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我是一個很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但在選車方面我卻一直排斥當下主流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長軸?那更是不能接受的!其實我是被迫換車,具體緣由正文里再聊,最后選來選去鎖定了北京奔馳E 300 運動版,理由很簡單,原汁原味的標軸,這也是我選車條件里能堅持的最后一項原則了?紤]到這款車對比目前熱賣的長軸版E級來說非常小眾,所以我就用自己的車做個長期測試。
● 被迫換車&火速選車
我的換車理由很悲催,去年圣誕節當晚,不知道哪個傻X喝多了撒酒瘋站在我那輛銳志的發動機蓋上,然后還跑到車頂瞎蹦噠,結果就是發動機蓋上出現兩個有彈性的大坑,天窗也被踩的下陷了,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天窗四周的鈑金有明顯因踩踏導致的折痕,正好趕上過年前工人緊缺,修的話也相當費勁,即使修完了我心里也覺得膈應,索性直接換車,所以我的換車并不是在計劃內的。
『雷克薩斯GS 200t F SPORT』 『XF 3.0 SC 四驅S高性能版』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日系情有獨鐘,所以再換車時首先考慮的是雷克薩斯GS 200t F SPORT,新款GS F SPORT取消了V6發動機,僅有一款2.0T四缸發動機車型可選。考慮GS 200t F SPORT主要是因為它外觀夠犀利夠個性,而且在同級別車型里還算小眾,開在路上很少能看到同款同色的車,然而媳婦兒死活不同意,原因是不想再換日系了,說必須換奔馳或捷豹,我問她理由是什么?答案“沒理由!”,所以換什么車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雖然后排沒什么機會坐人,但捷豹XE后排空間實在太局促了,偶爾應急會很尷尬。國產XF長軸版又太長,整車比例很不協調,所以只看了進口XF標軸3.0 SC兩驅運動版和XF 3.0 SC 四驅S高性能版,兩款車售價都虛高,后者優惠不小,但4S店銷售你愛買不買的態度讓我對這個品牌頓時好感全無。
此時我把目光轉向奔馳,我的購車預算是裸車價65萬內,當時店里主推奔馳E級長軸版,我就先去看了看CLS。2017款CLS 320逸彩版官方售價76.8萬,隨便打聽了一下優惠13萬,估計再聊優惠還能再大些,272馬力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讓我動心了,要知道我選車最看重的就是六缸發動機。雖然CLS外觀不錯,無框車門也足夠騷氣,但CLS內飾還是上一代奔馳的設計風格,說不定很快就要換代了,買一款即將成為老款的新車也挺糟心的,而且這款車是不太實用的四座版(雖然我的車平時后排從不坐人,但得保證后排能擠得下三個成年人,以備不時之需,萬一我自己偶爾也要用一下呢……),所以最終放棄了CLS。
● 最后一道“防線”——標軸反正經過一陣思想斗爭之后,抱著看一眼也無妨的心理去看了看標軸奔馳E級,和我之前的“V6大后超”相比,硬指標是V6自然吸氣“升級”成四缸渦輪增壓了,大趨勢沒辦法。去4S店詢價1分錢優惠沒有還要做1.5萬元裝飾才能提車,最后拖朋友找熟人好不容易可以原價提車了。裸車價485800元+41521元購置稅+14633元保險+3000元驗車上牌(期間4S店代辦了兩次臨牌,一次100元),全辦齊54.51萬元。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這價位的車竟然連無鑰匙進入都要選裝,就連頂配E 300 運動型也沒有配備無鑰匙進入,而且任何一項選裝都要等上半年才能提車……
標軸E級僅有三款車型,分別為E 200 運動型(42.28萬元)、E 200 運動型 4MATIC(44.78萬元)和E 300 運動型(48.58萬元),三款車配備的都是代號M274的2.0T四缸發動機,區別在于前兩款是184馬力的低功率版,而E 300 運動型采用245馬力的高功率發動機,三款車型均采用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并配有換擋撥片。根據我的買車只選頂配或次頂配的原則和國產E級任何選裝都要等半年才能提車的節奏,最終我果斷選擇標軸E級中的頂配E 300 運動型。
下面簡單說說為什么選標軸E級,其實理由很簡單,首先我平時后排基本不坐人,如果再年輕個5歲我肯定選AMG A 45了,標軸E級后排空間日常使用足夠了,主要是我無法接受E級長軸版的后門造型和前排中央扶手末尾感覺像是臨時挖出來的水杯架,目前標軸E級主打運動,所以標軸E級特有的AMG運動套件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帶兩道“青筋”的AMG發動機蓋。
選E級還有一點是因為它的內飾設計在目前同級別車型中有著較大優勢,這一點沾了大哥S級不少光,雖然奔馳旗下越來越多的車型將采用這種風格,遲早有天會審美疲勞,但論內飾審美疲勞,還有寶馬在底下墊著呢,64種顏色可調的車內氛圍燈夠騷,遺憾的是標軸E級全系取消了全液晶儀表盤,官方的理由是為了運動,這可能會讓同樣配備全液晶儀表盤的AMG E 63 S心想:“我招誰惹誰了?”
雖然E級提供多種選裝配置,但并不能選裝液晶儀表盤,如果實在想要這項配置那你只能選擇長軸版車型了,不過我倒是不太追求這份科技感,12.3英寸的中控屏幕完全能滿足我的需求了,雖然我也不會去用原車導航吧……不過我到是覺得奔馳在標軸E級的配置搭配上應該靈活些,既然減配了液晶儀表盤,不如彌補個其他配置,比如特別實用的無鑰匙進入,這樣即使減配也多少會讓消費者得到一些心理平衡。
除了液晶儀表盤因為運動被“妥協”為機械儀表盤外,起初我實在無法接受E 300 運動型的雙五輻AMG風格輪圈,銀黑配色特別像是在汽配城里改裝的,后來發現現在很多同等甚至更高價位的車都開始采用這種輪圈配色,外加看幾天看習慣也就無所謂了。而且!!!奔馳官方在3月底對五款E級運動版車型的輪圈尺寸進行了調整,把原先的19英寸輪圈調整為18英寸了,如果想要19英寸輪圈得花10300元選裝。(奔馳E級運動版車型配置調整)
● 前排無點煙器略尷尬
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說了,現在幾乎每位車主都會在車上安裝行車記錄儀,雖然現在很多設備都采用了USB接口供電,但我的名牌記錄儀還是點煙器接口的電源插頭,當我把記錄儀吸在前擋風玻璃上之后,發生了尷尬的一幕……在我按常規點煙器該在的位置準備插電源時,竟然沒找到點煙器,中央扶手里也沒有12V電源插口。接著我翻閱了用車手冊,手冊上明明寫著中控臺中間蓋面里面就有點煙器,但點煙器的位置卻變成了USB接口。
最后只能把行車記錄儀的電源線順到后排空調出風口下面,插到后排的12V電源接口上,如此一來安裝行車記錄儀搞定了,但是必須長時間打開的蓋板卻影響了后排乘客乘坐的便利性(說的好像我的車后排有人坐似的),如果兩位乘客從后排一側進入車內時,先進去的人在車內橫向移動時難免腳會踢到打開的蓋板。我覺得USB接口取代點煙器一是為了讓你少抽煙,二是為了中控臺整體美觀性,畢竟一堆線團在水杯架里不好看也影響放置水杯。不過我還是建議廠家今后考慮下讓點煙器回歸,畢竟我想抽煙不能下車到后排“借火”吧?
