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駕體驗
D-MAX外觀及內飾的基本情況我們介紹的差不多了,下面我們就進入到試駕環節。我們將試駕地點選在了布里斯班的Mt Cotton Training Centre試駕場,這里公路、彎路、坑洼路面、山坡等道路眾多。除了黑色的D-MAX車型外,我們還試駕了一臺銀色的D-MAX,兩者屬于同一配置車型,只是在車漆顏色上有所出入,并且銀色車型增加了一個貨廂蓋而已。
這臺澳版五十鈴D-MAX試駕車搭載的是一款型號為4JJ1的3.0T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130千瓦),最大扭矩達到380牛·米,并采用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不過,據廠家介紹,引入國內后的D-MAX將搭載一款型號為4JK1的2.5T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6馬力(100千瓦),最大扭矩為320!っ。
變速箱方面,澳洲版五十鈴D-MAX上搭載了5擋手自一體和5擋手動兩款變速箱,其中手自一體變速箱來自日本愛信,此次我們試駕的就是自動擋車型。另據廠家介紹,未來國產的D-MAX在變速箱方面會和海外市場保持一致,這意味著D-MAX將會是國內市場上很少見的自動擋皮卡。
3.0T柴油發動機要驅動空載的D-MAX可謂是易如反掌,而即便是車內乘坐了5個成年人,動力輸出也完全不是問題,再結合5擋手自一體變速箱,上手很輕松,不需要太多的適應過程。
這臺來自愛信的變速箱在平順性和換擋邏輯上依舊保持在很高的水準上,就和它的4AT和6AT同胞一樣,擋位間的切換沒有任何的頓挫感。日常駕駛時,轉速剛到2000rpm就會自動升一個擋位。需要超車時,腳脖子也不需要過多的使力,只需略微提升踩踏油門的速度,變速箱就能心領神會的瞬間完成降擋操作。
此外,這臺D-MAX還有著不錯的控噪表現,日常車速在80km/h以下的時候,僅有很少的噪音傳入車廂內,這與我們傳統印象中的柴油皮卡完全不一樣,幾乎已經達到了柴油轎車的水準。只有當我們通過手動模式將轉速強行提升至3500-4000rpm進行超車時,車內才會明顯的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
在安全配置上,除了車內的安全氣囊之外,主動安全防護方面還配備了ABS+EBD以及ESC車身穩定系統,若是能夠全數保留在國產車型上,那么D-MAX也將會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配備車身穩定系統的皮卡。而在制動系統的表現上,踏板的腳感和力度都很線性,很容易控制。
D-MAX的懸架結構為前雙叉臂式;后整體橋式,彈性元件采用5片鋼板彈簧。國內大多數的皮卡車型的懸架配備標準基本也是這樣的。鋼板彈簧的承載能力較強,但是舒適性欠佳。在通過一些坎坷路段或坡道石塊路時,后排的顛簸和晃動感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山路爬坡和崎嶇路段行駛時,我們切換到手動模式,可以更好的控制轉速,得到更自如的操控和更大的扭矩,來面對這些坑洼和坎坷。
編輯點評:
D-MAX的外形飽滿大氣,在皮卡車型中的設計算是比較前衛的。內飾的布局嚴整協調,并且其儲物空間既豐富又實用,多處隱蔽性的設計使內飾看起來更加規整。在乘坐空間方面,它也是比較讓人滿意的。除此之外,后排座椅還配備了三條三點式安全帶、三個頭枕及中央扶手,并且支持4/6比例折疊,這些都使其在人性化和家用化方面更加突出。
在配置方面,具備后視鏡電動調節及電動折疊功能、多功能方向盤、ABS+EBD+ESC等較為高級的配置。并且除此之外,再加上5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都會在D-MAX引入國產后得以保留,這是讓人值得期待的。而在價格方面,引入國產后的D-MAX可能會在15萬左右,與國內的福田拓陸者、江鈴域虎售價相當,但它的最終價格我們還是要等到今年的10月份左右才能得知。
另外,我們看到澳版車型并沒有設置貨架及過多的錨點,而在貨廂內鋪設了橡膠墊,并且還提供了貨廂蓋的加裝。不知引入國產后的D-MAX會延續這樣的配置,打破皮卡的工具車形象而向家用化傾斜,還是會繼續跟從中國的“具體國情”而“妥協”呢?就保留的這些配置來講,我覺得引入國產后的D-MAX還是想走家庭化的道路,將國外的皮卡文化一起帶入進來。不過國內的政策及市場能否把皮卡與輕卡的定位分開,讓皮卡進城呢?能否像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一樣真正的將皮卡實現家庭化呢?尚需要人們認識的提高、車企的發展及市場、政策的趨導。(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亮)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