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代中與普通版差異最大的“M”
[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興許如今這個時代已經是屬于汽車電氣化的時代,但我仍舊堅信,一臺當家的性能車最能夠體現一個汽車品牌的底蘊和實力。M3/M4,作為BMW M GmbH當家花旦,再次給我們帶來了足夠多的驚喜。盡管這代G80 M3、G82 M4從誕生之日起依舊引起不小爭議,但現實往往很骨感,它在國內的訂單已經完全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態。時代在變遷,這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時代,這就是現實。



你想知道一輛車的測試過程是怎樣的嗎?你想知道汽車之家是如何評判一輛車的優缺點嗎?掃描下方圖中的二維碼,6月27日我們在北京凱擇汽車運動中心等你,報名后,可與汽車之家的專業測試編輯、專業車手一起完成測試,更有麋鹿測試、賽道測試、AEB測試等項目可進行體驗。(此次活動在北京舉行,外埠朋友酌情考慮)
E30、E36、E46、E92、F80/F82,再到如今的G80/G82,對于它們的歷史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足夠了解。興許E92是許多朋友的兒時夢,但我至今仍舊認為人的眼光要向前看,我們應該放下過去,接受現實,G系列產品的時代已經到來,爭議又何妨?
● 歷代中與普通版差異最大的“M”

這代M3/M4所受到的一大爭議自然出自于較為浮夸的造型,但往往人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會隨著時間而放大,當真正的實物擺在你面前時,“真香定律”就會應驗。不得不承認,M專屬雙線性格柵相比起普通版4系的繁星樣式,多了一絲美感,“大鼻孔”不再突出。
這興許是6代產品中最個性的M,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年輕人的時代已經來臨,造型這塊敲門磚如今的意義遠比硬核的駕駛樂趣更受歡迎。除了幾種標準配色之外,26種個性化定制車漆,16種內飾配色的豐富選擇,有助于你打造一臺更專屬于你的產品。




全車套件的應用也是越來越多,多處黑色套件如果你認為還不夠個性,也可以選裝為碳纖維材質,另外包括200km/h時速下可以提供2公斤下壓力的帶翼片通風口、同樣時速下可以提供27公斤下壓力的后擾流板、100mm直徑的粗壯排氣以及運動后擴散器,每一個元素都足夠高調,曾經以“低調買菜車”為自豪的M3或是M4確實離我們遠去了。



輪圈標配前18英寸、后19英寸的824M鍛造輪圈,就像我們這臺M3一樣。如果你是個資深改裝玩家,選擇它就夠了,畢竟后續你還會將它換掉。而M4這套選裝的前19英寸、后20英寸的826M黑色鍛造輪圈,就是給初級玩家的良好選擇。畢竟標配的輪圈匹配的僅是優科豪馬輪胎,選裝后的輪圈將裝配的是倍耐力P ZERO星標輪胎,另外輪圈樣式也基本令人滿意。至于剎車方面,前六活塞剎車已經足夠優秀。
其實關于這兩臺車,我并不想太多的去聊它們的內飾設計,但這一代產品在內飾上確實給予了我們很多小驚喜,甚至提供的部分選裝件在我看來絕對是必備的。


首先,是外直徑380mm的M三輻式方向盤。作為與駕駛員最直接的溝通工具,這套方向盤手感自不用多說,絕對是非常出色的一類,但我個人認為與曾經的F系列的“丁字褲”相比,確實尺寸有些稍大了,如果能再小一點點,我認為就是完美。
選裝的方向盤碳纖維套件受到了我們多位同事的好評,尤其是那一組碩大的碳纖維撥片,相比起普通的金屬撥片來說,B格和操作手感都提升了。

