比現款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現款小巧纖細的手感,新的方向盤在設計時顯然更多的考慮到了男性消費者的需求。
儀表盤同樣采用了新的樣式,整體視覺效果很不錯,特別是藍色的背光相比現款的橙色背光提升了好幾個的檔次,此外儀表盤右側的行車電腦顯示屏所能顯示的信息也比現款更加豐富。
在內飾材質方面則應該給新一代飛度點個贊。雖然中控臺上仍是一般的硬質塑料,但表面壓花采用了成本更高的咬花工藝,手感提升不少,而且它在手套箱上方的還采用了質感相當不錯的軟質材料,搭配上大尺寸液晶觸摸屏和電容式觸摸按鍵,檔次感跟老款立刻拉開了差距。
中控部分體驗總結:
新一代飛度在內飾方面的改變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整體看上去更豪華也顯得更成熟,中控布局簡潔且集成度高,內飾的材質也是同級別中最厚道的,豪不夸張的說,飛度的內飾水準已經完全可以媲美更高一級的主流緊湊型車。
配置/儲物體驗:配置更豪華,不過少數“經典”的儲物空間沒了
在我們測試的這款高配車型的配置單上也能看到新一代飛度的誠意:智能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天窗、7英寸觸摸中控屏、發動機自動啟停、車身穩定系統以及三模式倒車影像等配置都出現在它的上面,論配置的豪華程度,它也是同級別最強水準。
雖然配置增加了不少,但是在中控儲物空間方面卻與現款車型相比有些小退步,比如之前大家都廣受好評的出風口杯架在新飛度上只有主駕駛位置有,而原來副駕駛前面的一個小儲物格也沒有了,不過還算“慶幸”的是,全新飛度增加了一個中央扶手。
配置/中控儲物空間總結:
在我們所體驗的這款車上,的確看到了很多新飛度增加的配置,但據了解這里面有些配置也僅僅是出現在中配以上的車型上。而中控儲物空間上,結合同級別車型來看,新飛度的表現還是要超越同級別車型的,但如過和現款飛度相比,則有些小“退步”。
空間體驗:依舊寬敞靈活的車內空間
一直以來,本田特有的MM理念讓飛度擁有了多變的后備廂空間組合以及寬敞的乘坐空間,這也是飛度自誕生以來給消費者留下的最大印象,在新一代飛度上,其空間表現依舊延續了老款的優勢并進行了優化。
在車內的儲物空間方面,新一代飛度取消一些在現款飛度上不常用的儲物格,且前門的儲物格也變小了,雖然這些空間在我們來之前也問過一些老飛度車主,他們表示這些儲物格的確不常用,但對于新款車型在這些地方的減配還是有點接受不了。
空間體驗總結:
全新飛度在空間方面依舊表現的非常出色,大空間和后備廂多變的形式絕對超過同級別的其他車型。中控儲物空間方面,新飛度減去或者減小了一些現款車型上不常用到儲物空間,這些變化倒并不影響日常的使用。
1.5L低配車型體驗
在活動現場我們還發現一臺很不起眼的紅色全新飛度,經過對比發現,這臺紅色的全新飛度應該是低配車型,而對這臺車我們也進行了簡單的體驗。
低配全新飛度在中控樣式方面少了大尺寸的液晶屏,但中控樣式相比現款低配車型來說要變得更加好看。
在低配車型上,我們看到了鋁合金輪圈和倒車雷達這兩個在現款低配飛度上沒有的配置,但同樣也有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用料材質,低配車在中控臺上就根本找不到軟的材質。
車內座椅方面,我們拍的這臺低配車型采用的是黑色的絨布座椅,實話說我覺得黑色的座椅比前文看到的米色座椅要更好看。
通過對車內空間以及后備廂儲物的體驗,我對低配飛度的表現很不滿意,難道就因為是低配車型就取消了第二排座椅的收起功能,就算沒收起功能,那么為什么不能把第二排座椅的靠背設計成可以放平?這可是新款飛度最吸引人的設計,就連現款1.3L最低配的車型都可以實現第二排座椅完整放平,而全新飛度低配車的表現很讓人失望,這種設計只能用退步來形容了。