● 油耗表現
提車到現在開了1500多公里,每天上下班基本維持在往返36公里,三環主路早晚高峰什么情況大家都了解,偶爾錯峰19點下班時路況能稍微好點。目前加了三箱油。油箱蓋上標注加95號汽油就行,然而經常能聽到身邊有人說加高標號汽油省油且更有勁兒,所以我第二次加油試著加了一箱98號汽油,實際體驗之后發現并無卵用,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所以未必是高標號汽油就一定好,按油箱蓋上的提示加注就行。提車到現在一個多月里70%都是擁堵路況下駕駛,10.1L/100km的油耗表現在我的預期范圍內。
結語:
起初我的選車原則一定遵循六缸、自然吸氣和標準軸距這三項,無奈家屬臨時給加了一項非日系之后,選擇范圍再一次縮小,我只能放棄六缸這個硬指標最終選擇了奔馳E 300 運動版。剛提到車時真的有點受不了四缸2.0T發動機帶來的駕駛感受,但面對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橫行”的今天,我一直堅持的選車條件真的有些落伍了,但是最后一項必須要堅持,那就是標軸。▓D/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我的同事準備入手E 300 L,本來第二次是要寫個E級長、標軸配置和空間對比的,但他提車延期了,而且我這邊也出了點小情況,所以對比就放在下次,這次的內容讓我絲毫沒有準備,就在提車不到一個月時,我去修車了……
● 不能完全依賴全景影像
我開慣了之前那輛只有影像沒有倒車雷達的銳志,真心覺得其實有個影像就已經足夠了,只要清晰度夠高,噪點小點就可以了。E 300 運動版配備了全景駐車影像,和我以前那車相比絕對是質的飛躍,其實新E級的全景影像還是值得稱道的,不過我還是要吐槽一下,如果你很依賴駐車影像的話,它可能會坑你一把。
提車不到一個月,我媽臨時有事用了一下我的車,結果就給刮了,她原話描述是“我看屏幕上離的還挺遠的,它也不叫喚!”好吧,我承認是鐵柵欄先動手的……不過在她剮蹭之前,我就發現駐車雷達工作不夠“積極”了,看屏幕感覺已經離障礙物很近了,一直在期待提示音想起,可是感覺都快碰到障礙物了才開始響。
● 駐車雷達距離顯示影像判斷/雷達提示音響起太滯后
說到駐車影像,左邊分屏全景俯視里的車身周圍有一圈距離顯示,這一圈距離顯示很容易讓人產生誤判,尤其是當某一點亮起時,完全擋住了車身周圍的影像顯示,影像最大的就是車身側面的影像顯示。當然了,駐車影像有六種觀察模式,我說的側面視角切換到第三種模式時略微可以彌補,但每次都用旋鈕切換駐車影像視角太麻煩了。
這么一對比,我倒是挺懷念之前奔馳設計在中控臺和后車頂內襯上那兩個駐車距離提示器的,其實中控屏幕的影響搭配以前的駐車提示器效果最佳,現在這種把距離顯示集成在影像的車身一圈實在太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了,再加上提示音只有在距離足夠近時才開始響,希望奔馳今后能在軟件上優化一下。E級的倒車雷達確實提示音響起的太晚了,我實測了一下,距離障礙物22厘米時提示音才會響。
開始我覺得會不會是障礙物剛好與雷達探頭齊平且面積不大,所以提示音響起過于滯后,我又找了一面墻反復測試,結果發現新E級的駐車雷達提示音就是在車尾接近障礙物21至23厘米時才開始響起,車頭的駐車雷達則是距離障礙物27到30厘米時開始響起提示音,這種設定顯然不符合多數人對駐車雷達的使用習慣。應該是檢測到障礙物時提示音節奏由慢逐漸變快,最后距離過近時長鳴。
● 驚喜!漆面還挺結實
吐槽完之后就去修車,查看了一下受損部位,前杠左邊被刮開了,用手往回懟懟不動,肯定是要噴漆了,我車里常年備著一罐化清處理各種小劃傷,反正也得重新噴漆,我就在漆面受損的部位噴了點化清試著擦了擦,沒想到噴完一抹什么痕跡都沒有了,而且漆面光澤度跟剮蹭前沒區別,沒想到這車漆面還挺禁蹭。
本以為車得扔在4S店至少一禮拜,不用噴漆的話我在想拆了前杠看哪個零件受損更換完說不定當天就能把車開走。第二天一早電話聯系就近的奔馳維修店,說明車輛受損程度后詢問是否有快修業務,工作人員說先讓我把車開過去看一下。我怕白跑一趟,又撥打了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客服電話詢問北京哪家店有快修業務,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聽我描述完之后把電話轉給了另一個部門,我又重新講了一遍,工作人員的答復是不太清楚……這電話白打。這時我給一位奔馳4S店做售后的朋友打電話咨詢,他說就算再小的傷,4S店也有自己的檢修流程,所以你想當天修完把車開走應該沒法實現,無奈我只能開車去銷售跟我說的那家維修店去試試了,到了之后我發現奔馳維修店旁邊有家有壹手快修店,抱著試試的心理我就拐進去問了下。
接車的工作人員看了下受損的前杠,說要拆開看看具體壞在哪然后定貨,如果有現貨的話一到兩小時送到,當天修好可以提車。前杠拆裝工時費100元,來都來了那就拆唄。很快前杠被拆下來了,檢查發現是前杠支架斷了,前杠內骨架也被扯裂了,打電話訂貨兩個零件還真有現貨,預計交車時間是下午5點左右。拆杠時工作人員說左前翼子板有點變形,不過問題不大,簡單處理一下就行。
● 徒手擰下車標?沒戲!
