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很多人說途昂不是一臺好車,因為它看起來是那么的粗獷,不夠精致,更不像是德國人的作品,但我卻并不這么認為。當你把目光聚焦到30萬元左右的7座車,且對品牌和后備廂還有所要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繁雜的市場上真正能夠入眼的車型其實就這么幾臺,而途昂恰好位列其中,這也是為什么途昂長測車一到編輯部就立刻被我截胡的理由。至于它的出身,如果你認識北美市場的大眾Atlas,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它會那么粗獷了。噢對了,Atlas,那是古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的名字。
■ 初次見面先看外型
在拿到這臺途昂的長測車之前,我對途昂這類產品就非常有興趣。你或許會問我,哪類產品呀?我會告訴你,滿載7個人之后還能有很大后備廂空間的車型。隨著辦公室小伙伴們紛紛有了家庭和孩子,有些甚至已經有了二胎,7座車的話題就變得越來越普遍了。而能夠滿足超大行李廂空間這一需求,品牌上還要讓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除了偏重商務的別克GL8之外,途昂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至于它倆的區別,我能說服老婆和家人買途昂,但絕對沒法說服家里買GL8,相信這一點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這一次我們長測的這臺途昂并不是最新的2019款新車,而是一臺老款的380TSI四驅豪華型版,不過這并不影響長測內容的進行,因為新老車型之間僅中控娛樂系統有輕微的變化。途昂的動力系統目前一共有330TSI(2.0T低功率)、380TSI(2.0T高功率)和530 V6(2.5T六缸)三款,我們長測的380TSI四驅豪華版是車系中的主銷車型,2019款新車的指導價為35.99萬元。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大眾途昂 | 5039 | 1989 | 1773 | 2980 |
福特銳界 | 4878 | 1925 | 1770 | 2850 |
豐田漢蘭達 | 4855 | 1925 | 1720 | 2790 |
福特探險者 | 5037 | 2005 | 1816 | 2860 |
作為目前大眾在華銷售的體型最龐大的車型,途昂的氣場是圖片無法傳遞的,只有真正見到它的那一刻,才會不由得發出“好大”的感嘆。這是一款專為北美和中國市場開發的中大型SUV,前面我們也說過了,它在北美市場就叫Atlas,擎天巨神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大”!所以在途昂面前,傳統印象中那些頗受歡迎的7座“大家伙”瞬間就成了弟弟,什么銳界、漢蘭達,你最好寄希望于停車時旁邊不會來一臺途昂。
如果單看車頭,途昂在大眾家族中也算得上是個帥小伙,氣派的前臉造型見棱見角,形象極其硬派。曾經我們以為這是途昂的專屬設計,但不曾想卻是途昂過于超前,而今上汽大眾的新款SUV都開始用上了這套前臉造型。
看慣了之前試駕車上的20輪英寸輪圈,這套19英寸的雙色款效果也不錯。輪胎則是馬牌CSC5 SUV,規格255/55 R19,市場價1200元/條左右。
車尾的造型相比車頭略顯平庸一些,更像是途觀L的加大版,貫穿的大粗鍍鉻條很有粗獷感,下方的“排氣管”只是裝飾罩,真正的排氣管隱藏在車底。
總得來說,我給途昂的外觀評價還是挺高的,超大的尺寸和威猛的造型很討好中國消費者,19英寸的輪圈相比頂配車型的20英寸其實看著不嫌小。相比同尺寸的MPV車型來說,途昂這樣的中大型SUV對于家庭用戶而言顯然更容易接受。
■ 內飾還是標準的大眾范兒
內飾的造型實在沒有什么可說的,一開門就是濃濃的大眾風,對稱式的造型談不上有設計感,但絕對耐看,容易被接受。用料上同樣很大眾,中控臺頂部該軟的地方軟,縫線提升了檔次感,頂配車型被詬病老氣的木紋飾板在我們這臺380TSI豪華版上則是銀灰色飾板,我覺得挺好的。但是底部則全部是硬塑料,沒有因為車價超過了30萬而讓人覺得和途觀L有所區別。
三輻多功能方向盤從Polo一直用到途昂,手感什么的本身沒毛病,但是放在途昂上總覺得小而纖細,如果能換個更健碩的款式會更好。全液晶儀表盤在頂配車型上才有,我們這臺車就只有普通的機械式儀表盤,中間的小屏幕在我們這臺老款車型上還是單色的,2019款車型就升級成了高分辨率彩色屏幕。
多媒體配置方面,我們這臺車上還是老的MIB系統,不過在2019款車型上已經被換成了具備4G互聯功能的CNS系統,無論新系統還是老系統的反應速度都很快,這點體驗非常好。倒車影像清晰好用,不過對于途昂那么大的車而言,我更希望能有套360°全景影像。
對于那么大體型的車,三區自動空調非常實用,即便不是頂配車型也是一樣。第一、二排座椅都有加熱,第三排也有空調出風口,細節上考慮的很周全。
再來就是后備廂了,途昂滿載的情況下,后備廂空間依舊樂觀,目前我在后備廂里放了一個洗車機、一個20L水箱,還有一個兒童座椅,照樣可以輕輕松松關上尾門。
動力系統上,380TSI四驅豪華版配備的還是我們熟悉的第三代EA888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20馬力/4500-6200rpm,最大扭矩350!っ/1500-4400rpm。變速箱則還是那臺7速濕式DSG雙離合變速箱,日常使用平順性沒毛病,之前我們實測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8.04秒,對那么大體型的SUV來說已經很不簡單了。
另外包括4MOTION四驅系統、四種路況模式、泊車輔助、AUTOHOLD等功能在我們長測的這臺車上也都有,這意味著途昂完全可以應付更多復雜的路況。
■ 關于油耗
在接近2周的時間里,我駕駛著這臺途昂380TSI四驅豪華版行駛了606公里,平時基本是以市區路況為主,但由于中間跑了一趟高速,所以平均車速相對要高一些,達到了57km/h,實測油耗為9.6L/100km。接下來這半年的時間里,我會拿這臺途昂作為日常上下班的用車來使用,同時還有一次額外的長途出游計劃,對途昂的油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繼續關注我們每一期更新中的油耗成績。
● 總結
