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這次并不是一個常規的試駕,一個月前,我(于晗)和張可、苑璐前往美國執行了一項特殊任務,這個任務需要駕駛三輛皮卡來完成,三輛車分別是雪佛蘭索羅德、福特F-150以及道奇RAM 1500。任務是什么這里先賣個關子,大家敬請關注汽車之家,不久后即將揭曉。這次我們三人分別聊聊三輛皮卡的感受,三輛車,三個人,每個人選車時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下面我先講。
翻譯成中國話,我就是個“雪佛男”,不過我并非雪佛蘭腦殘粉,像國產的雪佛蘭我基本就不喜歡,這次到了美國開皮卡,必須找個美國味兒最濃的,那么雪佛蘭當仁不讓。
雖然這是一款全新車型,但是你并不覺得它與上代產品有太大差別,甚至倒回初代產品,它也是這個樣子。經過了幾十年的歲月,美國的皮卡們已經走出了自己的方向,索羅德就是最傳統的那一個。它還用傳統的鑰匙點火、駐車制動靠腳踹、擋桿也是以懷擋形式高高矗立在轉向柱的邊上。這一切的經典美式氣息沒有經過科技和新生事物的洗禮,也不受別國汽車文化的沖擊,它透著一股謙虛、堅定、隱忍和自信,這也讓它在很多人心里成為“卡車中的卡車”,這形象毫不動搖。
索羅德不像F-150有個囂張的猛禽、也不像RAM有個猛羊一般的車頭,它只是有著一個很方正,很滄桑,很正直的面孔,也許你會覺得索羅德的沉穩意味著乏味,我想說玩樂和野性只是皮卡衍生的符號,而不是皮卡真正的代名詞。看到皮卡,腦子里浮現的詞匯應該是責任和成熟。
經過改款之后,這代索羅德在外觀方面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前燈了,標志性的分體式大燈整合了,狂放多少是欠了點兒,但好在整體風格沒變,看一眼頭腦里浮現的就是美國。索羅德的大燈不得了,LED光源,雖然沒什么值得炫耀的,但要知道,你跟美國路上一走,滿眼里都是鹵素燈的黃光,比起白燈的數量,美國還不及中國呢。
說起輪圈尺寸,它比不過F-150,更比不上RAM,它唯一勝在保持了美國風格,索羅德上的這副輪圈也是個經典樣式,配上高扁平比的輪胎也不會顯得太難看,即便如此,17英寸還是有點袖珍了,換成18英寸就會好不少。不得不提的是,在這亮閃閃的鍍鉻裝飾內,藏著的是個鐵圈,實在是太不拘小節了。
這臺低配的索羅德,內飾豪放得很復古,進入車內,它給人的感覺和90年代初的雪佛蘭皮卡沒什么區別(我開過),它們都有十分通透的橫向空間,車里甚至都能聞到一股雪佛蘭特有的淡淡甜香味,但它們都沒有高檔的材質。三臺車里,就屬這輛索羅德的用料最low,RAM其次,但好歹RAM有一個真皮方向盤。不過輪到三款車頂配的對比,索羅德High Country的內飾又會是三款頂配車型里最豪華的,高配低配差別巨大。
我并不計較美國車的做工,因為純種的美國車都不是車,而是生活,如果你對你的生活會計較這兒做工不行那兒接縫大的話,那你的生活一定很沒意思。做工可忽略,但該有的配置得有,索羅德的后風擋沒尾窗,這點也沒意思。
拋開尾窗的不愉快,其實索羅德還是挺生活的。最有生活味兒的部分當屬前排的中間座椅了。可能很多人都用它來應急,但我更覺得這像個小男孩的專屬座椅(拋開兩點式安全帶等安全問題)。對于孩子來說,一輛皮卡能給予的快樂,除尾斗那片樂園之外,最讓他們開心的莫過于坐在前排父母中間一同出行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想一想心都是暖的。
索羅德從最低配一直到LTZ Z71(次頂配)都可以選擇前三排座,而頂配的High Country配置更豪華,前排只能選擇兩座。這不難理解,而我覺得對于皮卡來說,更豪華的前排遠不及三座那樣傳神。
