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毫無殺氣的萌物
[汽車之家 專業評測] 時代拋棄你時,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打。微風徐徐不一定是好天氣,你很可能處在風暴眼之中。在這個百舸爭流的新能源時代,有人劍指巨頭們身下王座,新勢力渴望重新洗牌、勇立潮頭。然而,巨頭們漸漸蘇醒了,戰局才剛剛開始。



在燃油車時代,大眾有太多經典車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桑塔納、荷爾蒙收割機寶來R、姐姐們最愛的甲殼蟲、男孩們的大玩具高爾夫R和回不去的比斯開藍。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便有了情懷。新能源來了,燃油車時代的一切情懷都失效了,沒了情懷的大眾ID系列,靠什么捍衛榮耀?

● 毫無殺氣的萌物
新能源時代的汽車設計猶如“群魔亂舞”,恕在下才疏學淺,有些車企的作品我實在欣賞不來。對于眼前這臺ID.3,無論你覺得好不好看,但起碼的五官端正它做到了。另外不得不提的是,ID.3和ID.4在歐洲的市場表現相當出色,銷量上一路領先,看來歐洲人對ID系列十分青睞。





作為MEB平臺的產物,ID.3在結構上與MQB明顯不同。拋棄了內燃機和變速箱,結構靈活性更高了。ID.3的前后懸都很短,軸距達到了2765mm,比高爾夫長了134mm,比加長軸距的速騰還要長34mm。由于底盤上布置了電池組,為了保證車內空間,車身高度來到了1568mm,但車身寬度僅有1778mm,這使得ID.3看起來又瘦又高,再加上圓潤的設計風格,它完全沒有半點攻擊性。




當年國產六代GTI也只給到17英寸輪圈,現今ID.3都用上20英寸大圈了,跟整車設計風格有很大關系。ID.3走的是呆萌可愛的路線,作為一臺以城市通勤為主要使用場景的新能源車,這種設計風格很討喜,配合最新的大眾品牌LOGO,對品牌形象年輕化很有幫助,不知道年輕消費者是否同意我的觀點。
2
車機居然完全不卡?
● 簡單干凈就好
與現今一些強調未來感的新能源車相比,ID.3的車內裝潢談不上科技與夢幻,車機系統、方向盤樣式在很多大眾燃油車上早就服役了,新鮮感不強。



儀表盤尺寸雖小,但顯示信息直接明了,是我喜歡的設計。我曾經瘋狂吐槽高爾夫和GTI上的車機系統,甚至認為這套車機毀了八代GTI。但到了ID.3上則是另一番景象,中控大屏幕十分流暢,開機速度、切屏速度、應用開啟速度都比燃油車上的同款系統要快上五年,達到了完全可用的水準。由此可見,大眾燃油車被區別對待了,為此我表示遺憾。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整體來看,ID.3的內飾簡單易用,功能區的劃分仍是燃油車的思路,很好上手。雖然用料算不上出色,但配色不流俗,給人精致感。
● 乘坐空間比高爾夫大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和大眾MQB平臺相比,MEB在空間上有著明顯優勢。ID.3雖然個頭不大,但車內乘員的腿部及頭部空間都很優秀,但受限于較窄的車身寬度,車內的橫向空間比較一般。另外,“祖傳”靠背角度還在,它實在是太直了,座墊也相對偏短,乘坐舒適性并不好,不適合長時間乘坐。
● 儲物格能放下單反相機



