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在這篇試駕里咱們先不討論上汽大眾帕薩特中保研碰撞成績差的事兒,事實擺在那里,這件事兒上我的觀點和大家是一樣的,表示憤慨和詫異。不過出于職業的要求,我還是要把最新的產品感受帶給大家。
Passat在全世界算是最常見的車型之一,全球銷量僅次于高爾夫和甲殼蟲,在中國的銷量更不用多說,即便你沒擁有過,乘坐網約車也一定感受過。而在多數歐洲國家,消費者更青睞旅行版,也就是在中國銷售的大眾蔚攬,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在下文就簡稱這臺Passat Variant為蔚攬。
作為中期改款產品,核心部分的變化首先是動力。在歐洲提供兩種汽油發動機,分別為1.5T和2.0T(四驅車型配高功率)。很顯然為了滿足越來越嚴苛的歐洲排放要求,1.5T已經成為了蔚攬在海外的主銷動力系統。
這臺EA211 EVO發動機仍舊為4缸1.5L,最大功率110千瓦(150馬力)/5000-6000rpm,最大扭矩250!っ/1500-3500rpm,并且帶有閉缸技術。變速箱呢就是7擋雙離合。
我想先從閉缸聊起,閉缸技術不新鮮,有10多年的歷史了,只不過早年間都出現在大排量的發動機上,比如本田的3.5L V6、克萊斯勒的5.7L HIMI發動機和奧迪的V8發動機等。近幾年歐洲對于發動機排放要求越來越嚴格,加上全球新能源趨勢的增長,傳統車廠又不得不轉移部分研發重心到電動車上去,所以在民用量產內燃機上的開發也是備受挑戰,這點在與歐洲車廠的朋友交談中也是得到了佐證。所以也就看到了當下越來越多小排量車也用上了閉缸技術,比如福特的1.5T 3缸可閉1缸,通用集團的2.0T 4缸可閉2缸。
不得不承認閉缸是個降低排放很好的辦法,這臺4缸發動機在低負載下會主動關閉2個汽缸變為2缸狀態。而且這個功能經常被激活,勻速開一會兒2缸了、一收油2缸了、一下坡2缸了。實際上被關閉的2個汽缸的活塞還是運動的,所以感受層面閉缸和再次恢復4缸這個過程是完全無感的。大眾就很聰明,每次閉缸時都在儀表盤上高調的顯示出:2缸行駛狀態,其實挺好的能滿足虛榮心,可以跟你邊上的朋友說,哎你看,我這車高級嗎,2缸了!在我的印象里之前那些帶有閉缸功能的車可沒這么高調。類似做法的還有英菲尼迪可變壓縮比發動機,也在儀表盤有個界面在顯示壓縮比的變化。
雖然在內燃機圈閉缸功能不是新鮮技術,但仍舊要解決一些問題,最直接的就是汽缸熱平衡的問題,由于2個汽缸燃燒2個汽缸不燃燒,發動機溫度不平衡,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優化但也做不到完全相同。另外,關閉2個汽缸后的油耗也絕不是減半,上面說過閉缸的活塞還是繼續被帶著運動的,會有些拖后腿。從官方給出的數據看,這臺1.5T會比1.4T油耗降低10%。
我們的實測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7.4升/百公里,由于工況和駕駛習慣問題,我們實測的油耗是略微偏高的,歐洲比較在意通行效率,所以每次起步時的油門深度幾乎都超過了一半,急加速的情況偏多。以國內目前1.4T邁騰的油耗測試車成績來看,這臺車在油耗上還有很大潛力。
在德國,蔚攬就是標準的家用車,氛圍和感受上定位準確,說實話它確實沒什么特點,整體就是易上手、沒有刺激點。從測試數據上也能才看出來,1.5T發動機配7擋雙離合,同時在安裝雪地胎的前提下,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9秒。在歐洲那種通行環境下保證輕快的動力是沒問題的,輕盈靈活沒有緊張感,是家用車該有的樣子。
7擋雙離合變速箱代號DQ200,干式離合器,不堵車確實挺好,換擋夠快也沒頓挫。堵車時好感就下降了,1擋和2擋切換不順暢,頻繁走走停停時候像是個拿本不久的新手,尤其經歷過一段堵車后,轉速表可讓人有點心煩。更主要的低速反應卻是慢,尤其頻繁堵車之后有點跟不上節奏。
改款前后的蔚攬在德國我都開過,底盤比進口到國內的要硬,也比德國的A4旅行版硬,因為路況原因進口的大眾默認使用“爛路方案”,所以懸架會比德國原版軟一些。1.5T全部為前驅版本,2.0T可以提供四驅,當然還有離地更高的Alltrack版本。