前杠拆下來之后我觀察了一下進氣格柵上的三叉星大標,記得之前微博有人發過一段小視頻,視頻內容是用手轉動格柵上的車標就能拿下來,我試著擰了擰車標,發現根本轉不動,再看車標內側與格柵連接處有六個塑料卡子,如果想要把車標取下來必須從里面敲動這六個卡子才行,所以視頻里的那輛車除非是六個卡子都折了,否則根本沒法用手輕易轉動并取下車標。
下午6點半收到短信說車已經修好了,晚上8點到店取車,被更換下來的受損舊件放在車旁邊,翼子板的變形經過處理了,跟前杠密合度跟剮蹭之前看不出差別。交錢提車,修車一共672元,前杠支架169元,前杠內骨架403元,咨詢了一下如果噴漆的話快修也能24小時提車,前杠內側邊緣有兩塊剮蹭導致的掉漆,不過我實在不想因為這兩塊掉漆重噴前杠,就這么著吧。
● 惱人的鋼琴漆面板劃痕
汽車內飾材質中,最不耐用且不實用的就屬塑料鋼琴漆面板了,新車的時候怎么看都好,可實際使用過程中,即使你再小心也會出現很多細小的劃傷。我自認為我已經是挺愛惜車了,然而白天在陽光下鋼琴漆面板上那些細小的劃痕會讓人很心煩。
我看論壇里很多車主選擇從TB購買整塊貼在在鋼琴漆面板上的覆蓋件,如果鋼琴漆已經劃的很難看了貼一個倒是無妨,如果剛買的新車我覺得真沒必要這么弄,就跟方向盤套是一個道理,等賣車的時候摘下來方向盤倍兒新,然后自己沒感受過……建議廠家考慮能否放棄使用鋼琴漆面板,或是使用經過紋理處理更耐劃的鋼琴漆面板。
● 油耗表現
由于最近兩周出差頻繁,車基本沒怎么開過,上篇長測加滿的那箱油還剩一半,所以只能聊聊行車電腦的油耗數據。行車電腦顯示行駛里程391公里,綜合油耗10.8L/100km,和之前的油耗表現差不多,車基本都是上下班代步用,每天差不多也就跑35到40公里,所以到我半年的長測結束時,肯定也跑不到首保。
結語:
本來打算駐車影像的內容之后再聊,沒想到我媽提前把車蹭了,對于新手來說,過晚響起的倒車雷達提示音會讓駕駛者措手不及,然而對于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來說,全景影像的距離顯示會讓駕駛者對實際距離的判斷產生影響。大多數人遇到剮蹭會選擇去4S店維修,但鑒于我這種小剮蹭基本知道受損部位且不需要噴漆的情況,4S店的專業效率恐怕就不能滿足我這么心急的人了。(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結束了上海車展的報道工作后,我的同事張戈終于喜提了他期待已久的奔馳E 300 L,然后他一直期待著我有一天會找到他進行空間和配置對比……因為他可以“羞辱”我了。我倆相約一起體驗對方的車,然后互相進行客觀的評價(互懟)。
● 兩款車售價相差1.4萬元
在聊兩車的各種對比之前,先說說價格,我的E 300 運動型裸車價48.58萬元,張戈的E 300 L 運動豪華型裸車價49.98萬元,我倆都是直接提的現車沒做任何選裝,因為等不起,任何一項選裝都要等半年才能提車。接下來咱看看拋開軸距不談,這1.4萬的差價都在哪。
● AMG風格發動機蓋符合運動定位(李昊鵬1:張戈0)
首先來看看長、標軸E級的外觀,張戈對標軸E級的AMG風格“青筋”發動機蓋很是眼饞,他的長軸版是沒有的。此外,兩車的進氣格柵一眼就能看出區別,其實款式是一樣的,只不過標軸E級運動版的格柵鍍鉻之外采用亮黑色涂裝,這一點也是為了突顯運動感。張戈說這在美國市場是價值200美元的夜色選裝包,是不是真的我也沒核實,他車長說什么都對……
后來他給我看美國官網,其他車系還真有夜色選裝包,不過E級并沒有。除了進氣格柵之外,標軸E級運動版的黑色后視鏡外殼和車窗裝飾也都是亮黑色樣式,并非長軸E級運動版的亞光銀色。兩車前、后包圍底邊的處理方式也不同,長軸E級運動版側重的還是豪華,所以在底邊增加了鍍鉻裝飾條。雖然兩車都沒有無鑰匙進入功能,但長軸E級運動版門把手也增加了鍍鉻裝飾。不過我并沒覺得標軸E級運動版沒用大量鍍鉻材質有什么不好,反而我很喜歡。
● 輪圈尺寸、規格一致,樣式不同打平手(李昊鵬1:張戈0)
張戈一直嘲笑標軸E級運動版的銀黑雙色19英寸輪圈很“汽配城”,剛提車時我也很嫌棄,開了一段時間之后覺得還好吧。我是提車之后奔馳官方才宣布對19英寸輪圈進行減配的,在原車價不變的情況下,長、標軸運動版E級的19英寸輪圈全部更換為18英寸,理由是很多用戶反映輪胎很容易起包,難道奔馳官方沒發現包括我倆在內的很多人反映無鑰匙進入還要選裝嗎?張戈是因為看到輪圈減配才開始滿北京4S店找16年款的長軸E級運動豪華型現車的,他提到的可能還真是北京最后一輛。兩車輪圈尺寸和輪胎規格完全一樣,輪圈樣式就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了。
● 座椅和內飾用料(李昊鵬1:張戈1)
我提車時還有可選余地,因為之前我所有車都是純黑內飾,想換換風格就提了白外棕內的現車,張戈號稱是想要黑外黑內剛好就有最后一輛現車。內飾顏色都無所謂,一打開車門張戈就開始擠兌我了,“你看你這搪塑中控臺,你再看我中控臺上的縫線了么?”確實,長軸E級運動版中控臺和車門都能看到縫線,中控臺采用覆蓋皮革的工藝用來突顯車內的豪華氛圍,這一點標軸E級運動版確實敗了。中控臺裝飾條長軸E級運動版采用木紋樣式,而標軸運動版則是“仿鋁質塑料”面板,這是張戈的原話,不過看上去真的很像是塑料材質。
兩車座椅樣式相同,但長軸E級運動版是全皮座椅,而標軸E級運動版是Artico皮革+Dinamica纖維材質的座椅,對于不能選裝座椅通風這個Bug來說,全皮座椅夏天太痛苦了。另外,長軸E級運動版前排頭枕比標軸E級運動版多了一個柔軟的靠墊,而后排座椅的“邁巴赫”頭枕則比前面的還要舒適,有了這個頭枕和后排加長的腿部空間,我終于理解為什么很多人選擇長軸E級了,這輪對比皮革覆蓋的中控臺和頭枕必須加一分!
● 這種細節不該省。ɡ铌基i1:張戈2)
其實我大概知道兩款車的配置差異,但提車時我就發現了一個標軸E級不該有的節省成本,我也因為這個小東西再次被張戈“羞辱”了一下。那就是標軸E級運動版四個門板位置的鎖頭竟然是很廉價的黑塑料,雖然長軸E級運動版這里也是塑料材質,但經過一番處理后不管看著還是摸著都顯得比較有檔次,這四個門鎖頭成本很低,不明白廠家特意做出這種差異化難道也是為了突顯標軸E級的運動性?
● 前排配置區別全液晶儀表完勝(李昊鵬1:張戈3)
又到了張老濕NB哄哄時間,一坐進我車里他就開始嘲諷標軸E級運動版的機械式儀表,說實話我都沒有回嘴的余地,因為我也很喜歡全液晶儀表。一說到全液晶儀表盤張戈就停不下來了,什么顯示效果好、沒延遲、可編程什么的,就差能玩“盲者農藥”了。奔馳官方的說法是機械儀表更突出運動型,相信沒有一個標軸E級車主不想要那塊大液晶儀表盤吧?(如果有哪位長軸E級車主想要機械儀表請私下聯系我!)
● 張戈的后排空間變態式體驗(李昊鵬1:張戈4)
張戈其實一開始也考慮買標軸E級運動版,但新婚不久的他考慮到未來后排較高的利用率最終選擇了長軸車型。我不喜歡長軸E級主要是因為軸距加長的同時,后門造型也發生了變化,這太不“德原E”了。我倆在不調整對方坐姿的前提下,互相體驗了對方車的后排空間,我只能說張戈開車的姿勢太變態,幾乎是躺著開。我坐他駕駛席幾乎都夠不著油門踏板,就你腿長!
接下來我體驗他的后排空間,跟我車的后排幾乎沒區別。再看他調整到他開車的坐姿之后,我車的后排腿部空間連只狗都擠不進去,瞬間變跑車后排了。所以我知道他為什么非要買長軸E級了,但我相信跟他一樣變態坐姿的人不會太多。在我的駕駛坐姿下,張戈體驗了標軸運動版的后排空間,只能說是僅僅夠用,膝蓋距離前排座椅靠背空隙只有三指,所以購買標軸E級運動版的車主必然是對后排空間沒過多要求的。
后排配置長軸E級完勝。ɡ铌基i1:張戈5)
坐進張戈的車后排,碩大的后排中央扶手完勝就不說了,長軸E級運動版后門遮陽簾竟然是電動升降的,而且雖然兩車都配備了后窗電動遮陽簾,但長軸E級兩側后車門都配備了單獨的控制鍵,車門上的按鍵還可以控制車頂遮陽簾,光左、右后門就比標軸E級運動版的各多出3個按鍵,逼格瞬間就提升了。加長軸距之后后排多出個小三角窗,三角窗配備了手動遮陽簾。
右側車門板還有老板鍵,不過這對于我來說沒太大意義,因為駕駛員一側就可以對副駕駛座椅進行調節。還是得益于軸距的加長,長軸版E級后排的天窗面積也比標軸版E級的要大一些?吹巾斉镂医K于可以挽回一些顏面了,標軸E級運動版采用黑色頂棚,而張戈的長軸版則是灰色頂棚,這一點也是讓他稍微有點羨慕的。關于部分差異配置,可以看看下面這段張戈對兩車的點評視頻。
● 哎呦?小驚喜還是烏龍?
