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各位好,我是車聞團隊的姜澈,本次為期半年的廣汽豐田iA5長測選題將由我來執行。作為一個堅定站在內燃機陣營,且內心對純電車還有點抵觸的人,我必須承認我對眼下的新能源車還是有些偏見的。汽車的未來一定是全面電動化,但眼下電氣化和混動化還是新車發展的主旋律。選擇一臺純電車作為長測的伙伴確實是自己靈光一閃的想法,我也想看看“大趨勢”眼下已經進步到了怎樣的程度。
● 廣汽豐田iA5究竟是一款怎樣的車型?
提到廣汽豐田iA5,我們也必然會想到廣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雖然掛著廣汽的車標,但在“雙品牌”這個大方向下,兩款車都是基于廣汽研究院開發的“原型車”打造而來,只是在導入原型車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策略和品控流程,對原型車做出了改動才有了兩款車差異之處,因此iA5才會掛著廣汽集團的車標。如果是全球車型,像廣汽豐田C-HR的純電動版車型——C-HR EV,那它掛的就是豐田的車標。
這次我接到的長測車是2019款廣汽豐田iA5豪華版,在三款車型中是中配車型,車身顏色為琉璃紅,提車時已經行駛了1003km。在汽車之家口碑里,這個配置的保有量也是最大的。根據論壇網友的反饋來看,似乎頂配車型的產能不太足,購車的話需要等待,因此不少網友都選擇了中配現車。不過要是以我的觀點來看,還是推薦預算充足的消費者多花費1萬元購買頂配車型。
相比于中配車型,頂配車型多出了全車安全帶未系提醒(中配版車型僅前排有提醒)、手機無線充電、副駕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通風、駕駛位電動記憶、8揚聲器(中配版為6揚聲器)、多色環境氛圍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中配版為主駕駛位一鍵升降)、多層隔音玻璃、輪胎尺寸升級至235/45 R18,并且配備了一款更漂亮的18英寸輪圈。這些配置如果換算成錢的話,可遠遠不止兩款車型差價的1萬元,而且不少配置是很難去外邊加裝的。那么如果是屏幕前的您,會考慮18.28萬元的豪華型還是在此基礎上增添1萬元,選擇配置更多的頂配版本呢?
● 外觀簡單介紹:低調卻耐看的整體畫風
在車身尺寸方面,廣汽豐田iA5的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92/1880/1530mm,軸距為2750mm。相比同級別的幾位競品來說,它基本處于一個領先的地位上。
個人覺得廣汽豐田iA5的尾部線條還是很耐看的,并沒有過度設計的感覺,不過仔細看后包圍下部兩側霧燈的位置,黑色飾條的造型似乎有些奇怪,不過時間長了也覺得挺協調的。
● 內飾設計與配置:科技感與精致感并存
內飾方面,iA5有淺棕色、黑色兩套內飾可選,這臺長測車的內飾就是黑色,個人認為淺棕色的內飾更居家一些,畢竟全黑的內飾有些壓抑,不夠歡快明亮,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日常使用不太好打理。
● 電耗表現:夏季用車電耗水平不低
在未來半年里,我的廣汽豐田iA5長測將涵蓋夏、秋、冬三個季節,基本可以覆蓋電動車可能會產生續航問題的幾個時段,下文的電耗表格將記錄我每次充電和用車的情況,力圖為想要購買iA5,但又對電耗表現感到疑慮的網友們帶來更詳盡的信息。
細節方面,iA5提車時為滿電狀態,目前已經完成了3次充電。編輯自己身處北京,最近持續的高溫炎熱天氣讓人實在難以忍受,因此絕大部分用車的時候空調基本處于開啟狀態,溫度設定為22度。至于北京的擁堵路況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開車通勤上下班的我早已經對此麻木了,但在嚴重擁堵路況下,即便是電動車也很難保持其“省錢”的優勢,電耗日益水漲船高。
此外,由于日常開車并非是極限測試iA5的續航水平,所以我把動能回收放置在“低”等級,駕駛模式選擇“標準”,并關閉I-PEDAL(單踏板)模式,以上的設置更接近燃油車的日常駕駛感受,而且松開油門時的滑行過程比較自然,不會讓乘客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 微體驗
由于住在老舊小區,且物業并不提供固定車位,因此編輯家里并沒有安裝家用充電樁的條件,相信這也是不少北京新能源車主的無奈之處。
不過大家似乎都知道這個位置的充電樁速度較慢,因此來充電的人很少,大部分時間處于空閑狀態。我一般都是晚上來充電,早上直接開走上班,倒也不會耽誤后續其他車主前來充電。
除了上圖這種覆蓋座椅等區域的大型塑料膜外,還有一些小的覆蓋件也不要放過,例如多媒體功能按鍵、車門把手區域等。這些塑料薄膜在陽光暴曬+高溫下會分解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也就是車內異味的主要來源,要是您的愛車放了很久車內依然有異味,不妨找找這些“元兇”。
● 文章總結:
在本期的文章中,我對廣汽豐田iA5的外觀和內飾等部分進行了介紹,在后續的長測內容中,我還將持續更新例如多媒體系統易用度、駕駛感受、長途自駕充電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截止到發稿前,廣汽豐田iA5已經跟我相處了1個多月的時間,在上期內容中我主要介紹了新車外觀和內飾特點。在本期內容中將以iA5日常的駕駛感受為主。那么廣汽豐田iA5會是一臺適合日常通勤使用的車型么?它的駕駛感受到底如何?請接著往下看。
● 廣汽豐田iA5是不是一臺稱職的家用車?