全液晶儀表盤向新款寶馬M5和寶馬M8看齊,加入了突出競技的M MODE模式,有助于賽道中駕駛員對于車輛信息的直觀觀察,這也是曾經老產品不能提供的。


最后很想和大家說說寶馬M4選裝了的這套M碳纖維桶形座椅,價值37000元。在我看來,我真的是毫不猶豫的推薦你選裝,拋開樣式帥氣不帥氣不說,支持六點式安全帶、重量相比普通版座椅減重9kg,可以說相比起過去M4 ZCP的那套運動座椅,從包裹性、舒適性以及承托性上,都是全方位的提升。與我們這臺M3的普通座椅相比,除了座墊柔軟度以及腿托可調兩點之外,其他方面均更出色。所以相信我,如果你非骨灰級資深玩家,選裝這套座椅絕對不虧。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寶馬M3 AH-100得分表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2.00 | 6.50 |
前排空間 | 25.00 | 24.00 |
第二排空間 | 25.00 | 21.00 |
第三排空間 | 20.00 | 0.00 |
裝載空間 | 15.00 | 1.00 |
空間變化 | 10.00 | 5.00 |
車內儲物空間 | 15.00 | 7.00 |
空間感 | 10.00 | 7.00 |
配置 | 7.00 | 4.70 |
配置 | 70.00 | 47.00 |
工藝質量 | 3.00 | 2.90 |
外部質量 | 15.00 | 14.00 |
內部質量 | 15.00 | 15.00 |
人體工程 | 5.50 | 3.60 |
座椅舒適性 | 35.00 | 19.00 |
操作便利性 | 20.00 | 17.00 |
兒童座椅 | 1.00 | 0.70 |
兒童座椅安裝便利性 | 10.00 | 7.00 |
車內噪音 | 1.50 | 0.60 |
車內噪音 | 15.00 | 6.00 |
噪音感受 | 1.00 | 0.70 |
噪音感受 | 10.00 | 7.00 |
總分 | 31.00 | 19.70 |
AH100 得分:15.89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 寶馬M4 AH-100得分表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2.00 | 4.90 |
前排空間 | 25.00 | 22.00 |
第二排空間 | 25.00 | 9.00 |
第三排空間 | 20.00 | 0.00 |
裝載空間 | 15.00 | 0.00 |
空間變化 | 10.00 | 5.00 |
車內儲物空間 | 15.00 | 7.00 |
空間感 | 10.00 | 6.00 |
配置 | 7.00 | 4.40 |
配置 | 70.00 | 44.00 |
工藝質量 | 3.00 | 2.90 |
外部質量 | 15.00 | 14.00 |
內部質量 | 15.00 | 15.00 |
人體工程 | 5.50 | 3.10 |
座椅舒適性 | 35.00 | 14.00 |
操作便利性 | 20.00 | 17.00 |
兒童座椅 | 1.00 | 0.60 |
兒童座椅安裝便利性 | 10.00 | 6.00 |
車內噪音 | 1.50 | 0.90 |
車內噪音 | 15.00 | 9.00 |
噪音感受 | 1.00 | 0.70 |
噪音感受 | 10.00 | 7.00 |
總分 | 31.00 | 17.50 |
AH100 得分:14.11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2
S58+8速M STEPTRONIC提升明顯
● 動力系統
S58+8AT的組合我們并不是第一次見到,之前測試過的X3 M和X4 M均采用這套動力系統,不過M3/M4搭載的發動機再次升級,最大扭矩比前兩者增加50!っ祝F在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510馬力(375kW)/6250rpm,最大扭矩650!っ/2750-5500rpm。

關于這款發動機的四大技術特點,1、鍛造曲軸重量相比X3 M/X4 M搭載的S58發動機進一步降低;2、3D打印汽缸蓋,能制造出鑄造汽缸蓋不可能完成的形狀,打造極致輕量化發動機以及更高效的冷卻效果;3、油底殼增加隔板,雙腔設計充分保障激烈駕駛時的機油供給,可承受1.3g的加速度;4、350bar高壓燃油噴射,使燃油霧化更加充分,燃燒更完全。

8速M STEPTRONIC變速箱在換擋模式及變矩器離合器的控制方面進一步優化。激烈駕駛時,變矩器可完全鎖止,提供運動感更強的駕駛體驗。油底殼由鋁制材料取代塑料,同時加大冷卻器。長時間拉動左手減擋撥片可激活超車模式,任何情況下都會直接選擇可能的最低檔位。
● 駕駛感受

駕駛M3/M4的感覺就如同牽著一只兇猛的野獸,只要你小心拽著這手里的鎖鏈,它就能表現的好像很溫順。更何況新車還換裝了帶液力變矩器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讓它能更好的兼顧日常駕駛舒適性,平順性在性能車里絕對名列前茅,雖然很偶爾的,你還是能感受到猛獸發力未遂的嘆息。

