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大型橫評] 全新一代漢蘭達的上市,可以說是今年車圈的一件大事了,大家關注的點都在于——它是否還是標桿級的存在,同價位還有更好的選擇嗎?要解決這些問題,那就必須有請競品車型出場了,所以也就有了我們這次橫評策劃?蜻x參評車型的標準也很簡單:35萬元左右的熱門家用SUV,下面就讓我們逐一認識一下它們吧。
先看視頻,再讀文章,更香!
理想ONE裝配精細
● 車型介紹
參與此次橫評的五款車型分別為上汽通用別克昂科旗、一汽-大眾攬境、廣汽豐田漢蘭達、長安福特探險者和理想ONE(車型出場順序按品牌首字母確定)。參評的昂科旗是頂配車型,攬境是2.0T車型的頂配(全系頂配為2.5T V6車型),漢蘭達則由于試駕車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次頂配,探險者由于價格的原因選擇了中配車型。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理想ONE全系只有一個配置,指導價為33.8萬元,但測試車選裝了Tech Blue特別版冷光漆,需要加價1萬元。
昂科旗的英文名字叫Enclave,海外版的昂科雷也叫這名,兩車都出自別克C1平臺。昂科旗就是在海外版昂科雷的基礎上,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做出本土化調整后的一款“特供車”。要說詮釋尊貴氣質,還得是Avenir!懊仿寰萍t”的配色和豐富的細節,讓它的外觀明顯不同于普通版車型,車內越級的用料、做工和配置帶來的愉悅感也是另外四款車給不了的。如果你是一個講究喜歡精致的人,那昂科旗Avenir必須能打動你,不信的話,去打開后備廂摸一摸它地板的用料就全明白了。
今年6月,“大眾品牌最大SUV”——一汽-大眾攬境上市了,這頭銜聽著就挺霸氣,一個“大”字把就最主要的產品特點都說明白了。我喜歡攬境的外觀要遠多于途昂,它很有親和力,像居家過日子開的車,途昂則還是偏生猛一些。不滿意的點也有,比如A柱的傾角太大了,看上去和MPV有點相似,明顯區別于傳統SUV。內飾方面,烤漆、鍍鉻和縫線一樣不少,整體用料、做工僅次于昂科旗。
要說橫評的五輛車里哪輛大家見的最多的、熱度最高,那一定是漢蘭達,口碑、保值率都是它的拿手好牌。漢蘭達誕生于2000年,2009年開始國產,目前在售的2022款新車已是它的第四代車型。大新車上來就給了我一擊,內飾異味著實夠大,以至于我就算高速公路行駛也要開窗通風,相處的一周時間里都沒能消散。內飾用料相較老款有提升,可以和攬境媲美,只是配色依舊不顯好。
探險者誕生于1990年,第五代車型從2013年開始以進口身份在國內銷售。2019年推出了第六代車型,并由長安福特進行國產。身材魁梧、形象硬派,傳統美系車的外觀特點它都傳承下來了,只是那個被鍍鉻飾件鋪滿了的前臉略顯猙獰。內飾用料一般,飾板表面處理得有些簡單,檔次感不足。同時做工也有待提升,不同飾板間的接縫處不均勻,顯得有些粗糙,和同為美系車的昂科旗相比就是一個最好、一個最差。
