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駛平順、動力柔和
全新悅翔采用了1.4L(101馬力)和1.5L(107馬力)兩款發動機,并分別對應5速手動變速箱和5速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我們試駕的頂配車型為1.5L發動機+DCT變速箱的配置。懸架部分不出意外地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結構,這當然也是該級別的主流配置。
全新悅翔的后扭力梁結構為U-O FORMING卷管閉口梁結構,相對于開口梁扭桿式結構有著重量輕、耐久好的優點,同時也存在對前期設計、調校精確性要求更高的特點,是長安底盤平臺開發升級的產物。目前該結構已經在新一代逸動和CS35換代產品上得以應用。
也許是我被扭矩越來越“不值錢”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慣壞了,全新悅翔那臺注重燃油經濟性與平順性的1.5L發動機就顯得有點溫柔。在搭乘3名成年男性和少量行李并開啟空調的情況下,雖然偏重低扭的出力方式還能夠在60km/h以內的城市路況中提供比較輕快的加速感,但是來到國道或高速上時,加速超車就得大膽地踩盡油門了。不過自然吸氣發動機在線性輸出的優勢,依然能給動力平順性打下良好基礎,另外發動機在高轉速時的噪音雖然不小,但并不沙啞。
先告訴大家,這臺變速箱在短暫的試駕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頓挫現象。除了緩慢起步時偶爾的輕微顫動感能提醒您這是雙離合之外,在行駛過程中無論升/降擋的平順度還是換擋速度,基本都和調校到位的AT變速箱無差。
我相信對于工程師而言,這臺變速箱的燃油經濟性應該是除了耐用性和平順性之外最重要的部分,行駛過程中只要一收油門,變速箱就會立即升到較高擋位以保證燃油經濟性,反之它的降擋反應就并不積極了。急加速時踩下地板油,變速箱會有大約半秒的反應時間,然后才會開始降擋動作。如果嫌慢的話用手動模式進行降擋就會快很多,這是經濟性取向的換擋邏輯問題。
為了兼顧舒適性和滿載時的通過性,全新悅翔的底盤采用了略微提高彈簧硬度,降低阻尼器和彈性元件剛度的方法,來平衡舒適性和滿載通過性這兩點的關系,并保證車輛低速時的抗側傾/俯仰能力。另外,悅翔的擺臂襯套和后軸襯套,采用了分別來自日本東海和德國威巴克的產品。低剛度的橡膠配方配合偏軟的減振阻尼,帶來的結果就是全新悅翔非常善于把破損路面、非鋪裝路面和減速帶等高頻沖擊過濾干凈,有點像車底和路面之間塞進了一層硬海綿。
而相對于阻尼器,偏硬一點的彈簧則會把一部分低質量柏油路上的那種輕微、快速的起伏傳遞到車內。廠方的工程師表示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只要把彈簧剛度降低一點便可,但那樣的話滿載時懸架行程就更容易被用盡,會影響到通過性。沒辦法,針無兩頭尖。所以也就意味著您要還想讓它在操控方面有多犀利的表現,就太難為它了,畢竟只是個開起來軟呼呼的經濟型家用車而已,能有基本的抗側傾、抗俯仰能力就行了,舒適性和實用性才是它的本職工作。
指向精準、路感豐富,這兩項自然和全新悅翔沒什么關系。不過來自美國耐世特的EPS電子轉向機可以做到轉向力度輕盈,回饋力也比較線性,手感有點像方向盤上被綁了個橡皮筋,只不過力度很輕,同時還具備低速輕盈、高速稍緊繃的隨速可變功能。
全新悅翔的駕駛感受比較輕盈,雙離合變速箱不但沒有掉鏈子,反而在平順性方面給我了高于預期的感受,只是偏省油的換擋邏輯讓我在超車時不得不經常使用手動模式。底盤的設定是單純的舒適性取向,濾振性在這個價位來說也不錯。不夠強勁的動力可能算是一個小短板?傮w來說,全新悅翔在行駛方面強調舒適性和節油能力,以它的定位來說這種性格沒毛病。
全文總結
在試駕全新悅翔之前,我一是對它的顏值比較感興趣,二是想看看它的這臺雙離合表現怎么樣,還好它沒有讓我失望,更感覺到全新悅翔在行駛性這種看不見的地方是下了功夫的。開發人員很清楚什么是一臺經濟性家用車該有的,什么是沒必要有的,所以在這種清晰的思路引導下,全新悅翔成功營造出了一個輕松、舒適、順暢的駕駛氛圍。雖然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小瑕疵,例如中控屏不太好用,后備廂蓋只能從車內開啟等,但總體而言是一款帶著誠意的車型。另外,由于本次試駕對城市道路占比偏低,未能深度檢驗雙離合變速箱在嚴重擁堵狀況下的表現,因此,我也很期待能夠盡快拿到本地測試車,以對它進行更加全面的考驗。(文/圖/攝 汽車之家 陶懞軒)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