車內儲物表現可圈可點,前排中央通道處全被設計成了儲物格,甚至可以在開放式中央扶手箱內放下一部單反相機。后備廂常規容積比高爾夫大了5L,后排座椅靠背支持比例放倒,放些日常用品完全足夠,但若想搬個家恐怕就有點天真了。另外,低配車型的后備廂帶有12V電源,但該功能在高配上反而被取消了,這波操作令人費解。
大眾-大眾ID.3-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AH-100得分總表 |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空間 | 12.00 | 7.60 | (7.40) |
配置 | 7.00 | 5.80 | (5.35) |
工藝質量 | 3.00 | 2.80 | (2.65) |
人體工程 | 5.50 | 3.60 | (3.30) |
兒童座椅 | 1.00 | 0.90 | (0.90) |
車內噪音 | 1.50 | 1.50 | (1.35) |
噪音感受 | 1.00 | 0.80 | (0.80) |
總分 | 31.00 | 23.00 | (21.75) |
AH-100 得分 | | 18.50 | (17.50)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5.00%) |
可以看到,ID.3的空間表現高于同級別平均得分,這也印證了主觀感受。不過,由于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較直且座墊稍短,后排乘客的坐姿并不舒適,從而在人體工程方面有扣分,但放在同級來說仍舊是高出平均分的。
3
沒了內燃機 依舊有德味
● 沒了內燃機 依舊有德味




作為一個傳統車廠,大眾與造車新勢力的差別還是蠻大的。ID.3沒有夸張的加速表現,但加速踏板非常跟腳,動力響應迅速且線性,體感上不會給人絲毫的不適感。我最滿意它在堵車時表現,低速蠕行時出力順滑,加速和剎車踏板的初段力度很友好,回饋細膩可控,給好評。


ID.3帶有多種駕駛模式,不同模式間動力踏板初段響應的標定幾乎沒有差別,即便在經濟模式也能得到快速響應,與傳統燃油車的標定邏輯不太一樣。運動模式下動能回收力度明顯增強,但相比于B擋而言會稍弱一些,B擋的動能回收力度最強,但并不足以實現單踏板操作。



底盤表現同樣出色,前后橋比較一致,不僅濾振能力強,初段也有不錯的支撐性,懸架緊致柔韌,是德國車應有的表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D.3的最小轉彎半徑僅有5.05米,在市區中掉頭、轉彎極為方便。

相比傳統內燃機而言,電動車在NVH方面有先天優勢。在市區工況下,ID.3車廂內的靜謐性非常好,風噪、胎噪都很輕微。不過,上了高速公路后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時速超過100km/h后,風噪呈現出幾何式增長,A柱及外后視鏡附近的噪音很明顯,胎噪表現還不錯。

新能源車常以駕駛輔助作為賣點,這也逐漸成了新世代汽車的基本配備。ID.3帶有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并線輔助、交通標志識別等功能。在開啟全部功能后,可實現L2級駕駛輔助。剎車和加速的速率比較均勻,不會有突兀不適感。車道保持的表現比較一般,它無法讓車輛保持在車道中央,而是在車輛快要接近車道線時進行糾正,力度較為突兀,該功能改名叫車道糾偏或許更合適。

拋棄了復雜的內燃機及傳動機構,電動時代的汽車真的沒有區別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即便動力系統簡化,但標定和調校上的差異仍然是巨大的。ID.3的駕駛感受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它的出力漸進性、底盤舒適性及較小的轉彎半徑實在可圈可點,高速時的風噪控制算是它為數不多的槽點。
大眾-大眾ID.3-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AH-100得分總表 |
智能化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主動安全 | 5.50 | 4.80 | (4.65) |
多媒體系統 | 3.50 | 2.50 | (2.80) |
總分 | 9.00 | 7.30 | (7.45) |
AH-100 得分 | | 16.20 | (16.60)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0.00%) |
在智能化評價方面,ID.3的主動安全系統扣分項在于車道保持功能,它更像是車道糾偏,很難將車輛始終保持在車道中央,因此扣了分數。多媒體系統方面,雖然它的表現比自家燃油車好一些,但在功能豐富度及菜單設計上仍舊談不上領先。
4
鼓剎真的不行?
● 加速測試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性能測試時電量維持在90%以上。ID.3的起步響應非?欤喬]有任何打滑,最好成績8.01秒,跟動不動就4、5秒的新勢力電動車自然是無法相比的,但對于日常使用來說,這個加速能力完全夠用了。相較于高爾夫,加速性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 剎車測試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ID.3制動力的釋放非常線性,踏板初段有小幅度虛位,腳感良好。后置后驅車型在制動過程中重量分配更均勻,四條車輪的附著力更為平衡,沒有出現橫向側擺。最終它的成績為36.05米,非常搶眼。
大眾ID系列的后鼓剎是很多人質疑的地方,為了驗證它的表現,我將原有的連續十次制動測試提升至二十次。經過高強度測試后,結果可能會讓一些人失望,ID.3的制動距離始終保持在36、37米左右,非常穩定,剎車系統幾乎沒有熱衰減。我們測試時的外界氣溫在8℃左右,對于剎車系統是比較有利的溫度,因此僅代表在這一氣溫下的測試結果。總體而言,既然能應對高強度測試,滿足絕大多數人日常使用自然是沒問題的。
● 噪音測試



