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寶馬全新X5 M與X6 M將于4月20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市,這個消息對于那些高性能SUV的粉絲來講絕對振奮人心,我和我的同事張子儀比其他人都要幸運,能提前在北京的銳思賽道中提前感受一下這兩臺性能猛獸,雖然時間短暫,但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這篇試駕文章有些特別,不會像以往的文章那么一板一眼,寫得比較隨性,由我和我的同事張子儀共同完成,我們會分別對這兩款車簡單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不同意見可以給我們編輯博客(張郁達 張子儀)留言,歡迎一起聊車,下面先由張郁達來執筆。
我曾經一度覺得像這種超高性能SUV真的沒有必要,純屬于動力過剩,但我得知全新一代寶馬X6 M在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上跑出了8分05秒(與上一代M3持平)的成績后就覺得今天要面對的這兩臺大家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
全新的X5 M與X6 M除了A柱傾斜角度略有區別之外,正面看過去沒有任何區別,夸張的M專屬運動套件配合全LED大燈,極富視覺沖擊力,讓人覺得它們絕對不是普通的X5/X6。
從外觀上來講,我更喜歡X5 M的樣子,給人的感覺更健壯,說通俗一點就是很“man”,X6 M的前臉一樣很戰斗,面帶兇光,不過由于車頂流線的造型,我總覺得有些奇怪,或許把它認為是一臺加高過的超級跑車可能更好理解。
輪圈的尺寸與輪胎的尺寸都不是市面上常見的型號,前輪285/35 ZR21,后輪更是達到了夸張的325/30 ZR21,從后面看去真是寬得嚇人。藍色的6活塞剎車卡鉗非常漂亮,與其搭配的是直徑為395mm的打孔通風剎車盤。
雙邊共四出排氣是寶馬M系列專屬標志,不僅僅看上去威懾力十足,在內側排氣上還帶有電子排氣閥門,平時以舒適模式駕駛,內側排氣閥門關閉,只通過外側兩根帶有消音包的排氣管,以保證舒適與靜音性;深踩油門或者選擇運動模式后,內側排氣閥門打開,四出排氣管共同工作,保證排氣效率以及提高排氣聲浪。
接下來,我們將X5 M/X6 M開到北京銳思賽道上去感受下它們動態方面的表現,銳思賽道是一條卡丁車賽道,長度僅有1.3公里,而且彎道較多。在這里,動力性不是全部,重點考察車輛的操控性能。
開著一臺SUV跑賽道,想想就是一件瘋狂的事情,較高重心的坐姿是我沒有安全感最主要的因素,隨之擔心的還有懸架的支撐效果與方向盤的指向性,我可不想在彎中手忙腳亂修正方向,沒辦法,既然來了硬著頭皮上吧。
X5 M首先發車,第一圈不用太快,熟悉彎心,尋找每個彎道的剎車點,好在后面的幾圈中充分體會車輛的性能。熱身圈完畢,我關掉了車身穩定系統,想讓四驅系統自己掌握575馬力、750!っ椎膭恿,另外包括油門響應、減振軟硬、轉向助力以及變速箱換擋邏輯當然都調至SPORT PLUS。
一腳油門下去,能感覺到有一種強烈的噴涌感,像一只無形的手壓迫著你前進,直線上它似乎就是一位日耳曼機動化部隊的戰士,行事急迫,毫不拖泥帶水。發動機在2200-5000rpm可以持續供給750牛·米峰值扭矩,推背感似乎永遠一樣強,隨時保持巔峰狀態,令人心生敬畏。一起跑的還有全新一代的寶馬M3,雖然M3在彎中更加靈活,但出彎后X5 M巨大的身軀會立刻迫近并填滿M3整個后視鏡,只留下那一道銳利的天使眼,我想這就是大馬力的魅力。
進入彎道這輛X5 M會給人一種輪下架了軌道的錯覺,車頭指向精準,前275后325毫米寬的輪胎抓地力超高,有如膠水一樣把車“黏”在路面上,此時此刻你只需要打方向然后給油就是了,俗話說就是“硬拐”。
同樣,我又仔細體會了一下X6 M,兩車開起來幾乎差不多,而不同之處在于X6 M在彎中車尾比X5 M更加活躍一些,在關閉ESC后,只要油門給到位,X6 M甚至可以做出短暫的四輪漂移的動作,而四驅系統也會在第一時間將你拽回到正確的行車軌道上。
都說對待溫柔的車要瘋狂,對待瘋狂的車要溫柔,就今天的經驗來看,這句話也不完全對,比如X5 M/X6 M這種瘋狂的車,你瘋狂得對待它們,它們會陪你更加瘋狂。它們相比其他M車型少了過彎的樂趣,但開起來更加容易上手,紐北最快的SUV確實名不虛傳。
聊點今天的遺憾,主要是嘗鮮活動體驗時間太短,也就3個小時左右,能感受到的盡量都和大家分享了,沒有條件進行全面測試,等今后試駕車來到公司后再給各位奉上更加詳細的評測文章。下面由張子儀來分享今天的體會,看看有什么和我不同的感受。
各位好,我是張子儀,第一次見全新一代的寶馬X5 M和X6 M是在去年11月的洛杉磯車展上。當時這兩個大塊頭占據了寶馬展臺最中央的位置,造型夸張的包圍套件和壯碩的身軀令其散發出強大的震懾力。最重要的是,全新一代的X5 M和X6 M更加注重空氣動力學設計,前進氣格柵和散熱口的面積非常大,能夠吸入更多的空氣,同時也有助于更好的散熱。
相比普通版車型,M系列為了減小風阻,其車身周圍還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設計。例如前杠兩側的散熱口上就帶有引導氣流的小孔,翼子板上的鯊魚腮也不是裝飾,它能夠起到疏導車輪周圍亂流的作用。左右后視鏡的特殊造型同樣是出于空氣動力學的考慮,在最新的M3和M4上我們也可以見到類似的設計。
