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大型橫評] 2020年9月,汽車之家開展了《中國皮卡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大調查,我們了解到雖然工具型皮卡仍占比較大,不過皮卡乘用化、多樣化的趨勢在日漸顯現并繼續發展。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制作的中國品牌皮卡橫評選題,也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及熱烈討論。那么今年的皮卡橫評,我們又怎能缺席呢?
今年參與皮卡橫評的四款車型為:長城炮越野版、江鈴汽車域虎9(簡稱域虎9)、鄭州日產銳騏6越野版(簡稱銳騏6越野版)和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簡稱T70澳洲版)。它們均是自家頗具實力的車型,同時也是今年陸續上市的新品。看到這些進化的版本及新品,大家應該也會猜到它們的實力一定不俗,那么它們是如何進化和蛻變的呢,我們馬上就去實際感受一下。
■ 外觀造型各具特色
● “強權即公理”——長城炮越野版
去年的長城炮乘用版,可以說是在國內皮卡領域中大放異彩。長城炮系列車型也可以用“出道即巔峰”來形容,在國內皮卡車型中躍居市占率榜首。而在2020年6月,長城炮繼續推出了越野版車型,一些越野套件及性能配置加身,旨在讓眾多對手知道什么叫做“強權即公理”。
車尾搭配了黑色金屬材質的保險杠,并集成了兩顆倒車雷達探頭。探頭數量雖然不多,不過它還具備360度全景影像功能。除此之外,搭配的兩個拖車鉤在救援時也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 來意明顯的對手——域虎9
自去年江鈴汽車對皮卡產品進行整合后,便形成了域虎系列產品(域虎3、域虎5和域虎7),而域虎9則為目前江鈴皮卡的高端產品。江鈴在國內皮卡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長城,而作為皮卡車企的“老對手”,旗下的這款域虎9從多樣化特點及售價區間等方面來看,大有與長城炮“叫板”的意思。
域虎9這種“鯰魚式”大嘴造型在審美風格上還是有些爭議的,不過尾部方正的造型就又回歸了簡約,并且尾燈的樣式及大面積的黑色飾板等也十分統一。在車輛的前部和后部均配備了四顆倒車雷達探頭,并且其同樣具備360度全景影像功能。
● 野性十足——銳騏6越野版
自從長城炮推出越野版皮卡后,鄭州日產的嗅覺十分靈敏,迅速打造并推出了銳騏6越野版車型。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諸多的越野套件,黑色的啞光材質與車身顏色風格統一,野性粗獷之余也為其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外擴的寬體輪眉增加了鉚釘設計,尾燈及后保險杠的樣式與大多數的皮卡車型較為相似,主要以簡單實用為主。除了保險杠上的兩顆倒車雷達外,它也具備倒車影像系統,不過它的這套系統有些“特殊”,在車頭前部并沒有攝像頭,而是在車身兩側及尾部有影像系統。(內飾部分會詳細呈現)
● 沿用上汽π動力——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
作為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市占率第一的中國皮卡品牌,上汽大通MAXUS推出了T70澳洲版車型。新車除了滿足澳洲2021年最新ANCAP五星標準外,也是國內首臺具備拖拽資質的皮卡。相比T70,澳洲版車型在造型設計方面的變化不大,整體風格較為時尚。
尾部的貨廂以方正樸實為主,尾燈的樣式也沒有太多的設計思維。貨廂門把手、后保險杠等處的鍍鉻裝飾件還是比較亮眼的。另外,該車僅配備了兩顆倒車雷達探頭,并沒有倒車影像,因此在泊車時還需要多加留心。
■ 四款皮卡細節對比
它們使用了不同系列的輪胎,其中長城炮越野版、域虎9和銳騏6越野版都采用了全地形通用輪胎(ALL TERRAIN),更加側重于越野性能;而T70澳洲版配備的是一款馬牌輪胎,更傾向于運動和操控性能。
對于側踏板來說,主要作用還是方便人員的上下車,當然也會起到一定的裝飾性作用。長城炮越野版和銳騏6越野版,兩者為了凸顯其硬派和堅固性能,均配備的是金屬材質的側踏板,面對非鋪裝路面的爛路或者樹樁植被等環境時,也會更加的硬朗穩固。
☆ 外觀部分總結:
四款皮卡在造型設計方面都較為前衛硬朗,其中身為越野版車型的長城炮越野版及銳騏6越野版,周身布滿了越野套件,彰顯出更加野性的一面。域虎9的前臉設計稍顯另類,不過在細節之處(前后大燈組)和配置方面(前后泊車雷達)還是比較到位的。T70澳洲版在造型方面仍維持時尚簡約的風格特征,而其所配備的馬牌輪胎,相信在測試環節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體驗。
■ 乘用化、智聯化的皮卡內飾
外觀的部分就先告一段落了,而大家也都知道,隨著皮卡乘用化、智聯化趨勢的逐漸興起,如今皮卡產品的內飾也是今非昔比了。在去年的皮卡橫評中,長城炮的內飾設計及用料確實讓我們眼前一亮,而如今它并不是一家獨秀的局面了,下面就讓我們立刻進入到內飾部分吧。
長城炮越野版的多媒體系統基本與乘用版差別不大,9英寸的觸控屏具備GPS導航、全景影像、手機互聯、路書及生活服務等豐富功能。語音控制功能的識別率還是比較高的,并且口語化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可對導航、空調等常用功能進行語音控制,不過并不支持打開車窗及天窗功能。
正如前文所說,皮卡乘用化興起后,檔次感較高的內飾并不只有長城炮,域虎9在內飾布局及用料做工方面與前者相比可以說是不分伯仲了。7英寸液晶儀表+10英寸觸控大屏的組合令其科技感較為突出。