最后說一下索羅德的尾部,設計方面我就不想贅述了,三輛車的車尾擺一塊兒看著幾乎都一樣,完全像是設計師在三個廠商來回跳槽的結果。貨廂方面,這次與大家見面的三臺車都選裝了耐磨涂層,這很必要,否則裸露的鋼板很容易收到傷害,而F-150更需要,因為這一代F-150用了大量鋁材。一輛皮卡開始關注瘦身減重了,難以置信,就好像哪一天我要主動修眉一樣不可思議。
索羅德使用著4.3L V6發動機,這是它的入門級動力,單論排量及動力水平,它都是三款卡車中最強的,但功率優勢極不明顯,這和它使用底置凸輪有關,這種結構發動機更擅長扭矩輸出。索羅德使用的這套動力系統很獨特,在雪佛蘭里你找不到第二輛車使用它,后面的F-150和上代銳界相同,RAM跟大切諾基一樣。
當皮卡走進了生活,它會成為你的腿腳,有時候也會成為像老牛一樣的伙伴,當點火的一剎那,它發出雄渾的一吼就是最勤懇憨厚的聲音,你知道它還很健康,能干活能跑,這種安全感讓人很幸福。
4.3L V6發動機帶有直噴、可變正時功能,而這些并沒有讓它在高轉速下的動力顯得突出,2000-4000rpm才是它的發揮舞臺,雖然最大扭矩要在3900rpm才能輸出,但低轉速下,它的扭矩并不弱。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發動機還帶有閉缸功能,在低工況下,它可以用四個氣缸來推動車輛。
這款6擋自動變速箱齒比很廣泛,相對地,擋位之間的落差會大一些,一股子老美的風格,而這并不打緊,畢竟大扭矩還是好東西,發動機完全能帶得起來。當速度升到80km/h(50mph),變速箱便能掛上第6擋,轉速1250rpm,對于6AT來說,這轉速控制得很低了。
一輛美國卡車應該是什么感覺,索羅德就是什么感覺。在轉向方面,不得不承認,RAM也是挺有美國味兒的,兩輛車的轉向都挺沉,但動態響應完全不一樣,RAM是木了吧唧的,做出任何動作之后都要等,索羅德反應快一些,并不讓人操心。
索羅德的底盤遠超沉穩的范疇,簡直是沉重,好在在一般道路上,它的懸架還是讓人覺得比較舒服的,不過在爛路上,笨重的車身讓彈簧每一次壓縮都像在夯地,當然這對于減振器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它扽不住車身的重量,會有回彈。而同樣在惡劣的路況下,F-150表現得會更好。
美國味兒是什么啊,就是明明是減振器扽不住彈簧,從評價上應該是屬于負分滾粗的級別,但如果調得不是這樣,90%的魂就沒有了。皮卡嘛,一個工具車,開起來應該和SUV是有所區別的。當品嘗著精致如英式下午茶的F-150的時候,是體會不到吞咽一分熟索羅德水牛排的快感的。這一次,舒服的F-150也應該慶幸這不是頂配之間的對比,否則RAM 1500的空氣懸架指不定會讓人覺得哪輛車更舒服。
索羅德的四驅結構也是倍兒man的,分時四驅,帶扭矩放大擋。由于它畢竟不是越野車,所以沒有輪間差速鎖(高配車型可以選裝后橋鎖),但只要不是極端路況,索羅德都能應付得來。說得挺熱鬧,但據統計,美國只有5%的輕卡用戶,每個月會去一次及以上的off road……
實話說,三輛車的本質并沒有太大區別,只要錢到位,這輛皮卡能完成的活兒那兩輛車也能干。不過它們風格迥異,是件很令人幸福的事情。你癡迷一輛車,最終可能是因為對那個品牌甚至國家文化的認同。就像我這輩子要是過不上在鄉間開皮卡的日子我會很難受,但如果開的皮卡不是索羅德我也會很難受。當然并非所有人都像我這樣執念,現在我們看看張可怎么說他的F-150。