張戈走到車尾,打開后備廂之后指著紅色的按鍵說:“電動后備廂你那車沒有!”啪啪打臉啊,我那車還真有!他臉一下就黑了“不可能!”這個我還真沒吹NB,不過我也挺意外的,我之前看車時翻看標軸E級運動版宣傳冊配置表時,并沒有看到有關電動后備廂的信息,連選裝配置里也沒有,然而提到車之后我發現我這車竟然有這配置,是廠家宣傳冊搞錯了還是我那車工人在裝配時裝錯了?那為什么不把無鑰匙進入給我錯裝上?標軸E 300運動版車主們來說說,你們的車也有電動后備廂嗎?
● 關于上期我吐槽的倒車雷達提示音
上期長測里,我講到由于我那車技糟糕的母親大人過于依賴駐車雷達,導致左前杠與護欄發生剮蹭,然后我就吐槽了一下E級駐車雷達提示音響起的過于滯后。E級雷達提示音“犯懶”的問題從上一代E級我就發現了,之前我那輛E 260 L 運動型也是如此,不過那時E級駐車雷達還是采用前后固定距離指示燈的方式,我覺得比現在集成在全景影像上的距離顯示要更直觀。那輛E級沒開多久我就賣了,所以也不清楚可以去4S店刷聲光同步來解決。
現款E級這個問題是可以通過車輛設置進行調節的,調整為雷達提示音提前響起后,之前的問題有了很大的改善。從原先距離障礙物27到30厘米雷達提示音才想起,到設置完之后距離障礙物80厘米左右時提示音逐漸想起,距離障礙物過近時長鳴。我覺得這才是大多數人對駐車雷達的使用習慣。
結語:
經過一番對比,兩車1.4萬元的差價,標軸E級運動型比長軸E級運動豪華型少了全液晶儀表盤、皮革內飾包裹、四個舒服的頭枕和后排車門電動遮陽簾。對于我這個一根筋的標軸愛好者來說,雖然嘴上說不要也罷,但還是很期待廠家看在短的份兒上能“下放”其中某項配置的,至少給我一個無鑰匙進入也行啊,畢竟這價位的車每次還要掏鑰匙解鎖/鎖車……希望這期內容能給游走在長或短的你一些有用的幫助。(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上期奔馳E級長測中,我和長軸E級車主張戈的座駕進行了配置對比,結果是慘敗。事實證明購買標軸E級還是需要一些勇氣和堅持的……本期長測我將對E級的多媒體系統進行一些小體驗,確切說是用E級“上網”。
● 64色車內氛圍燈逼格滿滿
開頭我還是要聊聊E級很有逼格的一點,相信這也是廣大E級車主果斷訂車的原因之一,那就是64色的車內氛圍燈。64色氛圍燈聽著就挺洋氣,不過真正使用時你會發現有些顏色的區別并不太明顯,但至少你能從官方宣稱的64種顏色里輕易挑出你喜歡的顏色。隔三差五換種氛圍燈顏色也不至于審美疲勞,所以這點必須點個贊!
● 用12.3寸液晶屏看網頁?算了……
在體驗瀏覽網頁前,我發現屏幕頂端有個標有“1”的圖標,然而找了半天都沒找到這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個放到結尾聊。返回多媒體主菜單,在“連接”中選擇“瀏覽器”,等待片刻后會出現梅賽德斯-奔馳的官網頁面,奔馳旗下車型信息都能在此頁面瀏覽。按下Audio20系統操作器的返回鍵,在右側彈出菜單中選擇“輸入URL”就可輸入任意網址瀏覽網頁了。
用旋鈕選擇英文字母更便捷些,字母布局與電腦鍵盤一致,域名有多種預存的后綴,省得自己去輸入域名結尾了挺方便。等待片刻進入網頁,實際瀏覽時你會發現奔馳的12.3英寸屏幕不支持觸控是件多么尷尬的事,想滾動頁面你只能向下死死推旋鈕,緩慢頁面移動速度加上卡頓現象會讓你崩潰。當然你也可以用觸摸板控住鼠標指針移動,不過你還是會被卡頓弄的不得不去用旋鈕選擇你要瀏覽的內容。
實際體驗過后我在想,我為什么不老老實實用手機的4G網絡看網頁?我何必遭這份罪?事實證明用車載網絡瀏覽網頁噱頭和科技感大于實用性,復雜的操作方式和過度的延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信E級多媒體中的這些功能只有用戶在購買新車時才會去研究研究,沒有車主真的會在日常使用這些功能。
● 雞肋的MB Apps
體驗過雞肋的瀏覽網頁后,我們再來看看“瀏覽器”下面的“MB Apps”,說實話要不是寫這期長測內容,我還真是第一次使用這項功能。和瀏覽網頁相比,MB Apps還是稍微實用些的。其中包括搜索周邊、天氣、美食推薦等多個選項,搜索周邊里都是跟“吃住行”有關,可查找距離你最近的餐館、酒店和停車場及加油站,個人認為查找周邊加油站最為實用,搜索到相關地點后即刻導入導航。
MB Apps中的“美食推薦”其實就是內置的大眾點評,進入后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美食種類,不過選定后并不只有引入導航的功能,選項中還提供店家聯系方式可直接致電聯系商家,此外還可通過手機掃碼用手機查看商家信息等詳情。那么問題來了:我為什么不直接用手機里的這個App找我要吃什么???
MB Apps中還有天氣預報、路況信息和空氣污染指數等內容,不過和前面提到那幾個最終不如直接用手機查看的信息一樣,有進入MB Apps加轉動旋鈕找到相應選項的工夫,我早掏出手機查完我要查的任何信息了……
當我看到最后的“微信互聯”時還是小驚喜了一下,然而進去后綁定微信賬號也沒出現我期待的我的微信聊天列表,或許是我進入這項功能的姿勢不對。關注了“梅賽德斯-奔馳 智能互聯”的公眾號后,我按提示發送了位置也沒任何結果,研究了半天最終放棄了。
奔馳E級并沒有配備CD機頭,相信很多車主在提到車時都對此有些懵逼,只能通過USB和藍牙等方式聽你想聽的曲子了。多媒體系統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與手機互聯,不過需要用數據線連接,雖然是將手機映射在屏幕上,但除了地圖和音樂播放外,目前支持CarPlay的第三方軟件并不是很多。不過我并不常用CarPlay,因為我每次上車基本都插上數據線給手機充電,一插上數據線CarPlay就自動啟用了,我手機里又沒存什么曲子……
● 車載4G網絡資費奔馳自己的人都弄不明白
后來我發現車載4G網絡還可以創建無線網絡熱點,但當我看到手機端可能產生費用的時候,果斷關閉了。前面說了那么多,那奔馳互聯上網資費標準是什么?答案是我!也!不!知!道!2017年2月剛提車時我撥打奔馳400電話咨詢了一下,問了一大圈最后總算有個知道這服務的客服人員回答了我的問題。她的回答是“可能第一年是免費的,可能之后會產生費用,但具體收費標準是什么他們也不知道”。這回答讓我哭笑不得的給了客服人員一個滿分!在拍攝這期長測內容時我又撥打奔馳400電話咨詢了一下……
這次客服人員的答復是“會產生費用,但收費標準我們也不清楚,您可以按界面上的“i”選項,進去之后可以聯系相關客服人員咨詢,然而我并沒有在“i”里找到任何聯系客服的選項。對了,說說開頭那個不知道是什么的圖標吧,后來我終于弄明白了,那是地圖正在更新,用的是車載4G網絡,軟件更新文件是2.51GB,如果第一年真的免費還好,如果不是免費的話……容我開一罐82年的可樂壓壓驚!
