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級最強賬面數據
Giulia的這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不論是低功率還是高功率,都是目前同級賬面數據最好的發動機。這也為它運動性打了個好底子。
關于技術方面目前沒有太多的資料,可知的是它采用了全鋁結構,并使用了FCA旗下MultAir技術,能夠達到更好的進氣效率。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成績低功率是6.6秒,高功率達到了5.3秒,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與這臺數據漂亮的發動機所搭配的是來自采埃孚的8速自動變速箱,和寶馬3系上的那臺型號一樣。我一直覺得如今民用里面這臺8速變速箱是最好用的之一,搭載這臺發動機的車型都沒什么大問題。Giulia選用了這臺變速箱,它的2.0T發動機有了個可靠的伙伴。
● 與QV版結構和用料相似的懸架逆向開發的Giulia就好像意大利人費盡腦筋,集百年來在賽道上的經驗造出了一臺性能直逼跑車的猛獸,拿了紐北最快后驅四門房車的成績后,覺得要讓一般老百姓也得享受這頂尖技術同時還要省掉研發和調試費用。想了想就用了個最“懶”的辦法,把發動機換一個排量小點的裝進了前艙,把造價比較高的大面積碳纖維車體材料換成鋁的,這臺平民版的Giulia就這樣誕生了。
據官方介紹,平民版Giulia基本沿用了QV版的底盤和材質,包括那根碳纖維傳動軸都得以保留,其中還有大量的鋁制輕量化部件留在了它體內。也就是說它的動態底盤表現可以無限接近那臺QV版,只是發動機沒那么大勁兒而已。
也不可能完全沒區別,要不成本得多高啊。底盤覆蓋材料就有區別,另外QV版的SDC主動懸架更高級一些,這是普通版所不能比的。還有就是駕駛模式的選擇了,QV模式多了個RACE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關閉電子系統任由你發揮?吹竭@你可能會說了,直接手動關閉電子穩定系統不就好了,還這么麻煩多個模式。這里要遺憾的告訴大家,全系配備LSD限滑差速器的普通版Giulia車身穩定系統沒法全關!這無疑對那些想要橫著走的消費者是個噩耗,剛看到LSD心中燃起的希望被電子系統無情的澆滅,有這么一套出色底盤的車型多少會有“豁”它的想法,然而被電子系統限制住了,真是太遺憾。當然這對普通消費者沒影響,有沒有LSD對以代步需求的人來說也沒大礙。
● 賽道試駕
似乎是為了讓我玩的更盡興,在即將把它駛向賽道的時候,雨滴開始不斷的打向車窗,賽道迅速被淋得濕噠噠的,然而這也令我更加興奮,后輪將不再受到瀝青路面摩擦的束縛,享受后驅車滑動的樂趣。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賽道小視頻』
運動模式下的Giulia變得非常敏感,輕微的腳部動作它都能夠捕捉到。在濕滑的路面上,油門踏板還未踩到底它的屁股就已經不安分的扭動起來。415!っ椎膹姶笈ぞ赝苿硬坏1.5噸的它來說輕而易舉。來自那臺8速變速箱激烈駕駛時特有的闖動更像是在督促你油門不要停,還可以更快。就算是低功率車型,中低速時也能跟上高功率的反應。
同時方向也變得異常的敏捷,車頭似乎能察覺到你手臂將要進行的動作,不需要反應時間,幾乎與你轉動的方向步調一致,給了我手起刀落快感。但伴隨著你出彎時回正的動作,它那電子感極強的助力讓我有些掃興。本以為如此精準的轉向應該伴隨著沉重的手感回饋,沒想到它的助力反饋就像玩電子游戲一樣,輕的少了幾分真實感,這種兩極分化的感覺令我不太習慣。
出彎時還未回正方向我就大力踩下油門,期待著感知到尾部的滑動。不錯這點它沒讓我失望,雖然穩定系統很遺憾沒法全關,但它還算是聰明,知道我這樣的動作是刻意而為之,沒有立刻出現令我掃興。Giulia尾部短暫的滑動你能通過身體清楚的感知到它移動的方向,輕輕反打就能把它拽回行駛軌跡。電子系統只有在覺得你已經無法挽救的時候才會出動,對于一般車主來說,能有這樣可控的滑動就夠了。
Giulia出色的懸架支撐同樣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即便是在濕滑的高速彎道中,坐在車內也不會感到有明顯的側傾出現,它得到了來自懸架足夠的支撐力,讓我想不斷試探它的極限,可惜在電子系統的“幫助”下很難瀕臨失控。
● 總結:
Giulia它身上肩負著太多的使命。對于它的制造者而言,它是這個老牌運動廠家重振雄風的希望,是他們與現在汽車市場的對抗。他們按照自己執念造了一臺有著鮮明品牌個性的中型車去撼動這一市場的老牌勁旅,他們希望能獲得消費者的肯定,肯定他們這種不妥協的精神。
對于Giulia的消費者而言,這臺車寄托著它們的理想,不想被平庸的生活所赤化,在每天平淡無奇的上下班路上,開著它能帶給自己不一樣的心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寄托。雖然產品本身還存在著一些小問題,比如不太精致的做工,開起來電子感比較強的助力等等,但這都影響不到愛它的人,因為選擇它你不需要太多理性的成分,更多的是追尋內心那份對于車的喜愛。我想手握它方向盤的車主,定是心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有著豐富生活色彩的人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曹昊旻)
●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