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于中華汽車來說乘用車已經由多年前促進企業飛速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拖后腿的項目,市場低迷表現讓中華駿捷系列車型步履艱難,市場殘酷的競爭不斷蠶食中華汽車的市場,營銷手段的簡單以及較少的宣傳讓中華駿捷在近兩年的車市大潮當中迅速淹沒。
『2011款駿捷Wagon』
沒有先進的自主核心技術、沒有完整自主的研發流程是中華汽車的一大軟肋,車賣不好就沒錢、沒錢就搞不了研發,這讓中華汽車近兩年來成為了死循環,而此次中華A4的研發實際上也僅僅是換殼增配而已,雖然換殼也是大眾、豐田等一線汽車企業喜歡的策略,但是在核心技術上面海外汽車企業卻有著明顯的優勢。
對于自主品牌,技術和品牌以及市場的積累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壁壘,不過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們還是可喜的看到吉利、上汽、長城以及奇瑞等一批優秀的自主企業站起來,相比起來中華駿捷近些年來幾乎停滯不前。
『酷寶是中華的一款經典車型』
然而縱觀華晨汽車,我們在華晨汽車光榮榜上面得到了一些啟示:2010年11月21日,華晨汽車集團成為中國企業創新論壇上的明星,五年間,華晨汽車實現整車銷售165萬輛,銷售收入2305.8億元、稅金總額264.4億元,分別是“十一五”前21年總和的160%、213%和275%。
以上的成就基本上全部來自于金杯汽車以及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貢獻,而我們可以發現華晨汽車未來的發展方面將是以卡車、輕型客車、MPV為主,轎車為輔的發展方面,這正好證實了中華駿捷系列轎車不溫不火的發展形勢,另一方面雖然自主乘用車表現的相對疲軟,但是祁玉民仍然希望華晨汽車在自主乘用車方面不急不躁能夠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這也無形中影響了華晨中華乘用車的前進速度。
廣州車展上面,中華駿捷再次低調亮相,僅僅為大家展示了先進綠色而又量產遙遙無期的自主的電動車技術,所以以此推斷中華A4的首發最快也要等到今年的上海車展,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成為最流行的話題之一,各大企業都相繼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無論是政績效應還是市場需要自主車市場也將開始展開激烈的角逐,中華則并沒有隨波逐列,這里編輯認為中華汽車在新一輪的角逐當中,正在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文/汽車之家 何寬)
相關閱讀:
內飾首次曝光 華晨新車A4重度偽裝諜照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101/16505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