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剎車測試:
畢竟是臺后驅跑車,坐在Z4車內加速時能感受到強烈的推背感。加速過程很有力道,但你也能完全接受施加在你身上的g值的程度,至少在我接觸過的這些跑車中,它的加速感受仍照顧了乘客舒適性,油門到底不會有按胸口扯脖子的感覺。
測試得出的5.11s加速成績低于官方給出的4.5s,成績跟天氣因素有一定關系,另外車輛彈射起步時后輪限滑干預的情況比較明顯,車輛真正的加速其實要從半秒之后輪胎重拾加速力至加速g值峰值開始。
Z4極為跟腳的剎車腳感能給人不錯的控制信心。但是按照全車的質量分配,全車的剎車力度分配似乎過于集中前部,雖然前懸架撐得住車身,但全力剎車時車內還是能感到明顯的前傾,下坐感不明顯。
36.52米的剎車成績在家用車里屬于出色,但是對于跑車來說還算不上十分亮眼。從數據上能了解到,剎車g值很穩定,只不過g值峰值略顯遜色一些。
◆油耗和噪音測試:
盡管以往我們不怎么去測試跑車的油耗和噪音,但實際上現代多數跑車已經能達到日常競速兩不誤的程度,所以我們還是對Z4進行了相關的測試。最終9.5L/100km的油耗表現對于一臺6缸車來說很難得,而噪音水平對一臺軟頂敞篷跑車來說也同樣令人感到滿意。不要質疑這代Z4的實用性,除了天生少兩個座以外,滿足日常通勤真的是毫無壓力。
◆麋鹿測試
為了更全面的展示車輛緊急避讓時的表現,我們按照國際ISO 3888-2麋鹿測試標準進行樁桶擺放(具體擺放方式與樁桶間距如圖),針對Z4進行測試,測試車輛內除駕駛員外,為空載模式,油箱為滿油。
由于麋鹿測試的表現與駕駛員駕駛技術有直接關聯,因此此次的麋鹿測試我們的駕駛員為評測導購組的專業車手——梁奇。測試時,我們從時速65km/h開始,每個速度級增加5km/h,以此類推。每個速度級如果嘗試3次沒有通過,且駕駛員判斷車輛無法通過該速度級(盡可能保證安全),測試將終止。作為雙門跑車的Z4在緊急避讓項目中會有何種表現值得期待。
作為一臺跑車它的整體表現令人滿意,面對麋鹿的極限測試環節,積極的底盤響應、出色的懸架支撐在測試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可控性方面Z4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A區進入B區之前的轉向反應速度非?,也能夠讓駕駛員最為直接的找到節奏,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方向修正問題,再配合短小的車身能夠讓你放心大膽找到合理的行進路線。車輛在進入B區之前右前輪會有明顯的制動效果介入,在干凈利落的完成重心轉移之后,輪胎出色的抓地能力開始顯現,在前橋擁有出色循跡能力的情況下,一切都變得易于掌控。此外,偏中性的調校方式,讓車輛完全不會出現轉向不足或者轉向過度的情況,在合理的控制下,整體可控性非常出色。最終得到了74.4km/h的成績。
全文總結:
全新Z4是一款我很難徹底一次給出評價的車,尤其是這臺M40i。它在動力和操控上吸收了一些M Power的精髓,極限高可控性強,劈彎沖刺實力均衡,本質上也沒有違背Roadster車型的設計初衷。再加上更強大的日常實用性和舒適性,可以說它產品層面的全面性比之前Z系家族里的任何一任車型都要強大。
但是,在深度接觸了一周之后,我知道感覺這東西并不會欺騙自己,也許是對全新Z4期望值過高,我對這臺車并沒有建立起單純的喜愛。人就是如此,擁有的太多有時候反倒會成為一種負擔,就像Z4,想給你的太多,可有時候反倒會令你覺得它有點復雜。也許對于一臺四門轎車來說這不是問題,但對于一臺跑車來說,這卻讓人分了神。為了市場逆來順受的去迎合一些本就心情不定的客戶,這其實對Z4車格的塑形很不利。它本應像初代Z4橫空出世時那樣成為寶馬家族全新設計的風向標,而不是成為家族的追隨者。(圖/文/攝 于碩 視頻 張超 周曼妮 麋鹿測試 梁奇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