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試駕評測 試駕體驗 正文

熊出沒請注意!海外試駕斯柯達柯迪亞克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1

外觀造型很硬朗

  [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十一月底的北京經過一場降雪的洗禮,氣溫驟降十余度,刷了刷朋友圈,滿屏盡是咒罵般的抱怨。放下手機,點一杯咖啡,嚼一粒橄欖,在地中海溫暖海風的輕撫下,偷得浮生半日閑。直到突然一聲“熊來了!”,打破了原本的平靜。

  別害怕,這里說的當然不是真的有熊,要真有這么危險的生物存在,馬略卡島也不會成為歐洲最熱門的度假勝地之一。飛行了將近一萬公里,除了躲開北京的寒潮,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試駕斯柯達品牌的全新SUV——柯迪亞克。這臺車無論是在德國的首發亮相,還是不久前廣州車展上以國產身份示人,都有著頗高的關注度。在和歐洲媒體同行一番唇槍舌劍之后,我終于如愿拿到了2.0T汽油版車型的鑰匙,試駕之旅正式開始。

汽車之家

  我知道不少朋友對于柯迪亞克已經有了相當充分的了解,但這次我還是想再費一點筆墨,從里到外、從靜到動,把它完整的呈現給大家?碌蟻喛诉@個名字是Kodiaq的音譯,而Kodiaq則源自阿拉斯加南部最大的島Kodiak,這個島上生活著體型最大的棕熊,斯柯達給旗下最新的中型SUV取這樣一個名字,想表達的意思不言而喻。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同樣出自大眾的MQB平臺,與全新Tiguan相同,不同的是柯迪亞克沒有像Tiguan一樣分成標準軸距和長軸距兩種,而是直接進行加長,只有長軸距一種版本,并且還有5座和7座車型可選。不過在和廠家溝通中,他們表示柯迪亞克其實還是更偏向于一款5座SUV,7座只是給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與漢蘭達、銳界這樣的7座中型SUV定位不同。

  其實不光定位不同,柯迪亞克在體型上也和漢蘭達、銳界存在一定差距,4698×1883×1676mm的尺寸與別克昂科威、現代全新勝達相仿,未來國產版上市之后的主要競品預計也會是它倆,不過2791mm的軸距倒是在這個級別中有一定優勢,體型雖然不大,但軸距比漢蘭達還長了1mm。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的外觀設計幾乎繼承了VisionS概念車90%的元素,只是出于量產的考慮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它和速派一樣,同樣使用了斯柯達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相信未來幾年斯柯達品牌的車型大多都會是這個樣子。車頭的立體豎條幅進氣格柵,前包圍下部還有大面積的蜂窩裝飾,這些都讓柯迪亞克看著野性十足,名字都和棕熊一樣了,樣子總不能娘娘腔,你說是吧。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其實最能體現柯迪亞克硬朗造型的地方在車側,不論車頂曲線、側窗、腰線還是輪拱,你都能找到大量平直的線條,就是這么直來直往,沒有矯揉造作。另外對于一款SUV來言,有一些硬指標也是不得不提的,接近角22°、離去角23.1°、縱向通過角19°、最小離地間隙194mm,放在同級別偏向城市駕駛的SUV里來看都還不錯。0.33的風阻系數比Tiguan的0.31略高,不過這也是因為更加方正的造型導致的。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四個車門都有機械結構的防擦條,車門打開時彈出,包住車門邊緣,關上車門后會自動收回,防止在狹小空間內磕碰車門,對自己對旁邊的車都是一種保護。只是前不久廣州車展上的國產版車型沒有見到這一裝置,希望量產時能給加上。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的車尾造型同樣有著很強的家族式風格,甚至我覺得設計師都有點偷懶,直接把速派旅行版的車尾拉高,再把尾門線條、尾燈結構略微調整一下就交工了。