今年8月份,理想ONE的單月交付量達到了9433輛,距離破萬僅一步之遙,但受芯片短缺的影響,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可能會稍晚才會到來。目前在售的2021款車型于今年5月上市,新車主要在輔助駕駛系統的軟硬件以及配置上有所升級,并且只提供六座版車型。白色的內飾彰顯清新、活躍,覆蓋的皮質非常柔軟,但做工一般,邊角處理不是很細膩。
● 車身尺寸對比
攬境在長和高兩項數據上領先另外4位選手,長度超過了5.1米,高度差一點就1.8米了;探險者的塊頭優勢體現在車寬和軸距上,寬度超過2米,也是全場唯一一個軸距突破3米的車型;理想ONE的各項數據都屬于中間那一檔,比攬境、探險者小,比昂科旗、漢蘭達大;漢蘭達除高度比昂科旗更高外,其它三項數據均落后于昂科旗,也就說它在橫評的五款車里墊了底,是個頭最小的一個。
● 車身裝配間隙測量
車身覆蓋件之間的縫隙大小和左右相同位置縫隙差值的大小是整車外觀質量要求中很重要的一點,兩者不僅影響觀感,而且還與整車的NVH性能密切相關,所以此次橫評我們也對每臺車的發動機艙蓋兩側、后備廂蓋兩側、前后車門之間的間隙進行了縫隙間距測量。
縫隙最大值最小的車型是理想ONE,隨后是攬境、探險者和昂科旗,漢蘭達表現最差,縫隙最大值達到了8.2mm,該數據出現在后備廂蓋右側下方位置。
左右縫隙差值最小的是車型是理想ONE,隨后是昂科旗、攬境和探險者,漢蘭達的表現仍然是最差,左右縫隙的最大差值為2.0mm,該數據出現在后備廂蓋上方位置。
綜合來看,理想ONE成績最好,縫隙最大值和左右縫隙差值都是最;昂科旗、攬境和探險者位列第二梯隊;漢蘭達最差,兩項數據均墊底。
● 天窗數據對比
五款車全部配備了全景天窗,漢蘭達的透光面積最大,但其打開面積卻是最小的,明顯是被380mm的打開長度拖了后腿;攬境和理想ONE的透光面積都為0.81㎡,打開面積也是不分上下,分別為0.35㎡、0.34㎡,兩車綜合表現最好;緊隨其后的是探險者,透光面積為0.79㎡,打開面積為0.33㎡;昂科旗的透光面積是最小的,但其打開長度是五臺車中最長的,令其打開面積一下子升到了第一位,達到了0.38㎡。就實際體驗而言,五款車的車內都擁有不錯的開陽感,差別并不明顯,購車時這點可以不做重點對比。
● 電源種類及數量
在全車電源的數量上,理想ONE最多,達到了10個;攬境和探險者都是9個;漢蘭達是7個;昂科旗最差,僅為6個。電源種類方面,五車均有配備Type-A、Type-C和12V三種電源接口,昂科旗和探險者在第二排還配備了220V電源。分布上比較有特點的是攬境,前排配備了4個Type-C接口,但沒有Type-A接口,第二排配備了2個Type-A接口,但沒有Type-C接口,日常用起來多少會有些不便。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攬境在第三排提供了2個Type-A接口,理想ONE在第三排提供了2個Type-C接口,其它三車在第三排均“掛零”,對第三排乘客不夠友好。后備廂方面,昂科旗、探險者和理想ONE都配備了1個12V接口,可以有效拓展使用場景。
