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adline”的逐漸逼近,CAFC對于車企們的影響也在逐步凸顯。雖然此次豐田86/斯巴魯BRZ車型停止進口不能完全歸咎于CAFC(其中還涉及到銷量小、單車利潤/總利潤低的情況),但此事的確將“蟄伏”了四年多的CAFC法規拉出了水面。實際上,CAFC早已在潛移默化中讓車企們做出了許多或許無奈的讓步,例如停產高油耗且利潤低的車型(首當其沖便是性能車)、更多應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研發生產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產品等。而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的購車可選范圍無疑也遭到了收窄。
2016年12月,一汽豐田長春工廠東工廠正式關閉,其也標志著國產蘭德酷路澤車型的正式停產。根據工信部油耗查詢系統公布的數據,蘭德酷路澤4.0L車型的綜合油耗為13.3-13.6L/100km,4.6L車型的綜合油耗為14.6-14.7L/100km,因此,這款大排量硬派SUV無疑成為了拖累一汽豐田CAFC值的一大“阻礙”。此外,2016年1-11月期間國產蘭德酷路澤僅售出約700輛,較低的利潤也令國產蘭德酷路澤更難被保住。因此,國產蘭德酷路澤首當其沖,成為了一汽豐田最先“砍掉”的車型。
● 利用合資自主品牌推出新能源產品(例:廣汽三菱祺智PHEV)
『廣汽三菱祺智PHEV』
在剛剛閉幕的2017上海車展上,廣汽三菱發布了旗下全新合資自主品牌祺智的首款車型——祺智PHEV。在看到祺智PHEV實車時,大多數網友肯定一眼就發現了這款新車與傳祺GS4車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確,祺智PHEV是傳祺GS4 PHEV的姊妹車型,二者懸掛的車標也同為廣汽乘用車的品牌LOGO。而除外觀進行了小幅度調整外,祺智PHEV的內飾和動力系統均與傳祺GS4 PHEV相同。因此在我們看來,祺智PHEV推出的最大意義便是拉低廣汽三菱的CAFC實際值,畢竟這款插電混動車型的純電動續航里程有58km(參考第一頁內容可知,在2016-2017年階段,純電續航大于50km的插電混動車型即可按照5倍產量計入CAFC實際值公式的分母)。
● 小排量渦輪增壓化,布局純電動、插電式混動(例:福特、豐田、本田)
小排量渦輪增壓化已經不再是新聞,自2009年搭載1.4TSI發動機的第6代高爾夫在華投產上市以來,國內市場便掀起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的熱潮。無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德、美、日、法、韓系品牌,絕大多數擁有發動機研發能力的汽車廠家都在致力于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研發和推廣。當然,也有一部分廠商還在苦心鉆研令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水平進一步降低的新技術,如豐田及馬自達等。
不過,傳統汽油機技術雖然仍在不斷進取,但其油耗水平的降低速度有限,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還難以使得傳統汽油機實現2.8L/100km以下的油耗值(參考第一頁可知,2016-2017年階段,2.8L/100km以下的車輛按3.5倍產量/進口量計入CAFC公式分母)。因此相比之下,當下拉低CAFC實際值最快速的辦法還是積極布局新能源產品線。去年,豐田便宣布將于2018年在華投產卡羅拉及雷凌的插電式混動版本。
今年上海車展前夕,福特公布了中國電氣化戰略,其將首先在華推出蒙迪歐Energi插電式混動版(純電動續航50km,2018年上半年投產上市)以及全新純電動小型SUV(五年內投產)。與此同時,福特C-MAX Energi插電式混動版車型也已經在華低調開售。
本屆上海車展媒體日當天,近年來積極推進國產混合動力車型的本田在正式發布國產全新CR-V銳·混動車型的同時,也宣布了其將在2018年在華投放一款中國專屬純電動產品的決定。而在2018年后,本田還將在華投放更多插電式混動產品。
可以看到,各大車企們的新能源計劃已經鋪天蓋地,從戰略層面來看可以說是對未來趨勢的把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拉低CAFC實際值也是這些動作的重要目的之一。
● 放棄高性能車引入或限量銷售
高性能車和跑車為追求更佳極致的動態表現,會較多采用輕量化設計并配備動力更加強勁的發動機。這些車型的整備質量較小,但油耗相對較高,對照第一頁中的乘用車燃油消耗量(第四階段)目標值表格,我們可以看到車型的油耗目標值與整備質量基本呈正比,因此這一規定對于性能車或跑車而言可以說非常不友好。不僅如此,由于性能車和跑車的銷量較小,整體利潤回報無法與主銷車型相比較,因此這些車型也成為了最容易遭到CAFC制度“傷害”的對象。
☆ 斯巴魯WRX STi:引入過程一波三折,最終依然無緣中國市場
斯巴魯目前在國內銷售的車型不多,包括斯巴魯XV、傲虎、森林人、力獅及BRZ五款,五款車型的排量集中在2.0-2.5升之間。雖然憑借現有車型較佳的油耗表現,斯巴魯達成了2016年度CAFC目標值,但未來如果沒有新能源產品“護航”的話,斯巴魯恐怕會在不久后面臨CAFC不達標的情況。