想要成為一臺稱職的家用車,輕松好開的駕駛感受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在仔細聊車之前,讓我們首先回顧一下整車的動力系統。前置電機184馬力和300!っ椎妮敵黾幢惴旁谌加蛙嚿弦彩遣诲e的數字,出現在電動車上自然會更加輕快。
在底盤處排布的電池組為整車帶來了較低的重心,相比我此前開過的其他電動車來說,iA5有著明顯的穩重感,底盤反饋的質感也更為高級。
還記得我們吐槽過中配版和頂配版相差的那個漂亮的18英寸輪圈么?雖然外觀不如頂配版本好看,但豪華版所配備的17英寸輪圈搭配215/55 R17輪胎在舒適性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55的扁平比可以更加輕松地化解路上的細碎顛簸。
當iA5的行駛速度起來后,剎車踏板的腳感就會線性很多,從動能回收到剎車建立之間的過渡顯得十分平滑,不仔細感受的話很難發現過渡點的存在。
作為新能源車,我們當然不能錯過廣汽豐田iA5的動能回收表現了,在中控臺的菜單里可以對動能回收強度進行低、中、高三級調節,當然想要關閉也是可以的。在三種不同的模式下,動能回收的峰值電流強度大約在30A、60A、80A左右。在強度設置為低的時候,駕駛感受其實與燃油車無異,幾乎感覺不到拖拽感。如果選擇中/高級別的動能回收,松開加速踏板的拖拽感就會十分強烈,如果乘客有容易暈車的朋友,一定慎用動能回收,要不您的愛車可能就要花些心思好好清理了。
此外iA5還有“冬季長途”一項可供選擇,建議大家距離目的地超過150km時使用。至于實際體驗效果如何,我打算等到天冷后進行一次測試,看看冬季長途模式表現怎么樣。
是時候細聊不同駕駛模式的區別了,在這件事上,廣汽豐田iA5還是挺“分裂”的,例如節能(ECO)模式絕對適合駕駛習慣溫和/第一次接觸電動車的用戶,加速踏板的反饋會變得十分遲緩,駕駛邏輯完全指向一個目標:節能。
標準模式既保證了乘客的舒適性又不缺乏推背感,我自己開車最喜歡這個模式,在舒適性和電耗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快速變線和瞬間加速時你會感覺舒適取向的減振根本無法拉住iA5沉重的車身,總會隨著慣性開始搖擺,好在整車并沒有太多額外的晃動,套筒的回彈阻尼會化解大部分。
身邊不少電動車主都叫我多嘗試單踏板模式,表示這才是電動車的精華所在,但我多次嘗試后還是沒能充分適應。單踏板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用加速踏板即可在大部分情況下完成對整車的控制,隨著加速踏板開度的逐漸減少,動能回收會逐漸介入替代普通模式下的剎車功能,一旦完全松開加速踏板,強大的動能回收制動力已經堪比部分燃油車施加制動的效果了(高速松開加速踏板時動能回收產生的電流可達100A),駕駛起來非常省電。
路況復雜的北京總是一會出現擁堵一會出現暢通的路況,右腳踝過不了多久就會開始酸痛,肌肉疲勞就會導致線形控制加速踏板的能力呈斷崖式下降,晃暈車上的乘客簡直不要太簡單。不過長測畢竟剛開始1個多月,我還要和iA5相處接近5個月的時間,未來一定爭取練好這個單踏板模式給大家看看,我們新聞行業組的編輯絕不認輸!
至于極限節能(ECO+)模式就是ECO模式的強化版,其動力輸出會被限制,極速降低至90km/h,此外iA5也會關閉多余功能(定速巡航、空調功能、氛圍燈等功能使用受限),最大程度保證續航里程。
在此必須提出的一點是,廣汽豐田iA5在動能回收開到最大、I-PEDAL(單踏板)模式和極限節能(ECO+)模式下,動能回收的效果十分驚人,高速松開加速踏板時會有堪比燃油車重剎的制動力度。不過在觸發重度動能回收時剎車燈并不會同步亮起,這其實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后車司機可能會反應不及時從而導致追尾事故的發生。
那么,廣汽豐田iA5是一臺稱職的家用車么?我認為是的,它可以保證乘員在大部分狀態下能有較為舒適的乘坐體驗,同時駕駛員也不會變身“奶爸車”駕駛員;激進的“SPORT”模式有著靈敏的加速響應,面對偶爾挑釁的燃油車也有“一戰”之力;日常輕松的駕駛體驗不會讓人在長時間開車后感到過度疲勞,整體質感表現不錯,我還是挺滿意新車的表現的。
● 電耗表現:電耗水平有所下降
細心的網友們可能發現iA5最近幾次充電的表格數據里,用車平均時速有所提高,主要是因為近期出差比較多,完成了幾次通順的遠程往返,日常通勤的機會減少了,因此電耗也有所下降。另外身邊兩位開新能源車的同事神秘地告訴我,首保后新車的電耗還會有所降低,我總覺得可能是玄學作怪。
