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奧德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以進口的形式引進到國內銷售,并在2002年正式實現國產,至今在國內已經發展到第五代車型。這些年,它憑借著寬敞而靈活的車內空間、出色的質量穩定性、較高的保值率等特點,在國內早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MPV車型。雖然它的第五代車型自2014年推出市場至今仍未升級換代,但在今年的4月下旬,它為我們帶來了自己的重磅新車型——奧德賽 銳·混動。
對于一眾顧家的奶爸們,尤其是那些擁有二孩或以上的朋友而言,我相信這是一款他們期待已久的車型;對于那些準備購買30萬內的7座MPV,注重環保、油耗以及行駛舒適性的朋友而言,我相信它會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對于那些生活在廣州且想買7座MPV,但卻還沒有廣州車牌指標的朋友而言,它就是一條取得廣州車牌的“捷徑”,因為它進入了廣州節能車目錄,可以參與中簽率相對高很多的節能車指標搖號。
不瞞你,我在兩年多以前就已經萌生了購買7座MPV的想法,但卻一直沒有選擇到合適的,那奧德賽 銳·混動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嗎?相信在這個奧德賽 銳·混動半年長測項目結束之后,答案便有分曉,未來半年它將成為我上下班代步、外出工作、旅游出行的小伙伴。如果你剛好看中了奧德賽 銳·混動,但還處于猶豫不決的階段;如果你已經是奧德賽 銳·混動的車主,但在用車時存在疑問……或許這一系列的長測文章會給你帶來一點的幫助。
● 長測的人與車:
按照慣例,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汽車之家的編輯 何家榮,2009年入職汽車之家,并且一直在廣州分公司上班,目前撰寫的文章類型基本涵蓋了汽車之家網站的所有分類。至于興趣愛好,估計大家也不太想知道,我就不多說了。
點擊下面的鏈接也可以進入我的編輯博客: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ExpertBlog/editor_215.html
提到長測車項目,奧德賽 銳·混動已經是我拿到的第四臺長測車了。早在2015年,我就已經針對廣汽本田繽智做了長期測試;緊接著是2016年,我為了更容易獲得廣州上牌指標而購買了雷凌雙擎,并在同年針對它做了為期半年的長期測試;另外還有幾個月前才剛把它送回家的豐田C-HR長測車。若只論長測項目的數量,我應該是汽車之家編輯部里做得最多的那幾位之一,或許我應該為此而驕傲一番。既然奧德賽 銳·混動的長測項目安排了給我,那大家日后有什么與該車相關的問題盡管到我的編輯博客留言、交流便可,我一定會盡量、盡快為大家解答。
順便做個廣告,《JR-改裝社》是我的個人專欄,除了不定時地為大家分享一些國內外的改裝車案例以外,還會有自改車的項目,對改裝感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即便你不喜歡改裝也沒所謂,就當是看些新鮮的玩意來打發閑余的時間吧。話說回來,奧德賽也算是頗具改裝潛力的MPV車型了,不管是日本還是國內,它的精彩改裝案例不勝枚舉,有機會我再分享給大家。
正如前文所言,我在兩年多以前就已經想購買一臺7座的MPV,原因是當時第二個小孩剛出生不久,家里的車已經不能滿足我一家6人出行的需求。雖然近兩年各大汽車廠商都想抓準國家生育政策放開的時機,陸陸續續地推出自己的MPV新品來搶占市場,但很可惜它們大多數都不符合我的購車需求,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油耗,二是車牌指標。
油耗這個問題很好理解,我上下班一趟的里程超過140km,即便以油耗為9L/100km的MPV作為代步工具,每天的交通成本也已經相當的高,算上停車費、高速路費后就更不用說了。車牌指標這是比較尷尬的問題,前段時間廣州已經針對外地車牌實施“開四停四”的限行方式,而我手上只有廣州的節能車牌,那意味著如果我要換車,那就必需選擇一臺進入了廣州節能車目錄的車型,這條件就已經將很多MPV新品排除在外了。當然,這也是我考慮奧德賽 銳·混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在奧德賽 銳·混動要國產的消息曝光出來之后,我就已經開始留意著它的動態走向,在它正式上市并公布售價之后,已經拿舊車去估價并準備開始換車計劃的我,才發現配置符合自己要求的奧德賽 銳·混動已經明顯超出了預算,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繼續等待;蛟S明年初會有優惠?雖然我自己都覺得可能性不太大,但既然公司剛好購買了這款車作為接待之用,同時又給我提供了半年的長測機會,試問多等半年又何妨呢?
現在我手上拿到的奧德賽 銳·混動是官方指導價為32.18萬元的銳·至臻版,若不考慮福祉版,它就是車系的次頂配。與頂配銳·至尊版相比,它只是相對便宜了2000元,相對多了第二排手動遮陽簾,但卻少了魔術感應門。換作是我,直接上頂配,那么大的一筆錢都花出去了,真不差這2000元,而且它的魔術感應門還真是物超所值的,配備了該功能的奧德賽 銳·混動在側滑門的邊緣會有一條藍色光帶,車主只需用手輕輕向后一劃,車門就能夠自動打開,關門也是同理。其實,我們購車的同事也不傻,他的本意是購買頂配的,但在定車時被告知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后,才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次頂配而已。
到底哪款奧德賽 銳·混動車型最值得推薦?我覺得需要按情況來分析,如果你的購車資金確實有限,對配置要求不高,主觀意愿就是想買一臺空間大、油耗低、又符合節能車指標需求的MPV,那銳·暢享版就可以滿足到需求;如果你的購車資金足夠但又算不上充裕,屬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我覺得27.58萬的銳·智享版會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它的舒適配置較之于銳·暢享版提高了不少;如果你的購車資金十分充裕,那就不用想了,直接購買頂配銳·至尊版便可,它是奧德賽銳·混動真正實力的展現,不僅適合家庭使用,用于商務接待也頗有面子。
至于我自己,目前重點考慮27.58萬元的銳·智享版,它從價格到配置水平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美中不足之處是還沒有分段式電動天窗。在看完奧德賽 銳·混動的配置表后,我得承認廣汽本田的確很會精打細算,其實它的各款車型在配置方面分配得比較均勻,配置升級后產生的差價也比較合理,這樣的設定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可以購買到適合自己的車型,像我這種對特定配置有需求的人可能會比較尷尬。
● 初次印象
在長測項目開始前,純汽油版的奧德賽我接觸得比較多,身邊也有不少親戚朋友購買了該車,但奧德賽 銳·混動只是在4S店做過簡單的靜態體驗,連試駕的機會都沒有,感受固然是不深刻的。既然如此,那不妨在長測文章的開篇為大家分享一些我與它初次深入接觸后的感受吧,也能讓那些從未接觸過它的朋友可以對它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
◆ 外觀
這一代奧德賽的外形設計,我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畢竟已經賣了多年,路上也經常遇到。與上一代車型過于轎車化的外形設計不同,它選擇了回歸到MPV的傳統設計風格,而較為方正的車身造型看著儼然就是一臺標準的MPV。另外,它的車身尺寸回歸到這個級別MPV車型的標準。至于奧德賽 銳·混動,它是奧德賽車系的新增車型,外形、車身尺寸自然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但不能否認的是,它的細節確實獨具特色,辨識度還是挺高的。
奧德賽 銳·混動的前臉使用了日版奧德賽Absolute運動版的設計。這套運動感十足的外觀套件有效地提升了它的外觀觀感,同時拉寬了前臉的橫向視覺效果,論顏值確實比汽油版奧德賽要高出不少。讓我欣喜的是,汽油版奧德賽那閃閃發亮的鍍鉻格柵條并沒有在它身上出現,沒有“大齙牙”的奧德賽確實帥氣了很多。而美中不足之處是前大燈的遠光光源依舊是鹵素,甚至連透鏡都沒有,即便后期想自己改裝也比較困難。
車身側面的造型與汽油版沒有區別,較為方正的造型是常規MPV車型的傳統設計,而采用這樣的設計顯然是為了讓第二、三排的頭部空間更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Absolute運動版外觀套件的側裙為它的車身側面增色不少,看著不會單調乏味,這可是汽油版沒有的配置。
車尾的變化也不多,后包圍是它與汽油版車型的主要差別,另外在車尾右下側的ODYSSEY標識下方增加了HYBRID標志以表明身份。若論車尾的觀感,我認為換裝了Absolute運動版后包圍的奧德賽 銳·混動更加出色,不僅層次感更好,而且也不乏運動元素。
◆ 內飾設計及用料
拉開車門,落坐其中,眼前都是熟悉的設計了,它的內飾跟汽油版基本保持一致,依然以居家風格為主調。它的中控臺各項功能分區清晰明了,各個區域的按鍵布局合理,使用起來都挺順手的。話說回來,雖然這已經是4年多以前的內飾設計,但即便放現在其實也不顯得過時,只是稍微缺點科技感和新鮮感而已。
◆ 車內配置