從提車到現在也有4個月時間了,我對E級最不滿意的一點就是這車的音響效果簡直太爛了!銳志車主們明白自己車的音響有多爛吧?奔馳E級的音響還真不如銳志呢,這一點我咨詢過長軸E級車主張戈,他說他平時開車只聽相聲試不出音響效果……我仔細研究過E級原廠音響的音效,最后總結出我認為最理想的均衡器設置是高音5,中音4,低音10。如果你能接受較長的訂車周期的話,建議你還是選裝原廠7000元的小柏林吧,大柏林4.4萬元的選裝價太貴了沒必要,小柏林足以滿足大多數人對音響音質的要求。
我這輛E級買了4個多月總共才開了3500多公里,這次長測完結估計也到不了做首保的里程。我覺得油耗還可以接受,最近開空調頻繁,加上最近把車借給同事拍選題,原地怠速時間較長,油耗增加比較明顯,表顯油耗13.8L/100km,實測油耗為14.5L/100km。
結語:
我不反對創新,但作為一輛汽車還是著重駕乘體驗更好。奔馳E級的智能互聯體驗中,用12.3英寸大屏看網頁實在有些蛋疼,MB Apps中的功能也未免有些雞肋,因為你最終還是會忍不住掏出手機打開相應的App去查閱你需要的信息。至于車載4G網絡的收費情況,就連奔馳官方客服人員都無法回答明白,再想想我那車自動下載的地圖更新達2.51GB……不說了,我去開罐82年的可樂壓壓驚。(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提車到現在已經5個多月的時間了,然而5個月的時間里由于不是天天開這輛車,所以行駛里程較少,也沒跑過長途,有些功能還沒來得及體驗,今天就聊聊奔馳E 300 運動版的一些簡單駕駛感受。
● 9速自動變速箱還算稱職
奔馳之前采用的7速自動變速箱就是自家生產的,目前E級所使用的全球首款適用于縱置發動機車型的9速自動變速箱也是奔馳自己家的產品,這樣就無需依賴采埃孚和愛信這樣的變速箱大廠供貨。那么這款9AT變速箱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9擋什么時候才能掛上呢?
或許是已經過了年少輕狂的歲數,我現在開車習慣“肉”,怎么舒服怎么來。E 300 運動版擁有ECO、Comfort、Sport和Sport+四種駕駛模式,但我基本一上車就選擇ECO模式駕駛,對于北京擁堵的路況來說也是找個心理平衡。E級的9AT換擋還算積極,只不過堵車時2擋和3擋間的頻繁切換總能讓你感覺這變速箱似乎在猶豫要不要升擋或降擋,且執行過程能讓你很容易察覺到(說人話就是頓挫感很明顯)。
目前我還沒有使用過Sport和Sport+模式,換擋撥片就更沒用過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ECO模式下,只要你舍得深踩油門,2.0T高功率發動機那245馬力的最大功率也會在“慵懶節油”模式下思考片刻,然后給你一個還算滿意的推背感。日常駕駛時超個車還是相當輕松的,至于要不要挑戰官方0-100km/h的加速時間呢?我覺得奔馳還是適合更優雅的去駕駛,即使它是一輛標準軸距的運動版E級……
提到9速自動變速箱,很多人會想時速多少才能用的上9擋呢?提車不久后我去了趟郊區,當時車輛里程數僅有800多公里,在Eco模式下(使用手冊上注明車輛在1500公里前應使用Eco或Comfort模式),我緩踩油門將車速慢慢提升,看著擋位逐漸遞增,最終當車速在105km/h時,擋位鎖定在9擋。實際使用過程中車速通常在105至135km/h時可以掛上9擋。市區環路正常駕駛時,當車速在80km/h時,通常保持在7擋。
奔馳的懷擋還是很好用的,操作便捷集成度高,掛擋的時候右手根本不需要離開方向盤。擋把上的按鍵是駐車P擋,向下撥動是D擋,向上撥動是R擋。開慣了大多數右邊撥桿是雨刷控制器的車型剛開始會很不習慣,用慣了之后會發現特別順手。
● E 300 運動型電子擋桿“破壞性”試驗
E級的懷擋從上一代車型就開始使用,由于開慣了傳統擋位形式的自動擋車型,剛摸到奔馳的懷擋時還需要適應一下,剛開始經常想清洗擋風玻璃就掛擋了。不過E級的電子擋桿可以有效避免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的誤操作。提車后不久,同事用我的車做過一次“破壞性”試驗,車輛行駛時按駐車鍵掛P擋,儀表盤會出現提示信息,車輛依舊保持在D擋。當行駛中掛入R擋時,變速箱會自動跳到N擋。
● 19英寸輪圈+低扁平比輪胎駕駛需謹慎
E級的懸架調校相對來說還是稍偏向于運動性的,對于我開慣了駕乘感更舒服的車來說,E級的懸架還是有些偏硬。在我體驗過選裝了空氣懸架的E級試駕車之后,這種感覺尤為明顯。在我體驗過新寶馬5系的試駕車之后,我認為E級的懸架調校對比新5系來說還是更“運動”些。19英寸輪圈視覺效果更出眾,然而配備了前245/40 R19和后275/35 R19的輪胎,帶來的問題是許多車主反映車輛在使用過程中輪胎很容易起包,這與部分地區路況不理想有關,也正是因為頻繁出現類似問題,迫使北京奔馳“不得已”將E級運動版的車輪減配。
● 上一代E級轉向“粘手”的問題得到了改善
之前我曾短暫擁有過一輛2015年款E 260 L 運動型,開了8個月就置換別的車了,我之前曾聽同事吐槽過奔馳轉向粘手的問題,確實2015年款E 260 L 運動型在方向回正方面給我感覺阻尼過大,回正時總要親自“干預”一下。這種感覺在新E級上得到了明顯改善,方向盤回饋力度恰到好處且轉向更加精準,方向盤力度在我體驗過5系之后給我感覺5系的方向盤手感偏輕,E級剛剛好。
● AUTO HOLD好用但啟停系統有時會“不聽話”
我之前駕駛過多款帶有自動啟停技術的車型,在北京的擁堵路況下,通常我上車就會選擇關閉自動啟停功能,因為在主路行駛時走走停停啟停的意義真的不大,反而在我看來自動啟停是個很雞肋的配置,我身邊大多數同事也和我一樣上車就關啟停。
大家可能知道我又要吐槽了,沒錯!E級的啟停功能在恢復啟動發動機時,能感覺到明顯的車身抖動,對于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這種抖動是不能被接受的。在一段時間的使用過后,我發現了一些小缺點,如果你要想善待蓄電池的話,在停車入庫前最好關閉啟停功能。因為當車輛停穩你準備掛倒擋時,很短的間隔發動機就會停止工作,當你掛上R擋后,發動機又再次啟動(始終踩住剎車踏板發動機就不會啟動)。這毫無意義的發動機啟停動作無疑是對蓄電池最大的傷害。
E級配有AUTO HOLD自動駐車功能,車輛停穩后深踩剎車就能觸發,與啟停配合使用效果不錯。然而我在使用過程中屢次出現AUTO HOLD已經觸發后,發動機熄火,將腳抬離剎車踏板,發動機卻又再次啟動。由于和前車保持距離較大,我往前溜車后再次停住深踩剎車踏板,AUTO HOLD再次觸發,發動機熄火,將腳離開剎車踏板,發動機又啟動了……