在日常通勤的情況下,廣汽豐田iA5的續航可以輕松達到400+km,參考我本人上下班全程30km左右的通勤,再加上周末偶爾往遠處跑跑的需求,一周進行一次充電完全不是問題。
● 微體驗:燃油車主也可參考的分享
這次的微體驗環節其實并不“微”,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對iA5“下手”的小經驗,下面的內容對于大部分車主來說都有參考價值,即便您開的是燃油車也別急著點退出,不妨繼續往下看。
對于身處溫帶季風氣候的城市——北京來說,高溫多雨的夏天是常態,最近我開著iA5出門也總是被澆,除了被堵在更加擁擠的路上慢慢挪動外,還有一件事更是令人頭疼:外側掛滿積水、內側起霧的擋風玻璃。光是內側起霧其實還好,畢竟夏天溫度高,用空調一吹就會下去,但擋風玻璃(尤其是后擋風玻璃)上的積水確實頭疼。這“哼哈二將”只要一起出馬,駕駛視野就會迅速降低,其實是挺危險的一件事。因此我決定對iA5進行一次小“施工”:在擋風玻璃內外分別使用除霧劑和驅水劑。
施工馬上開始,我們需要準備海綿、多塊干燥的毛巾和充足的清水,相關的原材料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此我就不多做展開了,省得被誤會成做廣告。
為了保證驅水劑的牢固性,我們需要去除掉擋風玻璃上的油膜,首先對前后風擋玻璃進行清潔,保證沒有灰塵和污物。在擋風玻璃干燥后,把去油膜的原液用海綿均勻涂抹在玻璃上,雨刮與擋風玻璃的接觸面也可以涂抹。
這時候千萬記得放下手里那濕潤的毛巾,換一塊干燥的毛巾把驅水劑均勻擦凈,所有工序就大功告成了。
來看看完成全部施工后的效果吧,曾經在擋風玻璃上聚集成股的積水現在會分散成細小的水珠,且很容易自然流下。
擋風玻璃內側起霧的狀況也有很大改善,尤其是難以被空調吹到的后排,現在不用頻繁開啟后風擋玻璃加熱來去除霧氣了。往小了說可以進一步省電,往大了說更是可以保護行車安全,也不枉費這趟花費了幾個小時的“DIY”施工。
● 文章總結:
在本期的文章中,我主要對廣汽豐田iA5的駕駛感受部分進行了介紹,此外在后續的電耗環節中也更新了更多新車的使用信息;微體驗環節這次變身“長”體驗,對擋風玻璃進行鍍膜處理后應對雨天更加安全。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維修保養是用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平常使用的燃油車更是如此,由于內燃機的復雜性,所以按時更換各種消耗品是必不可少的,身為汽油車主的我也習慣了每次保養時漫長的等待和復雜的項目。當我帶著廣汽豐田iA5進行首次保養時,卻被電動車方便快捷的保養體驗震驚了。
由于事出匆忙,我沒來得及預約就直接前往4S店。鑒于客戶數量不少,如果不預約就前往的話可能要等待許久。至于方法的話,可以電話預約要前往的4S店,或者通過豐云行App進行預約,在約定時間內到店保養就可以直接進入流程,不用浪費時間等待。
剛逛完4S店一圈的我本想坐在按摩椅上休息一下,沒等我回到二樓,就接到了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通知iA5已經完成首?梢匀≤嚵。掛了電話看了看表,從進店到現在,全過程也就1個多小時,如果我開的是燃油車,這會兒可能還在工位上排隊等待呢。
作為電動車,廣汽豐田iA5的首保(或者稱為首檢更為合適)真的出乎我這個燃油車主的想象,不僅有專用車位進行檢查,而且快速的首保過程真的很給力。此外作為曾經的凱美瑞車主,廣汽豐田4S店的服務也一如既往地不錯,只可惜疫情原因導致一些項目沒能開放,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 電耗表現:下降明顯,首保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
『點擊可查看大圖』
最近我家附近“快”充站的充電速度又刷新了新紀錄,5小時開外的速度已經和普通的家用充電樁沒有太大差別了。我猜測由于夏天天氣炎熱,電網壓力較大,因此與小區共享電網的快充樁不得已也降低了充電速度。
相比之下,我媳婦家附近新建的快充站則飚出了不錯的速度,第十一次充電就是如此,1小時左右充滿夾雜在4/5小時之間頗為顯眼。其實這基本是主流快充站的正常速度,只不過我家附近的充電樁實在是慢出天際,真的很無奈。
在電耗方面,iA5的電耗已經由上次更新時的16.29kWh/100km降低到14.98kWh/100km。電耗的下降主要跟最近我長途出行較多且沒怎么堵車有關,從平均車速的上升就能發現這一點。此外隨著里程的增長,車內的機械部件也逐漸磨合至最佳狀態,這可不是首保的魔力。
● 微體驗:加注玻璃水在電動車上有何不同?