我仔細觀察了車內的每一個細節,也體驗了大多數的車內配置,而讓我感到疑惑的是,整個座艙內部除了儀表盤之外,并沒有看到太多與混合動力相關的設計,中控大屏也沒有看到能量流示意圖。作為一款基于汽油車衍生出來的混合動力車型,我覺得座艙還是應該有更多與混合動力系統相關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它和汽油版區分開來,也能滿足部分車主的虛榮心。
它的配置完全不用擔心,畢竟已經是車系的次頂配(不包含福扯版),舒適性、便利性、娛樂性以及安全性配置都相當豐富,尤其是在安全配置方面,配備了Honda SENSING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的它擁有全速段自適應巡航、碰撞緩解制動系統、交通標識智能識別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道偏離提醒系統、盲點顯示系統、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等,更詳細的配置情況可以到最后一頁查看,我就不啰嗦了。至于這些配置是否好用,往后有獨立的內容為大家分享。
◆ 車內空間
作為一款MPV,它的車內乘坐空間必定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地方之一。在本人親自體驗過后,我認為它在這方面的整體表現是相當不錯的。至于它的乘坐空間能否滿足到我的家庭使用,往后會有對應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座艙內部的儲物空間,目前我使用得最多的是中控臺下方的儲物臺以及前排扶手下方的儲物格,它們的表現都比較出色,不僅儲物空間大,而且取放物品都挺順手的。
后備廂的空間先不說太多,以后真正深入體驗過再詳細跟大家匯報。從之前的測試來看,得益于座椅的靈活性,它的后備廂在儲物能力方面的整體表現良好。
◆ 動力系統及駕駛感受
動力系統是奧德賽 銳·混動的重點,它使用的是本田第三代i-MMD系統,與之前的相比,第三代2.0L發動機的熱效率進一步提升,最高達到了40.6%,并且在提升熱效率的同時還減低了整個系統的重量。在傳動系統方面,與動力系統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
另外,考慮到奧德賽 銳·混動的空間布局,本田還對IPU和電池位置進行了調整,最終電池選定的位置是第一排座椅下方,為此還特地設計了地板中間橫梁,使得車內空間跟汽油版能夠保持一致,但有得必有失,電池正好占據了汽油版車型備胎的位置,這也意味著奧德賽·銳混動版沒有備胎。
它主要有EV、混合動力、發動機三種行駛模式。其中,在起步及行駛過程中巡航時,它會自動進入到EV模式,此時只使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輛行駛;在需要強力加速時,它會自動進入混合動力模式,此時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電動機驅動車輛行駛;高速巡航狀態下,它會自動進入發動機模式,此時離合器結合,發動機輸出動力驅動車輛行駛。當然,這套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是相當高的,它會根據你當時的駕駛情況、路況(上下坡、平路)以及電池電量作出判斷,為你自動切入到合適的行駛模式,上述的三種行駛模式只是廠商的概述而已。
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的實力毋容置疑,它自誕生至今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獲得過很多的贊譽,還曾經獲得“2017沃德十佳”,當時評委們認為在所有提名的混合動力系統中,本田的i-MMD是將動力性能與燃油經濟性做得最為平衡的一個,它并沒有因為遷就燃油經濟性,而過多損失掉駕駛員對動力性能的需求。另外評委們認為,它的整體運轉平順性能夠讓人完全感受不到混合動力系統的存在,只有當你看到5L左右的百公里油耗時才不得不相信這的的確確是一套混合動力系統。
從之前的實測成績來看,它的動力水平已經可以滿足到絕大部分潛在用戶的需求,畢竟像奧德賽 銳·混動這種類型的MPV,加速性能并不是主要的訴求,省油、低排放、駕乘感受舒適平順才是主調,我相信喜歡拼加速的人也不會去購買一臺MPV。此外,它的動力也明顯比汽油版要出色一些。
得益于電動機的加入,平時駕駛你可以感受到它的低扭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拖著龐大身軀的它即便是應對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跟車也能做到輕松自如。它的動力儲備比較充足,中后段的提速能力表現良好,當你深踩下加速踏板之后,可以感受到它的動力響應迅速、動力輸出直接、線性且較為持續,絲毫不拖沓。若拿汽油版作為對比,不管是低速區間,還是中高速區間,它的動力水平都明顯更勝一籌,而且動力輸出更順暢、更直接。
其實,這套混合動力系統最讓人稱贊的地方是整體平順性,它的加速踏板、發動機、電動機、E-CVT變速箱等主要零部件的配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什么時候只使用電動機驅動,什么時候發動機會介入,什么時候只使用發動機驅動……如果不看儀表盤,不仔細聽聽發動機艙傳來的聲音,還真的是難以判斷出來。老實說,對于它的行駛平順性,我認為絕對是要給N個好評的。
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偏沉,就我而言是比較合適的,這樣駕駛會踏實點,但對女性車主確實不算友善。這套轉向系統采用了家用MPV車型的典型調校方式,指向準確但轉向速度不夠快、動作也不夠干脆利落,反正一切都以舒適、輕松為主調。它的底盤在扎實度、整體感、厚重感方面均比汽油版車型出色。懸架調校走的是舒適為主調的路線,減振器阻尼的初段較軟,能夠有效地吸收路面上細小的顛簸,為乘客的舒適性提供保障;中后段更著重于支撐性,因此在遇到較大的顛簸時,坐在座艙內仍然可以感受到輕微的沖擊感。對于減振器這樣的調校方式,需求不同看法也不相同,有人會認為比較顛簸,但我是樂意接受的,因為減振器調校得太“軟”,那車子開起來的感覺就跟開船一樣了,搖搖晃晃的車身會讓我缺乏踏實安心的感覺。
對于開習慣了混合動力車的我而言,奧德賽 銳·混動在噪音控制方面雖然同樣比汽油版出色,但卻沒有給我帶來太大驚喜,目前發現了兩個需要優化的地方,一是以100km/h以上的速度巡航行駛時,外后視鏡與前車窗之間的狹縫產生了較大的風噪,C柱之后有輕微的類似于渦流的聲音;二是深踩加速踏板時,發動機的噪音較大,而且徑直傳入到座艙內,感受不是很好。而讓我頗為驚喜的是,它的輪胎在路噪抑制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即便通過較為粗糙的瀝清路面也不會很吵。
● 長測油耗統計:
由于前段時間出差工作較多,這臺長測車大多數時間在停車場放著,因此從長測油耗統計開始截止至寫稿時,我只為它加過一次油,在平均時速為36km/h的情況下,行駛了478.6km,表顯油耗與實測油耗均是6.4L/100km,在預期的范圍內。
考慮到本次長期測試絕大部分時間我都會用常規模式駕駛,因此長測油耗也是針對這個駕駛模式統計的,如有特殊情況,我會加以說明。
● 本期小結:
這是我第一次與奧德賽 銳·混動深入接觸,目前整體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它的配置水平、座椅舒適性、車內空間的靈活組合、行駛質感、油耗等多方面的表現都值得肯定。不妨直說,我的下一個購車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它了,但按現在的經濟情況來看,我還得繼續努力搬磚才行,畢竟想買的車型在價格上已經超出了預算。
本期到此結束,這只是長測項目的開篇,大致內容是跟大家回顧奧德賽 銳·混動的整體表現,讓那些從未接觸過它的朋友對它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至于各項配置的深入體驗,車子的耐久性、質量穩定性等多方面的問題,往后將會逐一分享給大家,對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加我關注,以便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的情況,下一期再會。〝z/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協助/汽車之家 王子平 陳馳)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第一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與之初次接觸及使用的感受,由于它給我的整體印象相當不錯,當時甚至直言下一個購車目標很可能就是它,F在,一個月過去了,這段時間的用車情況良好,沒有遇到任何不舒心的問題,而按照既定計劃也時候為大家奉上第二期的長測內容了。與第一期長測相比,本期的內容相對簡單一點,重點是介紹奧德賽 銳·混動的車載多媒體系統,感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
● 多媒體系統的硬件簡介:
長測車是奧德賽 銳·混動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屬于車系的次頂配車型(不考慮福祉版)。在多媒體系統的配置方面,它和頂配車型是完全相同的。換句話說,它的多媒體系統配置在奧德賽銳·混動車系里已經算是最為完善的了。