綜合來看,理想ONE表現最好,電源數量最多且分布均勻,對第三排和后備廂照顧有加;攬境數量不少,問題在于電源種類的分布不夠科學;漢蘭達和探險者相似,都把重點都放在了前排和第二排,對第三排的照顧并不多;昂科旗數量最少,好在其電源種類的分布還比較均勻。
攬境空間優勢明顯
● 乘坐空間對比(體驗者身高:183cm)
接下來進入空間對比環節,為了讓大家直觀看出差別,身高183cm的編輯會對五臺車逐一進行體驗,并用拳和指來展示空間余量。
前排頭部空間方面攬境表現最好,達到一拳,漢蘭達表現最差,只有三指;第二排頭部空間表現最好的也是攬境,達到四指,理想ONE以兩指的表現次之,其它三車均只剩一指的空間;攬境的第二排腿部最大空間達到了兩拳以上,仍然是全場最佳,漢蘭達和探險者也能達到兩拳,昂科旗表現最差,僅為一拳兩指。
身高183cm的編輯將第二排腿部空間調整為一拳后保持不動,來到第三排,攬境的頭部和腿部空間分別為兩指和四指,表現最好;探險者的頭部和腿部空間分別為一指和三指;其它三車都為頂頭、頂腿的狀態,身材較為高大成年人的坐起來會有些憋屈。顯而易見,攬境在乘坐空間方面對另外四款車實現了全面碾壓,探險者雖然不及攬境,但也沒有明顯短板出現,昂科旗表現最差,五個對比環節中有四項都是最差或并列最差的表現。
● 座椅數據對比
前排座椅方面,昂科旗、攬境和理想ONE的座墊較長,對主/副駕駛的腿部承托性更好,漢蘭達和探險者的座墊會短一些。從實際乘坐感受上來說,探險者的前排座椅最為舒服,包裹性合適;昂科旗則是以座椅皮質柔軟細膩見長,理想ONE親膚的布質頭枕也為其加分不少;攬境和漢蘭達的座椅填充物軟硬合適,包裹性一般,沒有什么亮點。
第二排座椅方面,昂科旗和漢蘭達的座墊最長,攬境最短。昂科旗、探險者和理想ONE的第二排是兩個獨立的座椅,且帶有扶手。從實際乘坐感受上來說,攬境和理想ONE最舒適,兼顧了填充物軟和包裹性好;昂科旗的座椅填充物有些偏硬,亮點是扶手可以變寬;漢蘭達和探險者舒適性最差,座椅皮質親膚感不強,填充物偏硬,長時間乘坐會容易疲勞。
最后來看第三排座椅,理想ONE和攬境的座墊最長,隨后是探險者,漢蘭達和昂科旗相對較短。在座墊高度方面,攬境表現最高,昂科旗次之,漢蘭達、探險者和理想ONE就真的差強人意了,非常低,跟坐小板凳沒有區別,只適合身材嬌小的乘客應急使用。
● 儲物空間展示
除了常規的手機和瓶裝水外,我們還拿來保溫杯和奶粉罐進行體驗,以求更生活化的展示這五款車在儲物方面的表現。門板儲物格能放進奶粉罐,這絕對算一個不常見的夸張表現了,攬境就做到了,地臺儲物格、二排扶手儲物格和后門把手儲物格也為它增色不少,它在車內儲物空間方面拿下頭名自然是理所應當。漢蘭達儲物格的數量可能不是最多的,種類也可能不是最豐富的,但它一定是位置最合理,用起來最順手的,這點相當重要,其整體表現遜于攬境。探險者存在前排儲物格位置設置不合理的情況,昂科旗則屬于無功無過的表現。理想ONE在儲物格的數量、種類和內部深度上都不占優,整體表現最差。
● 后備廂空間體驗
六/七座SUV車型在第三排座椅放倒的狀態下,第二排空間夠寬敞、后備廂也夠裝,載人載物的需求同時能得到非常好的平衡,是一個相對完美的狀態,所以這點就不展開比較了,我們直擊軟肋——在第三排座椅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后備廂空間怎么樣呢?