說實話,在提完途昂的這2周時間里,這臺車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不錯。首先就是外觀非;H,尺寸大,很威猛,所以開出去不丟面兒。其次車內非常寬敞,滿載情況下的后備廂表現大家也看到了。配置也非常豐富,而且很容易上手,還有諸如前排扶手這樣十分人性化的設計,用起來很舒心。再來就是動力系統,高功率2.0T EA888發動機和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搭配對于那么大一臺車來說沒什么可挑剔的,無論動力還是油耗都表現的比較均衡。當然了,第一期的長測只是我對這臺車的一些初體驗,很多小的方面還沒有更深入的去體會,但是隨著長測的深入,更詳細的內容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里一一為大家奉上。如果各位對于途昂380TSI車型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我的編輯博客中給我留言。(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離第一期長測上線已經有大概兩周左右的時間了,在第二期的內容里,我們會著重聊聊途昂380TSI這臺車的駕駛感受,畢竟作為一臺車,開起來怎么樣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咱們國人特別在乎所謂的三大件品質感,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將這部分內容放到第二期里來說。之后,我還會針對大家在第一期的回復中提到的問題,給出我個人的觀點,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做個參考。
● 起步有點肉,巡航超舒服
初次駕駛途昂時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大”!打開車門之后人不是坐進車內,而是要“爬”進車內。整臺車不僅坐姿很高,而且主觀上車寬也很可觀,行駛在路上的時候的時候,以往感覺挺威猛的SUV車型瞬間都成了弟弟。即便是把座椅降到最低,依然可以和旁邊的卡車司機平起平坐,搞得對方也一臉懵逼旁邊這是臺什么樣的大玩意兒。
好在要適應途昂并不需要太多時間,短而平的中控臺保證了出色的視線,習慣了之后2米的車寬也能夠變的得心應手,在開了2周的時間之后我倒沒覺得它比我自己的Macan大多少,并線、超車、會車都沒太大問題,只有在泊車的時候,需要對車位的尺寸有一個預估,畢竟從實際角度出發,途昂和Macan可真不是一個量級尺寸的。
途昂的整套動力系統和途觀L完全相同,EA888第三代2.0T發動機,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搭載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樣的參數放在任何一臺轎車上都沒人敢小覷,但是要知道,它現在要驅動的是途昂這么一個整備質量超過2噸的大家伙。所以意料之中的,途昂起步時很肉,而且是相當的肉。
好在油門踏板很輕,起步時踩深一些也不會太費力,而且你必須得這么做,不然就可能被身后不耐煩的司機喇叭伺候,當然在上海市區不能按喇叭,那就只能閃遠光燈。車速上來之后動力儲備比想象中要好不少,發動機的響應還挺積極,關鍵是變速箱效率是真高,所以超個車啥的都能夠輕松完成。
這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是真香,即便我是一個并不怎么喜歡雙離合的人,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它的出色。換擋速度快、動作柔和、而且齒比設定能把轉速壓的很低,來提升燃油經濟性。對于途昂這個尺寸的車,相信跑高速的機會不少,巡航時自然能省一點是一點,城市快速路100km/h限速下轉速才1750rpm。同時得益于變速箱很高的積極性,超車時腳下稍用點力就會立馬降一擋,動力儲備也完全沒有問題。
若是感覺動力還不夠用,可以嘗試犧牲一些燃油經濟性掛S擋。大眾DSG變速箱的S擋素來有“雞血模式”之稱,在途昂上竟也適用。在S擋模式下,變速箱會把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2000rpm以上,此時途昂肉的問題似乎一下就解決了,動力響應有了明顯提升,甚至可以用爽快來形容了,也是挺神奇的一件事兒。要是該模式下你還覺得動力不夠用,那沒轍,只能選擇299馬力的2.5T V6車型了。
底盤表現也是非常美系的風格,幾乎放棄了大眾一貫的歐系風格,從而完全轉向了舒適性取向。有人說途昂的底盤不夠高級,但是如果你開過了美國市場的那些大塊頭們就會明白,這才是標準的美系風格。不需要硬邦邦的濾振感受,不需要過個坎就得有厚重的“咚咚”聲,整個懸架系統的設定就是為了“趟”過一切爛路而準備的。
道路條件出色的時候自然非常舒服,而面對坑洼路況時,你依舊可以在保證舒適性的前提下全速通過。此外在化解較大起伏的時候,不要指望途昂會有太利索的表現,它不是轎車,更不是跑車,它更像是一艘大船,上下搖晃著就過去了。
方向盤還是標準的大眾風格,手感輕盈,指向性挺準,并且只能提供有限的路感回饋,很典型的城市化設定。車內靜謐性做的相當出色,可以說是這個級別中最出色的之一,比漢蘭達和探險者都要好不少,和銳界相比也毫不遜色。
■ 讀者問答時間
1.途昂賣30多萬是不是很貴?
首先,途昂的指導價是30.09-50.59萬元。我們長測的是一臺380TSI車型,也就是2.0T高功率版本,而車系中目前還有330TSI的2.0T低功率版車型,市場售價不到30萬元。其次,途昂的市場定位要比途觀L更高,它的直接競爭對手是漢蘭達、銳界這樣的車型,并且在尺寸上還更有優勢。就拿漢蘭達來說,如果比對一下配置的話你會發現和我們長測的380TSI豪華版配置相近的漢蘭達,價格也要超過30萬元了。這么看的話,途昂其實也就是同級別的平均水平,算不上貴。
2.途昂只是個空殼子,行駛品質不能叫大眾?
對于“大眾”這個品牌,很多人的認知仍然是很狹隘的,狹隘到單純的認為大眾就是德國品牌,就應該是硬邦邦的德味兒。但其實在大眾的體系中,北美大眾的風格和歐洲大眾完全不是一回事兒,而很有意思的是上汽大眾不少車型都源自北美大眾,比如帕薩特,當然途昂也是。所以理解了這一點之后,你就能明白為什么途昂會那么大,為什么途昂開起來不是你心里想的那種硬邦邦的大眾了。它壓根就是一臺在北美市場以追求空間和長距離行駛舒適性為訴求的車,它是Atlas,不是高爾夫XXXXL。
3.大眾的2.0T燒機油,DSG變速箱故障多?