該多媒體系統配備了一塊8英寸的觸摸屏,相對汽油版車型的多媒體系統有一定的升級。此外它還棄用了側邊欄的虛擬按鈕設計,改回常規且好用的實體按鈕。眾所周知,本田旗下的部分車型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使用了配備虛擬按鈕側邊欄的車載多媒體系統,但車主的口碑反饋就比較一般了,車主們普遍認為虛擬按鈕缺乏真實感,而且增大了誤觸的機率。
觸摸屏的尺寸相對增大了,8英寸的規格在這個價位的合資MPV車型里是主流的水平。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很多車的車載多媒體系統動輒就搭載10英寸以上的觸摸屏,有的甚至搭載幾塊超大尺寸的高清屏幕,我認為合資車企也應該認真對待一下這個問題了。此外,雖然這塊屏幕顯示清晰,但畫質卻是比較一般的,主要是顆粒感較重,缺乏了細膩感。
系統的操作流暢度一般,偶爾會有輕微卡滯的情況出現。它的界面足夠簡潔、直觀,各項功能清晰明了,上手自然是毫無難度的,但不能否認這樣的設計確實缺少酷炫感和設計感,此外各個界面的過渡動畫也比較生硬,可能年輕人用起來會覺得乏味,缺乏可玩性。
儀表盤的中央液晶屏可以對很多功能進行設置或操作,也可以顯示豐富的信息,但除了行車電腦的部分信息以外,它與車載多媒體系統并沒有太多的聯動,甚至連音響系統的信息都沒有。集成在方向盤上的按鈕有著較好的觸感、按壓質感,位置也設置得比較合理,使用時很順手,同時也不會對打方向造成困擾。
● 常用功能之藍牙電話:
藍牙電話相信是大家平時經常使用的功能,話雖如此,但我還是建議大家開車時盡量別聊電話,畢竟存在安全隱患。言歸正傳,奧德賽 銳·混動的藍牙電話與我們經常接觸的沒有任何區別,藍牙連接方便快捷,撥打或接聽電話既可以通過觸摸屏操作,也可以通過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鈕進行操作。那些需要經常聯系的人,你可以通過“快速撥號”列表直接調取,而該列表就設置在電話功能的首頁上,操作簡單快捷。
● 常用的娛樂功能:
它的多媒體系統支持藍牙音樂、收音機、USB音樂以及iPod音樂,娛樂功能確實比較單調。從近段時間的使用情況來看,藍牙音樂、USB音樂都沒有任何的問題,而且還很好用,主要是歌曲的加載速度、切換速度都很快,沒有明顯的延遲感。至于iPod音樂,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水果”手機了,拿到長測車至今也沒有使用過該功能,就不作評論了。
● 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
長測的奧德賽銳·混動配備了Honda CONNECT。據悉,該智導互聯系統是Honda與阿里巴巴・高德集團共同開發的新一代導航互聯系統,以輔助駕駛為主要目的,它的硬件主要包括導航顯示和車載通訊單元。
Send to car功能確實很好用,同時也是我經常使用的功能之一,畢竟使用手機輸入地址、選擇目的地都相對方便得多,而且即便讓其他人幫忙操作也容易上手,類似的情況在這段用車時間已經遇到過不少,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月之前載著家人去廣州某個公園游玩,回程時需要先導航回公司拿器材準備第二天出差,但我開著車不方便操作車載多媒體系統,同時媳婦對這套車載多媒體系統一點不了解,于是我干脆點把手機扔給她,讓她在手機上使用Send to car功能進行操作,結果是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完成導航路線設定了,真的是既方便又快捷。
它配備實時路況顯示、擁堵路況規避、資訊在線、違章查詢、天氣預報和緊急呼叫服務。資訊在線,可以通過多媒體查詢近期的一些新聞,并且還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出來。通過多媒體系統還可以實時查詢自己車輛的違章情況,緊急呼叫服務通過多媒體系統直接撥通電話,省去了自己找電話號碼的麻煩。
● 長測油耗統計:
截止至寫稿時,這臺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車的行駛總里程已經達到2613公里,而我駕駛的里程也已經超過了2000公里。從油耗統計來看,目前它的總平均油耗是6.4L/100km,與第一期長測統計的數據相同。以這個尺寸的MPV車型來衡量,這樣的油耗表現確實是難得。
● 本期小結:
這一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主要為大家分享了它的車載多媒體系統的使用感受。不能否認的是,這套多媒體系統沒有搶眼的大尺寸觸摸屏,屏幕沒有細膩的畫質,也沒有酷炫的界面及動畫設計,但這些對于一臺家用MPV來說真的很重要嗎?我并不這樣認為,從它的定位來看,功能足夠、易用好用的多媒體系統才是重點訴求,顯然在這些方面它都是達到要求的。(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第二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跟大家分享了多媒體系統的使用感受,它的表現用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功能足夠、易用好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的加入不僅讓它的功能得到豐富,還進一步提升了易用程度。
眨眼間,一個月又過去了,長測的奧德賽 銳·混動已經行駛了接近5000公里,這段時間的用車情況同樣良好,沒有遇到任何不舒心的問題,而按照既定計劃也是時候為大家奉上第三期的長測內容了,噪音測試、家人及意向車主對它的看法將會是本期內容的主調。
● 噪音測試:
據廠家反饋,他們針對奧德賽 銳·混動的車廂靜謐性做了很多針對性的優化,發動機艙蓋、輪拱內部、底盤、中控臺、座艙頂棚、車門內襯、后備廂內襯等多處加入了靜音材料,而中控臺、車門的板材則進行了加厚的處理。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前排車窗改用了隔音性能更好的雙層玻璃。經過這一系列的優化工作后,它的車廂靜謐性將會相對汽油版車型有比較明顯的提升。至于它在車廂靜謐性方面的實際表現如何,測試一下便一清二楚了。
奧德賽 銳·混動 長測車實測噪音值 | ||
速度區間/測試項目 | 前排位置 | 第二排位置 |
READY/靜止充電 | 36.2分貝/50.6分貝 | 35.3分貝/46.3分貝 |
60km/h巡航 | 60.9分貝 | 59.9分貝 |
80km/h巡航 | 62.8分貝 | 62.2分貝 |
120km/h巡航 | 66.9分貝 | 66.8分貝 |
0-60km/h加速 | 63.6分貝 | 63.0分貝 |
40-80km/h加速 | 66.1分貝 | 66分貝 |
80-120km/h加速 | 72.9分貝 | 72.7分貝 |
從上面的多組測試數據來看,它在READY、60km/h巡航、80km/h巡航這些測試條件下的車廂靜謐性有較好的表現。然而,以120km/h巡航或深踩油門持續加速時,它的實測噪音值都稍微偏高。換句話說,在城市里駕駛,只要你正正常常地開,而不是經常深踩油門持續地加速,它的車廂靜謐性都是能夠讓人滿意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駕駛它的方式跟駕駛運動型車或跑車一樣的話,我反而覺得它并不適合你。
從主觀感受來分析,它以120km/h巡航時,外后視鏡與A柱之間的夾縫產生了比較明顯的風噪;路噪則是由優科豪馬ASPEC A349輪胎造成的,這套輪胎強調的是節能省油、耐磨,靜音性能確實不怎么樣,而且使用時間越長、磨損越大,產生的路噪也會越大,其實主打節能省油的輪胎大多數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依我所見,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不妨提前更換一些更好的輪胎。
● 家人看法:
對于一個普通家庭而言,買車絕對是一件大事,畢竟對我們來說這是一件價格不菲的商品,而且誰都想一步到位買到心儀的車,各種糾結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需要尊重家人的建議。跟以前一樣,每次想換車時,有輕度“妻管嚴”的我都會先咨詢媳婦的意見,須知道她是第二個接觸這臺車最多的人,想買車、想換車還真的要先讓她點頭答應才行。
我還記得第一次把這臺奧德賽 銳·混動開回家并告訴她這是一臺可以使用半年的長測車時,她回復的第一句話就是:“非常好,以后帶小孩出去玩就不用再那么擁擠了”。由此可見,她對奧德賽 銳·混動的初次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在乘坐空間。實際上,她對汽車并不了解,基于對兩個孩子的考慮,她對汽車的需求也只是足夠安全、車內空間大、乘坐舒適、油耗低,對品牌、尺寸、動力、操控性是完全不關心的,畢竟我才是駕駛員。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媳婦對奧德賽 銳·混動的整體表現比較滿意,唯獨是對后備廂門頗有微詞,她認為門拉手的位置設計得太高,關門的力度也太沉,對她這種小個子很不友好。實際上,媳婦提出的這兩個后備廂門的問題也給我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舉個例子,每一次有東西落在行李廂,她都會以自己長得太矮、力氣不夠為理由要正在努力工作的我回去拿……廠家的朋友們,建議在它改款時加入電動后備廂門的功能吧,感謝!