考慮到家庭用車帶孩子,所以童車是優先放的,然后再從大到小往里放行李箱。在此條件下表現最好的是攬境,20/24/28英寸的行李箱各一個+一個折疊童車都能收納;探險者和漢蘭達次之,能放下一個28英寸的行李箱+一個折疊童車;理想ONE因為橫向寬度不夠,放不下28英寸行李箱,只能放下20/24英寸行李箱各一個+一個折疊童車;昂科旗最差,只能放下一個24英寸行李箱+一個折疊童車。
● 其它用車細節體驗
在其它用車細節方面,我們對五款車的第二排、第三排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是否方便進行了體驗。在搬運環節,攬境、探險者和理想ONE的后門開啟角度都挺大的,搬運座椅時得心應手,挑不出毛;昂科旗和漢蘭達分別存在的問題是后門門框開口偏小和后門開啟角度偏小,放置兒童安全座椅時多有不便,比較費勁。
在安裝環節,昂科旗、漢蘭達和理想ONE的第二排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均為外露型,很輕松就可以安裝成功;攬境為縱向開口設計,不太好用;探險者的接口為隱藏式,實際操作起來比較費勁。
探險者和理想ONE還分別在第三排設置有兩個兒童安全座椅接口,為全家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外,雖然兩車都配備了第二排獨立座椅,但探險者可以完全放倒,這就比理想ONE需要從后備廂將兒童安全座椅放入第三排座椅的方式更加方便。
探險者是操控高手
這次橫評的5款車所搭載的動力系統和驅動形式都有所不同,昂科旗搭載2.0T+9AT的動力組合;攬境使用了大眾品牌最常見的2.0T+7DCT的組合;探險者的2.3T+10AT,雖然同樣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但排量更大、擋位更多,最重要的是它使用了縱置發動機布局;漢蘭達搭載了THS-II混動技術,2.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配合大功率電動機的強混組合;理想ONE則是全場唯一的增程式電動車,1.2T的發動機并不直接參與驅動車輛,只是作為補充電能的機構。
在昂科旗、攬境和探險者這三款純燃油車型中,發動機數據最差的也有220Ps和350N·m,從能力來看,滿足日常使用肯定是足夠了,相比探險者和攬境來說,昂科旗發動機對于油門踏板的響應會稍微慢一點,絕對動力的輸出也相對偏弱,而使用了縱置發動機布局并且排量更大的探險者,動力的輸出更有沖勁,甚至還有點激發腎上腺素的感覺。
電動機動力的響應要更為直接且快速,所以理想ONE無疑是這幾款車中最強的車型。漢蘭達的混合動力系統中,電動機的功率也不算小,237Ps和391N·m的能力也相當于一臺2.0T發動機了,所以初段加速十分給力,響應的速度也夠快,只是豐田的調校還是偏向線性,并不會激起太多駕駛的欲望。
在換擋平順性上,漢蘭達和理想ONE肯定是第一梯隊的,完全不會感受到變速箱的存在;其次是擋位最多的探險者,10AT的變速箱在日常使用中十分平順,連貫性和平順性表現都很好;使用了9AT的昂科旗和7DCT的攬境在一些情況下會有頓挫感,對舒適性有一定影響。
在底盤質感上,昂科旗和探險者表現的要更好一些,底盤的厚重感和扎實感都很好。漢蘭達和理想ONE稍差一些,漢蘭達的底盤表現很有扎實感,但厚重感稍有欠缺,整體韌性比較足,更傾向營造舒適的氛圍,而理想ONE的減振器比較硬朗,振動傳遞稍顯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底盤的厚重感和舒適性。攬境的表現就比較普通了,各方面表現相對平均,沒有高級感也談不上廉價,說不出哪里不好,但也找不出什么明顯優點。
SUV的消費者基本都是奔著舒適性和大空間去的,但總有一些消費者對駕駛樂趣還有一些渴望,在這五款車中操控感受最好的就是探險者和理想ONE了,不過兩款車的性格并不相同,探險者的舒適性不差,整體的操控感受相比于車身尺寸來說算是靈巧的,車身的動態響應也很快,跟手感很好。理想ONE因為使用了較硬的減振器,對于車身的支撐比較好,不會出現特別夸張的車身姿態,車身的響應速度在這次對比中也算是快的。
除了底盤質感之外,最能體現行駛品質的就是隔音表現了,昂科旗帶有ANS主動降噪系統,表現自然不必多說,探險者雖然身形龐大,但隔音用料比較扎實,體感表現也很好。理想ONE和漢蘭達在純電行駛時隔音表現都不錯,但當發動機啟動時,品質感就會有所降低,這種反差在理想ONE上表現得要更為明顯。
除了常規的體驗之外,這次我們還進行了5款車的ADAS對比體驗,從配置表上可以看到,這5款車都是帶有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的。在開啟方式上5款車的便利性也都不錯,操作都在一兩個按鍵之間。昂科旗的巡航速度最低可以設置為25km/h,而其他車型都是30km/h;在跟車距離上,理想ONE具備7級可調為全場最佳,昂科旗和漢蘭達僅有3級調節,比較基礎。在體驗車道保持的過程中,昂科旗一直無法識別道路標線,所以無法進行體驗車道居中和彎道減速功能,而在同一段路上,其他四款車都沒有出現識別困難的情況。在5款車中,理想ONE的ADAS使用體驗最好,昂科旗的體驗最差。