1.5L低配車型體驗小結:
在一些舒適配置和外觀方面,低配車型的確比老款車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同級別車型中也只能是符合同級別該有的要求。而在內部空間上,低配車型我認為做的退步就比較大了,首先沒有了可以放平的后排,這絕對影響在裝載大件物品上的便利性;其次,沒有了第二排坐墊折疊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使用。經過與廠家方面的溝通,廠家表示由于可折疊和放平的座椅在成本上會更高,因此考慮到低配車未來的售價來看,就沒有采用和高配一樣的設計。但要知道現款低配車型都是可以實現后排放平的。如果讓我來選,我寧愿不要鋁合金輪圈也會要這個更加實用的后排放平以及坐墊折疊功能。
動力系統
我們試駕的這款1.5L CVT車型搭載的是EDT(地球夢科技)系列4缸發動機,編號為L15B,加入了缸內直噴技術,壓縮比為11.5:1。此外,配氣結構由上代車型上L15A7發動機的SOHC(單頂置凸輪軸)變為了DOHC(雙頂置凸輪軸),再搭配i-VTEC技術,其最大輸出功率相比現款提升了11馬力,達到了131馬力/6600rpm,最大扭矩則是155!っ/4600rpm。
與這臺發動機搭配的是一臺全新的CVT無級變速箱,此外還有一款搭載5MT手動變速箱可供選擇。此外,國產飛度還配備了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這在同級別車型中還是第一次。
各種新技術的加持下,這臺1.5L發動機不僅動力更強,燃油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日本JC08模式下(日本用于測定汽車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性能的測試行駛模式之一),1.5L CVT車型可以達到21.8km/L(約4.6L/100km)的成績,因此,我們有理由對于新飛度的油耗成績報以更多的期待。
下面直接進入測試環節,看看這套全新的動力系統究竟實力如何。
0-100km/h加速:9.39秒
CVT變速箱允許的最大起步轉速為2000rpm,不過幾次嘗試后發現,在全油門的瞬間松開剎車才是最快速的起步方式。起步的瞬間還是蠻有沖勁的,雖然輪胎并不會發生打滑,但也并不會像一般CVT變速箱那樣拖泥帶水。在全力加速時,加速度的持續性很不錯,最終取得了9.39秒的好成績。
車身的輕量化工程和全新的1.5L直噴發動機通力合作,讓飛度的動力性能有了質的變化,9.39秒的最快成績相比老款1.5AT車型的10.8秒,快了1.41秒。要知道同級別車型的加速成績基本都在11-12秒之間,飛度的1.5L CVT的動力性能在同級車中已經無人能及。如果是1.5L手動擋車型,相信成績還能更快,甚至有能力跟嘉年華1.0T掰掰腕子。
100-0km/h制動成績:39.46米
剎車則是前盤后鼓的形式,小型車標準配置,聯系到老款1.5L車型四輪盤剎的配置,也許很多朋友會覺得這是個不折不扣的減配。不過凡事不能說得太死,如果輪胎給力,懸架調校得體和ABS系統也能配合默契的話,前盤后鼓的配置也完全可以擁有出色的制動性能。
實際測試成績就說明了,小型車剎車使用前盤后鼓的形式并沒有什么不妥,全力制動時車身前傾情況控制得比較理想,四條鄧祿普輪胎的抓地力也相當出色,而且經過多次測試,剎車熱衰減的情況也沒有出現,最終39.46米的平均成績絕對讓人滿意,也是同價位車型最好的。
日常駕駛感受