體感與實測噪音數值基本一致,ID.3在80km/h以下的車內噪音比較好,但車速來到120km/h后有明顯遞增,雖然65.8分貝的數值比標準值低一些,但由于胎噪控制的相對較好,又少了內燃機運轉噪音的陪襯,此時的風噪顯得尤為搶眼。
● 麋鹿測試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1760kg的自重配合215mm的輪胎寬度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并不容易。在輪胎溫度較低時車輛的轉向不足比較明顯,隨著輪胎溫度的攀升,底盤給到的反饋也變得游刃有余。ESC的標定并不像很多“買菜車”那樣激進,可以很順滑的幫助駕駛員轉向。在ESC的幫助下,輪胎寬度仿佛增加了20mm,說明ESC的細膩度很高。當然,如果將胎寬增加到225mm或235mm,相信表現會更好,但勢必又會影響到能耗了。ID.3最終的麋鹿成績為70.9km/h,稍遜色于高爾夫。
● 繞樁測試

ID.3的底盤表現在該級別車型里算是扎實,調校的非常韌性,可以很好的做重心轉移的疊加。同時,ESC能給駕駛員較為寬泛的操控區間。當然,1760kg的自重讓這臺車很難獲得像高爾夫那樣的靈活身姿,負重感比較明顯。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在了解了ID.3的駕駛特性后,可以獲得比較順滑的繞樁體驗,樁間姿態較為流暢。不過,從體感上來講,轉向系統給到的路感回饋少之又少,缺少了傳統內燃機在轉速上的回饋,動力感受也不太直接,的確很難讓人產生駕駛欲望。
大眾-大眾ID.3-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AH-100得分總表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發動機 | 8.00 | 5.60 | (5.80) |
變速箱 | 5.00 | 5.00 | (4.90) |
轉向 | 3.00 | 2.30 | (2.15) |
行駛舒適性 | 3.00 | 3.00 | (2.2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0.00) |
車身參數 | 2.50 | 0.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0.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30 | (3.05) |
總分 | 33.00 | 19.20 | (18.10) |
AH-100 得分 | | 14.50 | (13.75)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5.00%) |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剎車 | 5.00 | 4.90 | (4.25) |
電子輔助 | 2.00 | 1.30 | (1.45) |
視野 | 1.00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 | 0.80 | (0.70) |
總分 | 9.00 | 8.00 | (7.40) |
AH-100 得分 | | 14.24 | (13.12)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16.00%) |
先來看動態評價,ID.3的加速成績為8.01秒,單從數據來看比較一般,因此失掉了一些分數。其它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作為一臺家用車來說拿到了不錯的分數。在安全性評價上,ID.3的剎車成績拿到了滿分,但踏板腳感初段有小幅虛位,所以扣掉了0.1分。
5
電動車要的就是持久
● 城市低速續航測試
大眾ID.3配備的是容量為57.3kWh的三元鋰電池,工信部給出的NEDC續航里程為430km,百公里耗電量為13.9kWh/100km。以2021年的標準來看,430km的續航里程實數一般,實際表現會不會有驚喜呢?