攬境剎車絕對優勢
● 加速測試
本次測試的環境溫度為25℃,對于車輛來說是比較適宜的溫度。其實這5款車我們之前都做過單車測試,對于加速能力心中還是有數的,不過為了更好的對比,我們這次除了按照常規方法測試之外,還模擬了日常生活滿載狀態下的加速能力。因為其中有7座和6座車型,所以這次滿載測試統一為六人,并且每次的坐次位置都相同,來保證公平。其中體感加速度最強的就是漢蘭達,一上來就能給人很強的推背感,但后段的加速能力就相對偏弱了。理想ONE在電量超過90%時,動力輸出優勢明顯,在5款車中成績最好,而電量低于20%時,0-100km/h加速成績衰減為8.87秒,中途加速的成績為2.9秒和5.5秒。
● 剎車測試
5款車的剎車配置基本相同,都是單向活塞的卡鉗配通風盤,在氣溫25℃的環境下,連續測試也沒有車輛出現明顯熱衰減的情況,整體成績比較穩定。滿載測試時,剎車成績的變化也都不算明顯,不過探險者讓人有些意外,滿載測試的成績比空載還要更好一些。從成績來看,攬境絕對是一枝獨秀,不到35米的成績在中大型SUV中可以用十分罕見來形容。這個項目中表現最差的是漢蘭達,不論是車身姿態還是制動力輸出都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 油耗測試
在油耗測試時,所有車輛都使用節能模式,因為理想ONE比較特殊,測試是在虧電狀態下進行的,模式為油電混動,增程器調整為節能模式。經過104.9公里的測試,最終五輛車的油耗成績如上表所示,漢蘭達再一次刷新了我們對于混動車型的油耗認知,5.1L/100km的油耗還不到探險者的一半。而探險者作為五輛車中油耗最大的車型其實也并不意外,畢竟排量和體重都不小。
我們還對理想ONE單獨進行了一次純電續航測試,將電池充滿后調整至純電優先模式,在增程器自動啟動時停止測試,這期間行駛的里程作為純電續航成績,測試路況與油耗測試一致。經過124.9km后,電池電量低于20%,增程器開始啟動。如果日常代步的里程在120km以內的話,那理想ONE只要每晚充電就可以了,基本不需要發動機的介入。2021款的理想ONE油箱容積達到了55L,純燃油續航可以超過700km,加上124.9km的純電續航,理想ONE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續航里程可以接近900km。
● 噪音測試
本次噪音測試5款車使用同一設備,行駛在同一路段,進行測試,在橫向對比中很有參考意義。在測試中,純電驅動的理想ONE因為沒有發動機的振動的噪音,所以在怠速和60km/h的狀態下比較有優勢,但如果發動機啟動的話,不論振動還是聲音對車內的影響都不小。昂科旗雖然體感噪音控制的很好,但因為測試儀可以檢測到ANS所發出的低效噪音的聲波,所以成績比較一般。而憑借扎實用料提升隔音的探險者,在這個項目中就比較有優勢了,特別是80km/h和120km/h行駛時,噪音水平都低于其他車型。
● 麋鹿測試
在麋鹿測試中,通過車速最低的是豐田漢蘭達,測試中車輛呈現出大幅度轉向不足,電子輔助系統介入比較生硬,車輛駛出B區后,才開始出現明顯的減速趨勢。排在第4位的是探險者,從A區進入B區時電子輔助系統便開始介入,進入B區后開始大幅降低車速。排在第3位的是理想ONE,進入B區后快速重心轉移時,輪胎抓地力、電子輔助系統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排在第2位的是昂科旗,因為裝配了一套抓地性能不錯的輪胎,彌補了一些動態方面的劣勢,車輛滑動很小,電子輔助系統只有輕微介入。排在第1位的是大眾攬境,電子輔助系統的介入時機很早,并且工作的持續性很好,力度適中。
漢蘭達遭遇上坡難
● 滑輪組測試
滑輪組的測試結果與我們之前的單車測試基本一致,昂科旗可以輕松通過所有的測試,攬境這次測試的表現也比較輕松,之前單車測試時出現的變速箱過熱情況,可能因為這次測試時的環境溫度只有25℃(之前測試溫度為30℃)所以沒有復現;探險者在單前輪有附著力的情況下無法脫困,漢蘭達和理想ONE在只有一個輪胎有附著力的情況下都無法脫困。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它們在實地越野中的表現。
● 場地越野項目
這次的實地越野我們并沒有對全部的項目進行測試,畢竟選車的目的是家用,所以我們挑選了三個有代表性的項目,分別是42°坡、20cm饅頭包和陡坡緩降。如果42°攀爬失敗的話,再進行一次36°坡的測試。