坐進車內,新一代飛度與老款最大的不同就是坐姿更低更接近普通轎車,不再是MPV式端著的感覺,織布座椅的包裹性也得到了優化。對于喜歡駕駛的朋友無疑是個好消息,盡管如此,車內的視野和老飛度并沒有什么差別,大傾角的風擋搭配A柱的三角窗,完全不存在上手難度。
有了更強的動力做保證,新飛度的油門調校告別了那種日系小車一點就竄的傳統印象。配合CVT變速箱溫柔的打理,起步時的突兀感徹底消失,動力隨著油門的逐漸深入,可以很線性的釋放出來。日常駕駛轉速基本被維持在1500rpm左右,油耗也就有了保證。
飛度的頂配車型首次配備的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在日常使用時也表現出相當高的成熟度,發動機的啟動和熄滅的過程都相當平順,完全可以跟馬自達的i-stop相提并論。有了自動啟停技術的幫助,相信新一代飛度可以在油耗上給我們更多驚喜。當然,日本JC08模式下4.6L/100km的成績有些夸張,等我們拿到測試車后,就會給大家驗證新飛度究竟有多省油。
在D擋下,變速箱并不會積極的拉高發動機轉速,只有油門踩下一半或更多,CVT變速箱才會大幅度改變錐輪的齒比,將發動機轉速拉高到3000rpm,動力的釋放相當干脆,用來應付日常加速超車已經足夠。在S擋下,發動機轉速會被控制在3000rpm左右,以便提供更快速直接的動力響應。
當你全力踩下油門,變速箱才會讓發動機全力以赴,當然,CVT變速箱依舊不能用鏗鏘有力的換擋來烘托運動氛圍,高角度凸輪軸打開之后,所提供的加速感妥妥的超出同級對手一個檔次。從另一方面看,飛度1.5MT車型的性能表現絕對更值得我們期待,而且其改裝潛力也不可小覷。
這一代飛度的操控性再也不是完全倒向實用性的調校,懸架和轉向系統在操控能力上的改進也相當明顯。全新的三幅方向盤雖然造型不如老款的犀利,但手感更飽滿,用起來更討人喜歡。全新的轉向機讓飛度方向盤的回饋變得細膩而豐富,回正力很快,有些類似雅閣,虛位很少而且依然很精準,只是助力的手感更沉。剎車踏板也變得緊實起來,初段不再綿軟無力,剎車力度的釋放反而更線性,讓你在制動時充滿信心,而且也不容易讓乘客頻頻點頭。
懸架部分,飛度使用的依舊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結構。只不過前后懸都經過了全新的設計,前懸調整了幾何結構,后懸則采用了新的扭力梁結構。最明顯的對于振動的處理和過濾要比老款細膩,而且末段的支撐卻絲毫沒有減弱,對于運動和舒適之間的平衡把握得更好。
一天多的接觸中,以不足10萬元的家用車的標準衡量,飛度開起來的感覺我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輕便靈活,動力充沛、底盤扎實且舒適性不錯,唯一的瑕疵就是噪音。時速接近100km/h后,風噪和發動機噪音都有些明顯,整車的NVH工程還有待加強,至于具體成績,還得等我們拿到測試車時才能給出答案。
老車主評新飛度
大家好,我是翟元,本次新飛度的體驗我也是全程參與進來了,作為一個現款飛度的車主我開了一天的新飛度對這款車的一些感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 外觀層面
全新飛度的確在外觀方面給人的感受是有很大變化,如果你要問我新飛度好看嗎?也許這并不是一個我很好回答的問題,因為這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過我個人到認為新飛度的外觀更陽剛,更加運動化,也更自信了。做個比喻吧,第一代飛度好像是一位初中學生,比較生澀;第二代飛度則變成了高中生,張揚個性;而第三代飛度則是變成了大學生,相對穩重。
● 內飾層面