逐漸踩下油門,發動機聲浪伴隨著源源不斷的動力推著你向前,好像沒有盡頭,我知道這句話看起來只是句廢話,但當你真的聽見那聲浪時,仿佛聽見了惡魔的低語,“踩、再踩,踩下去!”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稍被誘惑就是一張超速罰單。將發動機調整到SPORT PLUS,排氣閥門完全開啟,低語變成了明目張膽的勾引,猛獸怒目圓睜,盯著你腳下的每一絲動作。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排氣聲浪如今在現行排放法規中,已經被抑制的足夠厲害,你所聽到非常高亢的聲浪更多是源自于車內的聲浪模擬,音效很接近B58發動機發出的較為高亢的聲浪,而實際上真正發出的排氣聲音,與過去的S55發動機聲浪很相似,高轉速后的撕裂感異常明顯,屬于現如今M獨有的聲浪。

突然深踩油門,徹底松開野獸的鎖鏈,650!っ讖暮筝唭A瀉,扭動的屁股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抗拒的,即便是行駛過程中突然油門到底,車尾也會瞬間躁動起來,雖然限滑系統會立刻安撫車身,但也足夠刺激到你的神經,緊張之后就是刺激留下的喜悅。寶馬太懂得如何挑逗你,取悅你。
有不少朋友曾問我,這臺S58+8AT的動力組合真的提升很大嗎?我覺得這個答案我一定會果斷的回答你:“是”。僅就發動機本身而言,被賦予新一代機皇稱號的S58已經擁有了絕對的性能指標,不要忘了這臺發動機可是會原封不動被挪用到GT3賽車上的,這足以證明它的潛力有多大。

另一方面關于這套8速M STEPTRONIC變速箱,它相較于過去那臺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簡直是全方位的提升,甚至無死角的更替。城市低速擁堵時,過去的雙離合器變速箱更多是徘徊在1、2擋之間,因此經常會有明顯的拖拽感,而這套8AT則是在同樣的環境下維持在2、3擋,拖拽感非常輕微,改善了日常使用的舒適性。至于運動性上的表現,它在換擋速度、降擋速度和邏輯上,也做的很棒,以至于我們每一位開過這兩臺車的同事,都對于這套變速箱有著無數溢于言表的贊美之詞。
● 加速測試
M3/M4兩臺車都沒有進行首保,無法激活彈射模式,發動機允許車輛從2500rpm起步,但大馬力后驅車在起步時需要小心控制油門以及轉速,否則會出現后輪嚴重打滑,甚至加速時車尾擺動的情況,反而會影響加速成績。整個加速過程經歷2次換擋,動作干脆果斷,中后段依然保持著較強的推背感。M3的最終成績為4.4秒,M4的最終成績為4.1秒。兩者加速成績的差別主要來自于輪胎,M3起步時后輪打滑更加明顯,浪費了一些動力和時間。






40-80km/h中途加速,突然油門到底,車尾依然會出現躁動不安的情況,雖然電子車身穩定系統會立刻穩定車身,但M3更嚴重的打滑還是造成了0.1秒的成績差距。而80-120km/h的中途加速,后輪相當安穩,兩者的加速成績也相同。


0-400m加速 |
車型/項目 | 成績(單位:秒) | 尾速(單位:km/h) |
M3 | 12.35 | 194.57 |
M4 | 11.96 | 196.59 |
差距 | 0.39 | 2.02 |
另外,我們還進行了0-400米加速測試。兩者無論最終加速成績,還是尾速都有一定差距,M4小幅度領先。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油耗測試