噪音的控制不夠好,與國內目前在售的1.4T邁騰噪音值差不多,底盤和輪胎噪音比較明顯,由于發動機排量偏小,高轉速下的聲音也就顯得有點吵。從噪音儀的數據也不難發現,行駛中的噪音幾乎都瀕臨我們的推薦值,這在中型車當中是不多見的,難以令人滿意。
外觀部分其實沒什么太多值得描述的,改款產品對外觀設計的調整不多。最令人值得肯定的就是滿足了你大眾有字母的想法,當然,國內的帕薩特和邁騰也都做到了這點。
車身尺寸數據 單位mm |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
新款 | 4773 | 1832 | 1516 | 2786 |
國內現款 | 4767 | 1832 | 1491 | 2791 |
這是一臺次低配的車型,在歐洲的售價大概折合成人民幣在24萬元左右。大燈是LED反射式結構,低配和次低配車型也不提供選裝,所以顯得有些無神。中配車型就有選裝的資格了,選配LED矩陣式動態大燈,官方名稱叫“IQ.light”,價格在折合1.3萬人民幣。不過跟奧迪的矩陣大燈相比,外觀看起來不夠帥,我覺得就可以不選了。
低配車型的外觀也比較素,車頂行李架黑色,沒有什么廉價的感覺。外觀方面提供的選裝主要是輪圈,從17英寸到19英寸,輪圈的選裝自由度還是比較大。對于蔚攬普通版也提供了10種顏色可選。同時也注意到,Alltrack和R-Line Edition的兩個專享色確實是比較騷的,尤其綠色,這幾年好像特別時髦。
內飾就更提不上什么新意了,結構上跟現款在售的蔚攬基本是一致的。造型簡單、功能分區明顯,風格比較中性,完全沒有運動感也沒有任何高級感。
不太能接受的是中控臺上少了塊指針時鐘,即便不是什么名牌貨,也比現在這種塑料感極強還沒任何功能的“PASSAT”產品LOGO放在這要好,雙閃按鍵的開關又比較小。
大眾的機械儀表盤我一直很喜歡,非常清晰明了,相比全液晶的儀表我更欣賞傳統。其實在這臺車內,一切的設計都是很樸素接地氣的,放個液晶儀表到是沒太大必要,前面說過了,這是一臺徹頭徹尾的家用車。當然,如果你并不贊成我的審美,可以選裝升級多媒體系統,價格折合人民幣1.8萬,你可以獲得全液晶儀表(10.25英寸),多媒體屏幕也被升級到9.2英寸。如果還覺得不夠炫,可以再花4500人民幣左右的價格裝上HUD抬頭顯示。
不過我都不建議選裝,因為現有的配置其實已經足夠了。車內所有基礎配置中非常便利的莫過于多媒體系統,帶有無線充電和無線CarPlay,日常便利性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主動安全系統在德國目前在售的車型上已經非常廣泛的,希望國內的產品也能盡快跟進。
實測后備廂數據 單位mm | ||||
常規進深 | 最大進深 | 寬 | 隔物簾高 | 后備廂內高 |
1135 | 2020 | 1000 | 440 | 710 |
乘坐空間我們做簡單的展示,跟現款差別不大。實用性上感人的地方在于后備廂,最大進深超過2米,而且開口大,后備廂實用性是三廂車型完全沒法比的。中低配可以選裝電動后備廂和伸腳開后備廂的功能,價格5000元人民幣左右。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原廠配件,LOGO保持垂直的輪圈蓋,價格折合800多人民幣,多數人了解這種設計還是在勞斯萊斯上,現在大眾也可以了。原廠后拖車鉤的選裝價格是6500元人民幣左右,這個幾個看起來有些貴,在官方介紹中這個拖車鉤會接入車輛的CAN總線,針對拖車進行響應的動態和駕駛輔助調節,提升安全性。
總結:
中期改款蔚攬更換了新的發動機,對駕駛體驗、乘坐體驗以及動力沒有明顯的變化,能耗和排放上有所有所降低,初衷也是滿足更為嚴苛的歐六排放標準。閉缸的動作是無察覺的,完全不用擔心對駕駛會有影響,只是DQ200變速箱低速表現確實不好。駕駛沒難度也沒壓力,本本分分的家用車,實用性極其突出,主要表現在后備廂的空間。對于國內用戶來說,目前現款蔚攬依舊有比較大的優惠,能在30萬以內落地,如果喜歡的話我們推薦購買380TSI,也就是2.0T的車型,畢竟動力和6擋濕式雙離合的駕駛感受會更優異一些。(文/圖 汽車之家 張可)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