● 意向車主對它的看法:
如果你一直有留意JR-改裝社的報道,那對肥蚊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因為我在很早以前曾經報道過他的改裝版奧德賽。沒錯!他早已經是奧德賽的車主,而且還是跟奧德賽 銳·混動屬于同一代車型的奧德賽汽油版(第五代RC)的車主。
玩姿態(2) 奧德賽改裝案例詳細剖析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tuning/201601/884240.html
或許你會感到疑惑,既然肥蚊已經擁有一臺奧德賽汽油版,為何還會對奧德賽 銳·混動有購買意向呢?不瞞你,我的疑惑跟你們是一樣的,畢竟他的奧德賽和奧德賽 銳·混動其實是同一款車,只不過動力系統不相同而已,這樣選車/換車的人確實是比較少見。
據肥蚊介紹,其實不管是現在的奧德賽,還是有購買意向的奧德賽 銳·混動,他都是用來專門接送小孩的,平時絕大多數時間也都在城市里駕駛,而且大多數時候還需要長時間坐在車里等待。他坦誠,如果當初廣汽本田把奧德賽 銳·混動同時引進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它,而非現在的汽油版,因為奧德賽 銳·混動在汽油版的基礎上,還能多滿足他三個需求,一是低油耗,二是低排放,三是低速行駛時噪音低。
按照他的需求,綜觀目前這個級別及價位的MPV車型,似乎就真的只有奧德賽 銳·混動和艾力紳混合動力車型可以做得到了。按我們的想法,這是二選一,但他卻從來沒考慮過艾力紳混合動力,原因是他對現在這臺已經使用了四年多的奧德賽汽油版很滿意,既符合他的家庭使用需求,同時還省事省心。由此可見,他對奧德賽這款車是非常認可和信賴的,同時還意味著他是一個品牌忠誠度較高的人。說了那么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奧德賽 銳·混動才是肥蚊心目中的完美選擇,或者說肥蚊需要一臺綜合表現更強的奧德賽。
在接受我的對話前,肥蚊只是從網絡上了解過奧德賽 銳·混動,并沒有實際試駕體驗過。那么在這一次簡單體驗完以后,他會改變主意嗎?他對奧德賽 銳·混動又會有什么看法呢?老實說,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由于這位超級奶爸需要按時去接女兒放學,因此他體驗的時間確實不算長,大概就一個小時左右吧。而讓我感到欣喜的是,雖然他認為奧德賽 銳·混動還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但相對汽油版的提升還是相當明顯的,而且他還肯定地告訴我購買意向沒變,待現在的汽油版找到好的買家后,他就會馬上行動。
● 長測油耗統計:
這段用車時間,我為它加了四次油,就是統計表格上的“第5-8次加油”。經過計算后得出,平均油耗分別是6.6L/100km、5.8L/100km、5.7L/100km、5.8L/100km。由此可見,它的油耗相對之前下降得比較明顯。
● 本期小結:
從測試的數據以及主觀感受來看,奧德賽 銳·混動在中低速行駛時的車廂靜謐性能夠讓人滿意,但高速行駛及深踩油門持續加速時噪音稍微偏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親友對它評價都挺高的,朋友肥蚊哥還極力推薦我購買這款車,按他的說法是用久了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第三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跟大家分享了親友對它的評價,他們對它的滿意度都挺高的,我的好友(同時也是這一代奧德賽汽油版的車主)甚至極力推薦我購買這款車。此外,我還針對它的車身隔音水平做了多項測試,得出的結論是:它在中低速行駛時的車廂靜謐性讓人滿意,但高速行駛及深踩油門持續加速時噪音稍微偏高。
簡單回顧完上一期的內容之后,接下來進入正題。經過了2個半月的行駛,這臺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車的總行駛里程已經超過了5000公里,同時已經超過了首保的里程,是時候帶它走一趟4S店了。既然如此,那么第四期的長測文章,我就為大家分享奧德賽 銳·混動首保的相應內容。
● 保養前須知
理論上,廠商為奧德賽 銳·混動提供了6次免費的保養,當車輛行駛了1000公里時,經銷商會贈送一次“磨合期檢查”。注意了,這只是一次免費的例行檢查,并不會更換任何的配件,除非車主有特別的需求,同時也愿意自費。不能否認,這一次保養的時間稍微早了點,據聞也很少車主去做這一次保養,但既然是免費的,不做白不做嘛,當圖個安心也是可以的。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廠家贈送的6次常規保養,車主到經銷商處或通過經銷商的公眾號便可辦理,但具體操作比較繁瑣,本文就不作詳細的介紹了。
真正的首次免費保養應該是在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3個月(以先到者為準)的時候。由此可見,我手上這臺已經行駛了5720公里的奧德賽 銳·混動也確實到了首次保養的時間。在首保之后,每6個月或5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需要到店做一次保養,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機油濾芯是每1萬公里/每年更換一次,因此并不是每次保養都需要更換。
如果超過了首保的建議時間或里程才去保養,是否還能享受免費的福利?我得到的答案是可以的,但這個前提是不能太過分,如果行駛里程超過了1萬公里才去做首保,那就會失去免費的福利。此外,如果車子因為嚴重超過了建議的保養時間/里程而出現了問題,你甚至可能需要承擔一切的責任。
● 保養過程:服務周到,細節工作到位
為了避免到店后等待的時間太長,我一般都會在保養前打電話詢問清楚當天到店保養車輛的數量,跟客服人員確定不需要等待太久后,才會真正落實保養的時間。不瞞你,我是一個非常害怕等待的人。
據4S店的接待員介紹,針對提前預約的車主,他們會專門提前安排維修人員跟進,而針對沒有預約的車主,雖然他們也會安排另一批維修人員跟進,但排隊等候是必然的。因此,我建議大家去4S店做保養之前,一定要提前預約,尤其是在長假之前,其實就是打一個電話的事情而已,沒預約,遲遲沒輪到你也別怪人家招呼不周。
既然有預約,又能夠按時到店,直接受到接待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檢查完并登記好保養車輛的情況,并且確認了車主的保養需求之后,接待的工作人員就會通過平板電腦下保養工單。此后,其實我只需要在休息室等待取回車子便可。老實說,他們的休息室真的很棒,不僅環境舒適,而且配套的設施也很齊全,用來打發時間真的是很合適。
● 長測油耗統計:
這段用車時間,我只為它加了一次油,就是統計表格上的“第9次加油”。經過計算后得出,這一次的平均油耗是5.9L/100km,與前幾次統計的油耗水平相當。此外,從最近幾次的油耗統計不難看出,在平均車速降下來之后,它的油耗也相應降低,現在基本維持在6L/100km以內,燃油經濟性讓人欣喜。
● 本期小結:
這一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的內容主調是首保體驗感受的分享,當中有兩個地方值得一提:1、從首保的清單可知,它平時小保養的基礎價格就是559元,相當于一臺合資小型SUV的保養價格,甚至比現款奧德賽汽油版的保養價格還要便宜,畢竟現款汽油版每次保養都需要使用一瓶價格是一百多元的燃油清潔劑;2、廣汽本田東圃店的售后保養服務值得稱贊,他們考慮得十分周到,各樣服務都十分體貼,值得推薦給大家。(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上一期奧德賽銳·混動長測,我為大家分享了該車的首保體驗感受,從獲得的清單來看,它平時的小保養基礎價格是559元,算是比較便宜的。此外,經銷商周全而體貼的服務也給我留下了相當不錯的印象。(點擊閱讀上一期長測)
簡單回顧完上一期的內容之后,接下來進入本期長測的正題。眾所周知,凡是汽車都會有視野盲區,只是大與小的問題而已。顯然,視野越開闊,盲區就越會小,車子開起來自然是越省心和安全。對于奧德賽 銳·混動這種尺寸的MPV車型而言,總會給人一種身材龐大、盲區較大而不好“看位”的錯覺,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看完本文,答案自有分曉。
● 文章正式開始之前,有幾個地方需要提前說明:
1、測量輔助工具是一個高度為30cm的小樁桶;
2、本次測量的數據以我(1.79米)作為參考標準,在測量數據之前,駕駛席座椅的椅墊已經調至最低,同時座椅已經調整到適合我的駕駛坐姿。此外,后視鏡同樣調整到最適合我的位置;
3、照片已經盡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環境,但畢竟相機與人的眼睛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照片仍然無法做到100%與真實情況吻合;
4、如果你覺得自己是老司機,開車特牛X,根本不在乎所謂的視野盲區,那你看到這里就可以關閉頁面了,本文是為那些從小車轉到奧德賽 銳·混動這類MPV的朋友而寫的,但老實說一句:“人有錯手,馬有失蹄,別以為自己是老司機就無所不能!