在上文我們提到,4S店為iA5進行首保時會主動檢查玻璃水的狀態,如果不滿會免費進行補充。不過在首保之前北京總是下雨,車輛行駛時甩起的泥點濺到擋風玻璃上很是阻擋視線,因此我也早早地用完了原車玻璃水,勢必要盡快補充了。
自行補充玻璃水的操作非常簡單,任何新手司機都可以輕松完成。我們首先要在駕駛位左下部分找到前發動機艙的開啟按鈕,向外拉動后聽到機構開啟的響聲即可。
在用車的這兩個月里,iA5無愧其“豐田”的名號,基本沒有出現過任何毛病,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陽光直曬+高熱)出現過一次多媒體系統卡死,不過重啟后就回復正常。就在我慶幸能夠跟一臺質量過硬的長測車繼續相處剩下的4個月時,一些小小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目前中央扶手箱拿取東西確實不是很方便,我猜測可能是內部機構某個彈簧錯位或者出現斷裂了。由于整個扶手箱接縫嚴密,自行拆開難度很大,我決定留到下一次保養時讓4S店的工作人員來修復。
● 文章總結:
在本期的文章中,我帶著廣汽豐田iA5進行了首保,完全沒有經歷過電動車保養的我確實被4S店的高效率驚呆了,此外廣汽豐田4S店的服務態度也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哈嘍各位好,上期的內容主要是對iA5的首保內容進行了介紹,雖然保養的情況清楚了,但部分網友私聊的問題還是讓我加快了寫稿的速度:“iA5的多媒體系統到底好不好用?”“這車空間到底咋樣?儲物呢?”這不,第四期的內容我們就聊聊網友們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多媒體系統和空間表現。
● 易于上手的多媒體系統
目前主流的新車都已經用上了車聯網系統,雙聯屏這種曾經屬于高端車型的配置也廣泛的普及開來。相比于其他品牌的新車來說,廣汽豐田iA5的車聯網系統在UI界面、上手難度、人機互聯方面等均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也存在著擴展應用程序不夠豐富等問題,不過整體來說還是頗為好用的。
● 頗為充裕的空間
儲物空間:整體表現不錯
乘坐空間:堪比中型車的表現
● 電耗表現:堵車+高速導致表現不佳
『點擊可查看大圖』
目前車輛的總里程已經突破了5000km大關,在我手里也行駛了4000+km。在上一期的統計中,iA5的電耗水平本來已經降至14.98kWh/100km,但由于2020北京車展的原因,iA5變身為新聞行業同事們的通勤車,堵車+高速的高強度挑戰也使得整車的電耗水漲船高,直逼17kWh大關,希望之后的用車過程中我能把它的電耗水平往下降一降。
● 文章總結:
在本期的長測文章中,我主要介紹了iA5的多媒體系統和車內空間,整體來說表現不錯,尤其是空間部分甚至有著越級的表現。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iA5的長期測試終于來到了第五期,大家期待已久的高速續航測試可算要來了。那么電動車在高速行駛時真的會有高到不可思議的電耗么?離開城市后,旅游景點附近的充電樁是否靠譜好用?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 高速續航測試:結果頗為樂觀?
在確定要對iA5進行高速續航測試時,我曾經糾結了很多地點,選在這里的原因是古北水鎮距離大廣高速很近,從我家上西六環也僅有很短的距離,基本上可以保證全程在環路/高速上駕駛,盡量保證測試的嚴謹性;古北水鎮也有16個國網的充電樁,到達后可以快速充電不用擔心返程的續航問題。另外,做完測試的同時還能順便帶著家人溜達一圈,也不算白跑一趟。
公布結果前先說測試條件:長測車上乘坐三個成年人(兩男一女),后備廂內還有小部分行李(重量基本可忽略),駕駛員中途無變更,沒有進入休息區停車,駕駛模式全程設置為標準,動能回收設置為低,全程不使用定速巡航,整體用更接近日常駕駛的方式進行測試
從實測的數據來看,16.47kWh/100km與我日常通勤得出的16.32kWh/100km的電耗水平差距不大,由于測試過程中途徑的西六環有相當一部分限速80km/h的路段,導致全程平均時速不到70km/h,因此高速電耗的表現并沒有太高。此外通勤行駛中我同樣遵循自身的駕駛習慣開車,因此得出這個數據也就不足為奇了。
● 令人無奈的充電環節
從App上看,古北水鎮停車場僅有一個國網的充電站,16個充電樁被占得滿滿當當,進出口兩側還不斷有新能源車主來回尋找可用的車位,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0分鐘過去了,在家人的幫助下我總算停到了一個充電車位里。剛要拿出充電槍開始充電,附近大哥的一句話讓我的心里一沉:“哥們兒,那是個壞樁,別試啦!”不信邪的我還是決定實測一下,但是剛剛掃碼完畢,系統就立刻彈出故障提示,多次嘗試依然如此。
沒辦法,目前只能先用其他車的線了,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充電樁總算沒有辜負我的希望,很快進入充電程序。為了不影響其他車主的充電需求,我決定補充部分電量就把車挪走,足夠回到家里就行了。
我大概算了算,從入場準備充電開始到最后停到其他區域,大約浪費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相比汽油車來說,目前純電車型確實會遇到這樣的窘境,期待各大充電樁企業能夠加速布局更多充電樁,盡量達到或接近車樁1比1的水平,那時電車充電就不會那么困難了。
回顧今天的旅程來看,對于一臺標榜自身NEDC續航里程為510km的純電動車而言,iA5的高速工況續航里程大約為354km,掉電比例較高。就算三百多公里的高速工況續航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但如果您真的經常出遠門,編輯還是建議每跑300km左右就要著手找充電樁了,30%-80%充電時間并不長,正好也可以去服務區休息一下。
此外,如果您的家中僅有一臺電動車,請盡量在購車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選擇NEDC續航里程較長的車型,這樣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才不會被過少的實際續航里程而困擾。如果真的需要駕駛電動車進行長途出行或出游,務必要計算好續航里程,盡量提前進行充電。萬一遇到電樁故障或者充電人數過多等突發情況,也不會影響原本的出行計劃。
● 電耗表現:穩定在16kWh左右
『點擊可查看大圖』
又經過接近1個月的用車,iA5長測續航總里程已經來到了6322km,在我手里也行駛了5317km。盡管經過來回400km的高速續航洗禮,但電耗水平相比上次更新還是有所降低。另外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期吐槽我家附近充電樁充電速度太慢的事?經過多次充電我已經摸出了規律。
這4個充電樁中,從左數第一個是充電最快的,但是靠近馬路停車不太方便;從左數第二個大約充電5分鐘就會報錯,因此很少有人使用;從左數第三個充電速度頗為不錯,停車也不礙事,我每次前往都發現有人在充電。至于第四個則是慢出天際的“快充樁”,我一般夜里把車停過去,一早上班開走正好充滿,完全不耽誤下一位車主充電,計劃通!
● 微體驗:iA5上我放置了怎樣的“玩具”?