域虎9的10英寸中控屏是這四款皮卡車型中最大的,功能性方面具備GPS導航、車聯網及語音控制等功能,在顯示清晰度和操作靈敏度方面同樣表現良好。語音控制識別方面,除了對導航、空調及車聯網進行控制外,還支持打開車窗及天窗功能。
雖然銳騏6越野版在外觀造型部分裝配了如“黑色盔甲”般的越野套件,不過在內飾部分卻與普通版車型并無差異。整體風格協調自然,黑橘雙色的搭配還是比較明快的。
銳騏6越野版的多媒體系統還是比較傳統的,僅具備收音機、百度CarLife及簡單的語音控制功能。不過語音控制比較“雞肋”,它沒有喚醒詞,需要用手來點擊界面上的語音鍵,再去語音發出指令,那么我為什么不直接去點擊需要的控制單元(如多媒體系統)呢?另外,“全景影像”是不具備前部攝像頭的,清晰度也并不理想。后面的考拉FM和酷我音樂等也需要連接自己的手機網絡來上網。整體的多媒體體驗感覺不是很好,它還有許多有待優化的地方。
T70澳洲版的內飾同樣是我們熟悉的樣子,與普通版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只是方向盤上的LOGO標識改為了“MAXUS”字樣標識。雖說中控臺也覆蓋了大量的硬質材料,不過整體的用料和做工還是令人滿意的。
T70澳洲版的多媒體系統,在UI設計上較為活潑,操作靈敏度和顯示清晰度尚可。不過其對于普通版車型來說,它在功能性方面有所簡化,僅具備收音機、藍牙及手機互聯等一些基礎性功能,而GPS導航、倒車影像等均沒能配備。
☆ 內飾部分及多媒體總結:
內飾部分從中控布局及用料做工來看,長城炮越野版和域虎9的表現均可圈可點,布局風格乘用化及大量軟性材質的覆蓋,無異于乘坐在中大型SUV的車廂內。另外,兩者的車機系統也體現出了一定的科技感與智聯化,日常運用還是比較方便靈活的。銳騏6越野版和T70澳洲版,內飾布局均屬于簡潔大方的風格,雖然采用大面積硬質塑料的它們不及前兩者,不過用料和做工在該級別車型中還是可以的,畢竟與前兩者有著3-5萬元左右的差價。而后兩者的多媒體系統就比較簡單了,僅具備了一些基礎性的功能來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 儲物空間展示
儲物空間方面,四款皮卡產品在數量上相差不大。主要的位置在四門內襯板及中控區域,一些細節地方會有所差異,下面我們就去實際體驗一下。
相比之下,長城炮越野版和域虎9的儲物空間相對更充裕,實用性更好一些。T70澳洲版的儲物數量最多,并且一些零散的小物品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位置去存放。銳騏6越野版的表現也還可以,不過扶手箱和手套箱的空間并不是很大。
■ 座椅配置及乘坐空間體驗
就座椅材質來看,長城炮越野版采用了真皮包裹,而其它三者則搭配的是仿皮座椅。而域虎9的包裹性更好,并且還具備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和腰部支撐電動調節功能。銳騏6越野版的座椅相對柔軟,T70澳洲版的座椅填充物更充實一些。后排座椅放倒方面,長城炮越野版支持4/6比例放倒,域虎9和T70澳洲版則是常規的整體放倒,銳騏6越野版很遺憾無法放倒。
四款皮卡的座椅用料及配置對比之后,我們再來實際體驗一下它們各自的乘坐空間。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炮越野版和域虎9還配備了后排空調出風口和電源接口,以充分照顧后排乘客的乘車感受。
在這四款皮卡車型中,前排的頭部空間表現最好的是銳騏6越野版和T70澳洲版,達到了1拳+3指,整體表現比較充裕。后排頭部空間方面,T70澳洲版依然在列,另外還有域虎9,兩者均達到了1拳+4指。而在后排腿部空間上,長城炮越野版以2拳有余的優勢勝出。綜合來看,T70澳洲版的乘坐空間最為充裕,銳騏6越野版和長城炮越野版相差不大,域虎9主要在前排頭部空間和后排腿部空間上有所差距。
2020汽車之家皮卡橫評上篇中,我們主要側重四款皮卡靜態部分的對比評測,包含了外觀、內飾、多媒體系統、配置、儲物空間及乘坐空間等。而在下篇,我們將進入到底盤、道路及越野試駕、測試環節,看看四位選手真正的“硬核實力”到底如何,敬請期待!(文/圖 汽車之家 王亮;攝/協助 汽車之家分站團隊)
[汽車之家 大型橫評] 一年一度的皮卡橫評已經來到了第二期,在上一節的靜態部分,我們對這四款產品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橫向對比展示,接下來就是大家更期待的四驅、底盤以及動態部分開起來的感受了,在之前靜態部分處于劣勢的產品在這部分能不能翻盤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動力組合形式非常接近
如果放在兩三年前的中國品牌皮卡上,能夠有個6AT已經是非常非常高的配置了,而在當下,如果配備的是6AT,真有點不太好意思當做亮點來宣傳。但現在皮卡市場中,從去年(2019年)長城炮開始,采埃孚8AT悄然盛行,到現在被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所使用,我們這次橫評的四款產品中就有三款使用到了它。
和去年的皮卡橫評我們找來的三款汽油和一款柴油不同,這回我們選擇的四款產品都是柴油皮卡,其中長城炮越野皮卡、域虎9和上汽大通MAXUS T70都是2.0T發動機,銳騏6的排量為2.3T。這四款動力的來頭都不小,長城的GW4D20M是目前為止其動力最強的2.0T柴油發動機,也是中國品牌這個排量柴油發動機中的佼佼者;域虎9上采用的是福特PUMA 2.0T,江鈴也一直想為域虎9賦予它合資技術的背書;銳騏6上搭載的M9T自然不用多說,其集成了日產雷諾諸多最新的技術,其雙增壓版本也被搭載在了納瓦拉海外版上,雖然這個算是單增壓版,但整體實力仍然不容小覷;最后的就是搭載上汽π動力的T70澳洲版了,它也是單增壓版本,整體參數表現同樣可觀。