● 前方視野:
如果你之前曾經接觸過這一代奧德賽的汽油版,那應該會發現這位個頭較大的家伙有著相當不錯的親和力,基本不會有第一次駕駛大車那種各樣小心翼翼的別扭感,奧德賽 銳·混動在這方面的表現自然跟它是相同的。
從這幾個月的駕駛經歷來看,它的正前方視野確實很開闊,沒有任何的不適之感,開著挺舒心的。顯然,這主要是它那寬大的前風擋以及相對普通轎車高一點的駕駛坐姿的功勞。
車頭前方低矮處的視野盲區只要是汽車都會有,也是大與小的問題。從實測的數據來看,奧德賽 銳·混動這個視野盲區的大小在合理的范圍內,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約3.05米距離內是否有低于30cm的障礙物便可。當然了,如果你的奧德賽 銳·混動裝備了全景影像系統的話,那么這個盲區可以忽略不計了。
它的A柱都比較粗壯,但對駕駛視野影響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兩根A柱采用了較大傾斜度的設計,坐在駕駛席上你便會發現兩根A柱只會有很小一部分在眼睛的視野范圍內。至于前方兩側低矮處的視野盲區,主要是由車頭的設計導致的,其實跟A柱的關系不大。但話說回來,從實測的數據結合它的“身板”來分析,這兩個視野盲區都算是比較小的了。
● 外/內后視鏡的視野:
奧德賽 銳·混動的體形較大,外后視鏡也較大,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除了車輛高速行駛時造成的風噪稍微大了點,這對外后視鏡沒有任何的問題,它們的視野比較寬廣,我完全不用為了更好的觀察周邊的情況而大幅度地扭動身體或頭部。此外,它們的安裝位置盡量往后靠,能夠有效地減少兩側前下方的視野盲區。
它的后風擋面積同樣比較寬大,這樣設計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不僅能增加座艙的通透性,你還能通過內后視鏡獲得出色的正后方視野。至于正后方低矮區域的視野盲區,它是我長測過的車里面(緊湊型車、小型SUV)表現得最好的一位,日常駕駛時多點留意與車尾相距約10.5米的范圍內是否有高度低于30cm的障礙物便可,比如小貓、小狗。
● 倒車影像及駐車雷達
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車配備了全景影像系統、前后合計8個駐車雷達探頭。毫無疑問,這樣的配置組合的確能夠有效地減少前面提到的視野盲區。不過,它們畢竟不是你的雙眼,依舊無法最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的情況,而且雷達探頭有可探測范圍。如果你還不知道它的倒車雷達警報音響起時,車尾與障礙物的距離是多少;如果你還不知道倒車影像系統的距離線到達障礙物時,車尾與障礙物的距離是多少……那我建議你看看下面那些實測的數據。
從前面的實測數據不難看出,不管是奧德賽 銳·混動的全景影像系統,還是駐車雷達,它們都預留了足夠安全的距離,這是合情合理的做法,須知道有些碰撞事故的發生還真的是在毫厘之間。
● 長測油耗統計:
它實在是太省油了,而且我最近在做其它車的測試,因此這段時間我沒為它加過油,上面的油耗統計表格是上一期的!
● 本期小結:
從主觀感受及實測的數據來看,奧德賽 銳·混動都是一臺親和力相當不錯的車,駕駛著它基本不會有駕駛大車那種各樣小心翼翼的別扭感。以我自己為例,駕駛了多年的緊湊型車,也駕駛了很長時間的小型SUV,剛跟它接觸完全沒有不適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全景影像系統、駐車雷達有效地減少了視野盲區帶來的麻煩,讓日常駕駛變得更加省心和安全,實用性是毋容置疑的。(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上一期奧德賽銳·混動長測,我針對它的視野盲區進行了剖析,它在這方面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駕駛著它基本不會有駕駛大車那種各樣小心翼翼的別扭感。此外,它的全景影像系統、駐車雷達有效地減少了視野盲區帶來的麻煩,讓日常駕駛變得更加省心和更加安全。
簡單回顧完上一期的內容之后,接下來進入本期長測的正題—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下文簡稱:Honda SENSING)的簡單使用感受。據官方介紹,Honda SENSING具備極高的綜合信息處理能力,除感知到的外部環境信息外,系統還能判斷識別駕駛者的操作意圖和車輛狀態,根據這些綜合信息對制動、轉向等進行精確地協調控制,使車輛保持最佳車速、行車間距和行車路線,從而實現了包括防患事故發生和避免事故傷害在內的安全駕駛輔助功能。
作為本田目前最主要的駕駛輔助系統,Honda SENSING擁有較高的普及度,目前國內銷售的絕大多數本田車型都已經裝備上,奧德賽銳·混動自然也不會例外。除了售價為22.98萬元的銳·舒享版(最低配)之外,奧德賽銳·混動車系的其它車型均配備了Honda SENSING。
長測車是2019款 2.0L 銳·至臻版,車系的次頂配(不考慮福祉版),它的Honda SENSING系統包含的功能是最為豐富的,除了帶LSF(低速前車跟隨系統)的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提醒系統、RDM車道偏移抑制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TSR交通標識智能識別系統之外,還有MVC 360°全景影像系統、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PSS車身一體式泊車雷達、LWC盲點顯示系統。接下來我挑幾個重點的功能,簡單說說它的使用感受。
與前車距離低于安全距離時,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首先會通過儀表盤發出警報。如果你此時不執行減速操作,在與前車距離繼續縮短的情況下,系統判斷可能發生碰撞時,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同時采取制動的操作,在必要時甚至是大力剎車。
平時駕駛不能跟車太近,尤其是在高速行駛時,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但我還是需要再次提醒一下那些平時開車比較急躁的朋友,當這套系統處于開啟的狀態,切忌與前車距離較近時加速變線超車,原因是在你變線的一瞬間,系統會認為有可能發生碰撞,CMBS就會馬上自動剎車,這意味著在你變道后并不能馬上提速超車,車速反而是降低了。試想一下,如果此時正好有車輛在后方高速行駛接近,那是相當危險的事情。其實說白了,不胡亂變線就什么事都不會發生。
帶LSF的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很好用,我基本是一上高速就會使用這項功能,省事、省心的同時,又足夠安全。該功能配備了低速前車跟隨系統,可以實現行駛時跟車至完全停下來,然后再自動繼續跟車,但這個前提是停下來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需要駕駛員自己操作。據官方介紹,這個低速前車跟隨系統是專門針對擁堵路況而設計的,但問題是你敢在擁堵時使用這個功能嗎?反正我沒有這個膽量。
LDW車道偏離提醒系統、RDM車道偏移抑制系統功能需要在車速70km/h以上才會啟動。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我認為它們的表現中規中矩,主要是對道路劃線的識別能力還有提升的空間。RDM車道偏移抑制系統能更為有效地提升行駛的安全性,甚至可以讓你養成變線打轉向燈的好習慣。如果你在不打轉向燈的情況下變線,它只要偵測到車輪壓線就會自動回正方向盤,并通過方向盤給你較大的反向作用力,以阻礙你繼續變線的操作。當然,如果你硬要繼續變線,它也阻不了你……
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是未來自動駕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檢測行車線,并且輔助轉向來修正行駛方向,讓車輛保持在車道中間行駛。不過,我對奧德賽銳·混動的這項功能的印象不是太好,一方面是對路面劃線的識別能力還有提升的空間,另一方面是它修正方向的頻率太高了,行駛時方向盤老在輕微地轉動,體驗不是很好。正是這個原因,我很少使用這個功能。
● 長測油耗統計:
這段用車時間我為它加了4次油,就是上面統計表格的“第10-13次加油”,計算得出的平均油耗是6.1L/100km,依舊保持在較低的水平,燃油經濟性值得認同。
長測車的方向盤輕微跑偏(偏右),這個問題主要出現在30-50km/h的車速之間。起初我以為是錯覺,但翻查過網上的評論并且咨詢過奧德賽的車主朋友后才發現,他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 本期小結:
從最近4個月的使用情況來看,我認為奧德賽銳·混動這套Honda SENSING的表現是相當稱職的,它確實能夠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提升駕駛的安全性。當然了,在某些方面它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比如對路面劃線的識別能力,比如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的體驗感受。(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協助/汽車之家 鐘煒祺 陳馳)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上一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了它的Honda SENSING系統,并且分享了一些使用感受。老實說,我認為這套駕駛輔助系統的整體表現是相當稱職的,也確實能夠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達到提升駕駛安全性的目的…