2

車內配置夠高

  至于內飾方面,柯迪亞克就沒能給人帶來什么驚喜了,大眾風格明顯,和同樣出自MQB平臺的車型有著大量共用的設計和零件,就算你沒見過實車,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不過作為被斯柯達品牌寄予厚望的車型,柯迪亞克也確實有一些真本事,做工用料什么的就不說了,在非豪華品牌中大眾的表現一直還算不錯。配置方面的誠意也是滿滿的,全景天窗、360°全景影像、前后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無線充電等等,這些都算是常規配置了。柯迪亞克還和Tiguan共享了新的駕駛模式選擇、ACC自適應巡航、帶緊急制動、主動剎車的自動泊車等22項輔助系統,絕對是有備而來。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和Tiguan共享了那么多新東西,唯獨全液晶儀表盤和抬頭顯示功能是柯迪亞克不具備的,這應該是考慮到斯柯達品牌的定位,以及讓柯迪亞克和Tiguan在配置上拉開一些差距。不過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舍棄全液晶儀表和抬頭顯示,在價格上能有一些讓步的話,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無疑會更大。

3

后排人性化設計好

  再來看看車內空間表現,我們之前體驗柯迪亞克的時候對于它的第三排空間并不滿意,座椅的舒適性也一般,實際使用的時候要么短時間應急,要么只能坐小孩,成年人縮在那里太難受。這次的試駕車是5座版,不用為第三排發愁了,而且廠家也表示5座才是柯迪亞克的定位,7座只是一種額外的選擇。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的實際表現也沒讓人失望,尤其是頭部空間,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沒問題。單手擰水瓶的設計之前在速派上就已經見過,柯迪亞克這個可以稱之為2.0版本,兩個杯架深淺不同,長一點的瓶子放淺杯架里,短瓶子放深杯架里,都能讓駕駛員單手操作,開車中不用分神。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后排空間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看圖就能看出長軸距版本的優勢。而后排的細節設計更是讓人懷疑這真的不是一輛日系車嗎?Tiguan有小桌板,柯迪亞克不光有,還弄了個iPad支架;困了想睡覺,把頭枕兩側的護翼放下來就能當枕頭用,而像后排座椅加熱、12V的USB充電口、座椅和靠背角度調節這些東西就都太小兒科了。之前你很難在一輛德系車上見到如此人性化的細節設計,未來國產之后這些東西要是能保留下來的話,無疑會大大增加自身的競爭力。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沒有了第三排座椅的影響,柯迪亞克可以盡情展現自己寬大的后備廂了,常規狀態下容積就已經有720L了,放倒后排座椅之后更是能達到2065L。后排座椅可以按照4/2/4比例放倒,靈活性更好,即使后排坐著兩個人也還能在中間放下滑雪板。地板下面還有一個十分可觀的儲物空間,平時可以放鞋放包放私密物品,遇到要裝大件東西的時候直接撤掉隔板,又能增加不少垂直空間。

4

舒適性沒有預想中好

動力系統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在歐洲市場有高低功調校的1.4T和低功版的2.0T三款汽油發動機,明年國產之后將會有1.8T和2.0T兩個排量供消費者選擇,1.4T發動機和咱們無緣,傳動系統還是DQ500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和歐洲媒體一番唇槍舌劍之后,我終于如愿搶到一臺2.0T汽油發動機車型,你們歐洲人踏踏實實玩柴油去吧,跟我這兒搗什么亂。

駕駛感受

  對于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汽車大廠來說,旗下同一時期的大多數車型駕駛感受差異不會太大,再加上我前幾個月開著速派旅行版在歐洲完成了將近2000km的自駕游,所以柯迪亞克給我的感覺除了坐姿更高、視野更好之外,幾乎就是一臺加高版的速派旅行版,十分熟悉。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相對于動力,我其實更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柯迪亞克的底盤表現。大眾集團的工程師在年初完成Tiguan項目之后就轉到了柯迪亞克項目上,兩個車在動態設定方面幾乎完全一樣,這也就給柯迪亞克帶來了非常純正的德系車的感覺。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西班牙的山路年久失修,路況和國內比起來也差遠了,充滿各種大小坑洼、補丁,在這種情況下柯迪亞克給人的感覺并不舒服,緊繃著的底盤總是有種躍躍欲試,隨時準備和顛簸干一仗的感覺,它們之間沒有退讓和妥協,只有硬碰硬。這種火星四濺的氛圍也會毫無保留的傳遞給你的屁股,每次被路上的起伏顛一下之后你都會后悔自己剛才為什么不放慢點車速,為什么不打一點方向躲過去。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其實這樣的底盤調校并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是市場以及用車環境決定的,美國到處都是一眼看不到頭的州際公路,連開幾十公里都不需要拐彎兒,所以他們對支撐性自然沒有太大的剛需,而歐洲則正好相反,出了城就是各種小路,一個彎接著另一個彎。柯迪亞克這種硬朗的底盤設定帶來了充足的側向支撐,連續重心轉移時車身也沒有多余的晃動,這是一種以駕駛員為核心的設定,濃濃的“德味兒”。