它還是各方面都很突出的那位——長城炮越野皮卡
發動機的參數總是冰冷的,但開起來的感受是我們能夠最直接體現出來的,所以我們開起來為大家聊一聊這幾款車不同的性格表現,那我們就先從標桿產品長城炮越野皮卡開始吧,作為我們皮卡橫評的常客(它的乘用皮卡參加了去年我們的首次皮卡橫評),我們對它還是很了解的,只不過此次換成了越野皮卡的柴油版。
長城炮越野皮卡是四款車型中各方面表現都十分突出的產品,我們先來說說它的動力表現,首先2.0T柴油發動機的絕對動力表現優異,帶來的直觀加速感受也比較快,它在皮卡高速限速100km/h內的加速表現絲毫不用擔心。
與之匹配的這臺采埃孚8AT在平順性表現優秀,同樣域虎9和銳騏6上的也如此,綿密的齒比讓它的每次換擋都更加平順,平時開起來也比較樂于升擋,將發動機轉速維持在一個相對經濟的轉速區間內來提升燃油經濟性。而需要它急加速時,我們踩下2/3的油門,變速箱一般先會連降兩擋來做出回應,隨著油門開合角度的增加,它還會再降一擋,整個動力也會隨之涌現,簡單概括就是發動機動力儲備充足,變速箱平順性佳,整體匹配度也足見功底。
在懸架方面,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兩噸多的整備質量和寬厚的輪胎,讓它在經過起伏路的時候忽忽悠悠的,這種感受和那些帶大梁的SUV十分接近,能給駕駛者和乘客帶來不錯的厚重感。長城炮越野皮卡的后懸架是四款車型中唯一采用多連桿非獨立懸架的車型,坐過皮卡的朋友都清楚,前排和后排的舒適性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而彈性元件換成多連桿之后,它表現在實際駕駛上就是在經過減速帶的時候后橋的彈跳更小了,另外在通過一些坑洼顛簸的時候,后懸架表現出了更好的貼服感,舒適性上有一定的提升。
駕乘感受最乘用化——域虎9
如果要說這四款車開起來最不像皮卡,那么一定是域虎9。域虎9的外觀很有欺騙性,雖然長著一副和域虎7相接近的外表,但兩車的性格差異還是非常大的。靈敏的油門初段響應加上輕盈的轉向手感,讓它一開起來就給你營造出了十分輕松的駕駛感受,廠家也刻意的通過這樣的調校來給用戶營造出一種動力充沛駕駛輕松的第一印象,這也讓它的感受和另外三款直接區別開來,此時只有它變速箱平順但并不快的換擋邏輯和開在路上忽忽悠悠的感覺還在提醒著你,其實它還是一輛皮卡,從調校可以看出,這臺PUMA 2.0T柴油發動機更加偏向中前段發力,中后段的加速力道確實要弱一些。
來自福特的2.0T PUMA柴油發動機的參數表現和另外三款相比要中規中矩一些,在實際的加速體驗中,它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更加溫和一些。不過這種溫和并不是說它動力不好,它的脾氣秉性和前面的長城炮越野皮卡有點相似,采埃孚8AT變速箱將動力分配的十分平順性,整個動力的爆發點并不明顯,讓你在日常開起來的感受就是這臺車動力不錯又很輕便。
它的油門踏板相比長城炮越野皮卡要更加積極一些,剎車踏板的表現比較接近,在四款車中都屬于比較線性的,靜音表現讓人稱道。另外在懸架方面,鋼板彈簧的后懸架在對于彈跳的抑制上不如長城炮越野皮卡。
前面我們試完了兩款堪稱標桿級別的產品,它們在動態表現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起來之后的感覺也和SUV更接近,并且很有質感。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這兩款乘用化沒有那么徹底的車,銳騏6越野版和T70澳洲版,需要提前說明的是這兩款車在指導價格上要便宜不少。
師出名門——銳騏6越野版
談到鄭州日產的銳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為一款高性價比產品,讓它成為了不少個人用戶選擇的對象。而銳騏6雖然沿用了銳騏系列的命名方式,但與納瓦拉同平臺的身份讓它推出之初就備受關注,并且納瓦拉海外版在用的M9T發動機引入國內后直接裝在了它身上,這可是目前在售的納瓦拉都沒有的待遇。
這臺M9T柴油發動機是四款車中排量最大的,它雖然引入國內的是單增壓版本,但其在功率和扭矩等參數表現上和目前國內主流的產品很接近,實際開起來的動力表現也是如此,低扭表現絲毫不用擔心。同樣來自采埃孚的8AT變速箱將動力梳理的平順有余,中后段有著一定的爆發力,提前透露一下,它在我們后面的測試環節,不出意外的排名第一,可見這臺發動機的實力不容小覷。
它的油門響應在皮卡車型中屬于相對積極的一類,日常駕駛時會給你營造出一種比較輕松的駕駛風格。但是它的液壓助力轉向的手感是四款車中最重的,而且重的比較明顯,模糊的指向性加上偏重的轉向手感讓它開起來要多集中些注意力。
此外需要注重說明的是,銳騏6越野版的剎車前半段設定的非常軟,踏板踩下去接近一半的時候才會有些許制動力,再往下踩整個制動力才會爆發出來,剎車調校在四款車型最不線性,開一段時間適應后還好,如果剛從其它車下來開上它,這種軟軟的剎車會讓你覺得沒有什么信心。而如果從它下來去開別的車,一腳剎車踩下去,同樣的力道表現在其它的車上很可能就是急剎了。
不過銳騏6越野版的后懸架調校還是展現出了一定的功底,雖然和域虎9以及T70澳洲版均為整體橋式,彈性元件都是鋼板彈簧,但是它調校的韌性更強一點,經過一些減速帶和坑洼的沒有一味的顛很生硬的那種感覺,而是多了些許從容感。偏重的轉向加上輕松的油門和剎車踏板調校,讓它開上去很有日產的感覺。
還是熟悉的感覺——上汽MAXUS T70澳洲版
說到T70澳洲版車型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在T60的基礎上換芯而來,裝備了上汽π發動機,也讓它的動力變的更強了。它曾經出現在我們去年第一期的皮卡橫評中,作為當時四款車型唯一的一款柴油版車型,表現和其它三款相比少了一些個性,綜合實力也相對一般。而這次我們選擇了它的標準貨廂版車型,還是熟悉的外觀、內飾以及動力系統,開起來的感覺也還是那么的相似。