『此前曝光的中規版WRX STi車型冊封面』
現款斯巴魯WRX STi最初于2014年在海外發布,三年來,國內無數的STi粉絲望眼欲穿,期盼著這款車型能夠盡快以官方形式引入。此前,斯巴魯曾將WRX STi車型帶到國內車展進行展示,并宣布將進口該車到國內市場銷售,我們也曾曝光過這款車型的中規版車型手冊。然而截至目前,斯巴魯依然沒能實現諾言。隨著CAFC目標值的逐年收緊,恐怕斯巴魯WRX STi也很難再有被引入的機會了。
☆ 本田新思域TYPE R:廠家坦言受到CAFC限制
今年4月24日,本田宣布旗下新思域TYPE R量產版車型以7分43秒80的成績在德國著名的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創下了量產前驅車的圈速新記錄。而對于這款車型的引入,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本田內部確實有在討論導入這款車型到中國市場銷售,但水野先生也坦言,由于受到本文“主角”CAFC法規的限制,新思域TYPE R車型的引入還需要一點時間。
☆ 馬自達MX-5 RF:無法達標第四階段目標值,但依然決定引入
馬自達MX-5是一款在世界范圍內都頗有名氣的敞篷跑車,自1989年誕生以來,已經歷經了四代更迭。其中,第三代MX-5硬頂敞篷版曾由官方引入國內,但由于價格較高(29.98萬),因此其并沒能在國內市場復制海外的銷量成績。2015年誕生的第四代MX-5一經推出便獲得了海外媒體的一致好評,這款車也憑借著出色的可玩性獲得了非常高的人氣,不過遲遲沒有引入國內市場也令國內粉絲們感到失望。好在,馬自達在今年4月份開幕的2017上海車展上正式對外宣布:MX-5 RF將由一汽馬自達渠道引進國內市場銷售,屆時引入的車型基本可以確定將是自動擋版本。
『馬自達英國官網截圖』
在馬自達英國官網,我們針對同等配置(Sport Nav/2.0L 6MT)的MX-5軟頂敞篷版和RF硬頂敞篷版車型進行了對比,可以看到二者的整備質量分別為1075kg與1120kg,另外2.0L 6AT版本的MX-5 RF整備質量則達到了1145kg,為全車系中最重的車型版本。參考上文中關于燃油消耗量目標值的規定,MX-5不具有三排座椅,其手動擋車型將被劃分為“普通車輛”,而自動擋車型將被劃分為“特殊結構車輛”,由此我們得到了MX-5對應的第四階段燃油消耗量目標值,請見下表:
MX-5對應的第四階段燃油消耗量目標值 | ||
動力總成 | 軟頂敞篷版 | RF硬頂敞篷版 |
2.0L 6MT | 4.5L/100km | 4.7L/100km |
2.0L 6AT | 4.7L/100km | 4.9L/100km |
看到這里,想必您就會明白姍姍來遲的第四代MX-5為何將是RF硬頂敞篷+6AT版本了。然而即便如此,參考馬自達英國官網公布的數據來看,2.0L 6AT的MX-5 RF車型綜合油耗“高達”7.2L/100km,在4.9L/100km的目標值面前依然是不達標的。所以說,能夠決定引入MX-5車型,馬自達已經是做出“犧牲”了的。
● 何以解憂?官方平行進口。(以通用旗下品牌為主)
今年2月,雪佛蘭索羅德(Silverado)和庫羅德(Colorado)兩款純正美系皮卡正式入華;隨后在4月19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凱迪拉克又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旗下的全尺寸大型SUV——凱雷德ESCALADE ESV鉑金版,指導價格為148.80萬元。在CAFC面前,為什么通用能夠如此任性地引入這么多大排量美系V8車型呢?答案是:這幾款車型均是通過官方平行進口的渠道引入,而平行進口車截至目前還沒有受到CAFC的約束。未來,科爾維特、科邁羅SS等美系大排量跑車也有望以官方平行進口的形式引入,并通過雪佛蘭官方經銷商網絡銷售。
全文總結:
可見,車企們為了應對CAFC法規,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其中,有的車企忍痛割愛,在國內市場砍掉了“拖后腿”的高油耗產品;有的車企放眼新能源,致力于電動車、插電式混動車的布局;有的車企在消費者求購呼聲中選擇了放棄引入高油耗車型自保;而有的車企卻冒著CAFC實際值不達標的風險“強行”規劃了小眾跑車的引進計劃。
隨著CAFC相關政策約束的逐漸收緊,未來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燃油車離我們而去,不管是硬派越野車還是高性能車、跑車,它們之中的大部分都在逐漸與新能源這一主流發展趨勢漸行漸遠;蛟S有一天,我們全都開上了加速“傻快”、提供各種便捷的車聯網服務,甚至支持SAE Level 5級別全自動駕駛的電動車,但是內燃機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恐怕是那些只會發出高頻噪音的四輪電池永遠也給不了的。(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昵圖網用戶cxplsso/卡西歐官網/wp.com/markpack等;文/汽車之家 刁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