兩輛車都行駛了112.4km,平均時速也都維持在31km/h,全程車上僅駕駛員一人并攜帶少量行李,空調保持22℃ AUTO狀態,最終實測的M3油耗為10.5L/100km,M4油耗為11.2L/100km,兩車的差距為0.7L/100km,M4選裝了更大尺寸的輪圈,這樣的差距也屬合理。
◆ 寶馬M3 AH-100得分表
寶馬-寶馬M3-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AH-100得分總表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0 | 7.20 |
變速箱 | 5.00 | 4.50 |
轉向 | 3.00 | 2.65 |
傳動 | 2.00 | 2.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60 |
行駛舒適性 | 3.00 | 1.9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車身參數 | 3.00 | 0.00 |
越野場地主觀評價 | 3.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越野配置 | 1.50 | 0.00 |
總分 | 40.00 | 21.85 |
AH100 得分:13.66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1.05 |
環保 | 6.00 | 3.40 |
總分 | 11.00 | 4.45 |
AH100 得分:5.66 (占比:14.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車輛總得分 | 100.00 | 57.60 |
AH100 總得分: 57.16 |
◆ 寶馬M4 AH-100得分表
寶馬-寶馬M4-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AH-100得分總表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0 | 7.20 |
變速箱 | 5.00 | 4.50 |
轉向 | 3.00 | 2.65 |
傳動 | 2.00 | 2.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70 |
行駛舒適性 | 3.00 | 1.7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車身參數 | 3.00 | 0.00 |
越野場地主觀評價 | 3.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越野配置 | 1.50 | 0.00 |
總分 | 40.00 | 21.75 |
AH100 得分:13.59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1.05 |
環保 | 6.00 | 3.00 |
總分 | 11.00 | 4.05 |
AH100 得分:5.15 (占比:14.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車輛總得分 | 100.00 | 55.30 |
AH100 總得分: 55.53 |
3
M3輪胎抓地力不如M4
● 行駛感受
M3和M4的底盤結構當然是相同的,前:雙球節減振支柱前橋,后:五連桿獨立懸架。自適應M懸架系統和主動M差速器都沒有缺席,不過很可惜,我們這次測試的車型并未選裝TC牽引力控制系統,也都沒有配備M xDrive四驅系統。


M3底盤的表現充滿高級感,懸架在提供充足支撐的同時,又能用韌性化解掉生硬的沖擊。這種感受是出乎意料的,當我發現路面井蓋的大幅下陷又來不及減速時,已經繃緊肌肉做好準備,但想象中的沖擊卻變得非常柔和,當然,這種意料之外僅限于M3。

M4選裝了更大的輪圈,胎壁自然變得更薄,加上選裝座椅也不像M3的座椅那么厚實,日常駕駛就能明顯感覺到路感更加豐富,通過溝坎時的沖擊也更強硬一些,你依然能感受到懸架的韌性,但會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方向盤直徑略大,阻尼很有質感,舒適模式下也要比一般車更沉一些,回饋力線性自然,能與駕駛員溝通,反饋路面信息。轉向精準性和車身響應速度還用說嘛?挑不出毛病。
● 剎車測試
兩車制動系統配置相同,前六后單活塞制動卡鉗,由Brembo和TRW提供,配合前380mm,后370mm復合制動盤。值得一提的是從M8下放的集成制動系統DSCi,將傳統真空助力泵及DSC系統集成在一起,大幅減小剎車系統占用的空間,同時也進一步降低重量。進行測試時,從M車輛設定中將剎車切換到運動模式,剎車皮和剎車盤較小的間隙可以為大力制動獲得最大的動能并獲得最大的減速效果。







剎車成績的差距同樣歸結于輪胎,M3輪胎抓地力較差,剎車距離更長,這一點其實從兩車的剎車曲線圖也能看出,g值都比較穩定,M3維持在-1.12g,而M4基本維持在-1.25g。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繞樁表現

首先駕駛寶馬M3,車頭的入樁感覺非常直接,指向精準,反應速度出眾,在樁間的連續變線過程中,方向盤能直接反饋抓地力變化等路感信息,這種感覺很微妙。隨著駕駛節奏的提升,車尾開始出現滑動,MDM模式允許小幅度的滑動,但角度過大時系統會立刻干預,所以控制好車速與節奏,它可以像貼地飛行一樣的游走。如果全關車身穩定系統,會更加考驗你的控車能力,充沛的扭矩可以輕松突破后輪的抓地力,而且隨著重心轉移的慣性開始疊加,車尾的滑動也會變得更不可控,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可玩性更高。