長測了這么久,似乎還沒有跟大家分享過iA5上我使用的隨車物品。除了證件之外,目前開車必不可少的就是行車記錄儀了。在此我也呼吁各位網友能將行車記錄儀作為用車的標準配置,一旦出現事故或糾紛,存儲卡里的影像將是最好的證據。
另外,支持無線充電的感應手機支架絕對是我推薦的物品之一,不但可以實現最大30W的無線快充,而且可以感應手機位置進行自動開閉。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廠商適配的無線充電協議不同,在購買充電支架前一定要確認好自己的手機能否適配對應的支架,否則就會出現無法充電的情況。
用電器太多,一個點煙器接口沒法兼顧?那我就繼續“安利”一下目前我使用的一拖二分線器吧。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一拖二分線器前要確認好愛車點煙器接口支持的最大功率,避免燒壞保險絲或短路,增加自燃的風險。
以上這些電子設備價格都不貴,但對我們平常駕車有很大的幫助。近期“雙十一”臨近,各大購物平臺也都在瘋狂促銷中,網友們不妨去搜一搜,也許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買下來。為了避免打廣告的嫌疑,我并沒有寫出自己所用設備的品牌和詳細型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關鍵字購買,或者私聊我也行。
● 文章總結:
在本期的長測文章中,我主要介紹了iA5高速續航的測試結果,16kWh/100km的電耗數據和日常駕駛相比并沒有太多的出入。此外車上的那些外設,例如一拖二分線器、無線充電支架等也是我用的比較多的物件。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坦白講,在撰寫長測第六期的提綱之前,我其實是有些發愁的。前幾期內容已經基本把廣汽豐田iA5的各種內容說了一遍,如何給各位網友呈現更多新內容呢?正在我家“開黑”的斯哥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要不我給你‘評測’一下?正好我從來沒開過電動車,想嘗試一下!蔽覀z一拍即合,很快約好了日子,看看廣汽豐田iA5能不能通過他的“審核”。
在聽說借來的長測車是廣汽豐田iA5后,斯哥的興趣似乎更大了:“他們家還有電動車呢?我怎么不知道?”雖然對汽車有些興趣,但并非相關行業從業者的斯哥顯然對汽車的了解并不深。
斯哥走馬觀花一般地看完了廣汽豐田iA5的整體設計,我打算問問他對這臺車怎么看,只見他撇了撇嘴,猶豫了一下:“我覺得,這車看起來還可以吧,雖然沒什么一眼看上去讓人過目不忘的造型,但整體還算是挺協調的!
看完了外觀,斯哥馬上鉆入了車內,他表示黑金雙色搭配的內部設計他可以接受,而且整體質感營造的不錯。
“我不知道是不是同級別的車現在也都有這種多媒體系統,反正iA5的中控功能界面還挺友好的,稍微弄了下基本就上手了,而且屏幕大,功能齊全,操控方便。像我這種上車第一件事就是開導航/聽歌的人,還是很受用的!
此外,斯哥認為iA5的坐墊承托還是很到位的,大腿基本上都能被托住。另外中間純平的地板放置他43碼的鞋也毫無壓力。
“行吧你看好我的小車,我要出發了!薄澳愀陕锶グ?”我一臉詫異,斯哥此時已經再次坐上了駕駛席:“去體驗啊,你要不要來?”“廢話,我不上車怎么拍素材,你等會兒我!”
本次體驗環節結束后,斯哥表示iA5是一臺中規中矩的家用車,看似沒什么特別吸人眼球的高科技配置,但整體表現并沒有短板:“以前我老覺得電車基本就是代步工具而已,沒指望它能有多好的質感。其實這次體驗完感覺還行,等我搖到電動車指標后會考慮一下,不限行真香。不過這車嘛,最麻煩的就是充電了,住在老舊小區一點辦法也沒有,以后要真是買了,恐怕也只能去公司附近充電了!
● 電耗表現:升高到17.23kWh/100km
『點擊可查看大圖』
從表格的數據來看,iA5的電耗成績有明顯的上漲,這主要是因為近期北京的天氣逐漸轉冷,開啟暖風導致的。而且近期我總是開著長測車進行嚴重擁堵路況下的上下班通勤,這同樣會導致電耗進一步增高。
● 文章總結:
斯哥作為一個從未接觸電動車的“準小白”,對廣汽豐田iA5給出了還不錯的評價。在多媒體系統、動力響應、底盤等方面斯哥給予了好評;當然在方向盤設計、充電等方面他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斯哥這樣的車主其實能代表相當一部分購車消費者,看來iA5成功地通過了他的“評測”。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后續長測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阿姜,你的長測文章快要結束了吧?”領導的詢問將碼字中昏昏欲睡的我驚醒。時間已經來到了12月初,距離我7月開始長測已經過去了接近5個月的時間。在此前的六期長測中,我已經基本上把有關于廣汽豐田iA5的各種特性聊了個遍,也算是比較熟悉了。在本期內容中,我們將匯總網友提出的主要疑問,統一進行解答。
● 問題一:冬天實際續航表現到底如何?