難道是我腳離開剎車踏板的姿勢不對?不知道其他車主有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此后,我總結出一個使用啟停功能的技巧,上車先關閉啟停功能,當遇到紅燈車輛停穩后深踩剎車踏板觸發AUTO HOLD功能,這時再按下啟停鍵,讓發動機熄火。當車輛再次啟動后再關閉啟停功能,這樣就能有效避免我之前遇到的那種尷尬的情況,畢竟反復啟動發動機對蓄電池壽命不利。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每天上車就開空調油耗提升很明顯,第7次加油平均時速在21km/h,實際油耗為14.5L/100km。而第8次加油平均時速17km/h,油耗卻降到了12.6L/100km。這是因為14.5L/100km的油耗是同事拍選題時原地怠速開空調所致,所以不具備參考價值。
結語:
E 300 運動型的動力水平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硬朗的懸架也能在激烈駕駛時姿態也不會太難看。兩種運動模式+換擋撥片的組合也足夠運動,不過換擋撥片對我來說“裝飾”的意義大于實際使用的意義……很多同事不理解我為什么買輛標軸E級,這是病,無法醫治。▓D/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提車之前銷售告訴我奔馳有個移動互聯App,拿到車之后我第一時間下載了這個名為Mercedes me的App,今天咱聊聊它的使用感受……
● 關于Mercedes me
第一次聽到Mercedes me還是提車那天銷售告訴我的,開通Mercedes me由銷售代為辦理,蘋果和安卓應用市場都能搜索到。目前Mercedes me包含21項功能,部分功能如空調預啟動要在混動車型上才能使用。目前針對E級標軸運動版的Mercedes me功能包括;管理Mercedes me互聯、地圖在線升級、軟件更新、Mercedes me互聯禮賓服務、遠程車輛信息、遠程車門鎖止/解鎖、地理圍欄、車輛定位等多項功能。
● Mercedes me軟件卡頓嚴重
主菜單中的遠程車輛信息可顯示剩余燃油、可行駛里程、總里程和玻璃水水量。對我這個記憶力早衰的人來說,遠程車門鎖止/解鎖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Mercedes me軟件的卡頓現象極為嚴重,當我滑動按鈕進行遠程鎖車操作后,屏幕顯示“鎖止車輛請求已發送”,然而屏幕上方的進度條卻走了一遍又一遍,屏幕右上角顯示“正在處理請求”但卻沒任何反應。我以為是Wi-Fi網速不暢所致,但改用4G網絡再試還是長時間沒反應。
剛提車那會兒我使用遠程鎖車功能時反應還沒那么慢,確實能實現遠程鎖車/解鎖,只不過鎖車成功后再進入菜單看車輛狀態還是“未鎖車”。地理圍欄可以通過軟件圈定一個虛擬圍欄,假設范圍設定在四環內,當車輛駛出四環你就會收到通知。對于車輛防盜來說起到了一定的監視用途,不過在我看來這項功能更適用于將車輛外借后監視車輛行駛范圍(這年頭雞賊點沒壞處!能不借車最好別借)。關于我剛才提到的軟件反應很慢,大家可以通過下面的視頻感受下。
地理圍欄頁面在設置圍欄的同時,屏幕還標記出車輛當前位置和車主(手機主人)的位置。說個題外話,地理圍欄這項功能更適用于檢驗情侶或夫妻間是否坦誠相待……你懂。車輛定位和停車位置提示功能的區別在于,前者可顯示行進中的車輛位置,而后者只能顯示車輛停放的位置和車輛與你之間的距離和路線。一旦車輛被盜,可通過車輛停放位置即使報警并向警方提供線索。
在“Mercedes me修養”中有星徽保養菜單、道路救援、查找經銷商和透明車間四個選項,其中保養菜單里明確列出了你車型對應的保養項目及價格。透明車間則可以在車輛保養時輸入車牌號,就可以及時掌握車輛保養和維修的狀態,不過我不是每天都開這輛車,所以半年的長測結束時我也做不上1萬公里的首保。我又去蘋果商店看了看Mercedes me這款App的評分和評價,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看來不止我一個人覺得這款App雞肋了。銷售在用戶提車時都會推薦用戶注冊和安裝Mercedes me,但真正有幾個用戶會去用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我體驗完之后就卸載了……
大多數車主應該都遇到過因視線受阻,導致從岔口拐彎時無法確定是否有車輛駛過的情況,E 300 運動型的前置攝像頭此時就顯得很實用了。倒車后再掛前進擋前置攝像頭就會開啟,車速達到20km/h后自動關閉。還可以通過旋鈕旁的駐車影像按鍵開啟前置攝像頭,用旋鈕選擇前置攝像頭廣角模式。此時你會發現原本目視看不到的路況,通過前置攝像頭廣角模式可以很容易觀察到是否有車駛過。
結語:
不管是為了營造科技感還是體現實用便捷的用車理念,Mercedes me的初衷是好的,只不過這款軟件因為嚴重的卡頓現象和不太順手的操作體驗,不僅沒有營造出科技感,反而讓用戶覺得這款軟件很雞肋,因為這更像是一款還未開發完成的App?傊,Mercedes me還有特別大的提升空間,希望開發這款App的人真正去使用一次,你不想摔手機么?(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之前幾次更新我都提到過,我這車開的里程數很少,長測結束時也跑不到首保的里程。不過最近我去了趟4S店,因為奔馳客服人員通知我來做召回維修……
●事件回顧:奔馳在國內召回多款車型共計398429輛
2017年3月28日,汽車之家發布了一則關于奔馳多款車型召回計劃的新聞,召回車輛涉及奔馳A級、奔馳B級、奔馳C級、奔馳E級、奔馳GLA和奔馳GLC等車型共計398429輛。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的起動機限流器無法承受某些短路情況下的過載,如果起動機由于某種原因(如發動機進水等)已經卡滯,駕駛員仍多次嘗試起動車輛時,產生的電流可能使起動限流器過熱,極端情況下,起動限流器周邊的零件可能被引燃,存在安全隱患。
●到店維修并進行新車磨合期檢測
同時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針對召回涉及的多款國產和進口奔馳車型發布了解決方案;在召回范圍內的車輛起動機線束上安裝保險絲,以消除安全隱患。2017年4月19日,我收到購車4S店發來的短信召回通知,通知中說明7月26日起開始維修召回范圍內的車輛。9月4日,我再次收到購車4S店發來的短信,通知我預約召回維修服務。
接到召回信息之前,我還收到了購車4S店發來的新車磨合期檢測通知。車輛超過1000公里且未到5000公里時可進行全車13項免費檢測。如果不是去做召回維修順便的話,我肯定就放棄這項免費檢測服務了,對我來說新車做這些檢查可做可不做。由于召回涉及的車輛數量過多,4S店售后人員建議我預約維修并按時到店。
預約的上午10點到店維修,到了之后等待接待、維修專員登記車輛和檢查外觀有無損傷等一系列工作用時約13分鐘,維修接待處的預約大屏幕上也能看到今天的預約車次確實不少,維修專員告知召回維修、新車檢測加洗車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維修過程中拍攝均采用手機拍攝,畫質欠佳)。