福特F-150,美國銷量最好的皮卡,也是離我們最近的皮卡,因為國內有售——雖然是F-150猛禽。多數人其實是搞不明白它們的區別,只知道國內有一款在街的出鏡率還挺高的福特皮卡。我并不是福特粉,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選擇了F-150,主要因為這臺F-150是全新車型,又是配置流,肯定能幫助我不少。
這臺F-150是最新的款型,風格跟上一代相同,厚重敦實,我是說比那兩臺更厚重敦實。索羅德和RAM 1500是標準的老美設計,各方面都特別粗獷,也可以理解為不拘小節和不講究,有種原始感。
我這臺F-150就不一樣了,各種設計都很全球化,比如跟蒙迪歐一樣的多媒體等等。皮卡在美國用途之廣是難以想象的,在國內多數是紈绔子弟們消遣的,拖著快艇,帶著姑娘,海上劃船不靠漿,全靠“浪”。
在美國開個皮卡可真沒什么浪的,開皮卡的可能是個建筑工人,后斗里放的都是瓷磚、水泥;可能是個通下水道的,后斗里是疏通機和塑料布;可能是個農場上班的人呢,后斗里放的是飼料和草耙子;拖著游艇周末在湖里嗨一下也只是皮卡的用途之一。
言歸正傳,既然說到了用途,就從皮卡的特殊性說起。首先它有個大斗,根據不同款型有不同的尺寸,比較常見的就是67.1英寸(1.7米左右)的貨廂。貨廂內部帶有豐富的錨點,以及專為貨廂設計的照明燈。車廂內的保護層對于真正用來干糙活兒的車主來說更為重要。
針對拖掛福特F-150還特別配備了一個拖車輔助功能,對拖車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倒車是最難的,如果想讓拖車拐彎需要先反打方向,然后等拖車調整好角度在迅速往意向方向調整,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拖車輔助系統可以通過一個簡單旋鈕,系統幫助駕駛員自動調整方向,自動反打,極大降低了拖車倒車難度,但是真的想使用這套系統需要實現測量各種復雜的數據輸入行車電腦,這回確實沒有機會進行嘗試了,反正功能是很方便,這種功能在新路虎發現上也配備了,讓拖車操作毫無難度。
好了,坐進車里,由于車身尺寸巨大,所以內飾各個部件的尺寸都是響應的按比例放大。說到福特我們都下意識的關心做工怎么樣,我發現這臺皮卡的做工竟然好于國內在售的那些福特車型。用料不一定好,但是部件的牢固程度,接縫的均勻程度都是沒問題的,你上哪說理去。
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儀表盤、多媒體系統都是那么熟悉。最讓我感動的是儲物空間,令人發指的充裕,充裕到想罵街,我把兜里所有東西都掏了出來,主副駕駛的手機都在前面充電,還放了手臺,竟然還有那么多剩余的、尺寸特別大的儲物槽可用,爽!
不僅前排儲物空間充裕,后排更是!我們準備了一個大冰桶,在不掀起第二排座椅的前提下,只有我的后排可以放下,換句話說也就是后排的乘坐空間最充裕。后排最局促的要數RAM 1500了,很顯然,如果真的是家用買皮卡的話,F-150最合適。
另一個讓我非常滿意,也是讓苑璐和于晗羨慕的則是配置。電子手剎、遙控啟動、座椅加熱、皮座椅、倒車影像,以及電動踏板調節,這一切都是索羅德和RAM 1500沒有的,這么多天也為我提供了諸多的方便。其中最棒的是前后排都有220V電源,我的無人機可以非常方便放在后排充電,而且前后排也都有USB接口,所有人手機充電都不再是問題。
動力上稍稍慫了一點,只租到了動力最常規的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變速箱也是毫無驚喜的6AT,我是多想試試10AT是什么感覺啊。就駕駛感受而言,F-150是特別國際化的調校,靜音性很好,側窗使用的雙層玻璃,車內靜謐程度真的不錯,想想索羅德,嘩啦嘩啦的發動機聲音聽的一清二楚。轉向柔和線性,動力輸出只能說夠用,在美國那種通行效率極高的國家經常需要地板油對待,才能勉強完成一個正常的超車,也經常被正經V8的皮卡攆著走,我只得迅速讓路。
