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在今年1月,我特別幸運的受捷豹邀請作為唯一一家中國媒體,來到了瑞典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北部地區——Arjeplog(氣溫零下20℃)。在一片冰湖上體驗捷豹首臺量產純電動SUV:I-PACE。對于我這個從未去過北歐國家的人來說,一切都是那么新鮮,當然還有這臺當時全車內外都貼滿了偽裝衣的純電動SUV。
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在冰雪湖面上體驗一臺全新的車型,以往傳統的冰雪試駕前廠商大多都會安排幾輪常規的道路試駕,而此次主辦方表示主要想讓我們感受下I-PACE在低附著路面上的動態表現,從而體現其電動車獨特的扭矩瞬間釋放及動力分配,據說能讓我們顛覆以往對電動車的認知,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 厚重的偽裝也無法遮蓋的特別:
即便全車都貼滿了偽裝衣,但也能從那標志性的“大嘴”前臉格柵認出這是一臺捷豹車型;蛟S大家的疑問和我當初一樣,純電動車為何還要設計車頭的進氣格柵?答案則是除了保持品牌家族外觀特征外,還起到了一定空氣動力學效應。
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如今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配置了,并且在追求極致風阻系數車型上尤為常見。除了大家熟知的特斯拉MODEL S、MODEL X以外,其實捷豹旗下的跑車F-TYPE以及路虎攬勝星脈也都采用了類似設計,只不過前者并非電動的罷了。
得益于全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I-PACE的風阻系數僅為0.29Cd,即便是在能夠取消絕大部分進氣格柵的電動SUV中也算得上極低了,更何況I-PACE并未將前格柵完全封死。
● 動力輸出及輪胎:
I-PACE的前后軸各配備了一臺電動機,由此也能夠實現四驅功能。綜合最大功率達到400馬力,峰值扭矩則為696牛·米,官方公布的0-96km/h加速時間僅需4.5秒。容量為81千瓦時的電池組在歐洲NEDC工況下能夠行駛500km,如果以美國EPA工況計算,I-PACE可以行駛386km,這個參數略高于特斯拉MODEL X 75D。(國內參數尚未公布,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補充這方面信息)。
得益于電動機起步便可獲得最大扭矩這個概念,因此I-PACE可以瞬間爆發出超強的動力。想象一下,傳統的內燃機四驅車動力傳遞到四輪還會有一個機械的過程,而電動車則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四驅系統夠智能,可以做到毫秒級的前后軸動力分配調整。
此外,傳統SUV車型由于車輛結構的關系,普遍重心較高,這對于操控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而I-PACE取消了發動機,并且將電池組全部平鋪在了底盤上,由此獲得了極低的重心。這兩點促使了它在操控性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此外I-PACE還可以選裝高低和軟硬可調的主動空氣懸架,它會自動根據車速和行駛狀態控制車身高度。
更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通常在結冰的湖面上試駕的車型都會為了抓地力配備雪地胎甚至釘胎,但這臺I-PACE竟然采用了更常規的四季胎——固特異Eagle® Sport All-Season系列輪胎,從名字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定位運動的產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