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測試
本次參與測試的宋PLUS電動機的總功率160kW,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4kW,搭載的是E-CVT變速箱,驅動形式為前驅。輪胎型號為錦湖輪胎 SOLUS HS63,是一款主打燃油經濟性以及舒適性的輪胎,尺寸為235/50 R19。
0-100km/h加速測試環節,我們將車輛駕駛模式調整為運動,電子穩定系統處于開啟狀態,驅動模式為HEV,在10次連續測試中最快的加速成績為8.02秒,起步階段車頭微微上揚,動力沒有延遲,加速全程方向無跑偏現象,動力也非常連續,沒有明顯的中斷感。同時我們也測試了車輛在EV模式下的加速能力,普遍會比HEV模式下的加速成績慢一秒左右,EV模式下全力加速時,發動機會在時速30km/h左右介入,但是在發動機介入之前,體感上會比HEV模式下的全力加速慢一些。
★ 制動測試
測試中車頭前傾程度中等,制動踏板行程適中,ABS介入及時,輪胎抓地力表現一般,制動時方向沒有明顯跑偏,10次連續全力制動后最好與最差成績的差值為3.99米,沒有出現熱衰減情況。
★ 0-400米加速測試
0-400米加速測試更為考驗車輛的持續加速能力,在這一環節中,車輛表現的并不亮眼,電動機的幫助會隨著速度的上升越來越薄弱,直到后半程徹底感受不到。最終沖線成績為15.69秒,尾速146.55km/h。
★ 麋鹿測試右后輪都離地啦!
比亞迪宋 PLUS在麋鹿測試中整體感受與宋L接近,動態表現都更像歐洲車企調校出的SUV車型,既靈敏又有一定質感,但同樣的輪胎問題也困擾著它,受輪胎抓地力的影響,車輛在從A區進入B區時轉向的準確性不佳,同時,車輛進入B區后會呈現出比宋L更為嚴重的轉向不足,但也因此,輔助系統介入的強度會有所增加,在B區后半段車速會得到相對更好的控制,進入C區也輕松很多,最終測試成績74.7km/h。
★ AEB假車防追尾測試
AEB靜止假車防追尾測試中,宋PLUS在10—70km/h速度下,均能夠成功避免碰撞,并伴隨聲音、圖像提示,其中在30km/h以下的速度進行測試時,車輛識別較晚,制動力度較重,上升至其他速度級時,識別時機會提前,制動力度也會變柔和。需要強調的是宋PLUS在70km/h的時速進行測試中,車輛并不會完全剎停,而是選擇在速度降至5km/h以下時松開剎車,將車輛還給駕駛員,此時與假車的距離足以駕駛員介入剎停,所以我們算它通過。
★ AEB鬼探頭測試
在AEB鬼探頭測試中,宋PLUS在10—50km/h速度下,能夠成功避免碰撞,同時帶有聲音、圖像提示,識別較晚,需要更大的制動力度,體感上比較緊急。而當速度上升至60km/h時,車輛面對橫穿假人,只有聲音和圖像提示,沒有任何制動反應,最終與假人發生碰撞。值得表揚的是,宋PLUS在AEB觸發時會自動開啟行車記錄儀并單獨保存過程錄像,直至手動關閉錄像,有效降低了事故扯皮的風險同時也提高了取證的效率。
★ 純電跑干測試
2025款比亞迪宋PLUS DM-i 112KM 尊榮型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為112公里,測試前我們將空調設置為23°C自動,駕駛模式為經濟,驅動模式為EV模式,測試中經歷高速道路、城市擁堵道路等路段,最終平均時速為31.6km/h,電量剩余14%時發動機強制介入,最終測得該車純電續航里程為122.4公里,CLTC純電續航達成率109%。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DM5.0與DM4.0的強制EV模式有差異,DM4.0是只要長按即可進入強制EV模式并且不會限速行駛,而DM5.0的車型強制EV主要是給駕駛員提供低電量狀態下持續用電不用油的需求,所以目前DM5.0必須在電量25%以下才能進入強制EV模式且進入后會限速50公里/小時行駛。
★ 饋電油耗測試
饋電油耗測試從電量14%開始,駕駛模式為經濟模式,驅動模式為HEV,空調設置不變,經歷了高速、擁堵等路況,車輛在行駛了125.7公里,平均車速為30km/h,共加注92號汽油5.21升,電量從14%反充至21%。最終我們測得車輛饋電油耗為4.1L/100km。
續航測試結束后,我們使用額定功率為180千瓦的充電樁給車輛進行充電,30-80%的充電用時長為23分鐘,從電量14%充到100%,共充入電量17.85度,計算得出車輛的平均電為14.58kWh/100km。
★ 總結
經過這次全面的測試不難看出,比亞迪宋PLUS無疑是一位六邊形戰士,這也是他常年位于同級車型銷量榜前三甲的原因之一。從饋電油耗成績來看,此次DM5.0的加持無疑再次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但這對于宋PLUS DM-i來說只是一次錦上添花,所以我們說回價格,以中配車型為例,2025款宋PLUS DM-i的終端優惠在4000元左右,2024款宋PLUS DM-i的終端優惠為20000元左右,但是別忘了,新款車型在指導價格上就已經貴出6000元了,所以如果您對新款車型配置以及精益求精的燃油經濟性沒有剛需的話,也許現在就是抄底老款的好時候。ㄎ/圖 汽車之家 郭銘陟 攝/之家實測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