爬坡項目算是越野中最基礎的項目,主要考驗的就是扭矩輸出,在42°坡的項目中有兩輛車無法成功登頂,一輛是昂科旗,一輛是漢蘭達?紤]到本身的產品定位因素,昂科旗較小的接近角成為了爬坡的障礙,不過36°坡爬的還是非常輕松的,動力完全能夠滿足。而漢蘭達的表現就有些拉胯了,即便是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后輪所能獲得的動力都十分有限,在36°坡上都出現了前輪嚴重打滑的情況,無法繼續攀爬。需要單獨說明的是理想ONE的爬坡能力與電量的關系很大,電量在80%以上時,登頂42°坡非常輕松,當電量低于30%時,即便是36°坡也無法成功登頂。
在42°坡受限之后,昂科旗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饅頭包項目中失敗,雖然本身的四驅和限滑能力足夠優秀,但較小的接近角導致這些能力根本無處施展。理想ONE因為自身的限滑能力較差,在這種完全依賴輪間限滑的項目中失敗也是正,F象。在通過的三輛車中,攬境的表現最為輕松,限滑響應速度快,動力分配能力強,之前單車測試時出現的變速箱過熱保護,在本次測試中并沒有出現。
除了漢蘭達沒有陡坡緩降功能之外,其余四款車型都支持這項功能。在測試中,陡坡緩降的開啟足夠直接,介入也比較靈敏,除了探險者的速度控制有些偏快之外,其他的車型速度都比較合適。
● 訂車方式和提車周期
此外,我們也對五款車的訂車方式、提車周期和優惠情況進行了調查,以供參考。在訂車方式上,別克、大眾和福特這三個廠商還是只支持在4S店訂車,并不支持官方App和微信小程序訂車,更多新玩法與他們無緣。新勢力的理想支持官方App、微信小程序、官網和直營店等渠道訂車,其中最推薦大家到直營店訂車,因為我們從銷售人員這邊了解到,消費者在直營店訂車能得到更多的質保權益、商城積分和腳墊等,相對來說更有優勢。
提車周期方面,探險者現車最充足,各個配置基本都能覆蓋到,無需等待;昂科旗有少輛現車,訂車周期在半個月-一個月左右;理想ONE沒有現車,訂車周期在兩個月-兩個半月左右,比較特殊的情況是有的客戶訂車后又無法按時提車,如果您恰巧也喜歡這款車的顏色的話,可以提前提車,這個存在不確定性;攬境有少量現車,選好心儀的配置再訂車的話,需要等待兩個月-四個月;漢蘭達有少量現車,多為中配或高配車型,如果選擇訂車的話,最短半個月、最長六個月才能提車。
目前,除昂科旗有2.5-5.5萬元的現金優惠,其它四車均沒有優惠。漢蘭達的情況有些特殊,目前訂車的話是可以按廠商指導價訂,但是提車周期會比較長,如果不想等的話,4S店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加裝飾或者套餐,看來加價現象還是沒能在全新漢蘭達上完全避免。
● 二手車殘值率
相信很多人也很關心這五款車的二手車保值率如何,我們也專門邀請了資深的二手車評估師,對這五款車目前準新的狀態進行估值,也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來進行了5年后的預期殘值,這里的估值并非車商的收車價格,而是二手車市場的賣價。這其中漢蘭達因為是全新車型,評估師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估值。昂科旗、攬境、探險者價值變化都比較正常,理想ONE因為是新能源車,目前來看保值率會稍差一些,而漢蘭達的保值率雖然不低,但評估師表示因為市場對于雙擎車型的認可度不如燃油版,所以對保值率的預期不如老款2.0T車型。
全文總結:
豪華的昂科旗、均衡的攬境、省油的漢蘭達、扎實的探險者和先鋒的理想ONE,這是我對這5款車最終最簡單的評價,每款車主打的方向都有些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擁有超大的空間可以滿足家庭需求,它們的消費者也許是年輕的二孩兒奶爸,也許是將要用自駕旅行豐富退休生活的樂觀長者,好在他們都有自己明確的需求,而它們也有自己不同的方向,選擇并不算難。
隨著中大型SUV的價格走低,想要分走漢蘭達市場的可不只是之前的銳界、昂科威等中型SUV了,所以漢蘭達還能延續之前的熱銷嗎?我相信有不少消費者看到APP上的排產時間都有些猶豫了。這次對比的目的就是給大家推薦一些“高替”車型,花差不多的錢,有更高階的享受。至于大家是繼續等車還是選擇“高替”就看個人需求了。(圖/文/攝 汽車之家 索安國 張益嘉)
相關鏈接:
車型圖片 | ![]() | ![]() | ![]() | ![]() |
基本參數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廠商指導價 | 35.99萬 | 35.99萬 | 32.98萬 | 35.98萬 |
廠商 | 上汽通用別克 | 一汽-大眾 | 廣汽豐田 | 長安福特 |
級別 | 中大型SUV | 中大型SUV | 中型SUV | 中大型SUV |
能源類型 | 汽油+48V輕混系統 | 汽油 | 油電混合 | 汽油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上市時間 | 2021.08 | 2021.06 | 2021.06 | 2020.06 |