對于一臺電動車來說,這可能是各位網友最關心的問題了。長測文章上次更新是在11月19日,在這接近1個月的時間里,北京的氣溫也是飛速下降,夜間最低氣溫已經突破了零下6度,早晚的溫度也只有零下1度左右,而這碰巧是我日常通勤上下班開車的時間段。
聊電耗前先說明日常駕駛的狀態:在通勤中,我會將iA5的多媒體系統連接手機藍牙播放音樂,大部分時候會開啟導航查看擁堵情況;空調暖風溫度設置為26度左右,風量為一級;駕駛模式選擇標準,動能回收設置為低,其它選項均處于關閉狀態。行駛小計里程大約為13km左右,平均時速在24-26km/h上下,視擁堵情況有所變化。
由于電動車不像燃油車那樣可以將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熱量回收加熱車內空氣,而是要通過加熱電熱元件的辦法取暖,大量的電能因此被白白浪費。正巧幾天前我出差回來開車從機場到家,由于地下停車場可以保溫,因此我回家時沒有開啟暖風,其他條件與上文保持一致,下面這個電耗很能說明情況。
根據記錄的數據來看,iA5行駛小計里程為47km,平均時速44km/h,表顯電耗為16.4kWh/100km,與我夏/秋天通勤得到的電耗數據基本保持一致,這足以見得暖風才是“罪魁禍首”。
『由日本電裝提供的三換熱器熱泵系統設計方案』
對于目前在售的主流電動車而言,寒冷的天氣都會讓車主糾結不已,不論你開的是指導價高達179.80萬的保時捷Taycan Turbo S,還是指導價僅為2.88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EV,都難逃要么續航里程驟降、要么在座位上瑟瑟發抖的窘境。當然如果您的愛車自帶座椅加熱,這樣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比如iA5尊貴版自帶前排座椅加熱)。至于熱泵技術雖然已經配備在部分量產車上,但目前這項技術并不完美,有不少挑戰和問題需要解決,高昂的成本使其很難裝備在主打性價比的電動車上。
● 問題二:日常充電方便么?
如果您是剛剛購買新車,廣汽豐田為用戶提供為期一年的家用充電樁免費安裝服務(自車輛發票記載日期起一年),如果超出這個時間就需要用戶自行支付相關安裝費用。在這一年時間內,您需要確保已經具備相關的安裝條件(包括但不限于符合物業、電力等條件)后,聯系銷售店在充電樁安裝申請系統中完成登記申請。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點是,小區內準許的充電樁安裝位置可能與取電處相隔一定的距離,這意味著需要考慮到走線的問題。廠家當然會為消費者提供一定距離內的免費供電線,但距離過遠的話就需要您自行承擔費用了。
此外,我身邊購買其他品牌電動車的同事想要安裝私人家用充電樁,但小區物業以安全原因拒絕了安裝請求。如果您所在的小區距離公用快充站較遠,想要安裝私人充電樁的話,一定要提前和所在小區的物業確定充電樁的安裝事宜。至于在某些渠道買到的家用16A的隨車充,編輯強烈不推薦家住樓房的您使用此種方法,這其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飛線、線材質量是否過硬、樓房走線安全等),萬一發生火災完全得不償失。
在此前的長測中我曾提到過,由于住在老小區沒有固定停車位,我只能選擇在公用快充站補能。好在距離小區很近的地方就有個國網的快充站。在夏天時由于電量消耗較小,每次我晚上去充電的時候基本都有空位存在。
隨著溫度的不斷下降和小區新能源車數量的增加,近期我跑去充電時已經很難遇到恰好有空位的時候了,基本上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不過公司附近的地庫還有別的充電樁可用,應急時可以隨時充電。如果您的用車環境跟我類似,可以在廣汽豐田iA5的官網或者通過地圖軟件來查詢附近充電樁的所屬來下載對應的App進行使用。
● 問題三:怎樣充電才能更好的保護電池?
參考廠家給出的說明來看,為了進一步延長電池組的使用壽命,不建議車主長期在低于20%行駛里程的情況下充電,同樣的也不建議您長期將電池充至100%再繼續使用。不過考慮到廣汽豐田iA5擁有三電系統8年或15萬公里質保以及整車4年或15萬公里質保,對于電池衰減的問題大家可以不必過分擔心。另外如果是寒冷地區的用戶,記得打開電池保溫功能,可以更好地保護電池的壽命,但電量也就無法充滿了,表顯續航會停留在接近510km的位置,不過對續航里程的影響并不大。
● 問題四:iA5可以在4S店以外的第三方店面進行維修保養么?
首先給出結論:編輯不建議您這么做。與燃油車不同,電動車存在大量電動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技術壁壘相當高,需要專用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一般的非官方維修店根本無法進行操作。整車的三電系統部分部件還存在高壓,如果沒有穿戴防護設備/操作不當,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因此維修保養還是交給經過廠家認證的4S店來完成就好。何況電動車相比燃油車來說并沒有大量易損件需要定期替換(例如機油、機濾等),其保養成本更加低廉,保養周期也更長,完全沒有前往第三方店面進行維保的必要,冒著丟失廠家質保的危險只為了省那點錢,著實不值當。
● 電耗水平:寒冷天氣下穩步上升
『點擊可查看大圖』
電耗增長的原因我已經在問題一里做了解釋,最主要還是開啟的暖風在作怪。想要擁有更多的續航里程?那還是出門前多給自己穿點衣服,順便往車上扔一副手套吧。當然如果您購買的是iA5的尊貴版車型,前排座椅是提供加熱功能的,即使關閉暖風也不會感到太過寒冷。
還要提到的一點是,由于電池特性的原因,想要完成快充,電池必須在特定溫度區間才有最高的充電效率,因此電控系統還需要使用部分電能對電池組進行加熱,這進一步影響了充電速度。最近的四次充電我都選擇了家附近最快的充電樁補充電能,在夏季可以1個多小時完成充電的電樁現在已經突破了2個小時,甚至于出現4個小時才完成充電的情況,只能靜靜等待了。