這兩款車配備的都是前285/35 R21、后325/30 R21的米其林Pilot Super Sport輪胎,并標配前6后4活塞卡鉗和打孔通風盤。光是這四個大腳的價錢恐怕就能夠買一臺入門級的家庭轎車了。
拉開車門,你會發現這一代X5 M和X6 M的內飾用料也比上一代車型提升了一個檔次。它的中控臺和座椅所使用的皮革為寶馬內部最頂級的Merino真皮,細膩柔軟,沒有了一貫的大顆粒感,配合鮮艷的顏色,大幅提升了內飾的精致程度。
多年不變的機械式儀表可能會引入部分人的吐槽,不過我個人倒是比較喜歡這種原始的機械質感。雖然看上去不那么炫酷,但總是能夠激發我的駕駛欲望,它甚至比這個全新樣式的M方向盤更吸引我。
下面進入最重要的環節,來聊聊賽道駕駛感受。說實話,開著SUV在賽道里飛奔,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可思議的事。高高的坐姿讓人那么沒有安全感,重剎入彎時總覺得克服不了如此大的重心轉移,最后導致人的極限和車的極限都有所下降,總之就是不過癮。不過,當你真正在賽道里試駕過X5 M、X6 M等等這些高性能SUV之后,你就會改變這樣的看法。如今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空氣懸架可以對車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出色的制動系統也完全可以讓這些大塊頭在短時間內將速度降到最低,所以你盡管放開手腳去盡情的揮霍吧!
全新一代X5 M和X6 M搭載的仍舊是一臺4.4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575馬力,最大扭矩750牛·米,比上一代車型提升了20馬力和70!っ。官方公布的這兩款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4.2秒。僅僅這些數據上就可以說明,你根本不用對它的瞬間提速能力提出任何質疑。
這一代X5 M和X6 M最大的改變應該是換裝了更加先進的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相比之前的6擋變速箱,這款8擋變速箱在日常情況下換擋更加平順,同時更多的擋位數量也有助于降低轉速,節省燃油,讓它的續航里程更長。
作為血統純正的M家族成員,油門響應、減振軟硬、轉向助力以及變速箱換擋邏輯自然都會有單獨的模式調節選項。在賽道里,你可以把它們全部調節成SPORT PLUS模式,而DSC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則建議開啟,因為它會在關鍵時刻保證人和車輛的安全。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充滿信心的話,可以嘗試著關掉它,但千萬別做一些超越自身極限的事。
這兩款M系列車型的xDrive四驅系統與普通X5、X6的結構基本一致,只不過將常規狀態下的前后扭矩分配變更為20:80(普通X5、X6為40:60),也就是更加偏向于后驅的特性。這樣在車輛快速轉彎時,車尾就會變得更加靈活,從而幫助車輛實現更好的進彎角度。而在進彎和出彎時,四驅系統也會按需對前輪和后輪分配動力。簡單來說,xDrive四驅系統可以幫助你以更快的速度過彎,即使“手潮”一點也沒關系。
寶馬之所以在操控性方面享譽盛名,主要還是歸功于底盤和轉向系統。X5 M和X6 M的轉向都很精準,在彎中你不需要有更多的小動作來修正方向。只是采用空氣懸架的底盤過濾掉了絕大部分路感,甚至在壓過路肩時,身體也不會隨之跳動。
兩款車的油門響應和變速箱換擋速度都無可挑剔,唯一的區別僅僅是剎車踏板的腳感,X5 M更偏向于舒適,前半段剎車偏軟,而X6 M則更加線性,剎車即踩即有,給人信心更強。另外,在賽道里X6 M的車尾也感覺更加活躍一些,這或許是和它車身的造型有關,車尾更加緊湊,重心更低的緣故?傊,兩款車的差別非常小。
全文總結:
今天借著寶馬M駕駛培訓的機會,很高興能夠體驗到全新X5 M和X6 M,只是由于時間短暫,未能進行更深入的試駕評測,我們也還遠沒有探究到這兩款車的極限。如果單就這兩款車而言,我們認為它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前面所講的剎車腳感的問題,其余駕駛感受基本都是一模一樣的。而在這條賽道上,同樣的走線,兩款車則表現出了一些細微差異,其中X6 M給人感覺車尾更靈活一些。
總體來看,全新一代X5 M和X6 M比上一代車型又有了十分明顯的進步,它們的內飾更加精致、豪華,動力更強,變速箱更平順,官方給出的續航里程也提升了不少。說實話,我原本骨子里是有些排斥SUV的,但試駕過這一代X5 M和X6 M之后,我想我已經有所改變了。而至于我的同事張郁達,他從小就非常喜歡SUV,從他一天歡快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有多么喜歡這兩臺車。(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郁達 張子儀)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