最大功率(kW) | 174 | 162 | 183 | 203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 | 425 |
發動機 | 2.0T 237馬力 L4 | 2.0T 220馬力 L4 | 2.5L 192馬力 L4 | 2.3T 276馬力 L4 |
電動機(Ps) | - | - | 237 | - |
變速箱 | 9擋自動 | 7擋濕式雙離合 | E-CVT無級變速 | 10擋手自一體 |
長*寬*高(mm) | 4981*1953*1726 | 5152*2002*1795 | 4965*1930*1750 | 5075*2004*1778 |
車身結構 | 5門6座SUV | 5門6座SUV | 5門7座SUV | 5門6座SUV |
最高車速(km/h) | 210 | 200 | 180 | 20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9 | 9.2 | - | 7.8 |
NEDC綜合油耗(L/100km) | 7.7 | 8.6 | 5.8 | 8.9 |
WLTC綜合油耗(L/100km) | 8.15 | 8.81 | - | -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 | - | - |
車身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長度(mm) | 4981 | 5152 | 4965 | 5075 |
寬度(mm) | 1953 | 2002 | 1930 | 2004 |
高度(mm) | 1726 | 1795 | 1750 | 1778 |
軸距(mm) | 2863 | 2980 | 2850 | 3025 |
前輪距(mm) | 1676 | 1704 | 1655 | 1703 |
后輪距(mm) | 1673 | 1719 | 1660 | 1705 |
接近角(°) | - | 18 | 18 | 22 |
離去角(°) | - | 19 | 22 | 23 |
最小轉彎半徑(m) | - | - | 5.7 | 5.9 |
車身結構 | SUV | SUV | SUV | SUV |
車門開啟方式 | - | 平開門 | 平開門 | 平開門 |
車門數(個) | 5 | 5 | 5 | 5 |
座位數(個) | 6 | 6 | 7 | 6 |
油箱容積(L) | 82 | 74 | 65 | 73 |
后備廂容積(L) | 222-883 | 357-942 | - | - |
整備質量(kg) | 2060 | 2160 | 2090 | 2056 |
最大滿載質量(kg) | - | 2670 | 2700 | 2541 |
發動機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發動機型號 | LXH | EA888-DKX | A25D | CAF488WQGA |
排量(mL) | 1998 | 1984 | 2487 | 2261 |
排量(L) | 2.0 | 2.0 | 2.5 | 2.3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自然吸氣 | 渦輪增壓 |
發動機布局 | 橫置 | 橫置 | 橫置 | 縱置 |
氣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氣缸數(個) | 4 | 4 | 4 | 4 |
每缸氣門數(個) | 4 | 4 | 4 | 4 |
壓縮比 | - | - | 14 | 10 |
配氣機構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馬力(Ps) | 237 | 220 | 192 | 276 |
最大功率(kW) | 174 | 162 | 141 | 203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000 | 4500-6700 | 6000 | 6000 |
最大扭矩(N·m) | 350 | 350 | 238 | 425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1500-4000 | 1500-4300 | 4200-4600 | 3500 |
最大凈功率(kW) | 169 | 162 | 141 | 201 |
發動機特有技術 | 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 | - | VVT-iE | - |
