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大型橫評] 前幾年想要買SUV,可選擇車型遠沒有現在這么多,而且市面上以20萬元左右的緊湊型SUV為主。隨著消費者對SUV的需求更多元化,有人想買小的,有人想買大的,小型SUV和中型SUV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廠家當然要緊跟市場,所以30萬元級別的合資品牌中型SUV越來越多。正因如此,我們找來了6位器大活好的中型漢子,來一次橫評。除了比空間、比動力、比四驅,中型SUV比緊湊型SUV多出來的是品質感,這也是我們衡量孰優孰劣的重要標準。
如果您對AH-100車輛評價體系不了解,可以通過上面的鏈接認識它。說明文章里介紹了分數的設定以及打分標準,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橫評內容。
◆ 選了哪6輛車?為什么是它們?
這次橫評我們選擇了6輛車,分別是豐田漢蘭達、大眾途觀L、本田冠道、斯柯達柯迪亞克、雪佛蘭探界者和別克昂科威。這6款車是合資中型SUV網友關注度最高的6款車,其中途觀L、柯迪亞克和探界者是今年剛上市的大熱門車(以下文章里車型排序會按照關注度由高到低排名)。
可以看到,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選擇的都是車系內2.0T的頂配車型,發動機的排量和形式都是一樣的,這個動力系統也是這個級別比較主流的選擇。盡管如此,具體車型售價的差別還是有些偏大了,雖然都是中型SUV,各個品牌對旗下車型的潛在消費者的定位還是有所不同的,這確實無法避免。
◆ 為什么它們沒來?
你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東風本田UR-V、福特銳界等車型沒來。UR-V是因為車型較新,暫無測試車,而且它和冠道出一個其實也就夠了;銳界則是網友關注排名第13名,另外廠家表示沒有測試車,所以很遺憾未能選入。另外評論區里有網友提到樓蘭,這車在汽車之家中型SUV關注度排名28,關注度確實不高,所以沒有入選。下面開始正文部分,按照慣例我們從外觀開始。
◆ 外觀和車型尺寸
● 豐田漢蘭達
漢蘭達曾經是這個級別當之無愧的霸主,現在稱其為常青樹也不過分,憑借極好的七座大空間,漢蘭達的實用性和均衡的靜態、動態表現,一直是中型SUV里的主流之選。
換代之后的漢蘭達用2.0T發動機代替了老的2.7L自然吸氣,動力表現更好,其他各個方面也有增強,雖然上市已有一段時間了,但它仍然很受網友們的關注,這次橫評,它的綜合表現值得期待。
● 大眾途觀L
途觀L的外觀設計一眼便能看出是一輛大眾,這太正常不過了。前臉進氣格柵的鍍鉻飾條和LED大燈融為一體,整體感不錯,尾部則是棱角分明的設計,偏向城市SUV的風格。
上代途觀加價銷售了多久大家也都知道,因此也被網友冠上了“神車”的稱號。換代之后,車身尺寸有所提升,引入合資國產后又進行了加長,因此晉升到了中型SUV的級別。
● 本田冠道
冠道的設計比較新穎,視覺效果顯得寬大、厚重。進氣格柵采用了粗壯的鍍鉻飾條,個人并不是太喜歡,側面可以看到后方有一點溜背的意思,看著有蓄勢待發的感覺。尾部的鍍鉻裝飾條直接延伸進了尾燈組,立體感較強的尾燈也比較顯檔次。
● 斯柯達柯迪亞克
柯迪亞克的外觀要比途觀L更有個性一些,進氣格柵的鍍鉻飾條是豎向的,這也是斯柯達家族化的設計語言,側面平直的腰線是比較典型的歐洲車的感覺。尾部的造型我個人覺得不如途觀L精致,檔次感稍遜一籌。
柯迪亞克和途觀L同屬大眾MQB平臺,兩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同為2.0T頂配,售價差了接近10萬,除了品牌,到底兩者還有沒有其他差別?本次橫評就為你揭曉答案。
● 雪佛蘭探界者
探界者的外觀風格和前面德、日系的選手們差別很大,很有美國人粗獷的感覺。它有很多彎曲、流線的設計語言,前臉的“大嘴”看上去也挺兇悍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尾部顯得有些平淡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6輛測試車里,探界者的售價是最低的,它的性價比也值得我們期待。
● 別克昂科威
昂科威外觀沒什么好說的了,平常路上天天見,值得一提的是,這車看著重心比較低,底盤離地間隙看上去也不高,本次橫評里各項越野相關的項目,對它可都是不小的考驗。
◆ 車身尺寸對比
這6輛車的體型都比較“健壯”,下面就是它們的車身尺寸對比表:
我建議大家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車長和軸距上,也可以關注一下寬度?梢钥吹,漢蘭達、冠道的車寬都超過了1米9,類似于途觀這樣曾經是緊湊型SUV,國產加長之后晉升為中型SUV的車型則要明顯窄一些。
接近角、離去角、離地間隙這些數據,對尺寸相對較大的中型SUV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直接和通過性相關,而通過性則是SUV相比于轎車,很核心的一個優勢;所以,我們對這3個數據進行了實際地測量,可以看到,途觀的接近角和探界者的離去角較有優勢,冠道的最小離地間隙最大。而具體通過性的實際表現,后面的內容我們也會有針對性的測試。
◆ 內飾設計及用料做工
● 豐田漢蘭達
漢蘭達內飾走的是簡約實用路線,內飾用料非常一般,在這幾款車里算不太好的。按鍵旋鈕都比較大,不算精致,如果從實用性角度,漢蘭達內飾尚可,不過豪華感,不是漢蘭達的強項。
● 大眾途觀L
途觀L內飾做工和用料尚可,在這6款車里屬于中上等水平,只是家族內飾讓人有些審美疲勞,而且不是很顯檔次。
● 本田冠道
冠道的內飾視覺上比較飽滿,用料和做工都非常不錯,所以整體營造的豪華感在這幾款車里算是比較不錯的。
● 斯柯達柯迪亞克
內飾的設計也是標準的大眾風格,使用上沒有難度,但豪華感就不如冠道和昂科威營造的好。內飾用料一般,不如途觀L好。
● 雪佛蘭探界者
探界者的內飾設計有自己的風格,不算豪華但還是有些品質感的。不過內飾用料就很一般了,沒有冠道和漢蘭達用料好,做工也稍顯粗糙一些。
● 別克昂科威
內飾氛圍是昂科威的強項,昂科威內飾的設計感和豪華感營造的是這6款車里最好的,做工和用料也算得上數一數二。
◆ 內飾小結
內飾部分,我們主要的評判標準是內飾的豪華感以及用料和做工。6款車里表現最好的是冠道和昂科威,沒有太多爭議。冠道的優點是各方面比較均衡,坐進去有豪華感,而且找不到太多不足;最大的驚喜來自昂科威,即使上市這么久了,內飾的設計感和豪華感依舊很出色,經得起推敲;途觀L和柯迪亞克中規中矩,典型的大眾工業風,用料做工也是正常水平;探界者的內飾差強人意,一坐進去就可以感覺到豪華感跟冠道和昂科威比還是有差距的;漢蘭達在這幾款車里就沒什么優勢了,豪華感和品質感都不足,不是很顯檔次。
◆ 多媒體系統
這6輛車的多媒體表現差別其實并不大,日常使用功能都挺齊全,用戶體驗也不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6輛車應該是4套多媒體系統,途觀L和柯迪亞克、探界者和昂科威,兩兩的系統功能大致是相同的。
多媒體系統幾款車差別不算太大,有的提供CarPlay,有的車則沒有提供,不過沒有提供的也有自己的互聯網系統,冠道有Hond CONNECT,可以提供實時路況導航以及其它互聯網服務;大眾也有自己的互聯系統。昂科威和探界者支持通過安吉星,用手機對車輛進行遠程遙控啟動。
◆ 配置對比
這次的測試車都是2.0T的頂配,配置都算比較豐富的。我們挑選了一些較為實用、常用的基礎配置進行對比。
漢蘭達和探界者在這方面的表現不太好,大家應該知道,有一鍵升降會給日常用車帶來不少便利,對安全性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我個人認為這些車應該都配備上四門一鍵升降,畢竟成本其實也不高。
◆ 天窗尺寸對比
6款車都配備了全景天窗,這也很正常,是這個級別該有的水準;從尺寸來看,途觀L是最大的,采光方面比較有優勢。
后排獨立空調其實很重要,現在的高溫天氣,車停外面不用多久就已經和烤箱差不多了,這些車的車內空間都不小,后排只有出風口的話,的確難以保證后排乘客的舒適性。220V/230V電源則為外接設備通電提供了不少便利?碌蟻喛撕吞浇缯叩挠陚悴凼呛苡行乃嫉男〖毠,一般只有超豪華車上才能看到,點個贊!