拜托,都9012年了,這個梗竟然還沒有翻篇。第三代EA888發動機都中期改款了,DSG雙離合變速箱的發展也經歷了N次迭代更新,我們辦公室里用著這套動力系統的小伙伴人數真不少,還沒見出現過毛病或是抱怨燒機油、不平順的。只能說8年前大眾因為技術過分激進埋下的苦果,那么多年了還得自己吞,畢竟在有些人眼里,大眾是個2.0T就燒機油,是個雙離合就會死亡閃爍,管你是什么年代的事……
4.為什么不買GL8,又舒服又大?
在第一期里其實我提到過這個問題,在3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里,要同時能滿足舒舒服服的坐7個人,后備廂還能放大箱子的,也就GL8和途昂了;蛟S有些比較“杠”的朋友會把一些客貨兩用車一起拉進來聊,那么這些朋友可能對“舒舒服服”四個字有些誤解,這里就不展開說明了。
之所以不選擇GL8,以我們辦公室里最想買GL8的同事盛元珺為例,他全家人都強烈反對,理由就一個:這車像接人的,不像家里用的。的確,GL8成也商務,敗也商務,因為過分商務,所以拿GL8做家用總覺得哪里不對,要說服家里人更是難上加難。途昂就沒有這個問題,空間不輸GL8,面子上也過得去,價格不比GL8貴,還有個能應付常規強度越野的四驅,各方面都很合適。
■ 油耗測試
在最近的這2周時間里,我駕駛著這臺途昂380TSI四驅豪華版行駛了622公里,基本是以市區路況為主,不過途昂的油箱容積是真的大,所以2周的時間一共就加了一次油。這一次加油之后,這臺途昂的實測油耗為10.3L/100km,對途昂的油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繼續關注我們每一期更新中的油耗成績。(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買一臺尺寸碩大的7座SUV,對于儲物能力的期待想必是每個消費者都特別關注的。在拿車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也有不少朋友來問我途昂這車空間到底怎么樣,細節設計好不好,所以在途昂長測的第三期內容中,我就著重來給大家展示一下這臺車的儲物能力,看看在細節方面,這臺車到底做的是不是足夠人性化,用著是不是趁手。
■ 前排儲物空間展示:
在車內儲物空間展示方面,我這次使用的是550ml的瓶裝飲用水,這也是我車內常備的瓶裝水。上海進入夏季之后通常車里都會多備一些瓶裝水,無論是拍攝空間體驗還是日常喝都很有必要。途昂的前排共有車門飾板、中控臺左側、手套箱、擋把前后以及扶手箱等幾處儲物空間。
首先是車門板內側,途昂的前門板內側空間足夠大,無論是寬度還是縱深都做的比較好,大概可以放下3瓶水的樣子,而如果是1.25L的大瓶裝飲料目測也沒有多大困難。門把手做了鏤空處理,喜歡在這里放一些零散硬幣的朋友就需要再額外去買一個車門儲物槽了。
中控臺左側也有個儲物盒,大小正好可以用來放下行駛證和停車卡,里面有橡膠墊,所以放一些硬幣什么的也不會丁零當啷的發出噪音。不過要是高速過路卡,我個人就不推薦放在這里了,因為位置太低了,每次拿取的時候還需要伸手往下去夠,不太方便。通常我會把卡片塞在中控臺上的卡槽里,或者就干脆直接丟在杯架里。
中控臺頂部有一個尺寸很可觀的凹槽,這在最近的大眾SUV上都能見到,尺寸是根據中國市場的紙巾盒來設計的,理所當然的,這里放紙巾也是最合適的了。
擋把的前側有個尺寸很大的儲物盒,大家可以看到我6.47英寸的華為P30 Pro可以剛剛好放下,同時儲物盒內側是個斜面,所以如果你要用來放硬幣,放煙什么的也不必擔心會滑出來。不過這個區域因為有一個12V電源和一個USB接口,所以當你接滿了設備之后,要放手機就不太方便了?紤]到偶爾還需要使用手機做導航或是播放音樂,所以我干脆就重新買了一個無線充電的手機支架用來放手機。
擋把兩側就是常規的杯架,帶有限位器,所以能兼容不同規格的瓶裝水。后方的扶手箱是途昂上最實用的地方,不僅是因為扶手箱尺寸夠大夠寬,而且內部空間大到可以輕松放下你拎出便利店的購物袋。我簡單試了一下,放4瓶水、一大罐爆米花、還有一個手機架的盒子輕輕松松,還有不少富?臻g,同時如果接手機或者電子設備充電的話,前側的凹槽也可以防止充電線被壓到。
手套箱內部有植絨,也有空調出風口,但是空間并不算寬裕。CD機頭在這里占了不少空間,機頭上有兩組SD卡槽,其中一組被導航系統的地圖卡占據,只剩另一組可以使用。左側則預留了四個SD卡槽用來存放不同內容的SD卡,只是在現在這個全民手機放音樂的年代,用SD卡存儲音樂的需求幾乎已經沒有了吧?