燃料形式 | 汽油+48V輕混系統 | 汽油 | 油電混合 | 汽油 |
燃油標號 | 95號 | 95號 | 92號 | 92號 |
供油方式 | 直噴 | 直噴 | 混合噴射 | 直噴 |
缸蓋材料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缸體材料 | 鋁合金 | 鑄鐵 | 鋁合金 | 鋁合金 |
環保標準 | 國VI | 國VI | 國VI | 國VI |
電動機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電機類型 | - | - | 永磁/同步 | - |
電動機總功率(kW) | - | - | 174 | - |
電動機總功率(Ps) | - | - | - | - |
電動機總扭矩(N·m) | - | - | 391 | - |
前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 | - | 134 | - |
前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 | - | 270 | - |
后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 | - | 40 | - |
后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 | - | 121 | - |
系統綜合功率(kW) | - | - | 183 | - |
驅動電機數 | - | - | 雙電機 | - |
電機布局 | - | - | 前置+后置 | - |
電池類型 | - | - | 鎳氫電池 | - |
電池能量(kWh) | - | - | - | - |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 - | - | - | - |
電池組質保 | - | - | 八年或20萬公里 | - |
快充功能 | - | - | - | - |
快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慢充時間(小時) | - | - | - | - |
快充電量(%) | - | - | - | - |
變速箱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擋位個數 | 9 | 7 | 無級變速 | 10 |
變速箱類型 | 自動變速箱(AT) |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DCT) | 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 | 手自一體變速箱(AT) |
簡稱 | 9擋自動 | 7擋濕式雙離合 | E-CVT無級變速 | 10擋手自一體 |
底盤轉向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驅動方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四驅形式 | 適時四驅 | 適時四驅 | 電動四驅 | 適時四驅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多片離合器 | 多片離合器 | - | 多片離合器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雙球節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五連桿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E型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昂科旗 2022款 652T 四驅Avenir艾維亞 6座 | 攬境 2021款 380TSI 四驅旗艦勝境版 | 漢蘭達 2022款 雙擎 2.5L 四驅尊貴版 7座 | 探險者 2020款 EcoBoost 285 四驅鈦金版 6座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盤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65/45 R21 | 265/45 R21 | 235/55 R20 | 255/55 R20 |
后輪胎規格 | 265/45 R21 | 265/45 R21 | 235/55 R20 | 255/55 R20 |
備胎規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