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西班牙南部是個多山地區,這里的路面質量很高而且車道寬闊,充足的光熱能讓超跑輪胎很快找到最佳的抓地力,所以精心選擇的山路和一條起伏迷幻的賽道,是體驗全新邁凱倫Artura的最佳搭檔。
外觀設計:線條流暢、表現流動的美
形似邁凱倫車標樣式的設計把前大燈和進氣口巧妙地連在了一起,車頭下方的大尺寸進氣口內,充滿了散熱器和導流設計,它能分別把分氣流導入車輪和散熱器,確保給電池、變速箱、空調、剎車等提供充足的散熱。
標志性的蝴蝶門設計得到保留,上翻的車門不僅是個“吸睛”的設計,它的實用性更為突出,完全打開車門僅需48厘米的空間,即使出入狹窄的車位也會很紳士很從容。車身側面的進氣口內部分為兩個結構,一部分空氣被引入發動機,另一部分則通向散熱器。由于沒有擾流板的存在,Artura少了一份張揚,多了一絲柔美。車尾的擴散器占據了相當大面積,高高的雙排氣管只能布局在纖細的尾燈之間,簡單而又充斥著暴力。
全新Artura秉承了邁凱倫的超輕設計理念,從外部車身、內部結構到動力總成,無處不存在著“偷輕”概念。在加入電池組和電動機后,它的整備質量也僅有1495公斤(干重1395公斤)。那么減掉的重量都是從哪里“偷”來的呢?車身方面,前擋風玻璃采用更薄的技術;車尾鋁質覆蓋件是一個整體,由整塊鋁板沖壓而成,僅重14.9公斤,它“偷”去了因焊接或者連接結構而產生的重量。前19后20英寸的鍛造輪圈,讓簧下質量減少了10公斤。
內部結構方面,Artura是首款采用輕量化碳纖維構架的車型,全新的碳纖維構架包括了單體殼座艙、帶鋁質防撞梁和后副車架的底盤以及以太網電氣化構架。碳纖維單體底盤僅重82公斤。而用于新架構下的通信線纜,重量降低了10%,體積更是減少了25%。內飾的很多地方:油門、剎車踏板、轉向燈開關等等,也都做了鏤空處理。
動力總成方面,全新開發的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較以前的V8輕了足足50公斤。纖薄的電動機被安置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它僅重15.4公斤,還不到邁凱倫P1電機重量(38公斤)的一半,而功率密度提升了33%。所以以上就是新車在增加130公斤的混動部件后,仍能達到標準超跑體重的奧秘。
邁凱倫全新的高性能混合動力系統由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電動機、電池組和8速雙離合變速箱組成。代號M630的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585馬力,最大扭矩585牛?米,氣缸夾角為120度,雙渦輪增壓器布置在氣缸夾角內。相比早前的V8發動機,重心降低了40毫米,長度縮短了190毫米,所以也為電池組的布局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發動機缸蓋和缸體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核心構件,這項技術是從F1賽車下放而來。精密的加工技術可制造氣缸間微型冷卻液通道,直徑僅2毫米,可確保精準、高效的冷卻。
布置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電動機非常小巧,但它卻能提供95馬力及225牛?米的扭矩。發動機加電動機的綜合功率達到680馬力和720牛?米(最大功率與扭矩并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系統共同輸出時的綜合效果),0-100km/h加速僅為3秒。在7.4千瓦時電池的加持下,Artura的純電續航里程達到了31公里(WLTP標準)。這與超輕的自重和高效的傳動系統密不可分。全新的8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不僅尺寸小巧,還創新的取消了倒擋齒輪組,倒擋功能則由電機反轉實現。
按下啟動開關后,并沒有發動機的轟鳴,系統默認是純電模式,此時拉動升擋撥片就可以出發了。此時的Artura可以安靜的出入住宅區,穿梭于城市,你能聽到的僅僅是輪胎摩擦地面的聲音。駛上快速路,它能順暢地加速到120公里/小時(純電最高時速130公里/小時)。在純電駕駛的過程中,你能輕微感受到動力是經由變速箱傳遞的,因為偶爾在滑行減速時,變速箱減擋會產生輕微闖動。但這并不會讓人引起太多注意,懸架和轉向傳遞給駕駛者的路感要多得多。
