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印象里的雷克薩斯品牌跟日本人的性情非常接近,溫和低調、恭敬有禮,在人堆兒里甚至沒有太多存在感。然而就像人的性格會變一樣,雷克薩斯品牌近幾年的性情變化也相當大,低調漸漸褪去,它越來越多地展現出自己個性的一面。雷克薩斯全新LS車型大概把這種個性推向了極致,因為它的大型車旗艦車型的身份,讓這種極致個性更有反差感,所以當我在LC上見到類似的設計時并不覺得驚訝,然而在去年日內瓦車展上第一次見到LS時,的確被驚艷到了。
● 顛覆認知的造型之美
全新LS充滿藝術美感的外型設計已經在多篇文章里多次介紹,我的同事在夸這款車時基本上已經江郎才盡,所有能想到的溢美之詞都用上了。當然,作為學文學出身的我肚子里的成語要比他們稍多一些,所以我再重新夸一遍,爭取不重樣兒。
雷克薩斯全新LS前臉的造型設計感我敢說在同級別很難找出第二個了,跟我們印象里成熟穩重不露鋒芒的LS車型形成強烈的反差,就像一向乖巧的好學生突然以花臂和莫西干發型示人,這種反差其實相當有沖擊力。當然,對于品牌旗艦車型,這樣的顛覆認知其實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全新LS在中網方面下足了功夫,效果絕對是雷克薩斯全系最有設計美感的,讓我想到的是鳥巢這類富有藝術感的建筑。格柵網格部分自下而上、由疏而密,是設計團隊歷時數月CAD建模加手動調整,每一個網格,造型都不一樣?梢栽诓煌墓饩下呈現5000個立面。
對于LC這樣的雙門GT跑車來說,造型設計怎么亮騷都不為過;不過對于LS這類旗艦車型來說,這樣的造型風格基本上可以說跟正統莊重就分道揚鑣了,我的理解是全新LS的設計是劍走偏鋒的選擇,因為跟BBA正面硬剛顯然不是很明智,不如索性披荊斬棘,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 內飾低調含蓄的東方美
內飾設計非常符合東方審美,這在看膩了北歐的極簡主義和德國的工業設計之后,突然帶來的感覺就像是聽了很久的鋼琴曲,突然傳入耳的是質樸悠揚的笛簫,不華麗也沒有太多驚艷,也完全沒有炫耀技巧,給人感覺很舒服,全新LS就是這樣。
在我看來全新LS的內飾完全可以作為汽車工業美學設計的典范,這么說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有些夸大其詞,不過自己看看它用線條、用紋理、用不同材質營造的那種品質感,多少還是會讓那些還在炫耀名貴或稀有面料的品牌和車型臉紅吧。
功能方面其實就沒太多可說的了,沒有大尺寸的液晶面板,8英寸的儀表盤顯示屏和12.3英寸的中控臺顯示屏,滿足基礎功能富富有余,不過屏幕不支持觸控,所有功能需要用到擋把旁邊的觸摸板,觸摸板的優勢是不需要手抬太高就可以操作,方便且安全,不足就是使用時不如觸控來得直接,試想現在手機已經全部實現觸控了,突然給你一個觸摸板控制光標,多數人都會覺得不習慣把。
試駕車配備了23揚聲器的Mark Levinson音響系統據說加入了消噪技術,我沒感受出來,因為這車行駛時車內靜謐性很好,所以說不出是因為消噪技術的原因,還是NVH做得出色的原因。
配置方面,電動吸合門、方向盤加熱、自適應巡航、偏航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安全和舒適配置都是全系標配,而在中高配車型上配備了HUD抬頭顯示、后排獨立空調、Mark Levinson音響等。而跟競品相比,稍有不足的是沒有配備全景天窗,以及手機無線充電功能。
之前文章里介紹過全新LS有一款車型用了各種手工打造的材質,不只是好看,這也是很能顯示車主品位的東西,不過在我試駕的這臺車上并沒有見到,因為手造,所以這些是限量的。
● 乘坐空間感受
體驗者身高177cm,坐在前排座椅降至最低時,頭部距離車頂還有約4指的空間余量,不會感覺壓抑,不過跟同級別車型相比不算非常富裕。保持前排座椅不動,這時后排頭部空間同樣為4指,腿部空間兩拳左右。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視頻:行政座椅展示】
這車是個半行政座椅,中間扶手可以翻折下來。中間座椅是可以坐人的,然而座椅實在不舒服,坐墊和靠背都非常硬,頭部空間也不足,所以我想這里基本上不會有機會坐人。
空間表現中規中矩,在這個級別其它車都經過了加長處理之后,全新LS很顯然在空間方面沒什么優勢,不過這車后排舒適性配置不差,包括電動腿托、座椅靠背角度調節能,還是可以保證老板的休息的。
坐姿的調節非常簡單,因為功能鍵上都有圖標顯示,一鍵就可以完成如老板座調節放躺這樣的操作。另外前后排座椅都有座椅按摩功能,有多種按摩手法,我試用了一下,還可以。
● 后備廂和儲物空間
混動車型的電池布置在車尾部,所以對于后備廂空間有一定侵占,高度也不算太高,后備廂在同級別車型里算是中等水平。