■ 后排儲物空間展示:
后排車門板的空間比前門更大一些,縱向可以放入4瓶水,上方還有獨立的小空間,勉勉強強能放入一臺手機。其他常規的位置,比如前排座椅靠背后有儲物袋,后排中間座椅有折疊式杯架。
得益于途昂的車身寬度非常大,所以第二排即便是在不犧牲左右側座椅的前提下,中間座椅的寬度也有保證。所以我目前是將一個兒童座椅固定在中間座椅上,這樣日常出行的時候左右都可以坐大人來照顧寶寶。值得一提的是,途昂第二排只有左右兩側座椅有ISOFIX接口,所以如果您的兒童座椅是采用ISOFIX接口固定的,那么就只能放在左右兩側的位置,而我安裝的這個兒童座椅是通過安全帶固定的,所以才能夠這樣操作。
除了第二排之外,別忘記了途昂還有第三排。設計師為第三排乘客也設計了非常充足的儲物空間,比如左右兩側各有兩個杯架和一個方形儲物槽,左側的區域還有類似雨傘槽的設計,空間也很實用。
后備廂方面我們重點來看滿載狀態下的儲物能力,也就是將第三排座椅翻起來的時候,看途昂的后備廂能裝多少東西。其實這也是途昂的一大競爭力,在車輛滿載的狀態下,整個后備廂要放下一個28英寸箱子是很輕松的,而日常使用的時候,各位可以看到我將洗車機的盒子和一個20L的水桶縱向放在后備廂內也顯得游刃有余。
此外,第三排座椅放倒之后地板非常平整,這也有助于用途昂來拉更大的物體。后備箱內設計了小掛鉤等可以固定儲物網,地板翻起后下方的備胎槽內預留了遮物板的位置,所以遮物板放在這里剛剛好,兩側的空間則可以用來放一些抹布之類的小東西,非常好用。
■ 微體驗:
這一期的微體驗內容我們來聊儀表盤和娛樂系統對日語歌名的支持,實際上我個人覺得這不應該是日語顯示的問題,而是符號字庫的問題。大家可以看到同樣的一首歌名,在娛樂系統的顯示中,“·”被顯示為“□”,俗稱亂碼,在儀表盤的屏幕上則一切正常,而其他的日語文字也都是正常的。這說明途昂本身是支持日語顯示的,只是在“·”這個標點符號上,儀表盤和娛樂系統的字庫并不統一。
■ 長測油耗:
本期由于和上一期更新之間只隔了兩周的時間,所以我們的途昂長測車上一期最后加的一箱油都還沒有跑完,因此我們的油耗表預計將在下一期再進行更新,請各位理解。(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長測來到了第四期,隨著長測的深入,我們這臺途昂的里程也到了5000公里,是時候去4S店做首保了。所以這期內容中,我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途昂首保的全紀錄,包括用了什么機油,要做哪些檢查,以及4S店環境服務如何等都有展現。此外,在這一期的長測過程中,途昂還發生了一個說小不小的故障,但最終還是得到了解決。是什么故障呢?我們接著看。
■ 保養過程記錄
長測車途昂380TSI的里程已經到了5000公里,聯想到之后還要去一次南京出差,所以趕在出差之前,我聯系了離家最近的上汽大眾4S店進行保養預約(4S店名稱:上海寶榮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通過預約可以更高效的完成保養服務,尤其是對于途昂和輝昂兩款旗艦車型的車主而言,4S店還提供了單獨的預檢和維修保養工位,服務體驗更好。
作為基礎保養,途昂380TSI車型需要更換的材料就是機油、機濾、放油螺絲和密封環四項,其中首次免費保養我們選擇的是原廠SL級5W-40機油,我個人也推薦大家使用原廠規格的機油,一來是比較便宜不用額外付費,二來是原廠機油完全可以保證日常用車需求,并且絕對能保證車輛不是因為機油因素產生故障。機濾采用的是替芯式的,比較環保,包裝內已經帶有密封環了,所以不需要額外購買,而放油螺絲和放油螺絲的密封環則是兩個需要單獨購買的零件,且每次都需要更換。好在價格很便宜,兩者加起來不到40塊錢。
就服務環境而言,我家附近的這家4S店因為場地規模很大,所以硬件條件相當不錯。同時工作人員的服務也比較熱情,基本上能夠做到有問必答,流程方面也比較到位。整個免費首保從車輛抵達4S店到離開,總計用時1個半小時左右,這個時間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當然了,從保養的價格上來看,如果不是首保的話,單次約660元的小保養對于使用6L機油的2.0T車型來說不能算很貴。但是4S店告知使用原廠基礎機油需要5000公里保養一次,若按此計算的話,似乎又有些貴了。
■ 遭遇空調故障
開頭我們說到最近車輛發生了一些小故障,故障來自空調系統,現象為制冷和風機工作一切正常,但是空調出風口就是無法出風,無論切換內/外循環還是上/下出風都無法解決。途中我們也曾想到過可能是空調濾芯受潮了導致發生了阻風現象,但是拆下空調濾芯之后發現濾芯一切正常,這也使得我和我的同事張立祥在從南京回上海的高速公路上頂著大雨,一路都只好憋在悶熱的車廂里。
回家之后我又再一次的聯系了同一家4S店進行檢測,店內檢修師傅第一時間同樣是檢查了空調濾芯,又用專用電腦對車輛故障碼進行了識別,結果濾芯沒問題,故障碼也沒出現,大家都懵了。
最后我將這臺途昂在4S店中放了2天,終于等到了故障消除的回復,并且車輛硬件沒有任何故障,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最終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據說檢測師傅將空調系統功能全部重置了一下就自動復原了,而到底是何原因導致的空調不出風,原因未知。好在最終問題是解決了,接下來這段時間我也會繼續觀察看是否還會復發。若同樣的問題還會出現,這就需要廠家派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檢測看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了。
■ 油耗測試
在這一期更新里,我駕駛著這臺途昂380TSI四驅豪華版行駛了1478公里,其中大約有800公里左右是以市區路況為主,670公里左右為往返南京的高速公路。這一次加油之后,這臺途昂的實測油耗為10.9L/100km,對途昂的油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繼續關注我們每一期更新中的油耗成績。(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第五期的途昂長測,我將針對這臺車近三個月以來的使用情況做個簡單的總結,簡單的說,就是挑出一些這段時間里我們覺得比較好或是不太好的地方概括給大家。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至今為止這臺車我還是很滿意的,空間巨大,乘坐舒適,駕駛感受也比較愜意。除了前不久那一次空調故障在大熱天里比較惱人,但好歹也是很快就恢復了。所以本期的內容不會太多,咱們言簡意賅的做個小結。
