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兩臺車都采用了6缸發動機,一臺是3.0L機械增壓,一臺是3.0L渦輪增壓。馬力和扭矩方面,二者互有優劣,同樣都是來自ZF的8AT變速箱,但是車重方面,兩臺車相差頗多,而且改款后的F-TYPE 3.0L版本還加入了四驅系統,多少喪失了玩樂性。
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時間,寶馬Z4(參數|詢價)是4.5秒、F-TYPE是5.1秒,我們也分別對兩款車進行了測試,實際比官方成績都要慢(可能和天氣溫度有關),最終Z4是5.11秒、F-TYPE 5.6秒。有人說,這倆跑車都太慢了,確實在電動車迅速崛起的年代,5秒多的確不再是什么亮眼的數字。但是體驗過后,我卻并不認為他們丟失了跑車的尊嚴。
無論是在城市道路、還是蜿蜒的山路中,Z4都展現出了其凌厲的一面。這款車跑起來相當輕快,轉向和油門都得心應手,在市區中穿梭更是收放自如。沒有人不喜歡Z4跑起來的感覺,德系車擅長低扭,這種特長在Z4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你很難察覺3.0L機頭所帶來的負重感,這讓我不得不相信,寶馬在這款跑車上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寶馬的這臺3.0T發動機采用單渦輪雙渦管設計,轉速低于2000rpm就會有不錯的動力輸出,在到達轉速紅區時依然保有激情。在這款跑車上,它被調校得線性又不暴力,之前在其它寶馬車型上,我們已經領教過它的功力,而在Z4上,它依然讓我迷戀。在這場對比中,假如我內心的天平最終偏向Z4,那么這臺發動機絕對占有80%的功勞。
相比之下,捷豹就顯得不那么有趣了。初次上手,你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臺車的外觀和內飾上,高端跑車帶來的虛榮感油然而生。不過這臺3.0L機械增壓發動機依然有它獨特的一面,初段扭矩雖不如寶馬來的猛烈,但也絕非平凡。它的特性更像是自然吸氣,低轉速時平淡無奇,隨著轉速的攀升,動力來得有條不紊,推背感直到紅線依然不減。
從主觀體感上,兩款車都像是能跑進5秒內的車,至于為什么加速成績不夠亮眼,恐怕還是起步時的調校所致,粗暴的彈射放在這種車型上實在沒有意義,日常生活中也沒多少人會那么做。而在中途加速能力上,它們可都不是好惹的。
為了保護乘客的安全,改款后的F-TYPE 3.0版本加入了四驅系統,很顯然捷豹是勵志把它打造成一款GT跑車了。這讓我頗為懷念此前的3.0 SC高功率后驅版,華麗的漂移隨叫隨到,那可是我最喜歡的F-TYPE。∥抑垃F在的2.0T后驅版也一定可以做到,但總覺得4缸在氣場上還是差了一些。
捷豹并沒有為F-TYPE設置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駕駛模式,簡單的標準和運動模式就夠了。在標準模式下,它的油門有些慵懶,目的也是讓你的長途旅行稍加放松。不過在山路上,這種慵懶的狀態可就不太適合了,迅速切換到運動模式,儀表盤會變成紅色,排氣閥門也會自動打開,那個熟悉的F-TYPE式聲浪會再次響徹山谷。此刻它就像演唱會中最耀眼的明星,一下子激發了所有人內心的狂野。
如果你嫌棄運動模式還不夠暢快,還可以撥到S擋,或者采用手動換擋模式,此時拉高轉速后的F-TYPE則時刻處在戰備狀態,動力隨叫隨到。不過你依然可以感受到1820kg所帶來的重量感,即使它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但終歸不是那么隨心所欲。
總結:
這就是F-TYPE和Z4跑起來最大的區別,試想一下,同一個人跑同一段距離,是穿一雙皮鞋更快?還是穿一雙跑鞋更快呢?答案很明確,Z4就是那雙跑鞋,它能夠有效激發你對運動的渴望。而F-TYPE就像那雙精致的皮鞋,開著它西裝、墨鏡一樣都不能少。當然,在一系列特工電影中,西裝革履配皮鞋,依然可以執行各種艱難的任務,并且時刻顏值在線,這就是典型的英倫氣質,有誰不愛呢?(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子儀)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