后排儲物格比較實用,翻折下中央扶手箱之后,前面有一個帶蓋的杯架,里面可以放兩瓶水;后面的儲物格比較大,不過不算很深。
● 動力系統
全新LS在國內提供兩套動力系統,分別是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10速自動變速箱,以及3.5L混合動力系統+10速自動變速箱(E-CVT+4AT變速箱)。我這次試駕的是LS 500h混動車型,官方數據顯示0-100km/h只需要5.4秒,百公里油耗6.8L。由于條件限制此次沒有機會試駕3.5L車型,而這款車的關注度也不低,之后如果有機會拿到試駕車,我還會體驗3.5L車型。
傳動系統方面,雷克薩斯在全新LS和全新LC上同樣沒有循規蹈矩,在行星齒輪結構的變速機構后面串聯起一臺4速自動變速器,在整合來自發動機和電動機輸出動力的同時,E-CVT和4速自動變速器協調控制,模擬出10速擋位。
● 駕駛感受
這次試駕活動很有意思的是安排雷克薩斯全新LS和LC同時試駕,所以我有機會連續體驗了這兩款動力系統相同的車。因為兩車的車型和定位完全不同,所以試駕感受也是相去甚遠,我先說說全新LS(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拍攝條件限制,靜態部分和動態部分拍攝為不同車輛,請諒解)。
首先動力方面最大的感受是發動機的變速箱的配合非常好,變速箱非常聰明,在絕大多數時候你感覺不到變速箱的存在。變速箱換擋非常輕柔,速度也很快,再加上車內隔音效果很好,如果不是刻意去感受,駕駛者完全感受不到換擋動作,而低頭看一眼轉速表,其實變速箱的換擋動作還是很頻繁的,只是感受不到而已。
全新LS有六種駕駛模式(如果算EV模式的話是七種),在日常駕駛時我主要體驗了舒適和經濟兩個模式,這兩個模式下其實駕駛感受差別不是很大,轉向都比較輕,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非常舒緩的輸出風格,完全不會感覺到急躁,不過這兩個模式下的油門響應比較慢,想急也急不起來。另外在舒適和經濟兩個模式下,駕駛者可以感覺到動力回收,盡管不是非常明顯,但可以感受到。
而在運動和運動+模式下,動力響應要比舒適和經濟模式好了很多,變速箱也更積極,這時如果突然提速,是可以明顯感受到變速箱的降擋動作,不過全新LS畢竟不是性能車,事關舒適才是大事,所以即便降擋,也不會有明顯的換擋沖擊,這點跟LC不太一樣。在穩定行駛時,運動和運動+兩個模式其實也可以日常使用,巨大的能量被巧妙地隱藏起來,展現的依舊是自己溫順的一面。當然,如果你輕輕挑逗它,隨時都可以感受到后面的能量。
全新LS懸架結構為前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配備空氣懸架。而這套空氣懸架的行駛質感相當優秀,這不是恭維,負責任的說全新LS的懸架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應該在同級別和同價位多數車型之上。
首先要說的是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底盤的表現會有明顯差異,在舒適和經濟模式下,車輛底盤的濾振非常優秀。我們試駕是在杭州,市區路況尚可,不過在郊區有不少路段都是施工或者路況不是很好,而在這樣的路況條件下, 車內基本上不會感受到明顯的沖擊,哪怕是路面非常明顯的坑洼,通過輪胎底盤的過濾,傳遞到車內的振動還是非常小,非常平穩地就通過了。類似的這種感受我上一次體驗應該還是在邁巴赫S級上面。
在對比下,會發現運動和運動+模式下對于濾振就沒有那么徹底了,保留了更多的路感,車內感受到的細碎振動也更多,所以這也是我更喜歡舒適和經濟模式的原因,更純粹的舒適。另外還有一個感受,后排的濾振要比前排好,也就是說在通過一個較大的坑洼時,傳遞到后排的振動,要小于前排。老板們,滿意了吧。
懸架支撐性也還不錯,尤其是在運動和運動+模式下,連續變線時車身的姿態很穩定,不會出現連續左右晃動,急剎車時也不會出現明顯點頭。
另外特別需要贊的還有隔音,全新LS的隔音相當不錯,在車內基本上聽不到車外的噪音,行駛時發動機的噪音很小,基本上感覺不到,中高速行駛時的胎噪和風噪控制也不錯?偟膩碚f,噪音讓人滿意。
● 總結
如果讓我大型車里挑出一臺我最喜歡的車型,我會毫不猶豫地指向這臺全新LS,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工具那么簡單,保證車輛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需要讓人認同它的藝術品位。炫耀自己昂貴的真皮沙發,很顯然不如炫耀一塊兒有著匠人手工雕琢的玻璃更有X格不是。至于空間不如同級車、科技感不如同級車、配置不如同級車,這些也都是事實,但對于喜歡的人來說,不重要。