簡單回顧完上一期的內容之后,接下來是本期長測文章的主題——車內空間的點評/使用感受。眾所周知,車內空間是MPV車型的潛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地方之一,那么奧德賽銳·混動在這方面的表現如何呢?它在這方面的表現與汽油版奧德賽有差別嗎?它又能否達到我的使用要求?如果你有上述相同的疑問,那請繼續看下去,或許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在本文找得到。
● 車內空間與汽油版有差別嗎?
在考慮奧德賽銳·混動的車內空間布局時,本田對IPU及電池的位置進行了調整,將電池設置在第一排座椅的下方。顯然,這樣的調整對車內空間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因此它在車內空間方面的表現與汽油版是相同的。然而,電池正好占據的是汽油版車型備胎的位置,這就是奧德賽銳·混動沒有備胎的原因。
● 乘坐空間:
既然奧德賽銳·混動的車內空間與汽油版相同,那它在這方面的表現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我相信大家早已知曉,畢竟這一代奧德賽的汽油版已經在國內上市多年。但話說回來,對于這個級別的MPV而言,其實乘坐空間的差異并不會很大的,比拼更多的是座椅的舒適性、配置、布局、靈活性等等。依我所見,奧德賽銳·混動在這些方面的綜合表現是比較出色的。
回到我自己身上,先說說工作方面的使用情況,從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時間,它就是我用于上、下班或者出外工作的代步車,偶爾會作為工作車提供給其他同事使用,但次數還真的是屈指可數。換句話說,在拿到這臺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至今的絕大部分時間里,它都是屬于我自己一個人的工作代步車,而且一般不會有乘客。既然如此,它在這種情況下的乘坐空間表現如何,我就不多說了,前面放幾張早前的正規空間體驗圖供大家參考一下吧!
平心而論,作為司機的我,其實對車內乘坐空間還真的不怎么關注,反而更關心的是主駕駛座椅的乘坐舒適性,我認為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在這方面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前排座椅寬大而舒適,支撐性也有較好的表現,而且配置不低,真的是當司機也是一種享受。
日常工作時,這臺奧德賽銳·混動的第二排獨立座椅的使用率其實挺高的,每一次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我都會溜到第二排躺著休息或玩手機,基本上跟每次外出工作都是這樣的情況,那幫人就從來沒準時過……不瞞你,我是真的很喜歡奧德賽銳·混動的第二排獨立座椅,它們的配置水平相當的高,可以調節的地方很多,而且部分還是電動調節,讓我總能找到適合且舒適的休息姿勢,既然可以舒舒服服地半躺著,那么等人的時候自然也不會那么急躁了。
聊完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在工作方面的使用情況后,接著就是家庭使用方面的情況。老實說,我的生活方式比較簡單,除了汽車以外沒什么愛好、嗜好,周末休息要么是逛逛超市買點生活必需品,要么是跟家人一起到郊外/公園騎自行車、游玩,而朋友、車友之間的聚會只是非常偶爾的事情。
在這幾個月的用車時間里,第二排的兩張座椅都是我兩個兒子的專屬位置,媳婦坐在第三排以便于照顧他倆兄弟,而副駕駛則是我媽媽的專屬位置。顯然,奧德賽銳·混動的乘坐空間對我們這種小家庭來說是過剩的。相同的用車情況,我現在家里的車(緊湊型)只能是勉勉強強夠用,畢竟在安裝了兩張兒童座椅之后,后排剩余的橫向空間實在太小了,嬌小的媳婦雖然能硬塞進去,但對此早已頗有微詞。
不瞞你,在沒有拿到這臺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之前,我的用車情況比較尷尬,為了應對一個月兩次的家庭聚會,為了帶上小孩的表哥/表姐一起出去玩,我基本上需要來回跑兩趟,現在的情況確實是好多了,我一直想購買一臺7座MPV或6座中型SUV就是這個原因。
● 座艙的儲物空間:
座艙內部的儲物空間,目前我使用得最多的是中控臺下方的儲物臺以及前排扶手下方的儲物格,它們的表現都比較出色,不僅儲物空間大,而且取放物品都挺順手的。
第二排及第三排同樣擁有豐富的儲物空間,比如前排座椅椅背上的儲物袋,它們可以用來放置兩個小孩子的水杯、玩具或者學習資料……老實說,它提供的儲物空間絕對能夠滿足到我一家人的日常使用需求了,即便是把這些儲物格、儲物袋都強行塞滿,它的座艙內部空間那么大,其實放在地板上也不礙事。
● 后備廂:
在7座滿員的狀態下,它的后備廂空間在該級別的MPV車型里屬于比較常規的水平,但要比別克GL8差不少。之前測試時,我嘗試過把20英寸、24英寸以及28英寸的行李箱放進去,但此時第三排座椅的椅背角度過于垂直,對乘坐舒適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訖今為止,它的后備廂還沒出現讓我尷尬的情況,我還覺得挺好用的,比如春節前去辦年貨,在不折疊第三排座椅的前提下,后備廂的儲物空間已經滿足到我的需求了。在折疊第三排座椅之后,它的后備廂空間對我這種一家四人的小家庭來說實在是太好用了……
● 長測油耗統計:
這段用車時間我為它加了2次油,就是上面統計表格的“第14-15次加油”,計算得出的總平均油耗是6.0L/100km,相對之前輕微降低,燃油經濟性的表現值得認同。
● 本期小結:
奧德賽銳·混動的車內空間并不是該級別MPV車型里最大的,但它的車內空間綜合表現絕對是比較出色的那位,在空間靈活性、空間利用率以及座椅可調節方面的表現更是讓人稱贊。從中不難想象,奧德賽能長久地在這個MPV級別占著較大的份額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的確能夠滿足到很多家庭用戶的使用需求。(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上一期奧德賽 銳·混動長測,我為大家分享了車內空間的點評/使用感受:雖然它的車內空間并不是該級別MPV車型里最大的,但車內空間的綜合表現絕對是比較出色的那位,而空間靈活性、空間利用率以及座椅可調節方面的表現更是讓人稱贊。
簡單回顧完上一期的內容之后,接下來是本期的正題。從去年9月初提車至今,我與奧德賽銳·混動已經相處了超過半年的時間。在這半年使用期里,它已經成為了我和家人出行的“大伙伴”,而且還深受家人的喜愛。按照原定的計劃,本期將會是奧德賽銳·混動長測項目的最后一次內容更新,而主調則是針對過去半年時間的使用情況進行總結,希望可以為奧德賽銳·混動的車主或準車主帶來更多的用車或購車幫助。
● 外觀、內飾設計:
這一代奧德賽的設計回歸到了MPV的傳統風格,同時車身尺寸也回歸到這個級別MPV車型的標準,目的顯然是為了讓車內空間更有保障,而銳·混動只是奧德賽的新增車型(其實可以視為中期改款),外形設計、車身尺寸自然都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但是某些細節的確有其特別之處,可以帶來一定的新鮮感。
不瞞你,我比較喜歡奧德賽銳·混動的外形設計,它看上去與日版奧德賽Absolute運動版十分接近,車身造型較為方正但并不顯得呆板,整體給我的感覺是時尚之中不乏運動。此外,我認為它的外形設計在這個級別的MPV車型里是比較年輕的一位,不會像艾力紳混動那樣過于沉穩而顯得老氣,也不會像別克GL8那樣商務氣息過重。當然了,正所謂“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審美因人而異,我喜歡并不代表大家都會喜歡,大家也不妨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它的內飾跟汽油版基本保持一致,依然以居家風格為主調,車內的所有設計都已經十分熟悉。對于這套內飾,我談不上喜歡,也不會討厭,只是覺得平淡無奇,而且稍微缺點科技感和新鮮感,畢竟這套內飾設計已經存在超過6年了。
接下來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我對廣汽本田奧德賽 銳·混動的看法,我將會針對下面的幾個項目進行總結并且給出相應的評分,而評分標準則請參看下表:
強烈推薦 | ★★★★★ | 重點推薦 | ★★★★ |
滿意產品 | ★★★ | 合格產品 | ★★ |
不做推薦 | ★ | 備注 | ☆ = 1/2 ★ |
● 車內用料、做工:★★★☆
這臺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是車系的次頂配車型(不考慮福祉版),但是座艙內部的用料與頂配銳·至尊版沒有任何的區別,這意味著它的車內用料已經能夠代表奧德賽銳·混動車系的最高水平。
它的中控臺頂端采用硬塑料材質制作而成,但配色和表面的紋路處理得當,不會讓人覺得塑料感太強而掉檔次;中間區域采用了大面積的軟性材料包裹表面,觸感比較柔軟,而且在縫線的點綴下看著還不乏檔次感。
它的車內用料及做工均符合該級別、該價位MPV車型的要求,而我對它在這些方面的表現也是滿意的,而且特別喜歡座艙內部的真皮/皮質材料,比如座椅、前排中央扶手、門板手枕等區域的面料,看著有檔次且觸感上佳,我認為這些都是加分項。
● 配置:★★★★
