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試駕] 2018年龍膽紫發了新專輯,帶著對“黃金年代”和in3 fam的忠誠,我毫不猶豫的在天亮前趕到了發售現場。對于我這個聽了中文Hip-Hop十余年的“老頑固”來說,上一次如此激動還是《本性難移》發售時;蛟S是因為上了歲數,對于新事物的接納度明顯放緩了腳步,如今泛濫的Trap和流行說唱并不能打動我,盡管他們有著如AK47一般的快嘴和精良的制作。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有過類似感受,但性能車粉絲們一定很能理解我的心情。
2013-2016年是中國性能車市場的黃金年代,福特三杰、本田思域Si、鈴木速翼特、豐田86、斯巴魯BRZ等車型活躍在大街小巷,更硬核的是,它們都是手動擋(或提供手動擋)。回看現今,這些“亞文化偶像”都已經停產了,福特?怂筍T、思域Si無緣國內,鈴木退市,唯一還能有些期盼的,也就只有豐田和斯巴魯了。作為GR登陸國內的首發重炮,豐田SUPRA(下文簡稱SUPRA)讓車迷們幻想再現。
關于豐田SUPRA,想必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價格;顒蝇F場,在與豐田中國員工溝通后得知:豐田SUPRA中規車型目前還未排產。這意味著即便現在去經銷商訂車,也無法在短期內拿到車。另外,豐田SUPRA的國內售價將會在2021年上半年公布,到時一切謎團都將解開。此次活動的試駕車是歐規車型,在配置和設定上會與未來引入的中規車型有差異。
在日本市場,豐田SUPRA分為SZ、SZ-R和RZ三款,SZ和SZ-R均為2.0T車型,售價分別為499萬741円(約合人民幣32萬元)和600萬9259円(約合人民幣38萬元),3.0T的RZ車型為702萬7778円(約合人民幣44萬元),看了這個價格我真酸了。另外,SZ-R比SZ多了AVS可變懸架和電控差速器,重量上也會增加一些。
豐田SUPRA 日本售價 | |
車型 | 售價 |
SZ(2.0T) | 約合人民幣32萬元 |
SZ-R(2.0T) | 約合人民幣38萬元 |
RZ(3.0T) | 約合人民幣44萬元 |
畢竟是和寶馬Z4同平臺的產品,車身上也大量使用了寶馬的零部件,有此想法非常合理。但不要忘記,豐田SUPRA在情懷上有著更高的價值,對其車主精神層面的滿足感會更高。情懷背后是更廣泛的玩家基礎,改裝廠牌也更愿意推出改裝件,所以SUPRA和Z4的可玩性會有差異,其中包含了外觀內飾以及動力操控等方面。目前看到的SUPRA的改裝件已經越來越多了,日系品牌自然首當其沖,CUSCO、HKS等廠牌都已經有了車身強化、LSD、排氣等改裝件,TRD更不在話下。說到底,一臺車的受歡迎程度在改裝市場有直接反饋,就好比本田GK5、FK7/FC1等車型,它們有著海量改裝件,玩樂屬性非常強。
另外,相信豐田與寶馬在車身形式上也有協議,A90 SUPRA堅持硬頂版本,而Z4只推出敞篷版本,一方面可以強化兩臺車的性格,同時符合了兩方受眾的各自喜好。對于歐洲用戶來說,敞篷跑車更具情調,而對于JDM的性能粉兒而言,硬頂才是王道。
根據土屋圭市、織戶學等日本知名賽車手/車評人的結論來看,2.0T車型具備很高的可玩性。一方面,SZ的整備質量比3.0T車型輕了100kg,車頭也更輕。其次,通過ECU特調程序和進氣排氣的改裝,已經有多家日本廠牌將2.0T的最大功率刷到310馬力附近了(不動缸體,純刷ECU,也就是國內所謂的一階)。由此可見,動力并不需要擔心。總之,2.0T車型售價更低,如果是改裝玩家的話,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動力方面,我們此次的試駕車是3.0T六缸的版本,采用寶馬B58發動機,最大功率340馬力/5000-6500rpm,最大扭矩500牛·米/1600-4500rpm,傳動系統匹配的是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單純從動力參數來看,放在這臺1.5噸左右的車身上還是相當可觀的,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4.3秒。
點火的那一刻,清脆的排氣聲立刻將我的情緒調動到高位,將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模式,踩下油門后,我立刻笑了出來。對,是這個味兒,這才是一臺跑車該有的樣子。原本對于3.0T車型自重稍大的擔憂立刻被淹沒在強大的推背感之中。這臺直六的出力表現太好了,在SPORT模式下簡直就是一門火力重炮。由于場地限制,我完全無法探到發動機的底。變速箱的表現同樣值得稱道,配合排氣聲浪,每一次升擋時都能給你強烈的感官刺激,其回轉表現太快太驚艷了。