在這期內容開始前,我們也拿到了途昂2019年6月的銷量情況(7月統計數據尚未公布),為6916臺,這個數據在汽車之家App的“銷量排行”中可以查到。對于這樣一個價位尺寸的SUV來說,月銷接近7000臺已經是個相當了不起的數字了。
● 外觀內飾
作為目前國產大眾在國內市場上體型最大的車,又是基于美國市場Atlas車型做的本土化改進,途昂的造型沒得說,相當威猛。在國內中大型SUV領域里,途昂有著絕對的體型優勢,對于越來越多的二胎家庭來說,這樣的產品既有實用性,又有安全感,所以會很討好人。
車頭的造型給途昂加分不少,又高又敦實,所以看起來非常唬人。大燈是全LED的,國人喜歡的霧燈也是標配,而且和其他大眾車型一樣霧燈兼顧了轉向輔助燈的功能,在開啟車燈的前提下打轉向燈,相應一側的霧燈就會亮起。
車外的配置方面,自動大燈、四門無鑰匙進入都有,且比較實用。由于不是頂配車型,所以輪胎為19英寸的,不過舒適性和更換成本都會比頂配車型的20英寸略好一些。輪胎為馬牌CSC5 SUV,規格255/55 R19,市場價格大概1200元左右一條。
內飾部分其實沒有什么可說的,造型就是典型的大眾風格,尺寸上就是XXL了。用料符合這個價位應有的表現,也做了縫線效果來提升檔次感,做工也是大眾一貫的高水準,總得來說挑不出什么毛病。方向盤和大眾其他車型完全一樣,手感還是一貫的好,就是放在途昂的車內看起來真的很顯小啊。上車之后坐姿真的是很高,幾乎和路上的輕卡一般高了,所以駕駛途昂的時候視線是相當好的。
內部配置方面,傳統機械式儀表盤配單色液晶屏,有點寒酸;自動防炫目內后視鏡很實用;三區獨立自動空調帶PM2.5過濾,出過一次故障后通過重置程序又自愈了;MIB系統還是老版本的,后面的更新中我們會找一臺2019款車型來進行新老系統的對比,看哪套更好。
座椅很寬大,舒適度非常高,絕對要給好評。還有巨大的中央扶手,分成兩部分之后主副駕駛座都可以獨立調節高度,跑長途特別的舒服。而中央扶手下方是同樣巨大的扶手箱,這空間用起來怎一個爽字了得。
后備廂空間是途昂的最大亮點之一,也是很多朋友看中途昂的重要原因。要知道這可是一臺大七座SUV,在保證車輛滿載且車內成員都有舒適乘坐空間的前提下,這臺車的后備廂竟然還可以輕輕松松的放下大號行李箱或是安全座椅這樣尺寸的行李,實用性相當棒!而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滿載的情況畢竟是少數,那么5座狀態下途昂的后備廂空間就更不用說了。
● 動力和試駕感受
動力系統上,我們長測的途昂380TSI配備的是我們熟悉的第三代EA888發動機和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實際已經很成熟了,日常使用時平順性沒毛病,換擋速度也不錯。之前我們實測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8.04秒,對于途昂這個體型的SUV來說已經算不錯的了。另外包括4MOTION四驅系統、四種路況模式、泊車輔助、AUTOHOLD等功能在我們長測的這臺車上也都有,這意味著途昂完全可以應付更多復雜的路況。
駕駛感受層面,途昂的起步真的是很肉,所以剛拿到車的時候是非常的不習慣,但隨著用車時間的推移,也就感覺逐步適應了。起步的時候需要多給一點油,車速起來之后就會好不少,對于這樣一臺超過2噸的大家伙來說,這臺2.0T發動機的動力其實算相當不錯的了。如果還要開得爽快些,通過S擋可以延遲換擋時機,油門的響應速度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這臺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說實話真的是很不錯,盡管大眾雙離合早年故障率高的后遺癥至今仍未散去,以至于不少人談DSG色變,但你不得不承認眼前這臺車的出色。換擋速度快、中段加速給油時降檔積極、動作柔和、而且齒比設定能把轉速壓的很低,來提升燃油經濟性,事實就是非常的棒,完全沒有問題。
途昂的底盤是標準的美系車風格,完全的舒適性取向。有人說途昂的底盤不夠高級,但如果你開過了美國市場的那些大塊頭們就會明白,這才是標準的美系車。硬邦邦的濾振感受,過個坎就得有厚重的“咚咚”聲,從產品性質的角度來說這完全不是途昂追求的。只要在高速時穩定、安靜,遇到任何爛路直接搖晃著“趟”過去,哪怕底盤有些所謂的“散”,又何妨?買這車的人壓根不在乎,呵呵。
● 小保養
中期總結的最后一部分我們說說這臺車的保養。從途昂的定位來說,它是上汽大眾旗下目前除輝昂以外的第二旗艦車型,所以在4S店中它的地位和輝昂是一樣的,擁有獨立的接車位和維修工位,部分4S店甚至會給這兩臺車單獨配維修技師。
從保養價格來看,途昂的首保是免費的,單次保養費用包括了6L原廠機油,再加上機濾、工時費,總價還不到700元。盡管4S店建議車輛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但車輛的保養手冊寫的則是1萬公里保養一次。因而即便你每1萬公里去做一次保養也是完全可以的,不會影響車輛的質保。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途昂380TSI的養車費用真的是非常便宜。
■ 油耗測試
在這三個月的用車時間里,我除了平時每天上下班去用車以外,我們還開著這臺車去了一次南京,加上平時作為工作車外出使用,這臺車來到編輯部之后已經跑了3444公里,跑的不能算是特別多。在經過了最近這一次加油之后,這臺途昂的實測油耗為11.3L/100km,算上上下班高峰期擁堵以及跑高速時較好的路況,綜合來看這個油耗表現對途昂這樣尺寸的大SUV來說是還是可以接受的。接下來我們的長期測試還在繼續,后面我們還將針對這臺車的多媒體系統以及長途出行世家感受做詳細的內容,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途昂的長期測試很快就已經來到第六期了,這一期中我會給大家聊聊這臺車的多媒體系統。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過,這臺測試車上的多媒體還是老款車型采用的第二代MIB系統,和如今新車上的CNS 2.0系統有一些區別,參考價值已經不大。所以這一期的更新里面我就找來了一臺搭載了新版本系統的途昂X車型,來給大家主要介紹一下新款系統的一些使用細節。