◆ 座椅/兒童座椅
到了中型SUV這個級別,消費者在買車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空間水平,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6輛車在座椅以及空間方面的表現如何。
在正式進入空間部分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幾款車座椅的配置水平,可以發現6輛車對于駕駛員一側的照顧還是比較周到的,最少也有10向電動調節,但到了副駕駛一側,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其中柯迪亞克的副駕駛座椅竟然還是手動調節,這有些說不過去了,畢竟售價已經接近27萬了,好歹給來個電動座椅啊。另外柯迪亞克也是6款車中唯一不帶前排座椅通風的車型,橫評這幾天天氣很熱,我們都充分體驗到了座椅通風的實用之處。前排就這樣,冠道和途觀L還帶有后排座椅加熱,對后面乘客的照顧更加全面一些。
購買這個級別SUV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有全家出行的需求,帶孩子當然需要裝兒童座椅,在兒童座椅安裝的便利性方面,途觀L、柯迪亞克和探界者做的比較好,ISOFIX錨點比較靠外,很容易就裝上了;漢蘭達和冠道的ISOFIX錨點比較深,相比之下不是那么好裝;昂科威的處于它們之間。
◆ 乘坐空間
老家在美國的漢蘭達前排座椅很寬大,包裹性并不是它的強項,前排座椅填充物比較柔軟,而后排相比之下要更硬一些。它的空間水平在6款車中是數一數二的,即便是第二排座椅調至最前,體驗者1拳2指的腿部空間也算是可以了,此時坐進第三排,還能有1拳左右的腿部空間實屬不易,不過頭部就有些壓抑了,如果換作身材相對矮小的女士,想必還是能夠坐的比較從容的。在中型SUV中,能讓二、三排乘客都有一個相對不憋屈的腿部空間的車并不多,漢蘭達算是其中一個。
途觀在加上一個“L”之后,從車外已經能看出它明顯拉長的后門了,這個“L”也著實換來了后排更充裕的乘坐空間,后排3指+2拳多的表現不錯,途觀L的前排座椅保持了歐洲車的一貫風格,前座偏硬,座椅兩邊側翼凸起比較高,包裹性不錯,后排座椅明顯要比前排軟,座墊的長度也不短。
冠道在上市之初所打的就是“豪華大5座”的概念,本田這么做很聰明,它不跟漢蘭達拼第三排,而是把第二排做到極致。前排座椅寬大柔軟,后排座椅更是有過之無不及,座墊也足夠長,后排腿部空間超過3拳,十分夸張。這個成績不僅在這次橫評的6款車中拔得頭籌,即便拿去跟中大型SUV比,也不落下風。
雖然和途觀L是兄弟車型,但在乘坐時,還是能感覺出兩車座椅的差別,柯迪亞克座椅無論是頭枕部分,還是前排和后排的靠背和座墊,都要比途觀L更軟一點。此外,它倆雖然有著一樣的軸距,但由于柯迪亞克是一款7座SUV,要為第三排座椅留出空間,所以第二排座椅沒法像途觀L那么靠后,因此第二排腿部空間要小于途觀L,不過2拳有余的水平日常用也完全沒問題了。不過既然是7座,那么還是有必要衡量一下第三排座椅的實用性的。我們將第二排座椅調至最前,此時體驗者腿部只剩3指空間,來到第三排,最多還有2指空間。如果保持這種狀態滿載7人,第二排乘客和第三排乘客都得正襟危坐,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所怨言。
探界者的前、后排座椅柔軟度都一般,并且前排座椅的包裹性不及途觀L和柯迪亞克,但后排座椅的座墊長度以及上揚角度都還不錯,坐上去大腿能獲得不錯的承托。作為上汽通用雪佛蘭的第二款中型SUV,它沒有像科帕奇一樣上7座,而是“老老實實”選擇了5座,后排腿部空間也是2拳多,介于途觀L和柯迪亞克之間。
我們一致認為昂科威是幾款車中看著最顯小的車,但實際上它除了寬度,剩余幾項指標都超過了探界者,不過乘坐空間方面它卻不及探界者,后排空間正好兩拳,是此次橫評6款車中最小的。昂科威的座椅舒適度不錯,前排座椅跟后背的貼合度不錯,座椅內部的填充物很軟,美中不足的是包裹性一般。
通過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寬度方面,冠道和漢蘭達相比其它4款車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但它倆的第二排座椅高度都很低,這意味著乘坐者的大腿部分受到的承托可能會不太夠,第三排座椅方面幾乎沒有懸念,漢蘭達完勝柯迪亞克。
在車上最多有4個人的情況下,第二排座椅中間部分肯定不會有人主動選擇,但假如約上三五好友,后排滿載的情況也不是不會發生。這6款車的座椅靠背中間位置都有一部分凸起,靠著不太舒服也是意料之中的,而地板方面,除了途觀L和柯迪亞克凸起比較大外,剩下的4款車都是純平的,不用岔著腿坐,能相對舒服一些,夏天女孩子也能防止尷尬。
◆ 乘坐空間小結
空間對中型SUV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在這一項里,冠道后排腿部空間3拳的表現無疑是要排第一的,漢蘭達和途觀L緊隨其后,但不要忘了漢蘭達還是一款7座車型,在第二排有1拳2指的空間前提下,第三排乘客還能留有1拳的腿部空間實屬不易?碌蟻喛撕吞浇缯叩牡诙磐炔靠臻g基本屬于同一水平,排在最后的是昂科威,2拳的腿部空間日常用也肯定足夠,但在幾位對手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 儲物空間
這部分,我們不再詳細展示每個車的全部儲物空間,只挑取一些比較有亮點的地方單獨介紹,最后用表格來總結6輛車儲物空間方面的綜合表現。
【大小關系為:大 > 較大 > 常規 > 較小 > 小】
總體來說,漢蘭達的儲物空間水平在6車中最好,它不以數量取勝,而是贏在大,中控臺上一個很長的儲物槽已經可以放入一切雜物,如果還嫌不夠,那么那個巨大的中央扶手箱一定可以滿足你的需求。昂科威的儲物空間數量最多,用起來也都還挺順手的,但相比之下,儲物空間都比較小,在6車中落了下風。
◆ 后備廂空間對比
通過上表能夠看出,在6款車中,漢蘭達的后備廂尺寸最大,昂科威相對最小,途觀L的后備廂地板可以上下移動,當蓋板放在上固定位的時候,蓋板下面還能獲得一個比較私密的儲物空間;冠道的后備廂雖然最寬,由于采用了溜背造型,所以后備廂在靠近車尾位置的高度會有所減小,而且冠道也是6款車中唯一一款座椅放倒后不能完全放平的車。
◆ 6款車靜態部分AH-100打分
好了靜態部分的榜單出爐了,排名依次是冠道、途觀L、柯迪亞克、漢蘭達、昂科威、探界者。其中前兩名的成績比較接近,都是在25分以上,中間兩名成績接近,都是在24分以上,后兩名成績稍低。