自上汽π發動機推出后,它就被快速的搭載到了上汽MAXUS旗下的輕客、SUV和皮卡上,而在T70澳洲版上搭載的是它的單增壓版本,參數表現也達到了國內2.0T發動機的主流表現。而在實車上的表現則是比較傳統皮卡的感覺,慵懶的油門調校讓你并不會提起什么興趣,加上嘈雜的噪音表現,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并沒有像長城炮和域虎9那樣有質的變化,一切都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受。
與之匹配的這臺來自邦奇的6AT變速箱相比那些采埃孚8AT變速箱在換擋平屬性上表現要稍微差點意思,它只能說是盡職盡責的完成它的任務,換擋速度不快但更加寬泛的變速箱齒比讓它降擋來的更加直接。不過在急加速的時候,會偶爾出現闖動感,帶來的感受并不好,雖然在日常駕駛時的感受相對一般,但在之后的加速測試上有著更好的表現,在這里先透漏一點,這臺6AT更加寬泛的齒比設定讓它不會像那些8AT變速箱一樣需要頻繁的上到5擋甚至6擋才能破百,在加速測試環節也為它挽回了些分數。
在噪音表現上,T70澳洲版和銳騏6越野版可以說是四款車中最吵的兩個選手了,不管是怠速和開起來之后,它們兩位都是噪音最大的,所以帶給你的感受就是還是原來皮卡的樣子,相比目前標桿級別偏乘用化的皮卡來說,在駕駛層面上的差距已然顯現。
加速表現居然會這樣?
在前面的試駕感受方面,四款車的駕駛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其中表現優異的長城炮越野皮卡和域虎9在測試環節是否還是能夠繼續領先呢?而在之前駕駛感受相對比較一般的銳騏6越野版和T70澳洲版在這個環節能否挽回一些成績呢,讓我們來看看真刀真槍的0-100km/h的加速以及剎車測試吧。
●空載加速測試
在起步階段,炮越野版起步轉速最高可以達到2900rpm,并且由于它配備的四驅系統基本上會完全介入,基本上不會出現打滑情況(整個測試過程也都是在四驅的狀態下,這點和其它三款車型不同),不過采埃孚8AT變速箱綿密的齒比在這里就有些拖后腿了,6擋才能完成破百,3擋以后加速感就比較弱了,加上它更大的自重讓它的加速成績排名第三,同樣域虎9的變速箱表現也是如此。而其它三款車型則都支持在兩驅模式下起步,所以它們的起步轉速要更低,域虎9最高可以2800rpm起步,但能夠聽到明顯的后輪打滑,所以我們只能降低轉速;銳騏6是2000rpm;T70澳洲版則是2300rpm。而銳騏6憑借最終憑借著11.2秒的加速成績獲得第一,而域虎9則排名最后。
『空載加速成績』
柴油發動機極限轉速偏低,加上8AT變速箱綿密的齒比,也讓它們在測試中需要更加頻繁的換擋才能夠突破100km/h,而在之前汽油版的測試上,汽油發動機更高的轉速極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這種影響,這也讓它們之前更加從容的駕駛表現,并不能直接的反應到最終的加速成績上。
●負載加速測試
熟悉我們皮卡測試的朋友都會有印象,皮卡測試并不像傳統的乘用車測試,因為它要兼顧一定的載物需求,所以我們在測試中會加入0-60km/h的載重(400公斤)加速和剎車測試,下面就直觀的看下這四款車型的區別吧。
『負載加速成績』
在車輛載重400公斤之后,三車在起步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么打滑,四款車在0-60km/h的加速表現相比之前的空載都略慢了一些,這個環節更加考驗車輛的低扭和中低速下的加速表現,前三名的成績差距也微乎其微。
在剎車環節,與其說比剎車成績,倒不如說是輪胎的比拼。長城炮越野皮卡和銳騏6上都配備了越野輪胎,域虎9上所配備的輪胎兼顧越野與公路性能,而T70澳洲版上則配備的馬牌CSC5則是一款純公路性能的輪胎,在噪音以及舒適性上有著更好的表現,而在剎車測試部分,它可以說是立功不小。
剎車測試:(空載和負重400公斤)
對于剎車距離測試方面,我們的測試基準速度范圍為60-0km/h,同樣也分為空載和負重兩種情況。(依據測試標準,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我們僅會對配備ABS剎車防抱死系統的車輛進行該項目的測試。)
■空載剎車測試
『空載剎車成績』
■負載剎車測試
『負載剎車成績』
在空載和負載狀態下,T70澳洲版剎車表現一直都比較穩健,并且剎車成績在四款車型中表現最好,相信這與它所配備的馬牌CSC5輪胎有著不小關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銳騏6,在空載和負載工況下剎車波動較大,尤其是在負載400公斤的情況下,它所配備的佳通AT70在這種鋪裝路面上的抓地力確實比較一般。
■油耗測試
在油耗測試環節,我們在相同工況下一共行駛了122公里,共用時四個小時,這其中我們選擇了部分晚高峰、城市快速路、城區道路以及過道,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的日常用車道路工況,下面來看看它們的油耗表現。
相比我們去年第一期皮卡橫評中,汽油車型動輒10個多的百公里油耗,這次柴油皮卡在油耗表現上要好不少,其中消耗燃油最少的是域虎9,它的實測油耗為8.0L/100km,銳騏6的整體排量更大加上它使用了更偏越野的輪胎,油耗最高為9.2L/100km,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而長城炮越野皮卡和T70澳洲版就比較接近了。
聊完了試駕感受,咱們來看看車輛的底盤。與以往一樣,底盤的介紹既會包含常識的普及,也有細節的展現,相信無論您是新手還是老玩家,都能從中收集到更多的知識或經驗。
皮卡由于載物需求,多采用非承載式車身,也就是有大梁的車身結構,這種結構也常見于越野硬派車型,如大家熟識的牧馬人、奔馳G級。與乘用車常見承載式車身相比,有什么區別呢?