■ CNS 2.0智能娛樂系統簡單體驗
熟悉大眾旗下車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眾對于多媒體系統向來都比較吝嗇,中低配車型往往能有一個單色小屏幕的收音機就很好了,而功能豐富的大屏系統往往都要在高配車型甚至頂配車型上才能夠見到。眼看著其他品牌的產品在車機方面不斷的推陳出新,作為中國車市“一哥”的大眾品牌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因而它們聯合老朋友兼合作伙伴德賽西威一起為中國消費者打造了現在這款名為CNS 2.0的本土化系統。利用和MIB系統相同的風格、更低的硬件成本、更大的觸控屏以及更加本土化的系統功能,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于車機使用的需求。
相比較之前的第二代MIB系統,CNS 2.0系統最明顯的優點就是屏幕變大了,分辨率變高了。由于去掉了原先MIB系統一側的物理按鍵,所以屏幕尺寸由6.5英寸增大到8英寸,而部分常用的按鍵以及MIB系統上的靠近感應功能等仍然被保留了下來。我的同事朱力神之前對朗逸上的那套CNS 2.0系統做過非常詳細的體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里查看之前的文章。
軟件方面,第二代MIB系統的界面被完整的復刻至CNS 2.0之上,因而對于老車主來說也完全不用額外花時間去適應。常見的功能方面,收音機、藍牙電話、導航和手機互聯等一應俱全,而主界面則被分為三部分,可以分別用來顯示導航地圖、手機互聯和多媒體信息。
車機導航方面,這套CNS 2.0系統并沒有采用如今很流行的高德地圖車機版(盡管現在民間已經有讓CNS 2.0車機安裝高德地圖車機版的攻略),而是采用了和之前MIB系統上一樣的原創的導航系統。不過和原先不同的是,新的導航系統和自然語意識別功能之間有了較好的互動,因而可以通過語音識別和4G網絡來搜索目的地,易用性上要比原先的MIB系統好不少。
另外在細節上這套系統本土化工作也做的比較完善,例如城市路況看板以及車牌限行規避這套導航都能提供,以上海為例,我就能夠在車機上看到上?焖俚缆返穆窙r,輸入車牌后還可以自動規避限行,這一點對于外牌車輛來說尤其有用,可以說距離手機導航的易用性已經進了一步。
手機互聯功能上,最早的MIB系統僅提供了Androidauto、CarPlay和MirrorLink三種連接協議,而如今Androidauto已經被替換為百度CarLife。而CarLife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同時兼容iOS和安卓系統,并且在使用習慣上也比CarPlay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畢竟現如今安卓用戶的數量已經遠超iPhone用戶了。
其他功能上,CNS 2.0系統還提供了智隨導航版手機app應用互聯功能,可以通過車載WiFi或手機個人熱點和車機進行連接,并且進行目的地下發、步行導航、車載地圖更新和行程安排四項操作。不過由于我們并沒有這臺測試車的車機賬號,因此這部分內容還請大家參考之前的文章了。
■ 油耗測試
在這一期的油耗更新中,我們的途昂測試車只加了一箱油,由于最近油價下跌,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兩次加油時的95號汽油油價都已經跌破了7塊錢/升,相比長測階段最高的7.87元/升的油價每升將近要便宜1塊錢。另外,這段時間我們車輛多數行駛在比較擁堵的交通環境下,例如上下班期間,因此油耗表現相比起前幾期來說要明顯更高。在平均時速僅28km/h的情況下,這臺途昂的油耗飆到了百公里近15升。不過下一期的內容中我們就要為大家展現途昂的長途表現了,屆時我也會給大家測試一下這臺車正兒八經跑長途時的油耗,敬請期待。(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繼上一期的多媒體系統之后,這一期的長測內容里我會和大家聊一下途昂的長途駕駛體驗。路途雖然不長,但是包括這臺車的長途高速表現、舒適性以及乘坐空間等等都會體現出來。我在之前的內容里也和大家聊到過,途昂這臺車就是一臺為長途行駛而存在的車,所以跑長途的感受如何,相信對于途昂的潛在消費群體來說,一定是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點。
■ 長途駕駛體驗
對許多上海地區的車主來說,周末近郊游是常有的安排,但自從辦公室小伙伴們紛紛有了孩子之后,這種小范圍的團建機會就變得越來越少。所以難得趁著有長測車內容要做的機(jie)會(kou),我和辦公室里兩個好基友一起開著途昂去了趟蘇州。
看過我之前長測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我這人跑長途之前有個癖好就是洗車,喜歡干干凈凈的出門,回來之后再把車洗一遍。不過有的朋友,包括我身邊很多人都覺得既然要跑高速,車肯定會臟的,而且跑夜路還會吸引小蟲子,出門前洗車實在沒有必要。所以我覺得這個吧,仁者見仁了,哈哈。
另外出發前一晚我就把車的油給加滿了,同時檢查了一下胎壓,這些都是每次出車前都會去做的事情。當然因為這一次往返的距離實在太近了,因為平時大家工作也比較繁忙,能湊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所以跑不了太遠的地方,長途的油耗結算就合并在一起不單獨做了。
途昂的車內空間非常豐富,這點在之前空間展示的部分就已經給大家說過了,所以我著重給大家展示后面兩排的乘坐空間。因為車身足夠寬大,所以后排坐兩個乘客還有超級大的空間,中間足夠放一個書包,地上還可以放下相機包。如果帶娃的話,中間也可以放下一個安全帶固定式的兒童安全座椅,兩邊有大人照顧的話實在是非常的方便。