在內飾方面,全新飛度變得更加簡潔,沒有了第二代車型車型那么個性化的設計,整體有些沉悶。不過以我個人的感受來看,新飛度的中控設計的雖然簡潔,但整體化程度比較高,中控設計也偏向于駕駛員,是更方便駕駛員操作而進行設計的。
● 空間層面
全新飛度在乘坐空間方面依舊表現出很出色,即便是我這個身高1.87m的人坐進去也是沒問題的。雖然在乘坐空間方面的確不錯,但是在儲物空間方面我覺得新飛度有些退步,比如少了副駕駛前面的儲物格、前車門的儲物格空間變小、后排座椅下部的隱藏儲物格也沒了,雖然這些空間在老飛度上也不經常使用,但作為老車主接觸到新車還是有些不能接受,畢竟是從有到無的變化。
當然上面的表述只是針對1.5的高配車型,如果是1.5L低配車型我只剩下吐槽了,低配車型最嚴重的問題居然是第二排不能4/6分割放倒,而且放倒的時候還不能放平;此外第二排座椅還不能折疊收起來。這兩點的退步十分影響日常的使用,針對最低配的飛度在后備廂方面的表現只能給差評了。
● 配置層面
在配置上我認為全新飛度的確相比現款車型增加了不少配置,但這些增加的配置我也不能雙手給他點贊,因為其中有些配置只是補上了老車型該有而沒有的配置而已。不過在全新飛度上,有兩個配置的確是很不錯的,一個是7英寸中央液晶屏;另一個是倒車影像,這兩個配置都是目前在售的合資小型車沒有的配置。
● 駕駛/乘坐層面
全新飛度的乘坐感受比現款要好一些,特別是在過溝坎的時候,車身的震動比現款要小,乘坐感受更好。而在駕駛方面1.5L的發動機動力肯定沒問題,而且油門調校的也比較柔和,沒有現款車型在初段那么“猛”的感覺,開起來也比較舒服。
● 個人對新飛度總體評價:
總體來看,全新飛度的確做出了很多方面的變化,在同級別車型中還是有不少優勢的。如果再次讓我來選擇新飛度或者現款飛度的話,我可能會選擇新款的高配,但如果買低配車型,那我就選現款了,選擇現款也是因為全新飛度的后排不人性化的設計讓我放棄的。
全文總結:
如果單單評價我們測試的這款新飛度頂配1.5L CVT車型的話,我想它應該可以得到90分以上的高分,相比老款,除了儲物空間幾個人性化的小細節做得稍有遜色之外,飛度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全面進化,無論是動力、油耗、空間表現以及內飾豪華程度,新飛度都重新占領同級別的制高點,論綜合產品競爭力,飛度毫無疑問是同級別車中最強的。
不過由于成本控制的原因,飛度的低配車型在幾個不應該減配的地方做得有點讓人失望,比如后排放倒無法和后備廂平齊、坐墊翻折的功能也不見了蹤影。雖然標配的15寸鋁合金輪圈很是厚道,但我覺得大部分消費者,更寧愿用四個鋁合金輪圈換一個高配車的后排座椅。
未來飛度只提供1.5L一個排量,如果按照老款1.5L車型的售價來推斷,沒有了1.3L車型的新飛度起步價門檻無疑將會大大提高。令人欣喜的是,在試駕會上廠家內部人員表示,新飛度1.5L低配車型的售價區間,將會和目前1.3L車型重合。也就是說,低配1.5L手動擋車型起售價估計在7萬-8萬左右,在無優惠的狀態下,新飛度的性價比就已經相當突出了。
從配置上看,更值得推薦的無疑是1.5L高配車型,因為它擁有空間變化靈活且更實用的后排座椅,其他方面表現也接近完美。低配車型其實性價比也不錯,只不過前面說到的后排座椅的問題確實會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在這里我們也希望廠家能重視這個問題,因為對于飛度的潛在用戶而言,一個實用的后排絕對比四個鋁合金輪圈更重要。(圖/文/攝 汽車之家 翟元 李毅)
動力性能有提升 國產全新飛度更多消息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404/770887.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