相比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剛性高,但質量也更大,重心也普遍偏高,因此操控性會因以上幾個方面受到影響,但底盤的剛性往往更強,而這正是一款輕型貨車——皮卡所需要的。
前懸架
四款車型的前懸架采用的都是雙叉臂結構,這種結構比麥弗遜獨立懸架的橫向支撐性更強更穩定,因此常應用在皮卡、輕客甚至跑車車型上。
在布局上長城炮、域虎9比較接近,上控制臂與軸承座連接點比較靠上,防傾桿通過連接桿與軸承座相連;銳騏6的防傾桿通過連接桿與下控制臂相連。T70澳洲版的上控制臂側傾角度相對更大,防傾桿同樣通過連接桿與下控制臂相連。我們再來看看細節。
關于細節咱會通過供應商品牌、配件材質、配件的安裝位置多維度為您詳細介紹,相對普通的部分我也就不重復用圖贅述啦。例如域虎9上控制臂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在輕量化方面具備優勢;另外3款均為鋼制材質,相對普通,咱就不用照片額外展現了。
鋁合金相比鋼質材質在輕量化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很多高端車型為了輕量化車身也常會增加鋁合金配件占比,鋁合金造價相比鋼制材質更高,是體現誠意的部分。
既然聊到了材質,咱在深入底盤前端的其它部分,車身尤其是簧下質量輕量化的優勢,有點像咱們穿鞋子,重量越小的鞋子您會感覺越靈活輕便,車輛的駕駛感受大致同理。
電動助力與液壓助力的差異體現在幾個方面,電動助力的力度可調節范圍較為寬泛,因此在轉向力度的調校上可以讓車輛原地挪車、泊車更加輕松,這一點在試駕部分已經有了印證。液壓助力的驅動力源頭來自發動機,隨速增力,那在車速起來之前,也就是原地挪車時可能會有轉向發沉、吃力的情況,當然轉向力度具體強弱還要看調校。其次,為后期保養方面,電動助力無需更換油液,更省一些;液壓助力則需要定期更換助力液,它的特點是結構相對更簡單,占用底盤空間小。
車輛前懸架結構大體如此,咱也順便介紹了周邊一些配件的詳情。四款車型的前懸架均為雙叉臂結構,布局上彼此間有一定的相似度,在材質方面域虎9、長城炮的鋁合金使用量多一些,要說誠意嘛,畢竟這兩款車價格相對較高,我認為更加符合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評價。
聊完前懸架,咱繼續往后看,四款車型的后懸架全部采用整體橋結構,也就是非獨立懸架,但彈性元件、結構都有一定的差異,長城炮為多連桿非獨立懸架,域虎9、銳騏6、T70澳洲版都是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
長城炮是五連桿結構,左右均有兩個縱擺臂,為了方便區分圖中將下縱擺臂標記為縱臂、上縱擺臂標記為拉桿,驅動橋后方還有止推桿,連桿一端鉸鏈于后車橋,另一端與車身相連,負責傳遞車輪與車身間的橫向作用力,以提高穩定性,該止推桿也叫潘哈德連桿。上圖如果顯得有些亂,您也可以對照下方結構示意圖來了解各個部分。
單從結構上來說,多連桿結構相比鋼板彈簧能照顧到更多的舒適性,因為有縱擺臂、止推桿來聯動定位,彈性元件允許調節的相對更軟一些。
域虎9、銳騏6、T70澳洲版采用后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結構,其彈性元件鋼板彈簧負責車橋定位、縱向力傳遞、承擔垂直重量的作用,因此很難用較軟的彈簧去兼顧舒適度,該結構的最大優勢就是結構簡單,而如果還想要舒適度,則需要多在輪胎、襯墊、座椅等部分下功夫。
鋼板彈簧作為彈性元件以及支撐件,排除其它變量,鋼板數量越多支撐性越強,但實際中還要考慮鋼板厚度、材質剛性等等,因此我們并不能武斷的從數量上去判斷誰強誰弱。接下來咱看看制動部分和護板。
當下皮卡制動類型基本上分為盤剎、鼓剎兩種,鼓剎早些年在乘用車上也比較常見,后來四輪盤剎逐漸普及,鼓剎被盤剎逐漸替代。那它們有什么區別呢?鼓剎的制動效用不如盤剎嗎?咱繼續聊。
單活塞與雙活塞卡鉗對制動的影響在哪里呢?咱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解釋,例如你要用手把一本書按在墻上,單活塞卡鉗就好比你用一個指頭去頂著書,雙活塞卡鉗好比你用兩個指頭,手對書的壓力沒有變,但作用點增加了,單從數量和作用點比對,雙活塞更具優勢。不過制動效率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不能只靠單、雙活塞的差異去評判,與活塞壓力、輪胎抓地力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
盤剎與鼓剎的結構區別,從結構圖中能很好的看出來,盤剎的優勢在于散熱良好,制動襯塊與盤面磨損均勻,鼓式制動的優勢在于絕對制動力大、制造成本低,不足之處是熱衰減會比盤式制動明顯。
油箱、護板與備胎
底盤小結:
皮卡作為輕型貨車,四款車型都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前懸架都是雙叉臂結構。差異化部分,長城炮后懸架為多連桿結構,彈性元件為螺旋彈簧,這種相對復雜的結構能讓車輛在調校方面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兼顧支撐性與舒適度;域虎9、銳騏6、T70澳洲版后懸架結構為鋼板彈簧,結構簡單是最大特色,但因為鋼板彈簧還要負責承載、縱向力的傳遞等,想兼備舒適度,需要在襯套、輪胎座椅等方面多下功夫。在試駕部分,長城炮與域虎9的舒適度是比較接近的,表現很好,從此也能證明懸架對于駕駛質感的影響,不能僅靠結構或是配件來下結論。
細節表現上,長城炮與域虎9我們見到了更豐富的鋁合金材質配件、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等具備優勢的部分,考慮到這兩款車型的價格也比較高,與其說是誠意,我更加傾向于一分錢一分貨的評價。
銳騏6與T70澳洲版在組內比對雖然沒有特別耀眼的亮點,但整體表現也沒什么問題,其節省的成本也體現在售價部分,換一個角度講也是讓利給了用戶。隨著皮卡車型在各大城市的解禁,皮卡純拉貨的定位逐漸向多功能車轉變,這四款車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底盤部分的配件供應商、材質、防護等方面相比以往工具車都有了更大進步。