最后,關于全新LS這款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點,雷克薩斯為全新LS車型提供4年或10萬公里(LS 350)/6年或15萬公里(LS 500h)免費質保及保養。盡管對于車主來說保養費用可能并不是非常在意,但這樣的政策無疑會讓人心里在購車和用車時更踏實,提升用戶對于品牌的好感(忠誠)度。(文/圖/攝 汽車之家 李佳)
相關文章鏈接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廠商指導價 | 117.20萬 | 94.20萬 | 80.80萬 | 87.50萬 |
廠商 | 雷克薩斯 | 雷克薩斯 | 雷克薩斯 | 雷克薩斯 |
級別 | 大型車 | 大型車 | 大型車 | 大型車 |
能源類型 | 油電混合 | 汽油 | 汽油 | 油電混合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上市時間 | 2018.01 | 2018.01 | 2018.01 | 2018.01 |
最大功率(kW) | 264 | 232 | 232 | 264 |
發動機最大扭矩(N·m) | 350 | 380 | 380 | 350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00 | - | - | 300 |
發動機 | 3.5L 299馬力 V6 | 3.5L 316馬力 V6 | 3.5L 316馬力 V6 | 3.5L 299馬力 V6 |
電動機(Ps) | 178 | - | - | 178 |
變速箱 | E-CVT+自動變速箱(模擬10擋) | 10擋手自一體 | 10擋手自一體 | E-CVT+自動變速箱(模擬10擋) |
長*寬*高(mm) | 5235*1900*1450 | 5235*1900*1450 | 5235*1900*1450 | 5235*1900*1450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250 | 250 | 250 | 25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5.4 | 6.5 | 6.5 | 5.4 |
實測0-100km/h加速(s) | - | - | 7.74 | - |
實測100-0km/h制動(m) | - | - | 38.63 | -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6.8 | 8.9 | 8.8 | 6.7 |
實測油耗(L/100km) | - | - | 10.6 | - |
整車質保 | 六年或15萬公里 | 四年或10萬公里 | 四年或10萬公里 | 六年或15萬公里 |
車身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長度(mm) | 5235 | 5235 | 5235 | 5235 |
寬度(mm) | 1900 | 1900 | 1900 | 1900 |
高度(mm) | 1450 | 1450 | 1450 | 1450 |
軸距(mm) | 3125 | 3125 | 3125 | 3125 |
前輪距(mm) | 1631 | 1631 | 1631 | 1631 |
后輪距(mm) | 1637 | 1637 | 1637 | 1637 |
最小轉彎半徑(m) | 5.7 | - | - | 5.7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門開啟方式 | 平開門 | - | - | 平開門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油箱容積(L) | 82 | 82 | 82 | 82 |
后備廂容積(L) | 430 | 480 | 480 | 430 |
整備質量(kg) | 2295 | 2145 | 2075 | 2225 |
發動機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發動機型號 | 8GR-FXS | 8GR-FKS | 8GR-FKS | 8GR-FXS |
排量(mL) | 3456 | 3456 | 3456 | 3456 |
排量(L) | 3.5 | 3.5 | 3.5 | 3.5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發動機布局 | 縱置 | 縱置 | 縱置 | 縱置 |
氣缸排列形式 | V | V | V | V |