換到寶馬M4之后,能夠直觀感受到,車身在連續的變線過程中具備更好的平衡感。車身穩定系統調至MDM模式,M4的車尾表現更加靈活,滑動的情況來的更早、更直接,M3相對而言車尾更穩定一些,滑動相對滯后,所以可控性是M4更好。不過,兩臺車的表現都很出色,車身形式上的差別,不會對整體性能產生過多影響,在駕駛樂趣方面,都有著傲視群雄的實力。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寶馬M3 AH-100得分表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剎車 | 5.00 | 4.60 |
100-0km/h制動距離 | 45.00 | 41.00 |
制動踏板感覺 | 5.00 | 5.00 |
電子輔助 | 2.00 | 2.00 |
穩定作用 | 15.00 | 15.00 |
電子輔助可選擇性 | 5.00 | 5.00 |
視野 | 1.00 | 1.00 |
駕駛員視野 | 4.00 | 4.00 |
反光鏡視野 | 4.00 | 4.00 |
雨刮效果 | 2.00 | 2.00 |
氣囊數量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0 | 10.00 |
總分 | 9.00 | 8.60 |
AH100 得分:15.29 (占比:16.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 寶馬M4 AH-100得分表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剎車 | 5.00 | 5.00 |
100-0km/h制動距離 | 45.00 | 45.00 |
制動踏板感覺 | 5.00 | 5.00 |
電子輔助 | 2.00 | 2.00 |
穩定作用 | 15.00 | 15.00 |
電子輔助可選擇性 | 5.00 | 5.00 |
視野 | 1.00 | 1.00 |
駕駛員視野 | 4.00 | 4.00 |
反光鏡視野 | 4.00 | 4.00 |
雨刮效果 | 2.00 | 2.00 |
氣囊數量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0 | 10.00 |
總分 | 9.00 | 9.00 |
AH100 得分:16.00 (占比:16.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4
麋鹿/圈速/發動機測功
● 麋鹿測試

寶馬M3

在A區進入B區時的第一把方向,車頭具備非常快速的轉向反應,但是車身穩定系統的介入時機果然和大部分性能車一樣,屬于較晚的一類,好在介入之后,能很好的降低車速。進入B區之后,車尾伴隨著重心轉移的慣性,發生了較為明顯的滑動情況,但是電子輔助系統的持續工作,讓車頭始終行走在合理的線路上,底盤的穩定性非常出色。最終得到了74.59km/h的通過速度。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寶馬M4

與M3相比它們有著類似的駕駛特性,電子輔助系統的介入同樣偏晚,但是寶馬M4的輪胎抓地力以及車尾可控性明顯更具優勢。車輛在A區進入B區時具備更加穩定的轉彎特性,進入B區之后,車尾發生滑動的情況要比M3更多,但是隨著輪胎進入工作溫度之后,更高的抓地能力,使得寶馬M4具備更好的車頭入彎節奏,整體可控性略勝一籌。最終得到了75.83km/h的通過速度。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賽道測試


S58發動機+自動變速箱的爆發力要優越于老款,渦輪起壓的時間更提前,但帶來的就是車尾也異;钴S,人與車的交流往往就是這么有樂趣,你會不由自主的緊張,但M主動式限滑差速器會為你平衡車尾的輪速協助你完成車身的滑行,暴躁的650!っ讜屇憔o張,但緊張過后滿心歡喜。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我更喜歡寶馬M3的中規中矩,畢竟考慮家用,相比而言沒有寶馬M4那么激進。前18后19英寸輪圈的搭配加速慣性而言相對較小,所以車尾相比M4的靈活會滯后一些。但受于輪胎附著力的限制,在進彎、彎中和出彎的加速都不如M4有很好的體感。駕駛時的整體節奏會慢半拍,不過這也是一個四門四座性能車該有的調校。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M4的定位相對跑車風,即便減振器調至舒適模式也會感覺很硬朗,在這里我簡單和大家交流一下為什么使用舒適模式,我希望通過偏軟的減振器設定,在重心轉移時能換回輪胎的抓地好讓車輛在彎中和出彎有更好的附著力。全新的8速自動變速箱在最強模式下會有很積極的換擋速度,值得一提的液力變矩器鎖止功能+鋁制油底殼進行主動散熱,這樣的設計可以煥發自動變速箱最大的潛力,在正常操作下沒有任何滯后和熱衰減。剎車的腳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原來的四活塞剎車到6活塞剎車,腳感比老款硬朗了很多,而且剎車的力度和體感都很喜人。換句很直觀的話說,如果您要不是極度性能控,碳陶剎車沒有任何必要選裝。
無論是M3還是M4都因為輪胎的抓力阻礙了它的發揮,如果換裝級別更高的輪胎,這兩臺車的圈速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非常遺憾這兩臺車都沒有選裝TC牽引力控制系統,如果擁有10級牽引力控制系統這輛車還會有很高的駕駛寬泛以及彎道操控極限。
● 發動機功率測試

