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起亞K3在國內于2012年推出,2016年經歷過一次較大的改款,說起來也是一員老將了。這幾年國內汽車市場競爭不但激烈,也幾經周折:經歷過SUV的大熱、中國品牌的崛起,也遇到了去年汽車市場的低迷與滑坡。一番激戰下來,我們仿佛聽不到這款韓系全球化緊湊型車的聲量了。還好,東風悅達起亞將品牌的力作——最新一代起亞K3,帶至我們身邊。我想是時候檢驗它的水準了。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我們已經一睹全新起亞K3的面容,也制作了新車的實拍體驗以及一篇對比文章(點此查看與豐田雷凌的對比),所以靜態部分我們放后面說。此次試駕,我們也搶先拿到了搭載1.5L發動機的車輛,也就是未來的主銷車型。相信您和我一樣,對這全新的動力系統產生了疑問,它的表現怎么樣?
動力感受
這款1.5L發動機屬于現代起亞集團的Gamma II系列,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相較現款K3的1.6L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別下降了13馬力和12!っ。據官方稱,這款發動機將主打燃油經濟性和節能表現,并滿足國六排放標準。根據工信部綜合油耗信息,新款1.5L發動機比之前的1.6L發動機百公里綜合油耗降低了1.1升,達到了5.1L/100km。具體的油耗測試要等到我們拿到測試車再給大家分享,這次先來聊動力。
不瞞大家說,最大115馬力的輸出很難給駕駛者以澎湃的展現,但在日常駕駛時它并沒有給我留下不好的印象。原因之一就在于前段積極的油門響應,例如在紅綠燈起步時無需刻意踩深油門就可輕松跟上車流。此時發動機轉速也沒有很高,給人感覺相對從容。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前段積極并不意味著初段極為靈敏,或言之較為“神經質”的調校,低速跟車時也很輕松。
與新款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全新的無級變速箱。官方稱之為“IVT”,意為“智能無級變速器”。所謂智能,即這臺變速箱可在大油門開度下模擬AT變速箱的順序升擋動作,給駕駛者帶來更有節奏感的體驗。
就感受而言,它的平順性表現自然無可挑剔,包含急加速后收油門及小油門輸入時都沒有闖動感。此外它的響應速度也是值得稱贊的,大腳油門下能夠及時改變速比,拉高轉速?梢哉f雖然發動機動力不強,但有了油門標定和變速箱兩位神隊友的“助攻”,起碼在市區各種路況行駛都不會有乏力的表現。
此外,這款車還有一個“運動模式”,是和S擋一同使用的。該模式下動力響應會更加積極,市區內超車加個速甚至可以用“干脆利落”來形容,而且前段油門踏板依然比較線性,踩多少有多少。只是受發動機功率所限,更深地踩踏油門榨取的動力就非常有限了。
轉向和行駛感受
轉向的手感我比較喜歡,低速時輕盈柔順,回中力和回正速度也很自然,配合線性的動力輸出,初次駕駛易于上手。要說不足之處就是轉向比設定的有些大,向一側打滿需要1.6圈,也使得這輛車的主觀感覺不算太靈活。
行駛方面的感受,底盤是偏舒適的,對于減速帶等單次振動處理的都比較柔和。我們此次試駕的道路條件比較好,所以對于連續顛簸的感受就暫時欠奉了。隔音性在同級別屬于中上游表現,高架路上開還是挺安靜的,發動機噪音也被隔絕得比較好。
外觀設計
由于之前的文章針對全新起亞K3的外觀已經做過詳細解讀了,這里主要給大家講講它和海外版車型的區別。說起來,我們眼下這款新車的設計還是全球獨一份兒的:
相信大家也早有發現,國產版起亞K3的外觀與海外版有很大區別。主要體現在應用了較多平直線條和折角設計,并加入了一些鍍鉻裝飾,看上去更加犀利。不知各位對這個造型還滿意否?歡迎評論區留言。
就實車而言,這個“特供臉”我認為還是挺好看的,或許和這款車的慧智藍涂裝有關,真心希望廠家在排產時考慮多給此顏色一些配額,配白色可能就沒這么好的效果了。
內飾/配置
內飾部分,相比海外版變化,或言之驚喜就沒那么大了。一個區別在于國產版使用了黑色鋼琴漆的空調面板,上半部分為觸控按鍵,下面常用的功能都有實體按鈕,兼具科技感與盲操便利性。
儀表盤采用半液晶屏幕,顯示效果還是挺吸引人的。在擋把左側有一個駕駛模式按鍵,切換不同模式后對應的儀表盤顯示界面也會有變化。不過在除了SPORT以外的幾種模式下,轉速表都只是一個豎條,讀取不太方便。
中央的大屏幕也為換代亮點之一,它可以實現聯網查詢天氣、股價或者收聽在線音樂,抑或使用移動端App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很遺憾,這臺試駕車并沒有開通UVO互聯功能,部分內容就體驗不到了。
配置方面,如大家所見,它已經超越了同級別的主流水準。韓系車的一貫傳統就是高配置流,不過最近幾年現代起亞品牌如火如荼的價格戰也讓高配置與低售價不可兼得,所以試駕車的配置未必都適用于將來市售的主流車型。比如我們拿到的這臺車囊括了幾乎所有選裝包。
空間/乘坐體驗
前面數據顯示,新款起亞K3的尺寸較老款有小幅提升。那么乘坐空間方面是否與外形尺寸變化一致呢?一起來看:
上海車展期間,我們就對起亞K3的空間進行了體驗,沒錯,體驗者也是筆者本人。這一次我們奉上了詳細的實測數據?梢钥吹狡饋咾3在橫向及縱向空間屬于同級別主流水準,但是豎向空間就比較尷尬,特別是后排,我178cm的身高,端正坐姿的話幾乎就蹭車頂了。
好在前后排座椅舒適度還都不錯,所以靜態乘坐體驗屬于同級別主流的水準,但放在如今這個緊湊型車都開始玩加長的年代,作為一款新車確實沒有優勢。
儲物空間
儲物空間大抵也是如此,滿足日常使用,不出彩。前排杯架有彈出式限位機構,不放水瓶的時候是個大儲物格。扶手箱容積偏小,6.41英寸的手機無法豎直放入。后排儲物空間相對緊張些,門板只能放一瓶水,前排座椅背部也沒有口袋。
總結
如果是剛剛接觸全新起亞K3的話,你會發現它變了,和當下諸多新車一樣,它變得更加年輕化,外形設計更加凌厲、時尚、追隨潮流。但深入接觸過后,我發現輕盈的轉向、成熟的動力標定、頗具親和力的的駕控感受,和我的預期幾乎完全一樣。對于深度駕駛過多款韓系車的我,這一切簡直再熟悉不過了。5月中旬它便會正式上市,相信有了一個實惠的售價后,起亞K3依然會是這個細分市場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文/圖/攝 汽車之家 蔣易辰)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