作為奧德賽銳·混動車系的次頂配(不考慮福祉版),它的舒適、娛樂、便捷、安全配置都齊全,安全配置和舒適配置尤為突出,而整體表現則屬于良好的水平,這也是我給四星評分的原因。它的詳細配置我就不一一羅列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文章最后一頁的配置表。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部分配置還特別顯檔次,比如第二排那兩張擁有多向調節(大部分還是電動的)的獨立座椅、第二排小桌板、分段式全景天窗、兩側電動側滑門等。不過,我認為某些配置的人性化表現還有提升的空間,比如電動駐車自動化程度太低、儀表盤液晶屏單屏顯示功能太少等等。
● 空間:★★★★
奧德賽銳·混動的車內空間與汽油版相同,它在這方面的表現并不是什么秘密了,畢竟汽油版已經在國內上市多年。與同級車相比,它的乘坐空間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這個級別的MPV在乘坐空間方面的差異并不會很大的,比拼更多的是座椅的舒適性、配置、布局、靈活性等。依我所見,奧德賽銳·混動在這些方面的綜合表現比較出色。
從這幾個月的用車體驗來看,它的乘坐空間對我/我的家庭來說都是足夠有余的,我的家人對它在這方面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可以加分的地方則是第二排座椅的多向調節以及第三排座椅的折疊靈活性。
座艙內部的儲物空間是它的加分項,儲物格的數量多,三排都得到照顧,尤其是前排和第二排。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儲物格的儲物空間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前排),而且均設置在觸手可及之處,取放物品都很順手。
在7座滿員的狀態下,它的后備廂空間在該級別的MPV車型里屬于比較常規的水平,但是比主要競爭對手別克GL8差不少。在折疊第三排座椅之后,它的后備廂空間對我這種一家四人的小家庭來說確實是很好用。
● 動力:★★★☆
毫無疑問,動力系統是奧德賽銳·混動的重點,它使用了本田第三代i-MMD系統。與之前的相比,第三代2.0L發動機的熱效率進一步提升,最高達到了40.6%,并且在提升熱效率的同時,還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重量。在傳動系統方面,與動力系統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這套動力系統我在第一期長測時已經做過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后面的鏈接閱讀(第三代i-MMD系統簡介),本期內容就不贅述了。
不瞞你,在這一代奧德賽汽油版剛推出的時候,它曾經進入過我的購車清單,但它那僅是夠用的動力以及不算低的油耗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在奧德賽銳·混動上市之后,它的動力表現自然成為了我最為關注的地方之一。從早前的單車性能測試以及個人的使用感受來看,不管是低速區間,還是中高速區間,它的動力水平確實相對汽油版有了比較大的提升,同時油耗也相對降低了很多,對我來說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在日常駕駛時,得益于電動機的加入,你可以感受到它的低扭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拖著龐大身軀的它即便是應對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跟車也能做到輕松自如。它的動力儲備比較充足,中后段的提速能力表現良好,當你深踩下加速踏板之后,可以感受到它的動力響應迅速、動力輸出直接、線性且較為持續,絲毫不拖沓。
需要提醒一下,上述是其電池電量足夠時的動力表現。若電量較低,它的動力會有一定的落差,在持續地加速時可以比較明顯地感受出來,這就是為何會有朋友反饋它在跑高速時稍顯乏力的原因之一。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朋友使用了ECON模式。不過,從最近半年的使用經歷來看,在跑高速時使用ECON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節油效果,畢竟高速路況主要以巡航為主,提速的次數相對城市路況少很多。如果想跑高速更加爽快,我建議你們使用S擋,此時它的動力表現是最好的,油門響應最快,而且能量回收也會相對D擋時大一些。
● 駕乘感受:★★★☆
奧德賽銳·混動的駕駛感受以輕松、悠閑為主調,雖然它的體形較大,但也有著相當不錯的親和力,即便初次接觸也不會有開大車那種小心翼翼的別扭感,而行駛平順性則是最讓人稱贊的地方。不得不說,它的加速踏板、發動機、電動機、E-CVT變速箱等主要零部件的配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為駕乘舒適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樣的行駛表現我認為可以相應加點分。
它的底盤在扎實度、整體感、厚重感方面均比汽油版車型出色,舒適性也有更好的表現。懸架在確保支撐力足夠的前提下,調校盡量偏向于舒適性,減振器阻尼的初段較軟,能夠有效地吸收路面上細小的顛簸,為乘客的舒適性提供保障;中后段更著重于支撐性,因此在遇到較大的顛簸時,坐在車內仍然可以感受到輕微的沖擊感。對于減振器這樣的調校方式,需求不同看法也不相同,有人會認為比較顛簸,但我是樂意接受的,因為減振器調校得太“軟”,車子開起來的感覺就跟開船一樣了,搖搖晃晃的車身會讓我缺乏踏實安心的感覺。
在NVH性能方面,我認為它的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值得肯定的地方是純電行駛時只有輕微的電流聲且沒有任何的振動,而需要優化的地方仍然是那兩個,一是高速行駛時風噪較大,二是深踩加速踏板時發動機噪音較大。針對第二個問題,有的朋友留言反饋是駕駛者自身的問題,而不是它的問題,MPV不應該這樣駕駛的,但我只想問問誰開車沒有深踩油門加速的時候?在這半年的使用時間里,它的行駛感受并沒有明顯的變化,沒有任何讓人煩惱的異響,也沒有任何松散的聲音,只是輪胎的胎噪明顯增大了很多。
● 油耗:★★★★★
迄今為止,這臺奧德賽銳·混動長測車的總行駛里程是8937公里,而長測油耗統計的總里程是8101公里,統計得到的長測總平均油耗是6.0L/100km。需要再次提醒一下,上述的油耗數據在普通駕駛模式下統計得出,而非ECON模式。以一臺整備質量接近2噸的7座MPV來衡量,這樣的油耗水平絕對是5星滿分的,甚至比很多小型車的燃油經濟性都要出色。
● 其他編輯同事的評價:
● 全文總結:
經過半年的使用,我對奧德賽銳·混動的綜合表現滿意度很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在車內空間足夠大的前提下,座椅的舒適性、配置、布局以及靈活性都有比較出色的表現;2、舒適性配置高,第二排座椅簡直就是BOSS級的享受,此外擁有豐富功能的駕駛輔助系統也是值得一提的地方;3、油耗確實很低,一臺接近2噸重的7座MPV,油耗僅需6L/100km,即便把它用作日常上下班的個人代步車也不用擔心出行的成本。至于不太滿意的地方,還真的不多,最主要就是發動機噪音較大的問題。
依我所見,奧德賽銳·混動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是一臺1-7人都適合使用的MPV。以前如非剛需,我們一般很少會考慮7座MPV,因為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是一個人開車,而MPV動轍就10L/100km以上的油耗,即便不差這點油錢也會覺得沒必要,F在有了奧德賽銳·混動這個選擇,即便一年沒幾次坐滿7人,我相信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畢竟它的油耗確實很低,同時還有大把的空間可以利用。老實說,像我這種一家4人的小家庭,它有多好用,那真的是誰用誰知道。
奧德賽銳·混動長測項目到此結束了,如果您依舊對它存在一些疑問和顧慮,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加我關注(點擊進入我的編輯博客)并留言,一起交流、討論。(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車型圖片 | ![]() |
基本參數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廠商指導價 | 32.18萬 |
廠商 | 廣汽本田 |
級別 | 中型MPV |
能源類型 | 油電混合 |
環保標準 | 國VI |
上市時間 | 2019.04 |
最大功率(kW) | 158 |
發動機最大扭矩(N·m) | 175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15 |
發動機 | 2.0L 146馬力 L4 |
電動機(Ps) | 184 |
變速箱 | E-CVT無級變速 |
長*寬*高(mm) | 4847*1820*1712 |
車身結構 | 5門7座MPV |
最高車速(km/h) |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實測0-100km/h加速(s) | 9.79 |
實測100-0km/h制動(m) | 43.3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5.8 |
實測油耗(L/100km) | 5.8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車身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長度(mm) | 4847 |
