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觀簡介:與汽油版差異不大。
帝豪PHEV整體外觀與汽油版車型差異不大,不過為了彰顯其新能源汽車的屬性,在細節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專屬的裝飾,諸如前進氣格柵內的藍色飾條、翼子板以及車尾的標識等。該車未來在諸如上海這樣的地區還可懸掛綠色的新能源車牌,這也將成為辨認出其新能源身份的重要象征之一。
帝豪PHEV共有三個配置,我們從經銷商處獲悉,未來主銷的配置為我們此次測試的中配版本,該車主要外部配置有電動調節后視鏡、后部駐車雷達、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等功能,前大燈為鹵素光源,基本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 內飾簡介:沿用老款帝豪的內飾風格。
中控臺仍然是老款帝豪的造型,用料全部為硬塑料,只有在門內飾板等部位包裹有軟性的皮革。需要注意的是,2017款汽油版帝豪已經采用了全新的中控臺造型,并且用料也全部更換為了軟性材質,更上檔次。經過咨詢,官方表示未來帝豪PHEV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情況對內飾進行優化和升級。
帶7英寸觸屏的多媒體系統內集成了GPS導航、藍牙電話、Wi-Fi、倒車影像等諸多功能,手機互聯囊括了CarPlay、MirrorLink、吉利G-Link三種形式,可謂十分豐富。此外該車還提供了單區自動空調、無鑰匙啟動等功能,中控臺下方還有2組USB接口和1個電源接口,能夠同時為多臺電子設備供電。
方向盤由于僅提供上下兩向調節,且方向盤的位置過于貼近儀表盤,所以總是無法讓人調節到最舒服的坐姿。另一個需要吐槽的是擋把后的儲物格實在太小,連iPhone 6這樣的手機都放不進去,手機只能占用杯架的位置,若您使用的是iPhone 6 Plus此類大屏手機的話,連杯架也是無法容納的,人性化設計同樣有提升空間。
乘坐空間表現方面,身高173cm的我坐在前排和后排頭部空間分別為4指和3指,后排腿部空間為2拳,后排中央隆起幅度雖然明顯,但占用的空間尚可,不會太過影響乘坐舒適性。所有充電口和空調出風口均位于前排,后排舒適性考慮還有待完善。第二排椅背具備放倒功能,儲物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 充電成本統計:使用家用電樁能大幅降低用車成本。
測試過程中我們全部使用商用充電樁,總共充電4次,每次都是從低電壓開始直至充滿為止,平均每次充電10千瓦時左右,除去各種優惠政策后計算,每次充電費用(包含電費和服務費)在20元左右,每千瓦時電費約合1.95元。純電動模式下續航里程為46.3公里,換算之后得知采用商用電樁每公里電費成本約為0.42元。
若采用家用充電樁,同樣以每次充電10千瓦計算,電費以《上海市居民用戶電價表》第一檔,即0.617元/千瓦時(峰時)和0.307元/千瓦時(谷時)計算,充10千瓦時(不計入損耗)分別花費6.17元和3.07元,換算之后家用電樁每公里電費成本分別為0.13元(峰時)和0.07元(谷時)。
最后我們以帝豪1.5L汽油版車型為參照,根據汽車之家口碑數據顯示,帝豪1.5L自動擋車型平均油耗為8.8升/100km,92號汽油以當前單價6.01元/升計算,汽油版帝豪1.5L每公里燃油成本約為0.53元。由此可見,如果您使用家用電樁充電的話,用車成本十分低廉,并且我們建議用戶盡可能在夜間用電谷時充電,能夠將用車成本降到最低。
● 文章總結:
帝豪PHEV是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中價格較為低廉的,以補貼后中配價格13.98萬元計算,其價格均低于榮威ei6和比亞迪秦,在價格上具備一定的優勢,再加上免購置稅、送車牌和價格補貼政策,對于預算較為緊張、且長期拍不到車牌的消費者來說,帝豪PHEV是一款頗具性價比的車型。
在體驗方面,帝豪PHEV也有著諸多優點,動力系統平順性不錯,用車成本較為低廉,配置較為實用,電池對車內空間幾乎沒有占用等方面都能夠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不過我們希望它在內飾設計和用料以及減振調校方面更具誠意,更高檔的用料、更時尚的設計以及更舒適的駕乘感受也會影響消費者的最終選擇。(文/圖/攝 汽車之家 朱力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