說完底盤,咱來看看車輛的四驅系統,長城炮、域虎9為適時四驅,銳騏6、上汽大通T70為澳洲版為分時四驅,這兩種四驅結構在同級別中都比較常見。長城炮配備了前/后橋差速鎖,域虎9、銳騏6、上汽大通T70澳洲版具備后橋差速鎖,除了鎖的數量不同,其結構也有差異。前者為牙嵌式,后三者為伊頓,那么不同的越野配置,對脫困有什么影響呢?這就是咱測試中要解釋的問題。
咱的測試順序是按照難度遞減的,如果單前輪或單后輪有抓地力的情況下能夠成功脫困,那么交叉軸就不用再測試了,因為既然依靠單個有附著力的輪胎都能脫困,那再增加一個結果當然也沒問題。如果單輪著地未能脫困,咱們會繼續進行交叉軸(對角線車輪著地)的工況測試。
◆ 長城炮越野版
長城炮越野版通過四驅系統、變速箱與ESP的不同響應策略,有7種駕駛模式可選,分別為標準、經濟、運動、雪地、泥地、沙地、低速四驅。該車前/后橋均具備電控牙嵌式差速鎖。我們在四驅滑輪組的測試中,將前、后差速鎖手動鎖止,是否使用4L扭矩放大模式在本次測試中對該車的意義不大,前/后橋差速鎖鎖止后,適時四驅系統會自動調節扭矩分配比例,扭矩輸出不用放大也足夠讓自身脫困。
滑輪組測試中,測試結果與我們預料相同,在車輛三個輪胎“陷入”滑輪組后,長城炮越野版的脫困過程如履平地,別說沒有掙扎,甚至沒有猶豫,十分干脆,單前、單后輪著地的測試結果都與過程是如此。
◆ 域虎9
域虎9的四驅系統與長城炮相同,為適時四驅,但不具備前、后牙嵌式差速鎖,該車后橋有伊頓式差速鎖,與牙嵌式差速鎖相比其需要輪間差速去啟動鎖止功能。四驅滑輪組測試中,因為沒有單前橋鎖,單前輪著地的脫困主要依靠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是否能夠脫困,一方面要看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干預程度,另一方面要看扭矩輸出是否充足,依靠著地的單前輪是否能將整車拖離困境。
單前輪著地的工況測試中,我們能感覺到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在不斷的往打滑輪上施加制動力,雖然脫困過程不顯輕松,但最終依然成功脫困。單后輪著地的工況測試相比前輪就輕松多了,伊頓差速鎖需要輪間差速來鎖止,因此在車輛在滑輪組上稍空轉了一下,然后輕松脫困。因為需要鎖止條件,后輪脫困沒有“如履平地”那么干脆。
◆ 銳騏6
分時四驅在四驅模式下,前后扭矩分配比例為50:50,相比適時四驅,不能夠根據路況自行調節扭矩的分配,便利度有所不及,在路況的判斷上還需要一定的經驗,不太適合純新手。
在滑輪組測試中,單前輪著地的工況下,車輛需要依靠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在打滑輪上施加制動力,來減少動力的流失。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電子輔助在不斷的進行制動干預,但結果有些遺憾,車輛最終未能成功脫困。單后輪著地的工況下,初始階段有空轉現象,待輪間差速達到一定程度后,伊頓差速鎖鎖止,輕松脫困。
◆ 上汽大通T70澳洲版
上汽大通T70澳洲版的四驅結構與剛剛介紹過的銳騏6越野版基本一致,為分時四驅系統,脫困設備有伊頓后橋差速鎖,以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作為電子輔助,低速四驅下扭矩可放大2.48倍。
不光是脫困配置,上汽大通T70澳洲版的滑輪組脫困過程與結果同銳騏6也比較相像,單前輪著地的工況下依靠電子輔助進行脫困,經過一系列的制動干預后未能脫困成功;單后輪著地工況下在伊頓差速鎖鎖止后,輕松脫困。
小結:
四款車型的脫困配置有一定的差異,長城炮越野版的差速鎖數量最多,前/后橋均具備,同時差速鎖類型也不同,炮的差速鎖為牙嵌式,需要手動開關,無需輪間差速即可鎖止;域虎9、銳騏6、上汽大通T70后橋差速鎖為伊頓式,無需手動開啟關閉,但需要輪間差速自鎖。
脫困過程和車輛配置水平基本一致,炮的脫困能力最強最干脆,域虎9也可圈可點,在單前輪著地的工況下,依靠電子限滑成功脫困,有些出乎意料。銳騏6與上汽大通T70的表現符合預期,畢竟僅依靠電子限滑脫困難度是比較大的。后三款車型均具備后橋差速鎖,因此單后輪著地的脫困測試都比較輕松,意料之中。
滑輪組測試是難度較高的脫困測試,“陷入”滑輪的輪胎基本上完全喪失附著力,實際用車中這種情況并不多見,越野時能讓三個車輪完全打滑的路況,可以說是艱苦且危險了,一般玩家面對的越野工況可能就是鄉下的山路、土路、坡路等等,那接下來,咱們看看這種工況下,四款車型的駕駛感受。
越野試駕感受
在前面苛刻的滑輪組測試中,長城炮越野皮卡的脫困表現的確對的起它標桿的身份,即使是在單前輪有附著力的情況下,也能夠輕松的完成脫困。而在更加貼近實際用車的越野路面中,它們又會有著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通過前面的底盤介紹,這四款車型都是帶后橋差速鎖的,并且長城炮還帶有前鎖以及中央差速器鎖止,所以在硬件配置上要更有優勢一些。在試駕越野體驗中也確實如此,我們這次選擇的道路其實和我們去年越野場地是一樣的,場地主要是比較松軟的土路,加上幾個小的駝峰和炮彈坑,可以比較基礎的體驗出各個車型的差異。
非承載式、長懸架行程以及越野輪胎(大部分車型)的配置,讓它們在這個比較簡單的越野場地里通過起來都比較游刃有余。長城炮越野皮卡自然不用多說,在標準模式下通過起來都很輕松,強悍的四驅性能加上固鉑DISCOVERER AT3輪胎功不可沒,如果是換成頂配車型上的百路馳KO2輪胎的話,更大的花紋會擁有更強的抓地力,在整個通過過程中幾乎沒有出現輪胎打滑的情況。此外它也是通過這些項目感受最舒服的一個,多連桿非獨立懸架功不可沒,但是相比鋼板彈簧更軟的結構讓它在經過炮彈坑時后懸架壓縮的感受也是最厲害。