兩款車型動力系統相同,發動機功率測試以M3為例。測試當天室內環境溫度為27.8℃,發動機吸氣溫度為25.1°,空氣濕度26.1%。實測功率359.2kW(488馬力),與標稱功率相差22馬力,扭矩相差45牛·米。輪上功率與實測功率比值為86%,傳遞效率表現很好。
在全油門測試過程中,進氣壓力一直維持在2.35-2.55bar。另外,即便選擇手動模式,將變速箱邏輯切換至3檔,加速到6200rpm時依然會自動升擋,不過與發動機最大功率轉速6250rpm已經非常接近。
● 噪音測試


噪音測試方面,有兩點出乎意料,第一是M3和M4的測試成績非常接近,實際聽感也是如此,M4的無邊框車門并沒有造成額外的噪音。第二是作為性能車,M3和M4在80km/h,120km/h兩個速度下噪音值已經低于汽車之家推薦值。而在60km/h,尤其怠速狀態下,發動機較大的聲音讓測試成績高于推薦值,不過這怎么能算是噪音呢!
● 總結

事到如今,關于G80/G82的爭議應該已經煙消云散,外觀逃不過真香定律,況且各大車企也都不再扮豬吃老虎,性能車選用更夸張,更有沖擊力的外觀,才能牢牢抓住年輕人的目光。性能方面,S58+8AT提升明顯,當你把它作為通勤工具好好開時,它可以做到順暢、柔和,不會在堵車時讓你體驗鏗鏘有力的換擋,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絕不是駕駛的天平向舒適傾斜,它在激烈駕駛時依然有著敏捷的響應和直接的反饋。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這種兼顧和全面提升是必然。
關于M3和M4這兩輛車,日常駕駛時,它們表現出來的差距很小,M3底盤更舒適,M4路感更豐富,但原因更多來自于M4選裝的更大尺寸的輪圈。而在逼近極限時,兩輛車確實展現出了不同的風格取向,M3更穩定,M4更靈活、犀利,不過似乎它們的目標客戶截然不同,大部分人在買車時也不會把彼此作為參考目標。(文/圖/攝 汽車之家 曹益 周宇軒 視頻/馮波 尚威)
◆ 寶馬M3 AH-100得分表
寶馬-寶馬M3-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AH-100得分總表 |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2.00 | 6.50 |
配置 | 7.00 | 4.70 |
工藝質量 | 3.00 | 2.90 |
人體工程 | 5.50 | 3.60 |
兒童座椅 | 1.00 | 0.70 |
車內噪音 | 1.50 | 0.60 |
噪音感受 | 1.00 | 0.70 |
總分 | 31.00 | 19.70 |
AH100 得分:15.89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0 | 7.20 |
變速箱 | 5.00 | 4.50 |
轉向 | 3.00 | 2.65 |
傳動 | 2.00 | 2.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60 |
行駛舒適性 | 3.00 | 1.9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車身參數 | 3.00 | 0.00 |
越野場地主觀評價 | 3.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越野配置 | 1.50 | 0.00 |
總分 | 40.00 | 21.85 |
AH100 得分:13.66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剎車 | 5.00 | 4.60 |
電子輔助 | 2.00 | 2.00 |
視野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 | 1.00 |
總分 | 9.00 | 8.60 |
AH100 得分:15.29 (占比:16.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1.05 |
環保 | 6.00 | 3.40 |
總分 | 11.00 | 4.45 |
AH100 得分:5.66 (占比:14.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智能化評價 | 分值 | 得分 |
主動安全 | 5.50 | 0.00 |
多媒體系統 | 3.50 | 3.00 |
總分 | 9.00 | 3.00 |
AH100 得分:6.67 (占比:20.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車輛總得分 | 100.00 | 57.60 |
AH100 總得分: 57.16 |
◆ 寶馬M4 AH-100得分表
寶馬-寶馬M4-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AH-100得分總表 |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空間 | 12.00 | 4.90 |
配置 | 7.00 | 4.40 |
工藝質量 | 3.00 | 2.90 |
人體工程 | 5.50 | 3.10 |
兒童座椅 | 1.00 | 0.60 |
車內噪音 | 1.50 | 0.90 |
噪音感受 | 1.00 | 0.70 |
總分 | 31.00 | 17.50 |
AH100 得分:14.11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發動機 | 8.00 | 7.20 |
變速箱 | 5.00 | 4.50 |
轉向 | 3.00 | 2.65 |
傳動 | 2.00 | 2.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70 |
行駛舒適性 | 3.00 | 1.7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車身參數 | 3.00 | 0.00 |
越野場地主觀評價 | 3.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越野配置 | 1.50 | 0.00 |
總分 | 40.00 | 21.75 |
AH100 得分:13.59 (占比:25.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剎車 | 5.00 | 5.00 |
電子輔助 | 2.00 | 2.00 |