在關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后,踩住剎車的同時轟油門,發動機會將轉速一直拉到5000rpm附近,并不會像一般家用車那樣予以限制。在更開放的狀態下,對于起步的轉速控制就更需謹慎了(不過不用擔心,這車有起步控制系統)。另外,B58的基礎排量擺在這,扭矩來得快去的慢,在4500-6000rpm,扭矩的衰減不明顯,相比于一般的渦輪增壓機型來說,是一款在高轉時也能有所作為的機器。
試駕當天早上的氣溫不高,大約在18℃上下。在操控場地里激烈駕駛,全油門和全力制動都用上了,但四五圈跑下來,輪胎也不過剛剛有點溫熱。抓地力還沒解開“封印”,這讓車尾變的相當活分,我甚至不敢完全關閉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繞樁時,車頭的反饋非常及時,轉動方向盤時便能立刻得到車頭的動作回應,但由于輪胎抓地力的原因,一旦速度超過60km/h,車尾便開始滑動,非常刺激。
盡管車身比豐田86長了139mm,但SUPRA的軸距反而短了100mm,其軸距與輪距的比值為1.55(大部分跑車在1.6-1.7附近,該數值越低,對操控越有利)。作為一臺跑車,SUPRA的重心和滾心很低,再加上乘員艙居中的設定,它的前后配重和角重量平衡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基礎。
原廠狀態下的底盤設定沒有走極端路線,與寶馬M POWER車型相比要軟一些,在遇到碎振和顛簸時不會有彈跳感,可以讓輪胎始終接觸地面。彎道時的支撐性足夠,但總覺得還可以更硬一些。整體來看,SUPRA的底盤偏向運動,但并不激進,對于一臺跑車來說已經算是相當舒適了。如果只是日常代步/跑山的話,可以不作調整,但如果是用于競技的話,彈簧和避振是一定要換的。
SUPRA的外觀設計簡直太有辨識度了,頭燈和車標的比例關系能找到A80的影子,頭燈樣式明顯是在致敬。車頭下方是大面積的格柵,還能看到黑色的前唇,機艙蓋與翼子板的曲面共同呈現出肌肉感,尾部延續了這種調性。
尾部的設計與車頭類似,算不上簡潔。細節豐富,手法甚至可說是復雜,但絲毫不會給人不適感,這主要得益于比例的拿捏以及寬體設計。下方的黑色擴散器非常利落,但最有特色的還是后擾流板的設計,在提供更多下壓力的同時兼具了美感。
以我個人審美來看,SUPRA的設計非常成功,德系品牌往往要考慮到家族語言或傳承基因,在跑車設計上不敢太激進。日系廠商似乎更放得開,在SUPRA和Z4身上便可見一斑。
如果把SUPRA和Z4的內飾擺在一起,還是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SUPRA的內飾整體觀感仍有一絲家族式的單調感,但仔細打量細節后會有改觀。儀表盤與Z4不同,有些雷克薩斯的味道,支持兩種主題樣式,戰斗氛圍不錯。地臺處的碳纖維飾板起到了很好的調劑作用,前方的儲物格可以固定手機,并且帶有無線充電功能,但拿取時稍有不便。
根據配置的不同,座椅材質也會有調整,此次試駕的3.0T車型的座椅是高規格,采用Alcantara和皮革混搭的形式,觸感非常好?勘硟梢碛幸欢ǖ陌,但激烈駕駛時仍會感覺支撐性稍欠,無法像賽車那樣把駕駛員狠狠地摁在座椅里。另外,這套座椅的填充也是很足的,日常開完全沒必要換了。
試駕的時光太短暫了,對于動態部分的體驗非常有限,在賽道及公路上的表現更令人期待。不過,正是因為短暫,才更考驗一臺車的魅力,至少對我而言,SUPRA在這短暫的時光里完全征服了我,相信還會征服更多人。
土屋圭市在測試SUPRA時說過“這個時代的廠商就不應該再造跑車了,造跑車會把自己‘玩死’”,盡管有明顯的嘲諷意味,但也頗有幾分道理。對于國內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來說,指標稀缺,很難將拉人載物的需求完全剝離,想單純滿足自身愛好,買一臺毫無實用性的跑車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這一點我個人深有體會。因此,他們最終都會加入德系陣營。而對于那些有錢有指標還能折騰的用戶,我表示羨慕,唯一能說的就是“抓住機會,趕緊買”。
上面這段是我出于感性角度的想法,回歸理性,我們仍應該客觀分析下豐田SUPRA的市場前景。盡管沒有發布售價,但推測2.0T車型會把價格定在40萬以上,那么這臺區區197馬力的產品并非無可替代。相似價格區間有寶馬330、AMG A 35等德系產品,盡管它們并不是SUPRA的直接競爭對手,但指導價已經來到同一區間,勢必會存在一定競爭關系。相比之下,德系產品的動力更好,有著不錯的改裝潛力,而最重要的是它們有更強的實用性。所以問題來了,如果SUPRA不具備像86那樣的不可替代性,我們是否還有選擇它的必要呢?歡迎你在評論區告訴我。(文/圖/攝 汽車之家 鄭雷 王申)
■ 美圖下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