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
隨后我們來到封閉測試場地,來對車輛的性能進行全面測試。可以預見的是由于車輛家用舒適的取向,動力表現一定不會非常激進,不過我們依然非常關注車輛在實際測試中的表現,也希望能獲取真實的測試數據,在實際用車時您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在0-100km/h加速測試環節,搭載DM5.0混動系統的比亞迪宋L DM-i(參數|詢價),配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74kW,電動機峰值功率160kW,峰值扭矩260N·m,驅動形式為前驅。連續十次測試中,宋L DM-i0-100km/h加速最好成績7.95秒,同官方7.9秒的成績非常接近,最好和最慢成績之間差值為0.22秒,加速初段較為柔和,發動機介入后動力迎來短暫爆發,車速超過60km/h后加速度有減弱的趨勢。相比宋PLUS DM-i,宋L DM-i更大的整備質量和相同的官方加速成績可見在動力層面誠意滿滿。
在3次0-400米加速測試中,起步初段表現一致,加速響應以平順為主,中后段動力輸出相比初段稍弱。最終車輛最快用時為15.88秒,400米的尾速為145.02km/h。
連續制動測試中,宋L DM-i的100-0km/h制動成績為37.81米。測試中,車身出現小幅前傾,制動踏板行程適中,ABS介入時機適中。來自錦湖的SOLUS輪胎抓地力表現正常,全力制動時,方向沒有出現擺動。但從第五腳開始,制動系統發生輕微的熱衰減,制動成績也逐步來到了40米上下。
麋鹿測試
麋鹿測試中,比亞迪宋L DM-i的動態表現更像一臺歐洲車企調校過SUV,既靈敏又有一定質感,但受輪胎抓地力的影響,車輛在從A區進入B區時轉向的準確性不佳,同時,車輛進入B區后會呈現出小幅轉向不足,雖然電子輔助系統介入較早,但對行駛軌跡以及車速的控制都不強,導致車輛進入C區時車速依舊在50km/h左右,需要車手反復調整車輛方向以及姿態才能完成測試,最終測試成績為:74.2km/h。
頂配車型在FSD頻率可變阻尼減振器的加持下,動態表現相比我們實測的宋PLUS DM-i中配車型在質感和可控性上提升不少,傳送門請戳這里。
AEB測試
AEB測試環節由于本次測試的是頂配車型,感知硬件包括5個毫米波雷達、1個單目前視攝像頭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前向碰撞預警和制動的工作范圍也足以覆蓋絕大多數城市工況,此外自動開啟行車記錄儀并進行錄制的功能也給駕駛員行車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總結
結合我們本次實測的表現來看,宋L DM-i在產品表現上還是值得肯定,DM5.0加持下的能耗成績突出一個“省”字,麋鹿測試中當車輛被推至極限工況下的表現對于家用屬性拉滿的車型而言也難能可貴。誠然頂配車型硬件實力更勝一籌,但動力系統全系平權,實際表現想必也不會有過大差距。關于測試的頂配車型和其他配置都有哪些區別,我也在先前的購車手冊中做了詳細的解讀,感興趣可以點擊這里跳轉。那么您覺得宋L DM-i能否擔此重任,在銷量榜上獲得不錯的成績呢?歡迎留言討論。(文/圖 汽車之家 邢憶晗 攝/之家實測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