我們按照車型分析一下?梢钥吹椒彩巧婕翱臻g(包括乘坐空間,儲物空間)的項目,漢蘭達都得到了比較高的分數,但配置方面是漢蘭達的短板,尤其在主動安全方面配置的缺失,使得它在基礎配置方面失了比較多的分;途觀L得分與大眾車日常使用時感覺很像,沒什么明顯短板,并且在配置方面領先其它車不少,所以在靜態得分方面它拿到第二名,并且跟第一名得分非常接近;冠道是那種非常討喜的車型,靜態方面排名第一也是意料之中,后排空間和基礎配置在這6款車里都是遙遙領先。
柯迪亞克算是中等水平,要知道它的價格只比探界者略高,比其它4款車都要低很多,這樣的得分還是相當不錯的;探界者價格最低,表現也比較平庸,靜態部分得分最低;昂科威得分也不高,盡管在內飾品質感方面有優勢,但空間表現實在一般,乘坐空間和后備廂空間都不太好,所以成績被拉下來。
◆ 靜態部分總結
以上就是這次合資中型SUV橫評靜態部分的全部內容了,最后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外觀設計方面屬于個人喜好問題,我們不多評論,不過從車身尺寸來看,雖然同屬中型SUV級別,但是一眼看過去,漢蘭達和冠道明顯要比其它4款車更顯大,放在一起時會感覺這兩款車像是大一個級別的車型。
內飾做工冠道最為出色,途觀L和柯迪亞克也保持了大眾汽車一貫的做工水平,屬于中上水準。相比之下,探界者和漢蘭達在這方面做得就差一些,像中控面板側面接縫不齊、接縫處有毛刺、門板接縫不齊等問題都有顯現。昂科威做工方面也有一些瑕疵,但它在用料、設計方面做得很好,所以營造出的豪華感在6車中是最強的。
在空間方面,幾款車都表現出了中型SUV應有的水平,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在后排,腿部都能有最少2拳的空間。它們之中做得最好的是冠道,后排大于3拳的腿部空間已經能夠媲美中大型轎車。漢蘭達雖然在第二排空間上沒有冠道的3拳那么夸張,但是仍然保持了比較高的水準,而且作為7座車,能夠讓第二排、第三排乘客都能坐的比較舒服也實屬不易,不僅如此,儲物包括后備廂空間也是漢蘭達的一大亮點,在這方面其它幾輛車跟它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看了這么多,想必您也一定很想知道它們的動態表現,包括四驅和越野的表現如何,那就請留意即將上線的橫評動態篇吧。(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佳 徐超 王澤石)
[汽車之家 大型橫評]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們選取了6款熱門的合資中型SUV,并對它們的外觀、內飾、乘坐空間、儲物空間等做了詳細的對比。最終,在靜態部分,冠道、途觀L和柯迪亞克排在前三名,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已經可以宣告勝利了,因為只有動起來,它們才能被稱之為汽車。在接下來的文章里,它們將比加速、拼油耗,最后還要看看誰的四驅更厲害。是靜態部分的前三名繼續鞏固優勢?還是排在后面的選手成功逆襲?接下來的內容將一一揭曉答案。
◆ 動力系統
現在多數中型SUV都配備2.0T發動機,另外再加一個稍小排量的發動機,比如昂科威、探界者和冠道都提供1.5T發動機。當然,對于車型較大的這幾款車來說,2.0T版本的關注度相當高,所以這次對比選擇的都是2.0T版本。不過雖然都采用2.0T發動機,但它們的噴射方式不盡相同,漢蘭達加兩個德系車采用的是混合噴射,其它三款車都是直噴。我們在這不討論直噴和混合噴射的優劣,只說動力匹配的感受以及行駛感受。
這6款車的功率和扭矩賬面數據差別不小,其中漢蘭達和途觀L、柯迪亞克最大功率和扭矩數值是一樣的(轉速不同),冠道的賬面數據是最好看的。
◆ 日常駕駛感受對比
● 豐田漢蘭達
日常駕駛狀態,漢蘭達在這6款車里絕對是舒適的代名詞,不激進不急躁,動力輸出平緩線性,往好了說這種感受比較平和,另一個方面就是不積極。在這6款車里漢蘭達的動力感受算是比較一般的,動力的輸出和變速箱的降擋都不敏感,駕駛比較輕松。油門踏板比較輕盈,這似乎跟龐大的身軀有些不配,不過這其實是非常好的設定,開著會感覺還是很輕松的,完全不像身軀那么沉重。
6速變速箱的平順性絲毫不需要懷疑,換擋時的舒適性相當高。只是換擋速度不快,甚至我的感受是它可能是這6款車里最慢的,不過完全不妨礙日常駕駛,低速行駛時基本上沒有任何闖動感。
漢蘭達的轉向輕、懸架軟,轉向的指向性和靈活性都是這幾款車里比較低的,所以這款車跟駕駛樂趣不沾邊,而且由于懸架行程較長,支撐性不如其它幾款車,這使得在急加速或者急剎車時,漢蘭達的“抬頭”和“點頭”姿態更明顯?偟膩砜,漢蘭達非常適合一家老小出行,平順的動力輸出、較舒適的行駛質感,都更容易得到家人的認可。
● 大眾途觀L
比較通暢的路況下,途觀L絕對是讓你大呼過癮的那一個,因為它的提速感是最好的。變速箱平順性表現尚可,低速跟車行駛時偶爾還是會感受到闖動,不過在中高速行駛時,變速箱平順性是非常不錯的,甚至不比那些AT變速箱差。另外途觀L的雙離合變速箱在換擋速度方面還是有優勢的。
途觀L相對來說坐姿不算高,所以駕駛感受是這幾款車里最接近轎車的(柯迪亞克也是),轉向力度恰到好處,轉向精準性和車身靈活性在這幾款車里也算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說到駕駛,我更推薦兩個大眾系車型,尤其是途觀L,因為途觀L的底盤表現還要略好于柯迪亞克,相比之下更有品質感。另外關于噪音控制,途觀L和柯迪亞克都只能算是中等水平,途觀L比柯迪亞克好一點點。
● 本田冠道
冠道應該是這幾款車里最容易贏得好感的車,因為像漢蘭達,或者途觀L和柯迪亞克都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喜歡駕駛的可能選擇途觀L,心疼家人的選漢蘭達。冠道呢,所有人群都不放過,這只木桶你甚至很難找到它的短板。
賬面參數上冠道有絕對的優勢,然而實際動力感受冠道并不如兩款大眾系來得直接,主要是中低轉速的扭矩輸出比較一般,發動機在超過2000rpm以后才會感覺到發力,而不像途觀L和柯迪亞克一樣在任何轉速下都能提供非常好的加速感。9速自動變速箱來自采埃孚,平順性和換擋邏輯是這6款車里最好的,當然其它車也都不錯(除了途觀L和柯迪亞克的蠕行平順性不太好),所以平順性的差別不大。冠道在高轉速下的動力表現還算是非常不錯的。