我們常說美國人不會調變速箱,確實,國內的美系車沒有一個變速箱能的高分的。其實這臺皮卡也是,變速箱換擋的速度和平順性都不理想,有種老態龍鐘的感覺,但是那種換擋的沖擊面對這么大大皮卡來說根本不足以造成體感上的不悅,基本感受不到。
我這臺車懸架是標準的卡車構造,后面為更好的承載,使用鋼板彈簧作為減振元件,并且配合了減震筒。不論在鋪裝道路還是爛路上,這臺車的底盤整體性、厚重感、舒適性、靜音性都是極好的,是那兩臺車比不了的。完全沒有美國車那種粗獷、晃悠、噪音大的傳統印象,是它不夠美國還是美國車已經變了?我不得而知。
我們這三臺車是以幾乎同樣的價格租到的,萬萬么想到,我這臺F-150竟然是個兩驅的,面對真正有難度的路況時......我就開始嫉妒他們了。
小結:
毫無疑問這是一臺非常適合家用的皮卡,有很好的舒適性和駕乘感受。可是在這里我還是想說說我那個疑問,是它不夠美國還是美國車變了。如果說是它不夠美國,那么為什么那么多美國人都在選擇F-150,它仍舊是金槍不倒的地位。所以,可能真的是美國車要變了,美國人也開始接受這種偏向歐系的調校,即便它是一款能干粗活能享受的皮卡,這三臺車很明顯劃出了兩個陣營,傳統美式風格陣營和新時代美式風格陣營。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變化是好還是不好。
前面看過他們倆聊索羅德和F-150之后,該我說說這輛道奇RAM 1500了,在外觀上,我覺得RAM 1500是我們這次三輛車中顏值最高的,相信這么評價,他們兩個是覺不會反對的。
從線條、造型來看,我覺得RAM 1500的顏值可以甩他們的車好幾條街。我這輛RAM 1500的輪圈采用了20英寸的大尺寸鍍鉻輪圈,從車身比例上來講和這個車高超過1.9米的大塊頭還是非常搭配的。
車尾部分,確實沒什么亮點,三個車放在一起也有著很高的相似度。畢竟都是皮卡,對于貨廂的設計也確實很難再做出什么特別出彩的造型,整體評價中規中矩吧。
內飾方面,我覺得從檔次感、造型方面,RAM 1500在我們這次的三輛車中至少是可以排名第二的,整體造型的層次感還是挺好的,樣式上并不會覺得它是一輛干粗活的皮卡,至于索羅德就不一樣了,你們覺得呢?
RAM 1500最讓我滿意的就是方向盤的手感,夠粗壯,握在手里很飽滿。定速巡航在國外的配置率還是相當高的,即使是很多低配的車型也同樣會有這個配置。另外,RAM 1500的手動換擋模式采用的是按鍵方式,加減擋的兩個按鍵就位于巡航控制開關的上面。
RAM 1500的旋鈕式換擋雖然很方便,操作很輕松,但是我覺得缺少了美式風格,懷擋是最能突出美國風格的,看看他們倆的車,想到這里還是有些羨慕的。儀表的樣式簡單、信息讀取方便,這塊基本沒什么可做太多評價的。
乘坐空間方面,RAM 1500的后排空間上確實沒有F-150和索羅德寬敞,其實,我這輛車的車身尺寸已經很大了,所以在乘坐空間上并不小,只是相比另外兩個車,我這個車沒什么優勢而已。不過,我還要在補充兩句,在美國,人家又沒有搖號政策,當然不用在意是否需要選擇一輛功能性更全面的車,所以空間上對于這邊來說,我是覺得需求沒有那么高,對吧!
前面提到了空間,正好說一說后排空間的靈活性,RAM 1500還是相當不錯的,后排坐墊可以向上翻起,讓后排的乘坐空間一下子變成儲物空間。下面還有折疊板,目的是讓下面可以變得更加平整,更便于放置物品。
聊到儲物空間,我再說說前排的日常儲物空間吧,對于皮卡這么大的車內空間,日常使用的儲物格自然也少不了,而且都很大,前排中間這個儲物槽,或者應該叫坑,真是夠大,里面還設計有手機的卡槽,兩部手機并排放,誰也碰不到誰,夠大!