● 文章總結:
在本次的長測文章中,我主要對網友們私信最多的四個問題進行了解答,此外還有電動車是否需要安裝發動機護板、行車記錄儀如何走線等問題,我將在私信里一一回復。如果您想了解有關iA5的更多信息,或者希望能在下一期長測完結篇中看到更多您感興趣的部分,可前往我的編輯博客(點擊此處進入姜澈的編輯博客)留下您的建議或意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充滿電,洗完車,親手將干干凈凈的廣汽豐田iA5交還到4S店后,心里還是十分不舍的。作為長測的最后一期,總結環節自然是必不可少。要是按照老文章的套路,外觀-內飾-配置-空間走一遍,大家可能會越看越困。這次我決定換個形式,將廣汽豐田iA5的十個優點和十個待提升的部分展現出來,方便網友們做個快速的了解。如果想要看更詳細的介紹,您也可以翻看我前面的長測文章或其他同事的試駕文章。
● 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在提到廣汽豐田iA5的優點時,我本來打算突破原先設定的限制多列幾個出來,因為整車的表現確實不錯。但經過反復篩選,我還是提煉出了十個我認為最顯著/感受最直接的特點。
1.后排表現不錯
我的家人和朋友曾經多次乘坐長測車,他們都認為iA5的后排表現可圈可點。座椅的填充物硬度合適,不會太軟導致腰部沒有支撐,也不會太硬導致長期乘坐身體不舒服。至于后排空間更是直逼中型車,平坦的中央位可以滿足后排三人的乘坐需求,這也算是新能源車的優點所在吧。
2.好上手的多媒體系統
雙12.3英寸中控屏絕對是你進入車內之后第一個關注的區域,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觸摸屏組成了整車多媒體系統,兩套屏幕的流暢度以及清晰度都令人滿意,菜單層級以及功能分類都清晰易找。相比于其他品牌的新車來說,廣汽豐田iA5的車聯網系統在UI界面、上手難度、人機互聯方面等均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也存在著擴展應用程序不夠豐富等問題,不過整體來說還是頗為好用的。
3.空間充裕的眼鏡盒
有些車型上提供的墨鏡盒看似容量巨大,但墨鏡鏡片的尺寸稍微大一些就會卡住墨鏡盒的固定口,導致墨鏡盒無法關閉,這個問題在iA5上我并沒有遇到過。
4.倒車影像清晰度很高
廣汽豐田iA5原廠倒車影像的成像清晰度相當出色,畸變影響不大,夜間低可見度時噪點的控制也是相當完美,不少車價數倍于iA5的新車也沒有這樣的表現。對于逐漸向智能化轉型的汽車而言,消費者會對科技性配置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和中國品牌明顯表現的更好。
5.全車豐富的USB接口
全車的USB接口非常豐富,排除行車記錄儀專用供電口外前后共有四個USB口,基本可以滿足全家出行的用電需求。如果再有一些額外的期許,我希望新車能提供額外的快充USB-C接口就更好了。另外要夸獎的一點是車輛的內后視鏡處有個隱蔽的USB口,方便行車記錄儀取電。不過某些較老的行車記錄儀可能無法使用,只能繞道中控臺下方的點煙器接口。
6.中央扶手箱下方空間充裕
必須承認,在第一次發現iA5中控臺下方的空間時,我是有些震驚的。在之前的實測中,這塊儲物區域塞下數瓶礦泉水都毫無壓力,要不是遮擋了充電口,相信平常這里還可以防止更多物品,相對低矮的造型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車內個人物品的隱私。
7.動力輸出平順
前置電機184馬力和300!っ椎妮敵黾幢惴旁谌加蛙嚿弦彩遣诲e的數字,出現在電動車上自然會更加輕快。當iA5的行駛速度起來后,剎車踏板的腳感就會線性很多,從動能回收到剎車建立之間的過渡顯得十分平滑,不仔細感受的話很難發現過渡點的存在,日常輕松的駕駛體驗不會讓人在長時間開車后感到過度疲勞。
8.底盤“高級感”不錯
在底盤處排布的電池組為整車帶來了較低的重心,相比我此前開過的其他電動車來說,iA5有著明顯的穩重感,底盤反饋的質感也更為高級。215/55 R17輪胎在舒適性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55的扁平比可以更加輕松地化解路上的細碎顛簸。它可以保證乘員在大部分狀態下能有較為舒適的乘坐體驗,同時駕駛員也不會變身“奶爸車”駕駛員。
9.led燈帶和c柱的黑色/銀色裝飾
“低調卻耐看的整體畫風”,這是我對廣汽豐田iA5外觀方面的定義。如果要問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我一定會回答:“LED燈帶和C柱”!盎匦S”樣式的頭燈搭配下方獨特的LED日間行車燈帶,這樣的設計辨識度很高。至于C柱處的裝飾并不是我們常在SUV車型上看見的全黑涂裝,而是在保持車身同色的涂裝同時,將車窗處的黑色裝飾帶和鍍鉻裝飾帶引過來,這樣的造型簡單不復雜,又保留了車體的線條感。
10.座椅包裹性不錯
iA5的前后排座椅均采用翻毛皮和皮質材料混搭,這也提升了車內的高級感。此外長測車座椅的包裹性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你在激烈駕駛時感覺在椅子上來回滑動,也不會讓你在日常開車代步時感覺被牢牢鎖定在座椅里。
● 有待提升的部分:
聊完了長處我們也談談短板,要知道廣汽豐田iA5并沒有太多嚴重的問題出現,下文提到的地方大部分可以通過改款換代時進行解決或優化,這對進一步提升新車主的日常用車體驗是相當有裨益的。
1.儲物槽填充物摩擦力不夠