縱向乘坐空間上,我的兩位同事身高分別是180cm和174cm,我們可以看到途昂無論第二排還是第三排空間表現都不錯,也就是說如果滿載狀態下,第三排乘客頭部和腿部都不會太局促。并且第二排有比較大的前后和靠背調整空間,第三排也有空調出風口和一些常用的儲物格,這些對于一臺7座大SUV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更何況這臺車在滿載狀態下之前我們也展示過,它還有十分出色的后備廂空間。
動力的表現其實之前的內容里我就給大家提到過了,途昂上使用的這臺第三代EA888 2.0TSI發動機要拖動這臺大家伙很輕松,和變速箱的匹配做的也不錯。雖然日常駕駛時低速給人感覺有點肉,但在離開高速收費口的時候通常我們都是大油門加速,這時途昂的提速能力相當好,即便是在120km/h巡航的時候,再加速能力也沒得說,超車非常的輕松。
方向盤的手感很穩,路感則基本沒有,這很符合一臺美式巡航大SUV的風格。能夠感覺到底盤調的很有水準,穩健,不發飄,但經過長波起伏路面的時候,車身的上下起伏還是偏大一些,也看得出懸架本身還是偏向舒適的設定風格。剎車的腳感非常棒,輕踩就能有很不錯的減速度,并且剎車全程都比較線性,唯獨要注意的是大尺寸帶來的大慣性,更好的預判和提前制動量對駕駛途昂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我們這臺途昂并不是頂配車型,所以它在駕駛輔助方面僅僅提供了最基本的定速巡航功能,而在道路上車輛日益增多的今天,路上亂變道和開慢車的現象頻繁發生。因而即便是跑長途,我認為常規的自適應巡航也已經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了,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輔助才是相對合理和實用的組合。目前途昂車系中僅有頂配車型才會配備完善的ACC功能,我個人認為上汽大眾可以考慮在途昂上將這項配置再往下放一檔。
■ 油耗測試
在這一期的油耗更新中,我們的途昂測試車同樣只加了一箱油,所以此次長途的油耗并沒有計算入內。最近上海地區部分加油站有巨幅優惠,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次加油時的95號汽油油價僅有5.52元/升,比之前最高的時候每升便宜了2塊多,還是很夸張的。另外,由于前一段時間汽車之家賽車隊在上海比賽期間借用了長測車,因而作為工作車的途昂基本不是在市區中來回接送同事,就是在圍場內低速短駁,這一箱油的平均時速僅有18公里/小時,表顯油耗也飆到了18L/100km之多,即便是經過計算,實際油耗也超過了15L/100km。
不過從總體來看,這臺途昂的油耗基本還是在12L/100km左右,符合我們對這個尺寸2.0T中大型SUV的預期。好了,下一期就是途昂380TSI長測車的最后一期總結了,屆時我將會把這臺車從開頭到現在為止半年的內容重新再梳理一遍,方便想要購買途昂的朋友們參考,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轉眼間已經到了途昂長測的最后一期了,從拿到這臺測試車為止已經過去了半年時間,該是要和它說再見的時候了。在這半年里,我們的這臺途昂就作為了我的日常通勤車來使用,也兼顧了一部分編輯工作車的身份,畢竟它超級大的體型放在那里,不做工作車實在太浪費了。對于我的許多同事來說,對途昂,他們的感覺都和我一樣,對這臺車從初期的不care,到還車之前的依依不舍,大家一致認為途昂是中大型SUV里最值得購買的車型。
在這一期的總結里面,我會給各位回顧一下這半年來我們所針對途昂做過的一系列內容,如果沒有耐心看之前內容的朋友,也可以在這一期里面一次性的了解清楚。為了更加直觀的來展現途昂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我們會采用打分制來進行評價,滿分為5顆星。
■ 總結評分
1/外觀造型:★★★★★
途昂是大眾集團目前在華銷售的體型最大的車型,在接到這臺車的長測以前我對它的體型有多大真的沒有什么概念,只是在拿到車的那一刻才發現“我靠,真XX大!”。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途昂并不是德國大眾的產品,它的原型車的是北美大眾Atlas,所以它的方方面面都是針對美國市場開發的,有這樣的體型也就不足為奇了。
途昂的造型可以說是引領了大眾新車的設計趨勢,高昂的車頭看起來真的很有氣勢,后視鏡里出現這么個大家伙總是能讓你心里有點發憷。車頭和車尾的造型方方正正,形象非常硬派,這一設計風格在大眾的新SUV上已經見的越來越多了。
作為上汽大眾在售車型中的SUV旗艦,途昂的車尾也可以見到象征著大眾高端車型的分體式字母logo。和車頭相比,尾部的設計略微顯得有些平庸,看著像加大版的途觀L。380TSI代表這是一臺2.0T高功率版本的車型,也是目前途昂家族中銷量最好的,除此之外還有2.0T低功率的330TSI和2.5T六缸版本的530 V6車型。
2/內飾風格:★★★
和頗有氣勢的外觀相比,途昂的內飾其實是比較保守的,即便用料不差,但還是有著濃濃的大眾氣息,看起來不顯高級。所以三顆星的評分更多的是對材質、制造工藝和人體工程學設計的肯定。至于豪華感啥的,和這款車型其實沒有多少聯系。實際上,Atlas在美國的定位也是一款用來長途巡航的“工具車”,體型大就是它最主要的特點,而非車內有多上檔次。
車內中控臺和車門板等區域全部采用了帶縫線的軟性搪塑工藝,符合這個價位車型應該有的水準。我們測試的380TSI四驅豪華版是車系中的次頂配車型,車內采用了銀灰色的飾板,比頂配車型的木紋飾板更顯年輕一些,配置上包括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座椅加熱、三區自動空調、全景天窗等都已經有了,日常使用來說這款車完全ok。
3/車輛配置:★★★
然后我們來說車輛的配置,這臺380TSI四驅豪華版的途昂雖然定位是次頂配車型,但是在和頂配車型相比時指導價有6萬的價差,所以差別還是很大的。接下來我們僅以這臺車為例,目前這臺車上能夠看到的配置有全LED前后大燈、基礎版定速巡航、自動雨刮等功能。輪胎的規格為255/55 R19的馬牌CSC5。
前后排座椅的舒適型沒得說,座椅很寬大并且填充物軟硬合適。前排座椅提供電加熱功能,而且還有一個容量超級大的扶手箱,實用性沒得說,但這個價位沒有座椅記憶有點說不過去。第二排也提供了獨立空調,寬度上橫向坐三個人也不會顯得擁擠,同時進出第三排時并不麻煩,因為第二排座椅往前翻折非常容易,翻折后開口也很大。