寬度(mm) | 1820 |
高度(mm) | 1712 |
軸距(mm) | 2900 |
前輪距(mm) | 1559 |
后輪距(mm) | 1560 |
車身結構 | MPV |
車門數(個) | 5 |
座位數(個) | 7 |
油箱容積(L) | 50 |
后備廂容積(L) | - |
整備質量(kg) | 1956 |
發動機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發動機型號 | LFB11 |
排量(mL) | 1993 |
排量(L) | 2.0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發動機布局 | 橫置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氣缸數(個)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壓縮比 | 13.5 |
配氣機構 | DOHC |
最大馬力(Ps) | 146 |
最大功率(kW) | 107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200 |
最大扭矩(N·m) | 17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3500 |
最大凈功率(kW) | 107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i-VTEC |
燃料形式 | 油電混合 |
燃油標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多點電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I |
電動機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電機類型 | - |
電動機總功率(kW) | 135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15 |
前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135 |
前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315 |
系統綜合功率(kW) | 158 |
驅動電機數 | 單電機 |
電機布局 | 前置 |
電池類型 | 鋰離子電池 |
電池能量(kWh) | - |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 - |
電池組質保 | 十年或20萬公里 |
快充時間(小時) | - |
慢充時間(小時) | - |
快充電量(%) | - |
變速箱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擋位個數 | 無級變速 |
變速箱類型 | 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 |
簡稱 | E-CVT無級變速 |
底盤轉向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后輪胎規格 | 215/60 R17 |
備胎規格 | 無 |
被動安全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主● / 副● |
前/后排側氣囊 | 前● / 后- |
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前● / 后● |
副駕駛座墊式氣囊 | - |
后排安全帶式氣囊 | - |
后排座椅防下滑氣囊 | - |
后排中央安全氣囊 | - |
被動行人保護 | - |
缺氣保用輪胎 | - |
主動安全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ABS防抱死 | ● |
制動力分配(EBD/CBC等) | ● |
剎車輔助(EBA/BAS/BA等)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ISOFIX兒童座椅接口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疲勞駕駛提示 | - |
內置行車記錄儀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駕駛操控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發動機啟停技術 | - |
自動駐車 | ● |
上坡輔助 | ● |
陡坡緩降 | - |
空氣懸架 | - |
電磁感應懸架 | - |
可變轉向比 | - |
整體主動轉向系統 | - |
四驅/越野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 | - |
涉水感應系統 | - |
駕駛硬件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前/后駐車雷達 | 前● / 后● |
駕駛功能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倒車車側預警系統 | - |
衛星導航系統 | ● |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 | ● |
并線輔助 | -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 ● |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 ● |
夜視系統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外觀/防盜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電動擾流板 | - |
電動后備廂 | - |
感應后備廂 | - |
電動后備廂位置記憶 | - |
尾門玻璃獨立開啟 | - |
車頂行李架 | -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
車內中控鎖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 | - |
電池預加熱 | - |
車外燈光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LED日間行車燈 | ● |
自適應遠近光 | - |
自動頭燈 | ● |
轉向輔助燈 | ● |
轉向頭燈 | - |
前大燈雨霧模式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大燈清洗裝置 | - |
大燈延時關閉 | ● |
天窗/玻璃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前/后電動車窗 | 前● / 后● |
車窗防夾手功能 | ● |
后風擋遮陽簾 | - |
后排側隱私玻璃 | ● |
后雨刷 | ● |
可加熱噴水嘴 | - |
屏幕/系統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手勢控制 | - |
面部識別 | - |
車載電視 | - |
后排控制多媒體 | - |
智能化配置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車聯網 | ● |
OTA升級 | - |
主動降噪 | - |
方向盤/內后視鏡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多功能方向盤 | ● |
方向盤換擋 | - |
方向盤加熱 | - |
方向盤記憶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HUD抬頭數字顯示 | - |
電動可調踏板 | - |
車內充電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220V/230V電源 | - |
行李廂12V電源接口 | - |
座椅配置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運動風格座椅 | - |
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 | 主● / 副● |
副駕駛位后排可調節按鈕 | - |
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 |
后排小桌板 | ● |
第二排獨立座椅 | ● |
后排座椅電動放倒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音響/車內燈光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觸摸式閱讀燈 | - |
空調/冰箱 | 奧德賽 2019款 2.0L 銳·至臻版 |
后排獨立空調 | ● |
后座出風口 | ● |
溫度分區控制 | ● |
車載空氣凈化器 | - |
車內PM2.5過濾裝置 | ● |
負離子發生器 | - |
車內香氛裝置 | - |
車載冰箱 | -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