中央扶手箱的前段是一個黑色儲物槽,頂配車型提供無線充電功能,但中配和低配車型就只能在這里放置手機等相對較薄的物品。遺憾的是這個儲物槽下方的填充物摩擦力不夠大,尺寸不夠深,有好幾次我的手機在低速掉頭時都滑了出去。其實廠家可以考慮將這個小儲物槽的深度增加一些,或者更換摩擦力更為充足的填充物,保證放置在內的隨身物品不會滑出去。
2.扶手箱蓋板開啟出現問題
扶手箱無法正常開啟的故障我此前已經在長測文章中反映過,感覺像是固定彈簧的卡扣斷裂導致扶手箱蓋板無法正常開啟?紤]到維修蓋板需要大面積拆除內飾,所以在首保時并沒有針對此問題進行維修。由于樣本量有限,我無法確定這是通病還是偶發的小故障,但在使用便利性上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
3.中配車型不提供化妝鏡照明燈
相信網友們還記得,我在第一期的長測中對頂配和中配車型的配置進行過對比,考慮到1萬元的差價,購買頂配車型明顯更具性價比。不過由于排產車型的限制,現車主要以低配和中配為主,購買頂配車型需要等待。在后續的改款車型中,廠家其實可以考慮將中配車型沒有配備的化妝鏡照明燈補上,這個小配置并不會花費太多成本,但對于女性乘客/車主來說是相當便捷的一個設計。
4.后備廂可增加外置開關
每次開著iA5去超市購物,當我帶著大包小包的日常用品走到后備廂處,四處摸索鑰匙時總會冒出這個念頭:“要是后備廂有外部的開啟按鈕多好!”我其實能理解廠商為了安全的考慮,將后備廂開啟按鍵分別放置在車內和鑰匙上,但對于乘客來說用起來真的非常不方面,這也是我強烈呼吁廠商能在下次改款時優化的部分。
5.多媒體系統穩定性有待提高
雖然提車沒多久的時候,iA5的多媒體系統表現還不錯。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多媒體系統偶爾會出現卡頓和死機的情況,好在過一會兒就會自動重啟。此外在掛入倒車擋位時,還有很低的概率不顯示倒車影像,又或者是沒有倒車引導線,這對依賴于倒車輔助功能的新手司機們來說確實有些難受了。
6.自動鎖車有時過于靈敏
自動鎖車真的是一項讓我又愛又恨的功能,愛是因為在正常停車回家時這項功能真的很方便,斷電后關上車門直接回家就行,車門會在你遠離一定距離后自動鎖好。此外想要開車時走到駕駛位前車門就會自動解鎖,真的很方便。不過當你暫時下車想要搬取東西,甚至準備充電時,傳感器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判斷你已經離開汽車并且不準備回來,果斷自己鎖上車門,想要拿去東西就只能用遙控器手動開門了。廠家可以將自動鎖車的時間稍微放長一些,此外傳感器的距離也可以適當放遠。
7.重度動能回收啟用無警示燈
廣汽豐田iA5在動能回收開到最大、I-PEDAL(單踏板)模式和極限節能(ECO+)模式下,動能回收的效果十分驚人,高速松開加速踏板時會有堪比燃油車重剎的制動力度。不過在觸發重度動能回收時剎車燈并不會同步亮起,這其實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后車司機可能會反應不及時從而導致追尾事故的發生。我們也希望廠商能夠在改款車型上,甚至于通過OTA的方式對現款車型進行升級,加入剎車燈同步亮起的功能,只要整車制動力度足夠大,剎車燈就會發出警示,提高后方跟車司機的警惕性。
8.充電不方便
對于沒有私人充電樁,公共快充樁距離居住地較遠的車主來說,充電是個頗為頭疼的問題。此外,還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補能的時間。電動車想要完成一次完整的補能,即便在理想狀態下也至少需要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相比之下,燃油車大約1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汽油的補給。這個問題目前是所有電動車都有的大難題之一,我們只能等待效率更高的快充樁盡快普及了。
9.增加前駐車雷達
跟上文提到的其他優化項不同,前駐車雷達顯然是會直接拉開不同車型配置檔次的部分,不過iA5全系不提供前駐車雷達讓我有些驚訝。不少4S店和汽車改裝店都可以自行加裝前雷達,費用并不高,對自己停車技術不夠自信的車主朋友們可以考慮去自己加裝這個配置。
10.冬季電動車普遍存在的續航衰減問題
對于目前在售的主流電動車而言,寒冷的天氣都會讓車主糾結不已,不論你開的是指導價高達179.80萬的保時捷Taycan Turbo S,還是指導價僅為2.88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EV,都難逃要么續航里程驟降、要么在座位上瑟瑟發抖的窘境。回顧我此前的冬季通勤測試結果來看,廣汽豐田iA5的綜合續航里程降至260km左右,只有標稱510km的一半,這顯然會對車主出行造成一定的影響。
● 電耗水平:最終成績18.38kWh/100km
由于冬天持續寒冷和堵車的緣故,最終iA5的電耗水平定格在了18.38kWh/100km,相比于夏天來說已經有了接近3度電的差距。參考長測記錄的數據來看,廣汽豐田iA5實際電費成本為0.28元每公里。這一數據相比純燃油車來說表現十分出色,但與海外品牌混動車型相比很難拉開實質性的差距。
● 全文總結:
還記得我在7月初接到這個長測任務時,心里對電動車還帶有一絲不屑的心態,總覺得依靠政策扶持大力發展的電動車市場道阻且長。但經過半年的體驗,現在的我已經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一輛電動車的優缺點,自然也是學到了更多的東西。以廣汽豐田iA5為例,雖然脫胎于廣汽傳祺的原型車,但從實際體驗來看,它對得起“豐田”這個名號,既沒有遠超于同級別車的優點,也沒有特別影響駕乘體驗的“硬傷”,可以說是比較均衡的一款純電車型。如果身處北京的我以后真的搖到了新能源購車指標,廣汽豐田iA5一定會出現在我的購車列表里。(文/圖/攝 汽車之家 姜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