續航測試采用EV AH-100標準,測試前將空調調至23℃暖風,將駕駛模式選為經濟模式,同時選擇動能回收力度最強的B擋行駛全程。



先來看看城市低速續航,全程共行駛103km,平均時速為32km/h,共消耗15.56kWh電量。經過計算,它的百公里電量消耗為15.1kWh/100km,按照其57.3kWh的電池容量來計算,續航里程為379.5km,表現比較一般。在日常使用中,如果每天的通勤距離低于50km,一周一充基本可以滿足上下班代步需求。當然,如果在工作地或家中有充電條件的話,自然不必充電焦慮。
● 城際高速續航測試

再來看看高速續航表現,測試時的車輛狀態(空調、駕駛模式及擋位)與城市低速續航測試相同。最終共行駛215km,平均時速為90km/h,共消耗40.96kWh電量,經計算其百公里電耗為19.05kWh/100km,再按照57.3kWh的電池容量計算,ID.3的高速續航里程為300.8km。

雖然實測續航表現比較一般,但ID.3的充電速度是真的很頂。經過測試,在國家電網的直流電快充樁上,在充電電流110A左右時,從30%-80%的充電速度僅需33分鐘,表現很不錯。這里也要說明,不同充電樁在不同時段的直流電充電速度會存在一定差異,從而影響充電速度。

根據實際續航測試成績,我們按照城際高速(35%)+城市低速(65%)的比例,計算出大眾ID.3的綜合續航成績為351.7km,相比標稱430km的NEDC續航里程來說差不多是8.2折水平,續航表現中規中矩。另外,ID.3可選裝熱泵空調,價格為9000元,這對于一臺不足20萬元的車型來說并不算小數目。如果你只在市區使用,又有不錯的充電條件,那的確沒必要選裝。相反,如果你想適當降低里程焦慮且資金充裕的話,熱泵空調值得擁有。
大眾-大眾ID.3-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AH-100得分總表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3.00 | (3.13) |
環保 | 13.00 | 5.90 | (8.05) |
總分 | 18.00 | 8.90 | (11.18) |
AH-100 得分 | | 6.86 | (8.68)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14.00%) |
6
電動車玩漂移?
● 這家伙居然能漂移?
盡管是后置后驅,但它呆萌的神態及電動車的身份,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對它有“非分之想”。然而,測試就此結束實在有點無趣,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


ID.3的最大扭矩只有310!っ祝瑓挡⒉桓,但好在輪胎寬度只有215mm,如果換成245mm恐怕就很難甩起來了。起漂前,適當帶一些車速畫圓,找準時機立刻將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時猛打方向,車尾便會開始滑動。

滑起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維持。在極限狀態,ID.3的懸架支撐性不強,加上接近1.8噸的自重,動態時有比較明顯的重量轉移。由于沒有LSD的加持,明顯感覺到內側車輪嚴重打滑,動力輸出不穩定。另外,ID.3的轉向、底盤都稍顯模糊,我時常覺得自己在“和面”。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高爾夫沒做到的事,ID.3做到了。這是我第一次用電動車漂移,體感上與燃油車有不小區別,我積極去適應它,精神高度集中,努力依靠慣性來保持甩尾姿態,緊張又有點小刺激。
●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用ID.3漂了幾個大圈,我還在意猶未盡,滾滾濃煙告訴我輪胎的狀態不太樂觀。把車停好后,我立刻下車檢查,眼前的一幕超出預料。快樂總是短暫的,剩下的,是無盡的賢者時間。