視野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 | 1.00 |
總分 | 9.00 | 9.00 |
AH100 得分:16.00 (占比:16.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1.05 |
環保 | 6.00 | 3.00 |
總分 | 11.00 | 4.05 |
AH100 得分:5.15 (占比:14.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智能化評價 | 分值 | 得分 |
主動安全 | 5.50 | 0.00 |
多媒體系統 | 3.50 | 3.00 |
總分 | 9.00 | 3.00 |
AH100 得分:6.67 (占比:20.00%,計算規則:得分/總分*占比) |
車輛總得分 | 100.00 | 55.30 |
AH100 總得分: 55.53 |
5
相關車型配置
車型圖片 |  |  |
基本參數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廠商指導價 | 84.99萬 | 87.99萬 |
經銷商報價 | | |
廠商 | 寶馬M | 寶馬M |
級別 | 中型車 | 中型車 |
能源類型 | 汽油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上市時間 | 2021.04 | 2021.04 |
最大功率(kW) | 375 | 375 |
最大扭矩(N·m) | 650 | 650 |
發動機 | 3.0T 510馬力 L6 | 3.0T 510馬力 L6 |
變速箱 | 8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803*1903*1447 | 4803*1887*1402 |
車身結構 | 4門5座三廂車 | 2門4座硬頂跑車 |
最高車速(km/h) | 250 | 25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3.9 | 3.9 |
WLTC綜合油耗(L/100km) | 10 | 10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車身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長度(mm) | 4803 | 4803 |
寬度(mm) | 1903 | 1887 |
高度(mm) | 1447 | 1402 |
軸距(mm) | 2857 | 2857 |
前輪距(mm) | - | - |
后輪距(mm) | - | -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硬頂跑車 |
車門開啟方式 | - | 平開門 |
車門數(個) | 4 | 2 |
座位數(個) | 5 | 4 |
油箱容積(L) | 59 | 59 |
后備廂容積(L) | - | - |
整備質量(kg) | 1735 | 1730 |
最大滿載質量(kg) | 2210 | 2155 |
發動機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發動機型號 | S58B30A | S58B30A |
排量(mL) | 2993 | 2993 |
排量(L) | 3.0 | 3.0 |
進氣形式 | 雙渦輪增壓 | 雙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縱置 | 縱置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氣缸數(個) | 6 | 6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壓縮比 | 9.3 | 9.3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缸徑(mm) | 84 | 84 |
行程(mm) | 90 | 90 |
最大馬力(Ps) | 510 | 510 |
最大功率(kW) | 375 | 375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6250 | 6250 |
最大扭矩(N·m) | 650 | 65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2750-5500 | 2750-5500 |
最大凈功率(kW) | 375 | 375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Double VANOS/Valvetronic | Double VANOS/Valvetronic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變速箱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擋位個數 | 8 | 8 |
變速箱類型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8擋手自一體 | 8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驅動方式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四驅形式 | - | -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 |
前懸架類型 | 雙球節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雙球節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五連桿獨立懸架 | 五連桿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寶馬M3 2021款 M3四門轎車 雷霆版 | 寶馬M4 2021款 M4雙門轎跑車 雷霆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 | - |
后輪胎規格 | 285/35 R19 | 285/35 R19 |
備胎規格 | 補胎工具 | 補胎工具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