冠道配備的是電磁懸架,減振器的阻尼可以實時調節,駕駛者也可以主動選擇駕駛模式,減振器會有不同的表現。整體而言冠道的懸架是偏向舒適性的,路面的細碎振動過濾得很不錯,同時車身穩定性也很好,懸架在這運動和舒適兩方面都有較高的水準。只是由于車身較大且較重,靈活性不佳。
● 斯柯達柯迪亞克
柯迪亞克的整體駕駛風格跟途觀L沒有什么區別,尤其是這6款車對比著開的時候,可以非常輕易地感受出來,柯迪亞克跟途觀L是一個“門派”的。動力表現是這兩款車最大的優勢,在全轉速區間似乎都可以輸出最大扭矩,再加上柯迪亞克和途觀L的整備質量都比較小,所以動力是這6款車里最充沛的,駕駛比較輕快,不笨重。
變速箱中高速行駛時還好,不過低速蠕行時還是會感受到變速箱頓挫感,并且我有點不太能接受在闖擋的同時傳來的咯吱聲,聲音不大卻有些刺耳,體驗不是很好。
底盤偏向運動特質,懸架支撐比較足,跟漢蘭達是兩個極端,所以完全不會感受到像漢蘭達那樣的前仰后合的感受。不過支撐好帶來的另一面就是舒適性表現稍差,對于路面不平的振動并不是積極過濾掉,而是保留大部分路面信息,當然對于駕駛者這無所謂,不過對于乘客來說干擾稍微有點多了。
● 雪佛蘭探界者
探界者給人感覺在動力輸出和動力匹配方面的表現都介于這6款車的中間水平,挑不出太多問題,但也沒什么優勢。9AT變速箱跟發動機的匹配正常,換擋的平順性還不錯,換擋時機沒問題,邏輯清晰響應也比較及時,不過,跟同樣是9AT的冠道相比,探界者在換擋速度方面不如冠道。
底盤表現在這6款車里不算太好,整體風格偏運動,所以濾振效果不佳,如果路面有坑洼不平,探界者基本上保留了絕大部分路感,對于乘客來說絕對不是好事,坐在后排會感覺有些過于顛了。另外探界者的NVH也不是很好,傳遞到車內的振動,以及噪音都比較多。
● 別克昂科威
動力表現中規中矩,昂科威勝在順暢。盡管擋位數沒有其它車那么多,昂科威的動力匹配絲毫不差,平順性跟兩輛9AT不相上下,在油門和變速箱響應速度方面甚至超過其它幾款車。
操控性方面6款車里表現最好的就是昂科威,首先轉向時的回饋感和指向性很棒,轉向力度線性且非常精致,試駕過的幾位編輯意見一致,昂科威是操控最有樂趣的一個。
昂科威配備CDC主動液力減振器,功能上跟冠道接近,所以底盤表現也跟冠道一樣在這6款車里是數一數二的,均衡的表現更容易讓多數人產生好感。而如果是從駕駛的角度而言,昂科威的表現甚至超過冠道,底盤穩定性是6款車里最好的。
● 加速測試
在加速項目中。兩款上汽大眾的選手——柯迪亞克和途觀L顯現出了實力,三代EA888+7速DSG可算是大眾的黃金組合。起步轉速可以憋到3500rpm左右,松剎車的一瞬間會有一些延遲,隨之而來的推背感強烈而持久,最終也只有這兄弟二人跑進了7秒大關,成績大幅領先其它4款車。在我們年初做的測試中,冠道曾經跑出了6.7秒的成績,這次我們也對它寄予厚望,但測試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最好成績8.25秒,且由于天氣炎熱,后面的成績始終沒能超過第一次的8.25秒。秉著嚴謹的態度,我們又找來一輛相同配置的車再次進行測試,最終成績也在8.3秒左右,可以得出結論,第一次8.25秒的成績是合理的。
為什么出入會如此之大?我們分析是由于氣溫所致。測試當天的最高氣溫超過30℃,渦輪和發動機在高溫下,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動力會有所衰減,而年初那次測試氣溫在0℃左右,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這次測試的冠道、漢蘭達以及昂科威加速成績均不如那次,但還是要指出,冠道的渦輪和發動機效率在6款車中受溫度影響最大。
在中途加速環節,依舊是0-100km/h加速的前三名領跑,除了兩位體型較大的選手,剩下的4輛車在40-80km/h的加速比差距很小,但在80-120km/h區間內,昂科威的勢頭弱了下來,探界者以0.2秒的劣勢排在途觀L和柯迪亞克之后。漢蘭達在這一項中墊底,和0-100km/h加速結果一樣,這和它的超過2噸的自重不無關系,以它的自重來看,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中途加速測試原則為:測試5組后取成績的平均值)
● 剎車測試
在剎車測試中,“大眾兩兄弟”繼續保持著好成績,以汽車之家100km/h-0剎車成績39米為優秀的標準來看,也只有它們兩個達到了這一標準,探界者以0.03米之差沒能獲得優秀,但39.03米仍然是個不錯的成績,排在后兩名的是兩位“重量級選手”,結果并不意外。
● 油耗測試
這次橫評油耗測試的標準為:空調24℃,風力兩擋,打開自動啟停,有經濟模式的車用經濟模式,沒有的采用普通模式,6輛車盡量排隊行駛,并交替領先帶隊,途中更換一次駕駛員。全程下來平均時速31km/h,最終成績如下:
其它車輛在使用經濟模式的時候,基本都是調整油門的靈敏程度,變速箱升擋更積極,而途觀L除了上述表現外,駕駛員只要松開油門,車輛還能進入“滑行模式”,發動機與變速箱連接斷開,此時的轉速只有800rpm左右,但使用相同動力總成的柯迪亞克卻并不帶有這個功能。最終除了途觀和柯迪亞克,剩下4輛車的實際油耗均高于表顯油耗,其中冠道相差最多,它也是此次6輛車中油耗最高的。
● 噪音測試
通過上表不難看出,漢蘭達的整體隔音水平還是很不錯的,尤其在80km/h巡航時,噪音值要比其它5款車低不少。排在第二位的應該是昂科威,別克車的隔音水平有口皆碑,這一點在日常駕駛昂科威時就能感覺到。加速時,發動機艙內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營造出的高級感很到位。冠道在怠速時的噪音最低,這也能證明它在隔音方面還是下了功夫的,但跑起來后,發動機艙里傳來的聲音比較大,跟昂科威相比,你能清楚地感覺到發動機就在你前方努力工作著。途觀L在高速時的噪音值要低于冠道,但從主觀感受上不如冠道,風噪是它的主要噪音來源,而且在加速時,渦輪進氣的聲音從車內也能聽得比較清楚。相比之下,探界者在這個測試項目里排在最后,雖然它有9個擋位,在巡航時發動機能始終保持在比較低的轉速,但對底盤噪音的隔絕做的還有待加強。
◆ 四驅系統
這六款車我們選擇的都是頂配,都是四驅車型,而且都采用的是電控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作為軸間動力分配,不過具體結構稍有差別,昂科威跟其它車型不同的是有兩組多片離合器,設置在后橋上;途觀L和柯迪亞克的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無法完全斷開,后軸一般會有5%的動力,所以是全時四驅;其它四款車型都是動力可以100%斷開給前軸的適時四驅系統。