域虎9的同樣具備多種駕駛模式可選,也配備有后橋差速鎖,輕便的轉向讓它在越野時方向轉動起來更輕松,當輪胎出現打滑時,四驅系統介入迅速且高效,整體越野實力也不錯。此外,域虎9相對較小的車身尺寸和軸距,讓它在這種比較狹窄的路面穿越時更加游刃有余一些。偏軟的前懸架調校讓它在個別工況下懸架壓縮的有些過于明顯了。
銳騏6越野版在越野硬件配置上也比較優秀,2.3T柴油發動機有著充裕的動力儲備,分時四驅帶有后橋伊頓差速鎖,加上它所配備的越野屬性最強的佳通AT70輪胎,讓它在通過這些項目的時候同樣輕松。
而T70澳洲版的懸架給我們的主觀感受是最硬的一臺,在常見的坑洼路面時雖然它更顛,但在經過越野路面時,這種更硬的調校反而會給你更強的信心,在經過炮彈坑時車輛的懸架行程夠長,只是它的馬牌輪胎在前面加速、剎車測試時出了大力,但公路胎偏弱的抓地力讓它在這種松軟的非鋪裝路面行駛時還是要更加謹慎。
經過這個比較簡單的越野場地的體驗,四款車型表現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長城炮越野版毫無疑問是四款車型表現最好的,它和域虎9一樣都采用了來自博格華納的智能四驅系統,具備多種駕駛模式可選,能夠讓越野經驗并不豐富的用戶也能夠更好的體驗到越野的樂趣,操作簡便,而如果將炮越野皮卡的前后橋鎖打開之后,它的越野能力還會有進一步提升。
銳騏6越野版的越野能力也不容小覷,來自佳通的AT70越野胎功不可沒,在這種比較松軟的路面條件下,輪胎的作用更加顯現;而T70澳洲版則和它相反,它所配備的馬牌公路胎在這種路況條件小的抓地力要遜色不少,如果買它真要去戶外野一把的話,還是建議您給它換上更加專業的“鞋”。
■關于那些詩與遠方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皮卡在國內各地的地位并不高,高速限行100km/h、只能走右側貨車道、高速過磅、有強制報廢年限以及各地區針它的限行政策,這些都是對于這類車型的實際限制。但我們也看到,現在的皮卡產品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在駕乘感受、主流的駕駛輔助功能、人性化等方面已經有了突飛猛進,大眾對于這類車型的認知也在發生著變化。它能夠完成更多SUV的任務在價格上相比同樣尺寸配置的SUV要便宜的多。希望在未來它能夠走進更多的家庭,可以真正的流行起來。
◆全文總結:
長城炮越野皮卡:全面的代名詞,標桿產品實至名歸
在我們去年的皮卡橫評中,長城炮乘用皮卡就展示出了絕對實力,而此次越野版則進一步捍衛了它的標桿地位,柴油版更強的扭矩輸出加上強化的越野性能,讓它在兼顧日常駕駛品質的同時越野部分有著更強的實力,綜合實力毋庸置疑。
域虎9:開起來最不像皮卡的皮卡
輕快的油門、轉向調校讓你一上手會發現,它是一款皮卡嗎?如果說炮越野皮卡開起來的感覺更像一款硬派SUV的話,那么域虎9直接奔著城市SUV的感覺去了。只是越野能力和懸架的舒適性上不如炮越野皮卡,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它的指導價格真的是太貴了。
銳騏6越野版:日系風格明顯的一款
作為和現款納瓦拉同平臺的產品,又使用了納瓦拉海外版相同的2.3T動力(實際為單增壓版),可見鄭州日產對于這款產品的用心,它最大的亮點還是在于動力匹配的成熟度上,如果能夠轉向、噪音和剎車再優化一些會更好。但是話又說回來,在鄭州日產皮卡的產品序列上還有更高的納瓦拉,鄭州日產在銳騏6上也不能太過用力。
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價格最優惠
T70澳洲版開起來還是上一代皮卡的感覺,尤其是與長城炮越野皮卡和域虎9相比,如果用皮卡乘用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它的話,這些產品競爭已經基本上沒有什么優勢了。它的優點還是在于拖拽能力上,另外上汽大通MAXUS的全新皮卡概念車已經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亮點了,看看明年它是否能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毫無疑問產品是最能夠體現廠商的態度,在皮卡乘用化的大趨勢下,有的廠商已經走在了前列,并且各家之間已經拉開的差距,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皮卡產品力的提升,這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最希望和愿意看到的。隨著政策的放寬、產品力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在不久的將來您是否愿意選擇一款皮卡產品呢?評論區告訴我們吧。你以為我們的皮卡橫評就這十幾頁的內容就結束了?這肯定不是我們的風格,后續還會有更精彩的橫評視頻內容即將在12月17日發布,敬請關注。(動態/越野 汽車之家 劉東 四驅/底盤 汽車之家 王鶴璇 協助/汽車之家分站團隊)
■鳴謝以下場地及戶外設備供應商:
河北賽車網楠楓賽車場
石家莊三夫戶外用品有限公司
更多閱讀:
相關車型參數配置表: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廠商指導價 | 21.18萬 | 20.68萬 | 15.68萬 | 15.18萬 |
廠商 | 江鈴汽車 | 長城汽車 | 鄭州日產 | 上汽大通 |
級別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能源類型 | 柴油 | 柴油 | 柴油 | 柴油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上市時間 | 2020.04 | 2020.07 | 2020.09 | 2020.09 |
最大功率(kW) | 104 | 120 | 120 | 120 |
最大扭矩(N·m) | 350 | 400 | 380 | 375 |
發動機 | 2.0T 141馬力 L4 | 2.0T 163馬力 L4 | 2.3T 163馬力 L4 | 2.0T 163馬力 L4 |