我們這臺車上還是老版本的MIB系統,不過您現在可以購買到的途昂上已經搭載的都是CNS2.0互聯網系統了,支持CarPlay等手機互聯功能,實用性上要比MIB系統更接地氣。其他功能上,胎壓監測、自動泊車、無鑰匙進入、AUTOHOLD、4MOTION四驅系統和電動后備箱等功能也全都能見到。
4/空間表現:★★★★★+
空間的表現絕對是途昂的一大亮點,所以我們給出了超五星的評分。常規的乘坐空間對于途昂已經沒有太大的評測必要了,無論是第二排還是第三排乘客都有很不錯的乘坐空間。而難能可貴的是即便三排滿載的狀態下,途昂的后備廂依舊有著強悍的裝載能力,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在車內的一些細節設計上,前排我們之前說到過的中央扶手,內部空間巨大無比;后排車門板上可以放四瓶水,還有一個小的儲物格;第二排座椅如果只坐兩個人,中間可以放一個安全帶固定式兒童安全座椅,實乃帶娃神器;而第三排乘客兩側同樣有著充足的儲物空間,除了可以放2個水杯架之外,還有著類似雨傘槽一樣的空間。
5/動力和駕駛感受:★★★★
途昂上的這套動力大家已經很熟悉了,第三代EA888 2.0TSI發動機+7速DSG濕式雙離合的組合,220馬力/350!っ椎臄祿旁谀敲创篌w型的途昂身上,除了起步時有些肉以外,整體動力表現竟然還不錯。
駕駛途昂的時候別看車很大,但適應起來其實很容易,短平的中控臺設計提供了非常好的車頭視野,習慣了之后還是很好開的一臺車。油門踏板很輕,起步時踩深一些也不會太費力,而且你必須得這么做,不然就可能被身后不耐煩的司機喇叭伺候,當然在上海市區不能按喇叭,那就只能閃遠光燈。車速上來之后動力儲備比想象中要好不少,發動機的響應還挺積極,關鍵是變速箱效率是真高,所以超個車啥的都能夠輕松完成。
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是真的很好,即便我是一個并不怎么喜歡雙離合的人,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它的出色。換擋速度快、動作柔和、而且齒比設定能把轉速壓的很低,來提升燃油經濟性。對于途昂這個尺寸的車,跑長途的機會其實不少,巡航時自然能省一點是一點,城市快速路100km/h限速下轉速才1750rpm。而在需要提速的時候,變速箱的降檔反應也比不少AT變速箱更快,因而開著還是很爽快的。
底盤的表現則是被很多人詬病的地方,然而如果能給途昂準確定位,你就會發現這才是標準的美系大SUV的風格。日常行駛在城市中,濾振效果非常出色,雖然相比歐系SUV缺少了一些厚重感,但舒適性上卻要更勝一籌。而高速巡航時,底盤的穩定性又很好,舒適性一點都不亞于那些MPV。此外在化解較大起伏的時候,不要指望途昂會有太利索的表現,它不是轎車,更不是跑車,它更像是一艘大船,上下搖晃著就過去了,從容的很。
方向盤還是標準的大眾風格,手感輕盈,指向性挺準,并且只能提供有限的路感回饋,很典型的城市化設定。車內靜謐性做的相當出色,可以說是這個級別中最出色的之一,比漢蘭達和探險者都要好不少,和銳界相比也毫不遜色。
6/維修保養:★★★★★
維修保養上,途昂的產品定位決定了它能夠擁有大眾旗艦車型的專屬工位,這也保證了去4S店時能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并且從我們這半年的體驗來看,4S店內針對途昂和輝昂車型不僅安排了專屬接待位,還有專屬維修保養工位和對應的大師傅。
保養所需材料和價格上途昂也比較優勢,考慮到這套動力總成在大眾家族中的使用范圍之廣,所以成本上自然會更有優勢。我們單次小保養的零件費為447元,工時費213元,總計660元左右,雖然4S店建議我們5000公里去保養一次,但如果按照官方保養手冊上寫的1萬公里/保的周期去保養,自然也不用擔心會有脫保的問題,這么看的話途昂的后期用車成本是很低的。
7/油耗表現:★★★
在整個半年的測試階段,途昂測試車總計行駛了4338公里,加了10次油,所加燃油標號均為95號汽油。那么除了提車的時候第一次加油不記入統計之外,其余9次加油的總油量為524.2L,經過計算之后得出的平均油耗是12.1L/100km。在這半年里,這臺途昂測試車的行駛路線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包括城市快速路和市區擁堵路段等等。如果按最新油價約7.1元/L(滬95號汽油)來折算后的話,燃油成本大概是8.6角錢/公里,再結合途昂的尺寸和動力表現來看,這個油耗表現只能算是一般般。
● 編輯總結
這一次的長測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我們拿的這臺途昂并不是頂配版本,而是一臺跑量配置的車型。這臺車根據用戶提供的到手價來看,目前市場終端價大概在32-33萬元左右就可以拿下。而從目前中大型SUV市場各車型的表現來看,途昂每個月的銷量基本都能穩定在6000臺以上,排名第一,也充分說明了消費者對這款車的認可。
如果從購買推薦的角度上來說,我覺得如果您覺得我文章里這臺車上的配置已經夠用了,那么這臺車的性價比其實是不錯的,尤其考慮到這個價位空間能和途昂相比的只有GL8了,為了不買一個被看起來像商用車的車型,那么途昂是個不錯的選擇。而若是購車預算充足的話,其實我更建議大家購買頂配的旗艦版車型,這兩臺車在安全輔助配置上有著質的差異,旗艦版車型配備了完整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自適應遠近光LED大燈等配置,并且車內的座椅皮質等細節上也有大幅提升,還擁有座椅記憶、220V車內電源、丹拿音響、車內遮陽簾等配置,輪圈的規格也提升到了20英寸,價格則是要貴5-6萬元左右。
如果說途昂在我這半年用下來,有什么感覺不太好的地方,那最明顯的應該還是那個字——“大”。對于每一個準備購買途昂的朋友來說,我都建議您提前思考一下自己的用車環境真的能容得下那么大一臺車嗎?比如那些住在老小區,或者經常需要出入市中心立體車庫辦公樓的朋友,途昂的尺寸會讓你的停車之旅變得更具挑戰,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心理上的。好了,那么以上就是本期途昂長測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任何針對途昂車型的問題,歡迎各位來我的編輯博客中給我留言,我們下期再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