途觀L和柯迪亞克都配備大眾4MOTION四驅系統,來自博格華納的第五代瀚德Haldex全時四驅,結構本身跟其它車型沒有區別,用一組電控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來分配軸間動力,輪間則是靠電子限滑來控制,不過因為多片離合器不能完全分離,所以后軸始終可以保持最少5%的動力,所以是全時四驅。
昂科威采用的是適時四驅系統,不過采用兩組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并且都設置在后橋上,通過電腦控制兩個多片離合器,完成軸間和輪間動力主動分配,理論上昂科威這套四驅系統能做到前后輪50:50動力分配,后軸也能做到輪間0:100-100:0的動力分配,并且也有電子限滑,所以輪間分配能力理論上更強。
◆ 滑輪組四驅測試
跟之前的滑輪組測試一樣,我們每輛車共測試5組,分別是前軸兩輪有附著力、后軸兩輪有附著力、交叉軸、單前輪有附著力、單后輪有附著力。其中前兩項主要考驗車輛的軸間分配能力,后三項考驗車輛的軸間分配和輪間限滑能力。在開始測試之前,有四驅鎖定功能的全部開啟四驅鎖定。
測試結果,最簡單的前軸兩輪有附著力的情況下所有車輛均可以順利通過。對于基于橫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為主的四驅車型來說,雙后輪有附著力的情況稍有難度,這6輛車里只有冠道沒有完成測試,原因是冠道的動力輸出更偏前軸,后軸所能獲得的動力不足以讓它在這種情況下脫困,而在難度相對更大一些的單前輪有附著力的情況下,卻只有冠道能夠順利通過,也說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同時這也說明冠道的輪間限滑能力也還不錯。
交叉軸項目只有漢蘭達沒有通過,其它5款車均順利通過,而漢蘭達的輪間限滑應該是最弱的,動力很難輸出到有附著力的車輪。
在難度最大的單后輪有附著力的滑輪組測試項目里,這6款車全都沒有通過,輪間限滑不夠,以及中型SUV較大的自重都是它們無法脫困的原因。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視頻:6款車滑輪組測試】
◆ 坡道行駛距離和轉彎直徑測試
在越野中需要讓車輛的四個車輪都能夠盡量接觸地面,因為車輪離地意味著失去了抓地力。坡道行駛距離是衡量車輛車輪接地能力的測試,方法是讓車輛單側前輪駛上一個20°的斜坡,不斷向上攀爬,直到其余任意一個車輪即將離開地面為止,測量前輪在斜坡上行駛的距離。
在坡道上行駛的距離越長,說明車輪接地能力越好。決定坡道行駛指數大小的因素包括車輛懸架的行程、軸距和懸架結構等。坡道行駛距離最長的是漢蘭達,懸架行程較長的它在這項測試里有明顯優勢,比第二名冠道要多行駛81mm;坡道行駛距離最短的是探界者。
我們還測量了這6輛車的轉彎直徑,可能有人還不知道,由于半軸長度不等長,所以幾乎每輛車左轉和右轉時的轉彎直徑都會有所差異。在這項測試里表現比較好的是昂科威、柯迪亞克和途觀L,轉彎直徑都在12米以內,其中轉彎直徑最小的是昂科威,其余三款車轉彎直徑都大于12米。
● 懸架系統
從懸架結構上來看,這6款車都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懸架類型一樣,但其實在細節和材質方面還是稍有不同。
冠道前后懸架都采用的是鋁制下控制臂,并且配備電磁懸架,減振器的阻尼可以實時調節,駕駛者也可以手動切換駕駛模式,達到調節減振器的目的。其它5款車都采用鋼制下控制臂,應該說在懸架材質方面冠道比其它5款車要稍高一籌。昂科威配備了CDC主動液力減振器,可以主動調節減振器阻尼,實際感受如何?冠道和昂科威的實際舒適性是否跟其它4款車有差別?下文橫向對比您可以看到結果。
◆ 減速帶及實際顛簸路舒適性對比
乘坐的舒適性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面對路面振動時乘客感受到的沖擊感、多余彈跳、是否有橫向擺動以及車內的噪音等。來看看這6款車的乘坐舒適性表現。
● 豐田漢蘭達
先來看看漢蘭達,我們之前的感受是漢蘭達的懸架設定是偏軟的,舒適性是非常不錯的。但在對比過6款車之后發現,漢蘭達在過顛簸路面的狀態屬于中規中矩,路面振動沖擊過濾尚可,懸架的反應速度不快,第一下振動之后也會有多余的彈跳。就顛簸路舒適性而言,漢蘭達不是最好的選擇。
● 大眾途觀L
途觀L乘坐時的質感跟柯迪亞克非常接近,但跟其它4款車差別很大。懸架設定是這幾輛車里最硬的,懸架的反應速度也是幾款車里最快的。跟柯迪亞克相比,途觀L貴了不少,接近十萬差價的它們在底盤選材用料上也有著不同之處,相比之下,途觀L的表現更加附有韌性,整體感比柯迪亞克強,沒有發散的感覺。 另外途觀L的底盤噪音控制比較好,傳遞到車內的不多,不會讓人有強烈撞擊的聽覺感受。
● 本田冠道
冠道在低速過減速帶時的表現非常不錯,尤其是兩側不對稱的減速帶的舒適性讓人相當滿意;只是在30km/h過左右兩側對稱的減速時,減振器回彈速度較慢,并且在快速連續顛簸的情況下,后懸架會帶著車身有些晃動。
實地顛簸路面的感受,冠道相當不錯,底盤有厚重感,整車的跳動跡象很輕微,減振器可以輕松過濾掉多余的彈跳,乘坐舒適感極佳。底盤隔音效果也非常好,底盤整體表現在這幾款車里是數一數二的。
● 斯柯達柯迪亞克
柯迪亞克是這6款車里給人感覺最硬的那一個,沖擊力大,品質感不強(都是相對這6款車說的,而不是跟低級別車對比)。30km/h過減速帶時會有底盤發散的感覺,而且有明顯跳動,底盤噪音傳遞到車內較多,而且后排乘客會有類似負壓的感覺,耳朵不是很舒服。
在顛簸路面行駛時柯迪亞克的狀態也不是很樂觀,相比同門師兄弟途觀L還是有些發散的感覺。而且后輪在遇到連續顛簸的時候,減振器不能抑制彈跳的狀態十分明顯。
● 雪佛蘭探界者
探界者整體舒適性比柯迪亞克要好,但離冠道和昂科威還是距離的。面對左右不對稱的連續減速帶的時候振動比較大,而在30km/h通過左右對稱的減速帶時沖擊力明顯,減振器有觸底的感覺。彈跳的抑制尚可,比柯迪亞克要好一些,跟冠道差不多,甚至略好于冠道。
通過顛簸路面時,偏向舒適的懸架設定讓這輛車表現的橫向晃動很明顯,在連續顛簸時,底盤整體感不是很強。
● 別克昂科威
昂科威低速通過減速帶的時候相當穩健,應該說跟冠道不相上下;30km/h通過左右不對稱的減速帶時表現有驚喜,車身的晃動不算大,而且懸架反應速度比較快,能抓得住車身。不過在過左右對稱的減速帶時表現一般,會感覺到彈跳,而且有輕微橫向擺動。