工作人員將車開進維修車間,維修技師先是逐項進行新車檢測。我在進店之前故意將右后輪胎放了些氣,技師在檢查胎壓時告知我有可能輪胎扎了,我說我知道扎在哪了技師讓我盡快檢查并補胎。從買車到現在也有7個月的時間了,輪胎從來沒補過胎壓,每條輪胎的胎壓都稍微低了一點。
補完胎壓后另一位技師用力矩扳手逐一緊固每個車輪的螺栓,大多數小店在補胎后安裝車輪都采用常規扳手緊固螺栓,工人常憑力度感覺操作,有時甚至會出現緊固力度過大擰斷螺栓的情況(之前我有輛車在補胎后就被小工把螺栓擰斷了),所以在新車檢測時如之前某個車輪在小店拆卸過,最好讓維修技師重新用力矩扳手緊固。
緊固螺栓的同時,技師檢查了剎車片磨損情況和是否漏油。接下來技師檢查了每個車門的密封膠條有無脫落現象,同時對車輛的各項電器系統用專用儀器進行檢測。打開發動機蓋,技師用清洗劑對整個發動機艙進行了擦拭,我平時洗車時自己都會擦拭發動機艙,這方面勤快點沒壞處,一是自己看著發動機艙干干凈凈的舒服,二是在擦拭過程中也能發現有無漏油的情況。
發動機艙擦拭完畢后,維修技師開始檢查和補充各種油液,檢查機油標尺后補充了少許機油,機油補充量在合理范圍內(車輛行駛里程4853公里)。防凍液、剎車油和轉向助力油并無滲漏情況,最后將玻璃清洗液補滿。新車檢測用時大概在50分鐘,工作人員這時領取了本次召回維修所用的零部件。
●召回僅加裝一個保險絲,無需替換任何原車零部件
之前也講過了這次召回的原因,解決方案是檢查前端繼電器,然后在繼電器上加裝保險絲。安裝保險絲之前先斷開蓄電池的接地線,整個過程操作非常簡單,用時不到10分鐘,僅僅是加裝一個零部件無需更換任何零部件。在前端繼電器加裝保險絲后,就可有效避免某些情況下短路過載導致起動機限流器過熱的情況發生。
磨合期檢測和召回項目完成之后,我向維修技師提出能不能將啟停默認開啟刷成默認關閉,我從來都是上車就關啟停功能,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在駕駛有啟停功能的車時大多數也和我一樣覺得這個功能太雞肋。維修技師的答復是需要向維修顧問申請,同時他告訴我在車輛駕駛模式中可以進行設置。奔馳E級擁有Eco、Comfort、Sport和Sport+四種駕駛模式,只有Sport+模式下啟停是關閉狀態。然而并不需要去4S店刷啟停默認關閉,自己動手設置就行。
操作方法是在主頁里選擇“車輛”→“DYNAMIC SELECT”→“Individual配置”,接下來就可以在Individual配置菜單里對車輛的駕駛模式、轉向力度和發動機啟停功能進行設置了。設置完成后將駕駛模式切換成Individual,下次啟動車輛后(4小時內)默認就是Individual駕駛模式了,啟停也自然就是默認關閉狀態。如果停車超過4小時的話啟動車輛后的駕駛模式仍然是默認的Comfort,將駕駛模式調整為設定好的Individual就行了。
結語:
召回并沒有我想象中的復雜操作,僅僅是在前端繼電器加了一個保險絲,也沒有更換任何原車的零部件,施工用時也很短。說到磨合期檢測,如果不是順路做召回的話我基本就放棄這項檢測了。做完召回和磨合期檢測后,我提出將啟停功能從默認開啟刷成默認關閉,但維修技師教我如何自己設置,實際操作之后發現挺方便的,終于解決了我最大的煩惱。(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終于到了E 300 運動型長測的最后一次更新了,由于平時不光開這一輛車,所以半年多的行駛里程僅5000公里出頭,接下來就簡單總結下這半年來的使用感受和這款車的優缺點總結,希望能給大家在選購時提供一些幫助。
●購車理由(標軸/小眾/廣受好評的內飾設計)
記得長測開篇時我聊到購車預算和最后入手的卻是E 300 運動型,很多網友對我的評價是裝逼沒裝好。網友都說為什么不買CLS?我想問為什么要買一輛明知內飾老氣且馬上就要換代的車?至于為什么選標軸,首先是我一直都不能接受“加長”,尤其是E級長軸車型的后門造型采用了邁巴赫S級的樣式。其次,我對后排空間無任何要求,即便長軸C級比標軸E級后排腿部空間還寬裕也無所謂,后排夠用即可。
很多人買車之后都希望自己的愛車千萬別淪為街車,對于追求小眾的人來說標軸E級和GS F Sport都是不錯的選擇,沒選GS F Sport是因為試駕之后我發現這車開起來并沒看著那么運動。相比滿街的長軸E級,標軸E級確實非常小眾,反而街上標軸C級越來越多,由此可見比我還不在意后排空間的大有人在。這半年多里我聽到同事對于我買輛標軸E級最多的評價就是“為什么不買輛長軸?”,而路人過來向我詢問最多的是“你這奔馳C多少錢?”哈哈哈哈……
此代E級很好的繼承了S級(W222)的內飾設計,E級一經推出就被譽為同級別最有設計感的內飾,即便在競爭對手推出換代車型后依然沒有被超越。俗話說你想得到的女人背后總有一個……就算是再有設計感的內飾,以現在奔馳將這種設計推廣到自家各級別車型的做法上(濫用iPhone 20大屏),相信很快就會審美疲勞。
●長軸E級細節配置感人,性價比明顯優于標軸
北京奔馳標軸E級配置差異 | |||
配置(○選裝,●標配) | E 200 運動型 |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E 300 運動型 |
發動機 | 2.0T 184馬力 | 2.0T 184馬力 | 2.0T 245馬力 |
驅動方式 | 前置后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后驅 |
全景攝像頭 | ○ | ○ | ● |
全景天窗 | ○ | ○ | ● |
方向盤電動調節 | ○ | ○ | ● |
方向盤記憶 | ○ | ○ | ● |
電動座椅記憶 | ○ | ○ | ● |
前排座椅加熱 | ○ | ○ | ● |
內/外后視鏡自動防炫目 | ○ | ○ | ● |
后風擋電動遮陽簾 | ○ | ○ | ● |
后側窗手動遮陽簾 | ○ | ○ | ● |
電動后備廂 | ○ | ○ | ● |
聊聊價格和配置吧,標軸E級僅有E 200 運動型、E 200 運動型 4MATIC和E 300 運動型三款車型,售價分別為42.28萬元、43.68萬元和48.58萬元。前兩款搭載代號M274的184馬力2.0T低功率發動機,而頂配的E 300 運動型配備245馬力2.0T高功率發動機,僅憑這一點我就毫不猶豫選擇了頂配車型。再看三款車型的配置差異,E 200 運動型兩款車型除了后驅和四驅之外,其他配置完全一致,而E 300 運動型則要比其他兩款車型配置高出不少。
我當時果斷提的現車(白外棕內的標軸E 300銷售說全北京只有一輛現車),本來還想選裝一些配置,不過銷售說任何一項選裝最少都要等半年才能提車。我當時也就沒再等,沒等就對了,因為我提車之后沒過多久E級無論標軸還是長軸的19英寸輪圈全部減配為18英寸,但是售價還是保持不變的。如果你想要19英寸輪圈,你要多掏10300元進行選裝。說實話,我覺得減配不怕,但減配售價不變的前提是你增加點其他配置。。!