讓我很高興的是,邁凱倫現在還保留著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它能提供的路感反饋是普通電子助力不可比擬的。可以說我很久沒有摸到如此真實的方向盤了,無論低速還是高速,它都能夠提供準確的反饋。漸漸行駛進山,我跳過了舒適模式,直接將駕駛模式調到運動,調節按鈕在儀表右側,你可以手不離方向盤用手指直接操作。液晶儀表的顯示變回傳統的圓形刻度,此時能量回收提示也變得更高。此模式下油門響應非常積極,配合電動機的介入,可以說車輛油門是零遲滯。轉速在3000rpm時聲浪開始變得暴躁,6000rpm以上時開始高歌,強大的加速度一直把你死死地按在桶椅中。8速雙離合變速箱在低于7000rpm時換擋都異常平順絲滑,換擋時長僅有200毫秒。但如果換擋轉速再升高(極限換擋轉速為8200轉),變速箱就會故意營造一種沖擊感,好似在模仿序列式變速箱的工作效果。
在儀表左側的同樣位置則是底盤及ESC設置。減振器在舒適模式下能很好的過濾細小振動,此時你就像駕駛一臺GT跑車舒適地巡航,而換到運動或者賽道模式后,減振器明顯收緊,側向支撐進一步加強。主動減振器實時收集轉向角、車速、橫向加速度等信號,并在2毫秒內分析完這些數據并反饋給減振器做出調節。
邁凱倫為我們精選了一條很有意思的賽道,它坐落在山里。這里沒有明顯的大直道,反而是上下起伏的彎角特別多,而且有很多“盲彎”。在這里,我才體會出輕量化所帶來的的巨大優勢。起初,我對前輪僅有235毫米寬是帶有懷疑的,因為即使是400馬力的房車,前輪至少會再寬上10毫米,否則就會頻繁推頭。但這是一輛680馬力的超跑,所以開始熱身圈時我跑得很保守。但三個彎之后,我逐漸明白了,因為很輕的車頭,讓前輪的負荷很小,所以僅僅235毫米寬的倍耐力P ZERO CORSA輪胎能帶給車頭很棒的指向。此時后輪295毫米的寬度輪胎也讓我更加自信,所以出彎時的開油點也越發提前。
隨著每一圈速度的提升,我的剎車點也開始越來越晚,因為前6后4活塞的碳陶制動系統不會產生任何衰減跡象,官方給出的100km/h-0的剎車成績僅有31米。車頭的強制通風管也會給390毫米的前盤進行降溫(后盤380毫米)。更難能可貴的是,以往碳陶制動系統在冷車或高溫時產生“吱吱”聲,在邁凱倫這里好像不存在,它會一直保持著“紳士”風度。
如果長按ESC按鈕,在中控菜單里還能找到一個有趣的漂移選項。根據車身橫移角度,你可以進行15級設定,1級最小只會輕微滑動,15級最大可以讓車超過45度的漂移,而這一切會由ESC系統和電子差速鎖共同控制,即使是個初學者,也能輕松完成漂移。不過略顯遺憾的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賽道早早就關閉了,我對Artura的賽道體驗也停留在了第三圈。
在標準配置單中你會驚奇的發現Artura居然有電動座椅、電動調節轉向柱以及座椅加熱(選裝舒適座椅)。但是我更推薦Club sport座椅,因為它的包裹和支撐性更好而且更輕(較舒適座椅輕9.5公斤),一體式的桶椅采用更輕的碳纖維骨架,它的靠背角度雖然固定,但是也可以整體電動調節座椅的俯仰角,即使你身高達到1.93米,合理的坐姿也能讓你舒適地駕駛。前橋抬升系統也是標配,能讓出入車庫更加方便。而選裝菜單中,帶可切換跟隨模式的智能自適應巡航系統、360度全景影像,12揚聲器的B&W音響,都是同級產品難以見到的配置。
倍耐力此次與邁凱倫合作,為Artura特別定制了三款輪胎。普通P ZERO適合日常使用,P ZERO CORSA為公路和賽道設計,P ZERO WINTER則適合冬季使用。它們都能發揮Artura的最佳性能。與此同時,倍耐力還帶來了全新的胎壓監測系統:倍耐力Cyber Tyre®系統。胎壓監測芯片在每條輪胎內部,而不是安裝在氣門嘴處,它能更準確的測量胎溫。系統的軟硬件集成在了電控系統內部,這樣就有了更快和更準確的數據流,即使停車的時候也能實時監測。
總結:綜合性能出色,但對手過于強大
全新邁凱倫Artura在性能和配置上確實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售價也更具有優勢,但它的直接競爭對手有著150馬力的優勢和難以抗拒的品牌光環,這不得不讓邁凱倫的工程師眉頭一緊。(文/汽車之家海外撰稿人 圖/編譯 侯云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