顛簸路面的表現也讓人滿意,細膩柔軟的濾振性能感受到減振器阻尼油的流動,似乎找到了豪華美系車那種坐大船的感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視頻:6款車顛簸路乘坐感受】
◆ 底盤舒適性小結
底盤舒適性對于這幾款車是相當重要的指標,在這個項目上這幾款車的表現差異還是挺大的,簡單做個排名,我們認為底盤舒適性比較好的是冠道和昂科威;表現一般的是漢蘭達和探界者,漢蘭達懸架較軟,支撐稍有些不足,探界者的問題稍嚴重一些,在稍高速過減速帶時減振器有輕微觸底感;兩個大眾系車型則是這6款車里懸架設定最硬的,沖擊感很強,并且較為生硬地傳遞給車內乘客。不過這兩款車也有差別,途觀L的表現要好于柯迪亞克,品質感強不少。
◆ 實地越野測試
我們都知道這6款車都是主打公路性能的城市SUV,強項在于讓家人舒舒服服地出行,至于越野性能,對于這6款車來說并不是太重要。不過既然是SUV,并且這6款車都配有四驅系統,那么我們沒道理不去體驗下它們在實地越野路況下的表現。
跟之前測試SUV車型一樣,6款車被我們帶到汽車之家越野體驗中心。這里有十余個難度高低不等的項目,而對于非硬派SUV來說,接近角、通過角和離去角是通過項目的一個較大障礙,所以這6款車體驗最初級的幾個項目,包括側坡、45°坡和小炮彈坑;另外還有難度更低的幾個項目,包括小涉水、車轍路等我們也體驗了,不過這6款車通過都非常順利,所以文章里不做介紹。下面來看看這幾款車在實地越野項目里的表現。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視頻:實地越野測試】
● 豐田漢蘭達
漢蘭達裝配了電子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這對于它在越野中的表現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將動力保持50:50的狀態,再加上行程較長的懸架,漢蘭達順利通過所有越野測試項目。由于車身寬大的原因,在通過扭曲路面的時候,乘坐舒適性值得肯定。
之前我們測坡道行駛指數的時候知道,漢蘭達懸架拉伸的長度有一定優勢,所以有時其它車輛可能已經形成交叉軸了,但漢蘭達依舊可以保證四個或者三個車輪有附著力,驅動車輛安然無恙地通過項目。
攀爬45°坡我們的方法是車輛靜止停在坡底,整個車身已經進入坡道,這樣不借助慣性力量,最大地利用車輛本身的牽引力完成攀爬,直到坡頂,算是通過項目。漢蘭達通過得還是相對不算太費勁,只是快到坡頂時動力輸出較弱。
● 大眾途觀L
作為與柯迪亞克同門師兄弟的車型,途觀L動力總成沒有任何區別。但因為一個L字母,多出的14mm會讓這輛車的加速感受有了明顯的差別。雖然兩部車的加速成績相仿,但由于加長所以傳動效能有了輕微的變化,相比頭段有力的柯迪亞克而言途觀L更偏向中高轉速的加速力道,中后段加速迅猛。
這臺2.0T發動機的牽引力不俗,攀爬45°坡時的狀態在這6款車里算是比較輕松的。只是動力傳遞效能較慢,在低轉速攀爬時,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半聯動異響十分明顯。
● 本田冠道
這臺偏向前驅車型的四驅車在越野體驗中可算虛驚一場,由于采用偏向前輪驅動的四驅設計,再加上自身較大的重量,在攀爬過程中即便采用9AT變速箱,這款平順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會出現聲嘶力竭的感覺。不過強大的變速箱沒有出現任何過熱保護,反倒是四驅系統在負載較大的情況下會出現過熱保護的報警。
但在碎石路及扭曲路的表現上非常不錯,相對較高的離地間隙可以輕松應對測試項目。比較難堪的是在45°坡項目上,因為四驅系統的動力輸出偏向前驅,上坡時負載較大導致四驅系統過熱,過熱后多片離合器處于保護狀態自動分開,此時冠道成為了前輪驅動,因向上的動力小于車身產生的向下慣性力而出現輪胎打滑狀態,因此通過失敗。
● 斯柯達柯迪亞克
開啟越野模式的同時,全車程序似乎改變了一番。發動機的工作更偏向了低轉速的扭矩輸出,無論是碎石路還是巖石路,都有著很好的攀爬能力。在下山路段,坡道緩降輔助系統會自動的控制車速確保輪胎的附著力。
在出現某個輪胎打滑的時候,電子四驅系統會很快做出判斷將動力傳輸給有附著力的輪胎。不過,減振器的行程相對較小,在炮彈坑項目很容易出現車輪離地的現象。另外,在爬坡的過程中,雙離合器變速箱總會出現遲滯的現象,不僅如此,還總能聽見咔啦咔啦的異響。
● 雪佛蘭探界者
9AT的自動變速箱在越野的過程中非常強悍,雖然冠道也采用9AT但自身的重量及偏向前驅設計的四驅系統多少拖了后腿,而探界者相對較輕的車重配合短齒比的9AT變速箱,可以獲得更好的扭矩輸出讓車輛擁有很好的攀爬能力。
不過由于發動機的布局相對偏前,在行駛坑洼路面的時候車頭向下的慣性力比較大,會影響整體的乘坐舒適性。而后輪懸架行程也相對較短,在大角度越野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后輪離地的場面,雖說很酷炫,但對與通過性能而言會有一定影響。
● 別克昂科威
6速變速箱齒比較大,在越野路段行駛時需要額外對油門進行細膩的控制,否則突入其來的渦輪壓力會讓動力釋放促使車輪出現打滑狀態。但由于前懸架的下行程較短,在車身對角扭曲的情況下前輪會出現離地現象,再加上偏向前輪驅動的電控四驅系統會出現前輪打滑的場景,非常影響車輛的通過能力,畢竟車輛沒有裝配限滑差速器。不過,后懸架的下行程相對較長,可以確保兩個后輪緊貼地面。
◆ 實際越野部分小結
因為我們選取的實地越野項目難度不大,所以最終完成度都算不錯,只有冠道在45°坡,以及昂科威的側坡項目沒有完成。不過根據這6款車在項目里的通過表現,它們在實地越野時還是有些差別的,比如途觀L和柯迪亞克在牽引力方面的表現比較突出,所以45°坡通過得相對比較穩;而漢蘭達的懸架行程比較長,在通過有交叉軸的炮彈坑,以及側坡時可以有更好的輪胎附著力,只是四驅分配能力有些不足。整體表現最好的是途觀L和柯迪亞克,表現不太理想的是冠道。
◆ AH-100打分
AH-100最終得分出爐啦!我們先回顧一下靜態部分,表現較好的是冠道和途觀L;漢蘭達和柯迪亞克有第三排座椅加分,但在配置方面稍顯遜色,所以得分中等;探界者和昂科威得分較低,昂科威是因為空間表現一般,而探界者則是沒有明顯短板,但各個分項的得分都不太高。
測試部分表現較好的是柯迪亞克、途觀L和昂科威,其中柯迪亞克和途觀L的表現比較接近,牢牢占據測試得分榜的第一梯隊,昂科威的優勢在于變速箱表現、底盤表現和操控。冠道、漢蘭達和探界者則是在動態部分都有明顯短板,所以得分不高。
◆ 6款車雷達圖/編輯怎么說?