車門儲物相對比較常規,中央扶手箱倒是有更強的吸引力,夠寬敞深度也不錯。要知道我用來體驗的這瓶飲料可以1L裝的。上下雙層的手套箱也比較有實用性,只是下半部分的手套箱本身空間不大,好在有上半部分的補充,可以達到滿意的水平。
RAM 1500的在美國市場中有長短兩種貨廂,我的這輛是短版的,貨廂外部的長度為5英尺7英寸(約1.7米)。另一款長版貨廂的外部長度為6英尺4英寸(約1.93米)。之所以把輪胎放到貨廂里,其實并不僅僅是為了展示空間,而是我的這輛車正好輪胎被扎了,我們正在尋找能夠補胎的地方,大尺寸的輪圈和輪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換輪胎的成本還是要比另外兩個車高一些。
說了那么多靜態,也該說說駕駛感受了。動力方面,我們這三個車都是使用了自己車系中入門級的發動機,RAM 1500搭載的是一臺3.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309馬力,最大扭矩365!っ住Ec這臺發動機搭配的是一臺來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動力方面,雖然是比較入門級的,但是驅動這個體重在3噸左右的RAM 1500并不會覺得很吃力,油門的響應速度適中,畢竟開的還是一個大家伙,也不適合太激烈的駕駛風格。
變速箱的升擋轉速基本會控制在2000rpm多一點,對于一個體型較大體重不輕的車來說,這個動力還是需要比較高的轉速來保障的。這個變速箱換擋的節奏,我覺得還是挺好的,并且換擋也感受不到什么頓挫感。
在變速箱的數量上,我可是算比較高的,別看F-150有10AT,但是入門動力的車型用的還是6AT,所以在這方面,我比他們都要高兩擋。不過,第8個擋并不會那么輕易的讓你掛上,在一段路況非常好的情況下,跟隨前車,我的車速已經提升到了80MPH(約130km/h),此時變速箱才會升到最高擋,此時的轉速還不到2000rpm。在擋位的選擇上,這臺8AT變速箱的表現還是很聰明的,反應的速度也比較快,綜合表現不錯。
底盤表現上,沒有索羅德那么軟,也沒有F-150那么硬,算是在它們兩者之間,整體表現還是很有美系車的感覺。通過一些大的顛簸,會有那么一些多余的振動,很符合美系車忽忽悠悠的印象。它的后懸架采用了整體橋式加螺旋彈簧結構,這種結構對于有大梁和整體橋式結構來說,屬于是追求舒適性的類型,它們倆車可都是鋼板彈簧結構,明顯是為了更強的承載能力。
轉向和操控性,這個好像和皮卡有些沾不著邊,的確,在駕駛者一輛皮卡我又怎么會去要求它在這方面表現多么出色,其實對于這個車,我覺得習慣就好。首先方向盤手感值得認可,而且尺寸的大小在我們三個車中我覺得是比較合適的,索羅德那個真是太大了,而且調節方向,我這個是四方向的,更容易找到合適的駕駛位置。至于操控,我想說真是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有些偏虛,但對于皮卡來說這種調校會讓駕駛者開起來更輕松,符合它自身的定位。
最后再來說說RAM 1500的四驅系統,我這輛車采用了適時四驅結構,對于很多硬派SUV來說是常用的形式,而且這種表現也明顯能夠看出RAM 1500可以比較全面顧忌到城市環境使用,并不是那種太過于純粹的硬派,就比如采用分時四驅結構的索羅德。我的車可以直接掛上4WD AUTO模式,對于兩驅還是四驅的需求,交給電腦就好了。至于它的四驅能力怎么樣,正如開頭我們說的一樣,在我們的“特殊任務”當中,已經有體現了,那就到時候讓我們用視頻說話吧!
好了,總結一下,我覺得RAM 1500的顏值肯定是這次三款車中最高的,另外,變速箱的擋位數量也比他們的車型更多。RAM 1500開起來很有美系車的特點,懸架會有一些忽忽悠悠的感覺但并不會讓人開著覺得太軟,另外,動力雖然是入門級,但大多數情況還是夠用的,如果遇到一些山路或穿越一些海拔較高的洲際公路時,多少還是會覺得有一些后勁兒不夠,所以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來,我一定會選擇一輛5.7L的RAM 1500。
● 全文總結
就像之前說的,三輛車在工具屬性方面沒有本質區別,把該選的東西都選上,它們都會是干活兒的好手!而三臺車風格的區別,相信看完文章,大家心里已經對有點兒數了。目前在國內,三臺車都能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買到。至于選購的問題,歡迎在于晗(@Y干啥H)、張可(@張可他自己)、苑璐(@苑叔的V博)的編輯博客或微博咨詢。至于馬上揭曉的特殊任務,大家敬請期待!(文/圖/攝影 汽車之家 于晗 張可 苑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