變速箱 | 8擋自動 | 8擋自動 | 8擋自動 | 6擋自動 |
長*寬*高(mm) | 5305×1905×1835 | 5437×1958×1893 | 5345×1900×1850 | 5365×1900×1845 |
車身結構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最高車速(km/h) | - | - | 170 | - |
工信部綜合油耗(L/100km) | - | - | - | - |
整車質保 | - | 三年或6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6萬公里 |
車身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長度(mm) | 5305 | 5437 | 5345 | 5365 |
寬度(mm) | 1905 | 1958 | 1900 | 1900 |
高度(mm) | 1835 | 1893 | 1850 | 1845 |
軸距(mm) | 3085 | 3230 | 3150 | 3155 |
前輪距(mm) | 1570 | - | 1570 | - |
后輪距(mm) | 1570 | - | 1570 | - |
最小離地間隙(mm) | 230 | 228 | 207 | - |
整備質量(kg) | 2095 | - | 1990 | - |
車身結構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皮卡 |
車門數(個) | 4 | 4 | 4 | 4 |
座位數(個) | 5 | 5 | 5 | 5 |
后排車門開啟方式 | 平開門 | 平開門 | 平開門 | 平開門 |
油箱容積(L) | 68 | 80 | 73 | - |
貨箱尺寸(mm) | - | 1520x1520x540 | 1510x1562x475 | 1485x1510x530 |
最大載重質量(kg) | - | - | 460 | - |
整備質量(kg) | - | - | - | - |
最大滿載質量(kg) | - | - | - | - |
準拖掛車總質量(kg) | - | - | - | - |
發動機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發動機型號 | - | GW4D20M | M9T | - |
排量(mL) | - | 1996 | 2298 | - |
排量(L) | 2.0 | 2.0 | 2.3 | 2.0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未知 | 4 |
壓縮比 | 16 | 16.2 | - | - |
配氣機構 | 未知 | DOHC | 未知 | DOHC |
缸徑(mm) | - | - | - | - |
行程(mm) | - | - | - | - |
最大馬力(Ps) | 141 | 163 | 163 | 163 |
最大功率(kW) | 104 | 120 | 120 | 120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 | 3600 | - | - |
最大扭矩(N·m) | 350 | 400 | 380 | 37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 | 1500-2500 | - | - |
燃料形式 | 柴油 | 柴油 | 柴油 | 柴油 |
燃油標號 | 0號 | 0號 | 0號 | 0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未知 | 鋁合金 | 未知 | 未知 |
缸體材料 | 未知 | 鑄鐵 | 未知 | 未知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充電樁價格 | - | - | - | - |
變速箱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簡稱 | 8擋自動 | 8擋自動 | 8擋自動 | 6擋自動 |
擋位個數 | 8 | 8 | 8 | 6 |
變速箱類型 | 自動變速箱(AT) | 自動變速箱(AT) | 自動變速箱(AT) | 自動變速箱(AT) |
底盤轉向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懸架類型 |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雙叉臂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 | 整體橋非獨立懸架 | 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 | 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液壓助力 | 液壓助力 |
車體結構 | 非承載式 | 非承載式 | 非承載式 | 非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域虎9 2020款 2.0T自動柴油四驅至尊型 | 炮 2020款 2.0T越野版自動柴油四驅限量版GW4D20M | 銳騏6 2020款 2.3T自動四驅柴油越野版M9T | 大通T70 2020款 2.0T柴油自動四驅澳洲版標箱高底盤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盤式 | 通風盤式 | 鼓式 | 盤式 |
前輪胎規格 | 265/60 R18 | 265/65 R18 | 255/70 R16 | 255/55 R19 |
后輪胎規格 | 265/60 R18 | 265/65 R18 | 255/70 R16 | 255/55 R19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