◆ 全文總結
我關注到在上周發布本期橫評靜態部分的時候,很多網友都提到福特銳界,其實在我們前期規劃選題的時候是有銳界的,因為銷量高口碑好,在這個級別也可以算是個標桿車型了,沒有能找到試駕車,確實比較遺憾。不過這次選入橫評的6款車都是關注度相當高的車型,其中有3款是剛上市不久的全新車,對于關注這幾款車的網友,這次的橫評還是相當有價值的。
需要說明的是,AH-100最終得分是加入成本因素,盡管從產品層面我們的結論是途觀L明顯好于柯迪亞克,但柯迪亞克價格較低,性價比很高,所以得分榜上脫穎而出的是柯迪亞克,和途觀L兩兄弟并駕齊驅一騎絕塵。探界者整體來看都沒有那么好,但售價實在啊,所以從靜態部分的第六位爬升到了第三位;昂科威和冠道非常接近,分列四五位;漢蘭達在靜態部分的表現并不太差,空間優勢尤其明顯,奈何在跟動力和操控有關的測試里都表現不甚理想,所以最終得分墊底。
汽車之家評價體系是對一款車的各方面素質拆開進行打分,這很像是我們都經歷過的高考,幾門課程都非常重要,如果偏科的話是不可能有好的總成績的。當然就您選車而言,您也大可不必非要選擇我們評出的總分最高的那個,您更關注的它的哪門功課,單項選拔也可以。就這6款車來說,整體素質都不算差,但每輛車都還是有側重,哪一款更能得到您的賞識,我想您已經心里有數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評測團隊 視頻 王旻昊 趙晉 姬振嘉 張超)
車型圖片 | ![]() | ![]() | ![]() |
基本參數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廠商指導價 | 33.08萬 | 35.98萬 | 32.98萬 |
廠商 | 廣汽豐田 | 上汽大眾 | 廣汽本田 |
級別 | 中型SUV | 中型SUV | 中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 | 2016.12 | 2016.10 |
最大功率(kW) | 162 | 162 | 2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370 |
發動機 | 2.0T 220馬力 L4 | 2.0T 220馬力 L4 | 2.0T 272馬力 L4 |
變速箱 | 6擋手自一體 | 7擋濕式雙離合 | 9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855*1925*1720 | 4712*1839*1673 | 4816*1942*1669 |
車身結構 | 5門7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 | 220 | 208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7.5 | 8 |
實測0-100km/h加速(s) | - | 6.93 | 7.88 |
實測100-0km/h制動(m) | - | 36.09 | 38.58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8.7 | 8.2 | 8.7 |
實測油耗(L/100km) | - | 10.3 | 10.1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車身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長度(mm) | 4855 | 4712 | 4816 |
寬度(mm) | 1925 | 1839 | 1942 |
高度(mm) | 1720 | 1673 | 1669 |
軸距(mm) | 2790 | 2791 | 2820 |
前輪距(mm) | 1635 | - | - |
后輪距(mm) | 1630 | - | -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7 | 5 | 5 |
油箱容積(L) | 72 | 62 | 57 |
后備廂容積(L) | - | 495-1780 | 510 |
整備質量(kg) | 2070 | 1755 | 1881 |
發動機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發動機型號 | 8AR-FTS | - | K20C3 |
排量(mL) | 1998 | 1984 | 1996 |
排量(L)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壓縮比 | 10 | - | 9.8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徑(mm) | 86 | - | 86 |
行程(mm) | 86 | - | 85.9 |
最大馬力(Ps) | 220 | 220 | 272 |
最大功率(kW) | 162 | 162 | 20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4800-5600 | 4500-6200 | 65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37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700-4000 | 1500-4400 | 2250-45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VVT-iW | - | VTEC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混合噴射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鑄鐵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擋位個數 | 6 | 7 | 9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6擋手自一體 | 7擋濕式雙離合 | 9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適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E型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腳剎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45/55 R19 | 235/50 R19 | 245/55 R19 |
后輪胎規格 | 245/55 R19 | 235/50 R19 | 245/55 R19 |
備胎規格 | 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被動安全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主● / 副●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副駕駛座墊式氣囊 | - | - | - |
后排安全帶式氣囊 | - | - | - |
后排座椅防下滑氣囊 | - | - | - |
后排中央安全氣囊 | - | - | - |
被動行人保護 | - | - | - |
缺氣保用輪胎 | - | - | - |
主動安全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ABS防抱死 | ● | ●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 | ● |
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 |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 | ● |
駕駛操控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發動機啟停技術 | ● | ● | ● |
自動駐車 | - | ● | ● |
上坡輔助 | ● | ● | ● |
陡坡緩降 | ● | - | - |
空氣懸架 | - | - | - |
電磁感應懸架 | - | - | - |
可變轉向比 | - | - | ●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 | - | - |
四驅/越野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 | - | - |
涉水感應系統 | - | - | - |
駕駛硬件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前/后駐車雷達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駕駛功能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倒車車側預警系統 | - | - | ● |
衛星導航系統 | ● | ● | ● |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 | - | - | ● |
并線輔助 | ● | ● | -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 - | ● | ● |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 - | - | ● |
夜視系統 | - | -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 | ● |
外觀/防盜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電動擾流板 | - | - | - |
電動后備廂 | ● | ● | ● |
感應后備廂 | - | - | - |
電動后備廂位置記憶 | - | ● | ● |
尾門玻璃獨立開啟 | - | - | - |
車頂行李架 | ● | ● | ●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 ● | ● |
車內中控鎖 | ● | ●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 | ● |
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 | - | - | - |
電池預加熱 | - | - | - |
車外燈光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LED日間行車燈 | ● | ●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 | ● |
自動頭燈 | ● | ● | ● |
轉向輔助燈 | - | ● | ● |
轉向頭燈 | - | ● | -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 | -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 | ● |
大燈清洗裝置 | ● | -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 | ● |
天窗/玻璃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 | ● |
后風擋遮陽簾 | - | - |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 | - |
后雨刷 | ● | ● | ● |
可加熱噴水嘴 | - | - | - |
屏幕/系統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 | -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 | ● |
手勢控制 | - | - | - |
面部識別 | - | - | - |
車載電視 | - | - | - |
后排控制多媒體 | - | - | ● |
智能化配置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車聯網 | - | - | ● |
OTA升級 | - | - | - |
主動降噪 | - | - | ● |
方向盤/內后視鏡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多功能方向盤 | ● | ● | ● |
方向盤換擋 | - | ● | ● |
方向盤加熱 | ● | ● | - |
方向盤記憶 | - | -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 | ● |
電動可調踏板 | - | - | - |
車內充電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220V/230V電源 | - | ● | - |
行李廂12V電源接口 | - | - | - |
座椅配置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運動風格座椅 | - | - |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 主● / 副● | 主● / 副● | 主● / 副●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按鈕 | - | - | ●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 | - | - |
后排小桌板 | - | - | -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 | - | - |
后排座椅電動放倒 | - | -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 | ● |
音響/車內燈光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觸摸式閱讀燈 | - | - | - |