ID.3的輪胎規格比較少見,是典型的新能源節能取向,R20的輪胎,寬度卻只有215mm。我們找遍了各大電商平臺都沒有找到原廠胎,隨即給北京本地的4S店打電話,由于ID.3上市不久,問了十余家4S店均無現貨。無奈之下,我們AHRT車隊經理王濤幫了大忙,聯系到上海的一家輪胎店,連夜發來兩條普利司通搏天族同規格輪胎,但并非自修復輪胎。



ID.3高配車型的輪胎價格不低,普遍在1500-2000元左右/條,對于想要購買ID.3高配的消費者來說,這部分的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在此,我們也希望4S店能盡量備足貨源,以打消車主們的顧慮。
● 一臺不錯的小車 但并不適合所有人

很明顯,如今的電動車已經分成兩個派系:以大眾、奧迪、寶馬等傳統車廠為主的保守派,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激進派。保守派有著幾乎所有傳統大廠的顧慮,步子不敢邁太大,在科技感和創新性上優勢不大,但在機械素質、工藝、標定上仍有著巨大優勢。反觀激進派,它們的造車理念更加天馬行空,營銷手段五花八門,旗下車型越來越像電子產品,有看點有噱頭,但未必好使。
如果傳統燃油車是0、新勢力造車是10的話,大眾ID系列更像是5,它如同一臺改變了能源形式的傳統汽車。它沒有酷炫大屏幕或是能對話的“機器人”,不過,它把一臺汽車該做的分內事做到了同級頂尖,或許這就是傳統企業對新能源的理解。
回到產品層面,雖然ID.3沒有太多噱頭,但它在行駛表現上給人物有所值的感覺。底盤質感出色,開起來舒服,對于汽油車的用戶來說,它是一臺非常容易上手的新能源車。至于不足,我認為是一些小細節,比如車窗升降、后排座椅靠背等。續航方面,它在同價位中確實沒有優勢,大眾在這方面還要加把勁。
ID.3屬于小而精的產品,是為城市代步而生的,如果你家里有一臺尺寸較大的燃油車,不需要考慮全家出行、遠行這種使用場景,那么買一臺ID3上下班通勤是非常合適的。相反,如果你家里只有這一輛車,使用場景更多元復雜的話,ID.3顯然是不合適的,你應該去買尺寸更大、續航更長的產品。(文/圖/攝 汽車之家 鄭雷 協助 謝玥 視頻:汽車之家視頻中心 技術指導 王濤 林琦 德國分站同事)
● EV AH-100得分總表
大眾-大眾ID.3-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AH-100得分總表 |
舒適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空間 | 12.00 | 7.60 | (7.40) |
配置 | 7.00 | 5.80 | (5.35) |
工藝質量 | 3.00 | 2.80 | (2.65) |
人體工程 | 5.50 | 3.60 | (3.30) |
兒童座椅 | 1.00 | 0.90 | (0.90) |
車內噪音 | 1.50 | 1.50 | (1.35) |
噪音感受 | 1.00 | 0.80 | (0.80) |
總分 | 31.00 | 23.00 | (21.75) |
AH-100 得分 | | 18.50 | (17.50)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5.00%) |
動態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發動機 | 8.00 | 5.60 | (5.80) |
變速箱 | 5.00 | 5.00 | (4.90) |
轉向 | 3.00 | 2.30 | (2.15) |
行駛舒適性 | 3.00 | 3.00 | (2.20) |
四驅系統 | 5.00 | 0.00 | (0.00) |
車身參數 | 2.50 | 0.00 | (0.00) |
牽引力 | 2.50 | 0.00 | (0.00) |
行駛穩定性 | 4.00 | 3.30 | (3.05) |
總分 | 33.00 | 19.20 | (18.10) |
AH-100 得分 | | 14.50 | (13.75)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5.00%) |
安全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剎車 | 5.00 | 4.90 | (4.25) |
電子輔助 | 2.00 | 1.30 | (1.45) |
視野 | 1.00 | 1.00 | (1.00) |
氣囊數量 | 1.00 | 0.80 | (0.70) |
總分 | 9.00 | 8.00 | (7.40) |
AH-100 得分 | | 14.24 | (13.12)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16.00%) |
經濟性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質保與售價 | 5.00 | 3.00 | (3.13) |
環保 | 13.00 | 5.90 | (8.05) |
總分 | 18.00 | 8.90 | (11.18) |
AH-100 得分 | | 6.86 | (8.68)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14.00%) |
智能化評價 | 分值 | 得分 | (同級別平均得分) |
主動安全 | 5.50 | 4.80 | (4.65) |
多媒體系統 | 3.50 | 2.50 | (2.80) |
總分 | 9.00 | 7.30 | (7.45) |
AH-100 得分 | | 16.20 | (16.60) |
AH-100 得分(計算規則:得分/總分x100x當前模塊權重20.00%) |
AH100總得分 | 100 | 70.30 | ( 69.65) |