汽車之家

  我搶到的這臺試駕車除了是汽油發動機外,還是一臺四驅車型,雖然廠家在說明會上并沒有對四驅系統進行過多的介紹,但柯迪亞克應該也會使用博格華納的第五代Haldex適時四驅系統,與Tiguan相同。這套四驅系統的本質還是通過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分配軸間動力,通常情況下還是前輪驅動,以省油為主,只有在轉彎或者電腦偵測到前輪打滑時,才會把一部分動力傳遞給后軸。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試駕過程中突然天降大雨,這套四驅系統也等到了表現的機會。起初我并不敢把車開得太快,畢竟一邊是山,一邊是海,出點什么事可就真回不去了。但是從后視鏡里看到后面已經壓著好幾輛當地車的時候,我必須要提速了。四驅系統確實能夠提升車輛的極限,遇到一些不是很急、可以快速通過的彎道時能感覺到內側車輪的制動效果,整個過程更加平穩。但是也不能因此就飄飄然了,這畢竟還是一輛橫置前驅車,瘋狂的推頭會把你拉回殘酷的現實。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柯迪亞克一共有6種駕駛模式選擇,分別是“ECO”節能、“Comfort”舒適、“Normal”標準、“Sport”運動、“Individual”自定義和“Snow”雪地,這其中“Comfort”舒適模式需要選裝Dynamic Chassis Control(DCC)才有,即便如此,這些模式對于一臺家用車來說也已經很多了。

斯柯達(進口)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舒適模式和標準模式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在這兩種模式下柯迪亞克都有著規矩本分的表現,油門略微有一點遲滯,轉向也帶一點模糊,低功版2.0T發動機的動力儲備沒有想象中強烈,但好在全速段都能有著持續穩定的輸出。切到運動模式后變速箱會自動跳到S擋,換擋時機延遲到3000rpm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油門響應更加積極,有點躍躍欲試的意思,開著也更順暢。

全文總結

  先從產品角度說說吧,柯迪亞克的硬實力確實值得肯定,空間、配置比定位更高的Tiguan還要出色,當然Tiguan是海外版標準軸距車型,未來引入國內國產之后的途觀L會是什么樣現在還不清楚。但是柯迪亞克均衡的表現已經給了它在同級別中拼殺的資本。

  雖然是和Tiguan出自同平臺,但柯迪亞克其實和Tiguan以及未來國產的長軸距版途觀L的競爭關系并不強,速派和帕薩特/邁騰的關系就是很好的例子。未來國產柯迪亞克上市之后應該會和途觀L的價格形成一部分重疊外加銜接,去拼緊湊型SUV和入門級中型SUV這個市場。目前這個市場里有實力的選手并不多,擺在柯迪亞克面前的路不算坎坷。

  最后再來說說國產的事,不少朋友都怕國產之后會在某些方面有縮水,前一陣廣州車展上展車的車門防擦條就是個例子。其實這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事,畢竟要控制成本,肯定會有所取舍,我們只是希望被舍去的東西別太多。另外就是在車輛調校方面希望能夠考慮一下國內的路況和消費者的習慣,我覺得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和我一樣,并不喜歡如此硬朗的底盤,對于舒適性的影響太大了。

  柯迪亞克可以看作是斯柯達品牌SUV車型的開路先鋒,在它之后的未來幾年里會有多款不同級別的SUV問世,斯柯達也確實需要一個足夠響亮的動作來讓外界關注到自己。海外市場咱就不提了,國產版柯迪亞克最快也要明年第二季度才和大家見面,還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去調校、改進,希望最后能夠呈現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產品。(文/圖/攝 汽車之家 侯云峰)

相關鏈接

汽車之家

文章標簽: SUV試駕評測 海外試駕
文章導航
分頁瀏覽模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柯迪亞克(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中型SUV
發動機:暫無信息
變速箱:暫無信息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