氣缸數(個) | 6 | 6 | 6 | 6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壓縮比 | 13 | 11.8 | 11.8 | 13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徑(mm) | 94 | 94 | 94 | 94 |
行程(mm) | 83 | 83 | 83 | 83 |
最大馬力(Ps) | 299 | 316 | 316 | 299 |
最大功率(kW) | 220 | 232 | 232 | 22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600 | 6600 | 6600 | 66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80 | 380 | 3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5100 | 4800 | 4800 | 5100 |
最大凈功率(kW) | - | - | - | -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VVT-i和VVT-iW | VVT-i和VVT-iW | VVT-i和VVT-iW | VVT-i和VVT-iW |
燃料形式 | 油電混合 | 汽油 | 汽油 | 油電混合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混合噴射 | 混合噴射 | 混合噴射 | 混合噴射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 | 國V | 國V | 國V |
電動機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電機類型 | - | - | - | - |
電動機總功率(kW) | 131 | - | - | 131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00 | - | - | 300 |
系統綜合功率(kW) | 264 | - | - | 264 |
驅動電機數 | - | - | - | - |
電機布局 | - | - | - | - |
電池類型 | - | - | - | - |
電池能量(kWh) | - | - | - | - |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 - | - | - | - |
電池組質保 | 十年或25萬公里 | - | - | 十年或25萬公里 |
快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慢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快充電量(%) | - | - | - | - |
變速箱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擋位個數 | 10 | 10 | 10 | 10 |
變速箱類型 | E-CVT+自動變速箱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E-CVT+自動變速箱 |
簡稱 | E-CVT+自動變速箱(模擬10擋) | 10擋手自一體 | 10擋手自一體 | E-CVT+自動變速箱(模擬10擋) |
底盤轉向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驅動方式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前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行政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豪華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350 卓越版 國V | 雷克薩斯LS 2018款 500h 卓越版 國V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45/45 R20 | 245/50 R19 | 245/50 R19 | 245/50 R19 |
后輪胎規格 | 245/45 R20 | 245/50 R19 | 245/50 R19 | 245/50 R19 |
備胎規格 | 無 | 無 | 無 | 無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