空調/冰箱 | 漢蘭達 2017款 2.0T 四驅至尊版 7座 | 途觀L 2017款 380TSI 自動四驅至尊旗艦版 | 冠道 2017款 370TURBO 四驅至尊版 |
后排獨立空調 | ● | ● | ● |
后座出風口 | ● | ● | ● |
溫度分區控制 | ● | ●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 | - |
車內PM2.5過濾裝置 | - | - | - |
負離子發生器 | - | - | - |
車內香氛裝置 | - | - | - |
車載冰箱 | - | - | - |
車型圖片 | ![]() | ![]() | ![]() |
基本參數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廠商指導價 | 26.98萬 | 24.99萬 | 34.99萬 |
廠商 | 上汽大眾斯柯達 | 上汽通用雪佛蘭 | 上汽通用別克 |
級別 | 中型SUV | 中型SUV | 中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6.10 | 2017.03 | 2016.09 |
最大功率(kW) | 162 | 191 | 191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3 | 353 |
發動機 | 2.0T 220馬力 L4 | 2.0T 260馬力 L4 | 2.0T 260馬力 L4 |
變速箱 | 7擋濕式雙離合 | 9擋手自一體 | 6擋自動 |
長*寬*高(mm) | 4698*1883*1676 | 4652*1843*1693 | 4667*1839*1695 |
車身結構 | 5門7座SUV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220 | 210 | 21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7.5 | 7.8 | 8.4 |
實測0-100km/h加速(s) | 6.81 | 7.18 | - |
實測100-0km/h制動(m) | 37.08 | 38.82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8.3 | 8.3 | 8.8 |
實測油耗(L/100km) | 9.3 | - | -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車身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長度(mm) | 4698 | 4652 | 4667 |
寬度(mm) | 1883 | 1843 | 1839 |
高度(mm) | 1676 | 1693 | 1695 |
軸距(mm) | 2791 | 2725 | 2750 |
前輪距(mm) | - | 1573 | 1574 |
后輪距(mm) | - | 1585 | 1578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7 | 5 | 5 |
油箱容積(L) | 62 | 59 | 66 |
后備廂容積(L) | 190-2065 | 431-1505 | 422-1550 |
整備質量(kg) | 1775 | 1710 | 1800 |
發動機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發動機型號 | - | LTG | LTG |
排量(mL) | 1984 | 1998 | 1998 |
排量(L) | 2.0 | 2.0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 | - | -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壓縮比 | - | 9.5 | -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20 | 260 | 260 |
最大功率(kW) | 162 | 191 | 191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4500-6200 | 5500 | 55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3 | 353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500-4400 | 2000-5300 | 2000-53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鑄鐵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變速箱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擋位個數 | 7 | 9 | 6 |
變速箱類型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自動變速箱(AT) |
簡稱 | 7擋濕式雙離合 | 9擋手自一體 | 6擋自動 |
底盤轉向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全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35/50 R19 | 225/60 R18 | 235/50 R19 |
后輪胎規格 | 235/50 R19 | 225/60 R18 | 235/50 R19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被動安全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主● / 副●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副駕駛座墊式氣囊 | - | - | - |
后排安全帶式氣囊 | - | - | - |
后排座椅防下滑氣囊 | - | - | - |
后排中央安全氣囊 | - | - | - |
被動行人保護 | - | - | - |
缺氣保用輪胎 | - | - | - |
主動安全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ABS防抱死 | ● | ●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 | ● |
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 |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 | ● |
駕駛操控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發動機啟停技術 | ● | ● | ● |
自動駐車 | ● | - | - |
上坡輔助 | ● | ● | ● |
陡坡緩降 | - | ● | ● |
空氣懸架 | - | - | - |
電磁感應懸架 | - | - | - |
可變轉向比 | - | - | -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 | - | - |
四驅/越野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 | - | - |
涉水感應系統 | - | - | - |
駕駛硬件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前/后駐車雷達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駕駛功能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倒車車側預警系統 | - | - | - |
衛星導航系統 | ● | ● | ● |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 | - | - | - |
并線輔助 | ● | ● | ●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 - | - | - |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 - | - | - |
夜視系統 | - | -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 | ● |
外觀/防盜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電動擾流板 | - | - | - |
電動后備廂 | ● | ● | ● |
感應后備廂 | ● | - | ● |
電動后備廂位置記憶 | - | - | - |
尾門玻璃獨立開啟 | - | - | - |
車頂行李架 | ● | ● | ●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 ● | ● |
車內中控鎖 | ● | ●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 | ● |
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 | - | - | - |
電池預加熱 | - | - | - |
車外燈光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LED日間行車燈 | ● | ●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 | ● |
自動頭燈 | ● | ● | ● |
轉向輔助燈 | ● | - | - |
轉向頭燈 | - | - | ●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 | -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 | ● |
大燈清洗裝置 | - | -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 | - |
天窗/玻璃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 | ● |
后風擋遮陽簾 | - | - |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 | ● |
后雨刷 | ● | ● | ● |
可加熱噴水嘴 | - | - | - |
屏幕/系統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 | -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 | ● |
手勢控制 | - | - | - |
面部識別 | - | - | - |
車載電視 | - | - | - |
后排控制多媒體 | - | - | - |
智能化配置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車聯網 | - | ● | ● |
OTA升級 | - | - | - |
主動降噪 | - | ● | ● |
方向盤/內后視鏡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多功能方向盤 | ● | ● | ● |
方向盤換擋 | - | - | - |
方向盤加熱 | - | - | ● |
方向盤記憶 | - | -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 | - |
電動可調踏板 | - | - | - |
車內充電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220V/230V電源 | - | ● | ● |
行李廂12V電源接口 | - | - | - |
座椅配置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運動風格座椅 | - | - |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 主● / 副- | 主● / 副● | 主● / 副●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按鈕 | - | - | -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 | - | - |
后排小桌板 | - | - | -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 | - | - |
后排座椅電動放倒 | - | -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前● / 后●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 | ● |
音響/車內燈光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觸摸式閱讀燈 | - | - | - |
空調/冰箱 | 柯迪亞克 2017款 TSI380 7座四驅旗艦版 | 探界者 2017款 550T 自動四驅捍界版 | 昂科威Plus 2017款 28T 四驅全能運動旗艦型 |
后排獨立空調 | - | - | - |
后座出風口 | ● | ● | ● |
溫度分區控制 | ● | ●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 | - |
車內PM2.5過濾裝置 | - | - | - |
負離子發生器 | - | - | - |
車內香氛裝置 | - | - | - |
車載冰箱 | - | - | -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