7
配置挺高 不妨來看看
車型圖片 |  |
基本參數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廠商指導價 | 17.3888萬 |
經銷商報價 | |
廠商 | 上汽大眾 |
級別 | 緊湊型車 |
能源類型 | 純電動 |
上市時間 | 2021.10 |
NEDC純電續航里程(km) | 430 |
快充時間(小時) | 0.67 |
慢充時間(小時) | 8.5 |
快充電量百分比 | 80 |
最大功率(kW) | 125 |
最大扭矩(N·m) | 310 |
電動機(Ps) | 170 |
長*寬*高(mm) | 4261*1778*1568 |
車身結構 | 5門5座兩廂車 |
最高車速(km/h) | 16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官方0-50km/h加速(s) | 3 |
實測0-100km/h加速(s) | 8.01 |
實測100-0km/h制動(m) | 36.05 |
實測續航里程(km) | 379.5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首任車主質保政策 | - |
車身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長度(mm) | 4261 |
寬度(mm) | 1778 |
高度(mm) | 1568 |
軸距(mm) | 2765 |
前輪距(mm) | 1548 |
后輪距(mm) | 1525 |
接近角(°) | 16 |
離去角(°) | 19 |
車身結構 | 兩廂車 |
車門開啟方式 | 平開門 |
車門數(個) | 5 |
座位數(個) | 5 |
后備廂容積(L) | 385-1267 |
整備質量(kg) | 1760 |
電動機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電機類型 | 永磁/同步 |
電動機總功率(kW) | 125 |
電動機總功率(Ps) | -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10 |
后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125 |
后電動機最大扭矩(N·m) | 310 |
驅動電機數 | 單電機 |
電機布局 | 后置 |
電池類型 | 三元鋰電池 |
電芯品牌 | 寧德時代 |
電池冷卻方式 | 液冷 |
NEDC純電續航里程(km) | 430 |
電池能量(kWh) | 57.3 |
電池能量密度(Wh/kg) | 170 |
百公里耗電量(kWh/100km) | 13.9 |
電池組質保 | 八年或16萬公里 |
快充功能 | 支持 |
快充功率(kW) | 100 |
快充時間(小時) | 0.67 |
慢充時間(小時) | 8.5 |
快充電量(%) | 80 |
變速箱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擋位個數 | 1 |
變速箱類型 | 固定齒比變速箱 |
簡稱 | 電動車單速變速箱 |
底盤轉向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驅動方式 | 后置后驅 |
四驅形式 | - |
中央差速器結構 | -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架類型 | 五連桿獨立懸架 |
助力類型 | 電動助力 |
車體結構 | 承載式 |
車輪制動 | 大眾ID.3 2021款 1st Edition ID.初見版 |
前制動器類型 | 通風盤式 |
后制動器類型 | 鼓式 |
駐車制動類型 | 電子駐車 |
前輪胎規格 | 215/45 R20 |
后輪胎規格 | 215/45 R20 |
備胎規格 | 無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