在售價相差不多的標軸和長軸E級中,標軸和長軸車型的配置差別還是蠻大的,很多是在不起眼的小細節方面,所以論性價比必然是長軸優于標軸,最主要的是逼格極高的全液晶儀表盤標軸E級車主是享受不到的,除非你后期加裝,因為原廠不提供這項選裝配置,現在已經能在淘寶買到E級的全液晶儀表盤了,但我覺得真沒必要花錢又勞神去升級自己車的儀表盤,我并沒有覺得機械儀表盤Low。具體配置差異可以參考我和同事張戈(E級長軸車主)的簡單對比(點擊進入)。
●駕駛感更偏運動讓人頗感意外
入手標軸E級之前我并沒有去試駕過這款車,因為之前我購置過一輛改款E 260 L 運動型(W212),心想駕駛感受不會有過大的差異,開起來應該還是很“奔馳”的。245馬力2.0T高功率發動機動力表現符合我的預期,比我試駕過的同為245馬力2.0T的GS F Sport動力響應稍微激進一點點。奔馳自家研發的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換擋積極,在實際市區行駛中70km/h可以保持在7擋,接近90km/h時可以掛到8擋,通常車速提升到105至135km/h時就能上到9擋。不過也有不足,堵車時低速蠕行變速箱頓挫感很明顯的,主要是在2擋與3擋頻繁切換時。
●E 300 運動型優缺點總結
◆讓我滿意的
1.為了營造出與長軸E級的差異化,標軸E級在外觀方面還是具備一些特點的,最直觀的的就是AMG風格的發動機蓋,兩條“青筋”突起的發動機蓋搭配標軸E級的夜色套件(黑色進氣格柵、黑色前后杠下擾流、黑色后視鏡以及黑色車窗邊條)乍一看確實很AMG。
2.當S級車主還在竊喜7色可調氛圍燈足夠裝B時,E級車主就能比“老大哥們”多裝出57種顏色,E級標配的64色氛圍燈確實是繼內飾設計之外最能打動車主的一點了。E級內飾再好看也看膩了?換個氛圍燈顏色感覺又買了輛新車有沒有?盡管所謂的64色有很多顏色肉眼看不出區別。
3.E級的全景影像畫質非常流暢且清晰度夠高,在同級別中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出眾的。倒車之后再掛D擋,前置攝像頭隨即開啟,不管是倒車還是前進你都可以選擇多種視角去觀察車四周的情況,廣角模式在駛出路口時非常實用。
◆讓我不太滿意的
1.北京奔馳工藝仍有待提升,我那輛E 300后備廂蓋內側的打膠慘不忍睹,我拍了張細節圖發了個微博,很多網友質疑我不會買到事故車了吧(笑哭)。國產C級車主也反應自己的車車門內邊緣處理的很隨性。不過可能我是個例,我同事張戈的長軸E 300同樣位置打膠就很講究。
2.配置很“奔馳”,無鑰匙進入要選裝我忍了,然而全系不提供座椅通風選裝這事我覺得要吐槽一下,北方的氣候論這個級別的車沒有座椅通風夏天實在煎熬,讓奔馳標配座椅通風有點過分,但起碼提供一下選裝配置啊。好在標軸E 300不是全皮座椅,我同事張戈的E級全黑內飾+皮椅,爽……
3.Mercedes me手機客戶端使用感受相當差,很多特別實用的功能都被軟件嚴重的卡頓給毀了。每個車主購車時銷售都會推薦注冊這款軟件,貌似裝機率還挺高的,但實際使用的人卻寥寥無幾。有網友說軟件速度慢是因為服務器在德國本土,用戶才不管你服務器設在哪里,慢就是慢,讓人無法使用的軟件毫無意義。
●E 300 運動型油耗表現
我這輛E 300 運動型從提車到現在的半年多時間里一共行駛了不到5500公里,總共消耗639.02升燃油(全程加注95#汽油),長測總平均油耗11.7L/100km,這樣的油耗在我意料之中。平時用車幾乎全部是上下班高峰時段,每天單程18公里擁堵路況占75%,這樣的油耗表現合理。
前面我說過E 300 運動型的全景影像特別好用,車身前、后、左、右(后視鏡下方)配有四個攝像頭,下雨之后攝像頭表面會被污垢覆蓋影響影像系統的成像質量。車頭和后視鏡下方可以直接擦拭攝像頭,車尾采用隱藏式攝像頭,只有掛入R擋時攝像頭蓋板才會打開。若想擦拭車尾攝像頭可以通過設置開啟,方式是選擇系統菜單中的“車輛”→“輔助”→“攝像頭&駐車輔助”→“攝像頭護蓋開啟”,這樣即使不掛R擋也能讓車尾攝像頭蓋板打開以方便擦拭攝像頭。
結語:
半年的長測很快就結束了,由于并非每天都開這輛車所以很多功能體驗的還不夠詳細。未做任何選裝的標軸E 300對我來說配置完全夠用,當初要能選裝無鑰匙進入就更方便了。245馬力2.0T發動機動力響應很積極,自家的9速變速箱匹配的也還算盡職盡責。幾乎100%市區早晚高峰擁堵路況行駛,油耗在11.6L/100kn,油耗表現跟我預料的差不多。對了,上次去4S店召回時我又訂了輛E 300 Coupe,不過估計半年多以后拿到車也不會做長測了,畢竟區別不大,到時我可以感受下國產E級和進口E級工藝上的區別……(圖/文 汽車之家 李昊鵬)
車型圖片 | ![]() | ![]() | ![]() |
基本參數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廠商指導價 | 48.58萬 | 42.28萬 | 44.78萬 |
廠商 | 北京奔馳 | 北京奔馳 | 北京奔馳 |
級別 | 中大型車 | 中大型車 | 中大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歐V | 歐V | 歐V |
上市時間 | 2016.11 | 2016.11 | 2016.11 |
最大功率(kW) | 180 | 135 | 135 |
最大扭矩(N·m) | 370 | 300 | 300 |
發動機 | 2.0T 245馬力 L4 | 2.0T 184馬力 L4 | 2.0T 184馬力 L4 |
變速箱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925*1860*1470 | 4925*1860*1470 | 4925*1860*1476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250 | 240 | 229 |
官方0-100km/h加速(s) | 6.9 | 8.6 | 8.8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7 | 6.8 | 7.6 |
整車質保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三年不限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車身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長度(mm) | 4925 | 4925 | 4925 |
寬度(mm) | 1860 | 1860 | 1860 |
高度(mm) | 1470 | 1470 | 1476 |
軸距(mm) | 2939 | 2939 | 2939 |
前輪距(mm) | 1597 | 1597 | 1597 |
后輪距(mm) | 1590 | 1590 | 1590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 | - | - |
后備廂容積(L) | - | - | - |
整備質量(kg) | - | - | - |
發動機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發動機型號 | 274 920 | 274 920 | 274 920 |
排量(mL) | 1991 | 1991 | 1991 |
排量(L)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45 | 184 | 184 |
最大功率(kW) | 180 | 135 | 135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5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70 | 300 | 30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300-4000 | 1250-4000 | 1250-40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歐V | 歐V | 歐V |
變速箱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擋位個數 | 9 | 9 | 9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9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驅動方式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 | - | 全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奔馳E級 2017款 E 3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 奔馳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45/40 R19 | - | 245/40 R19 |
后輪胎規格 | 275/35 R19 | - | 275/35 R19 |
備胎規格 | 無 | 無 | 無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